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世說新語二則教案(精選13篇)作文

世說新語二則教案(精選13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27W 次

篇一: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世說新語二則教案(精選13篇)

一、學習目標:

1、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歸納課文的中心意思。

2、解決疑難詞句,疏通文意。

3、領悟故事的思想意義。學習古人的智慧,守信的美德。

二、預習指導:(第一階段)

1、作者簡介: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2、《世說新語》是古代筆記小說集,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主要記述了東漢末年到晉代間士大夫清高放誕的言談逸事,也記載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說新語》的語言簡練含蓄而又雋永傳神,對後世小品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三、教學過程:(第二階段)

(一)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翻譯全文:

陳太丘和朋友約定一同出行,(他們)約定在正午動身。過了正午朋友沒到,陳太丘便離開了,離開之後朋友到了。(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元方回答說:“等您很久您都沒到,已經離開了。”

朋友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定同行,卻丟下別人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着兒子罵他父親,就是不講禮貌。”朋友感到很慚愧,走下車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進門去,連頭也沒回。

2、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當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嚴辭的批評後,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得較爲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

3、元方具有哪些性格特點?

從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養,表現了他懂禮識儀的品質。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徵。

(二)小組內集中討論,合作探究

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你認爲這是否失禮?

對方失信於人,不知自責且當子罵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另外,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

(三)拓展延伸

你在本文悟到一個什麼做人的道理?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請說說我們怎樣做,纔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四、當堂檢測:(第三階段)

翻譯句子: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答案:“您與我父親約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着兒子罵他父親,就是不講禮貌。”

五、學習心得:

篇二: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學習目標:

1、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期”、“去”、“乃”、“委”、“顧”。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誠實守信、禮貌待人。

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齊讀方式複習上節課《詠雪》內容,引入本課

二、自主探究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

三、合作探究

文章分爲四個小段,選派四名學生講解。

第一個學生(開頭到捨去)

重點詞語:期、舍、去

第二個學生(陳太丘時年7歲)

重點詞語:時年、門外、不

第三個學生(友人便怒到相委而去)

重點詞語:非、委、去

第四個學生(日中不至到最後)

重點詞語:信、慚、引

四、聚焦點撥

老師重點講解其中的重點字詞和用法

五、課文內容

1.元方指出了客人哪兩點錯誤?

2.你喜歡文中哪個人物?爲什麼?

3.學習了本文,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爲人處理,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禮貌,只有這樣纔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統一)

六、課後作業

練習冊

篇三: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閱讀淺易的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彙。

(二)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三)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學重點

(一)誦讀課文,理解文意。

(二)注意古今詞義的區別。

教學難點

(一)分析語言,對人物進行合理評價。

(二)學習課文摹景狀物的方法。

三.學情分析

因爲《世說新語》是同學進入初中後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教學本文就要注意以下幾點:①不能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②讓文言文與現代文聯繫起來,實現新舊知識的融合與貫通;③根據教學要點概括文意和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第三點上面,以實現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四.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聯繫實際教學法、合作討論法、提問法

五.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六.課時安排: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預習安排

做導學案的“預習案”部分。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國古代流傳下來了許多聰明孩子的故事,不僅有我們所熟悉的司馬光、孔融,還有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等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出示板書課題——《世說新語》二則)

三、新課進行

(一)師生聯合進行作者作品簡介,老師可檢查預習情況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現在江蘇徐川)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袞川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劉義慶組織所創作,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三國至兩晉時期士族階層的言行風貌和軼事瑣語的(筆記體)小說。此書不僅保留了大量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珍貴史料,而且語言簡煉、文字生動鮮活,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古典名著。自問世以來,便得到歷史文士階層的喜愛和重視,至今仍在海內外廣爲流傳。曾被魯迅先生稱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全書有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和《期行》分別選自“言語”和“方正”篇。

(二)預習檢查

短文中一些重點字詞的注音和解釋(可點2-3名學生回答)

(三)初讀課文: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及句子的節奏。

1.聽錄音朗讀兩篇短文,注意在原文中劃出朗讀節奏。

2.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義。

(要求學生對照課文註解和《古代漢語詞典》,自己先把課文口譯一遍,然後在班級交流。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特殊句式:)

①賓語前置句:白雪紛紛何所似?(疑問代詞“何”作“似”的賓語,原順序應爲“白雪紛紛所似何?”)

②狀語後置句:撒鹽空中差可擬。(即“(於)空中撒鹽差可擬”,將狀語置於謂語之後,處於補語的位置。)

(四)悟讀課文:小組討論,完成問題探究。

1.《詠雪》問題組:

①文中第一句話交代了哪些內容?

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②《詠雪》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來源:學&科&網Z&X&X&K]

結合原句體會,明確:營造出溫馨、愉快且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氣氛。

③太傅對於謝朗、謝道韞的兩個比喻未作出評價,只是一笑而過,你認爲太傅的態度如何?

可以有三種看法: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笑”前喻,“樂”後喻;爲“柳絮”一喻而“笑樂”。

④文章結尾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表示一種讚揚和敬佩,暗示作者欣賞謝道韞的才氣。

2.《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來源:學.科.網]

①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君”是對別人的尊稱;“家君”是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②“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詞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友人與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後,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得較爲有禮;當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去,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責怒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詞嚴的批評後,他“慚”且“下車引之”,又表現得較爲誠懇,有知錯就改的精神。元方先指出“友人”失約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遜,惡意攻訐,是沒有禮貌。

③你怎樣評價元方和友人?

明確:元方:明事理,懂禮儀,伸張正義,落落大方。

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禮貌,但知錯就改。

(五)疑讀課文:質難置疑,課內延伸。

1.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爲哪個更好?爲什麼?[來源:Z|xx|]

(學生可以有不同見解,意對即可。)示例:

“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意蘊。

2.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認爲元方並非失禮。理由是: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一個失信於人,不知自責且對子罵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

四、結束語

《詠雪》一文寫的是東晉謝家子弟詠雪的故事,勾畫了古人家庭教育、文化生活的畫面,兩代人在富有文化氣息的交流中,透出了一種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陳太丘與友期》講述了7歲兒童陳元方的故事,表現出了他的聰敏過人,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說明了“禮”與“信”的重要性,也告訴人們做人要方正,即正直不阿,爲人正派。我們中學生在學習古文化的同時也要自覺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詩書陶冶自己,用詩書提高自己。

五、作業佈置

1.反覆朗讀課文,做到流利背誦。

2.完成高分突破相關練習。

3.學習課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的寫作特色,寫一段話介紹一下你的小夥伴。

篇四: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世說新語》二則

教學目標1.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瞭解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守信的美德。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期行

中國古代少年有很多聰明的典範,如四歲作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的宰相甘羅等,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下這樣一位古代少年,他就是《期行》中的元方。

二、誦讀課文1.教師範讀。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3.分角色朗讀,教師加以指導。

4.複述課文。

可由四人小組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

三、疏通課文1.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語句記錄下來。

2.把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來,全班討論解決,教師點撥。

四、練習與探究1.“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怎麼樣的人?如果你是陳太丘,你會怎麼做?

2.元方“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你是如何評價元方的?第二課時一、誦讀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利用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

2.教師範讀,學生分角色朗讀。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教案-19《世說新語》二則

3二、疏通課文1.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語句記錄下來。

2.把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來,全班討論解決,教師點撥。3.複述課文。①學生表演性複述

②教師複述

三、探究性學習1.華歆與王朗的做法前後各有什麼不同?你如何評價他們的“優劣”?2.《乘船》與《期行》都涉及守信這一問題,你是如何看待“守信”的?

3.練習背誦,當堂檢查。

四、作業

課外閱讀《世說新語》。

篇五: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詠雪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朗讀文言文方法,熟讀課文。

2、積累、掌握重點文言文詞語,“講論文義”、“俄而”、“驟”、“欣然”、“未若”、“因”、“差可擬”。

3、比喻修辭手法的掌握與運用,理解比喻中神似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疏通文意。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教師平等參與,與學生共同學習。

3、通過視頻感受雪的形、神,分析理解比喻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文章溫馨的家庭氛圍,懂得家庭親情和諧的重要性。

2、認識到家庭親情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部分,培養學生熱愛家庭親情、維護社會和諧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掌握朗讀文言文方法,熟讀課文。

2、積累、掌握重點文言文詞語,“講論文義”、“俄而”、“驟”、“欣然”、“未若”、“因”、“差可擬”。

三、教學難點

瞭解比喻的形似與神似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誦讀幫助對文意的理解。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相結合。

3、課後總結法,總結本課學習收穫。

五、教學過程

導入:學生回顧積累的古代詩歌的詠雪詩句導入新課。

課件呈現詠雪詩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陸游《夜大雪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今天,我們將走進一個古代家庭,看看兩位古代兒童對紛紛大雪做了怎樣的描繪。

新課:

一、關於作者和《世說新語》的介紹

學生通過看課下註解瞭解文學常識。教師補充講解,介紹作品不問政治、清新的特點。

多媒體顯示: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人。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世說新語》是由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原爲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36門,主要記錄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本書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誇飾,語言簡練,辭意雋永,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二、研讀課文

(一)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

朗讀前先講解文言文朗讀要點。

課件呈現文言文朗讀要求:文言文朗讀要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

2、掃除字詞障礙

檢查學生對重點字音掌握情況

抽一位學生讀課件呈現的重點字音,學生評價,課件再呈現正確注音,學生齊讀。

謝太傅(fù)雪驟(zhòu)差可擬(nì)柳絮(xù)無奕(yì)道韞(yùn)

3、學生自讀課文,再抽一位學生朗讀。學生評價,教師評價,點撥要讀好文言文,斷句是關鍵,也就是節奏停頓。

課件呈現重點句子的朗讀節奏,教師範讀,學生再齊讀。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4、學生齊讀全文

(二)疏通文意

1、重點字詞疏通

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課件呈現),抽學生解釋,學生評價,課件呈現答案。在大聲讀一遍。

(1)與兒女講論文義(講解詩文)(2)俄而雪驟(不久)(急)

(3)公欣然曰(高興的樣子)(4)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憑藉)

(5)撒鹽空中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

2、學生結合註釋逐字逐句翻譯課文。

抽學生朗讀課文翻譯,教師修正。

(三)分析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根據記敘的要素理清課文內容:

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

人物:謝太傅兒女

事件:講論文義

學生再讀註解,理清人脈關係,感受高雅的家庭氛圍。

學生再讀課文,感受溫馨的家庭氛圍

三、探究學習

賞析句子

看畫面,感受情景

找出句子,分析妙處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學生評價兩個句子

教師點撥:

明確: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基礎。柳絮給人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

你認爲作者偏向於哪一句?

從補充謝道韞的身份看出,作者暗示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成語“柳絮才高”,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學才能。多指女子。

比喻形似--神似

例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運用修辭的作用:形象生動

四.拓展延伸

練筆:

(一)仿寫詠雪的句子

白雪紛紛何所似,差可擬,未若。

完成後,學生分小組討論,評價出較好的句子,小組代表發言。

師生互動:

同學們曰:“白雪紛紛何所似?”老師曰:“天女散花差可擬。”

同學們曰:“白雪紛紛何所似?”老師曰:“未若白蝶翩遷舞。”

(二)課件呈現畫面,學生寫句子,要求用上恰當的修辭方法。

小組討論,推舉發言。

五、方法總結:

觀察仔細,

用詞準確,

修辭恰當

六、作業:

總結學習文言文及仿寫的收穫,寫心得體會。

七、板書設計:

撒鹽空中(形似)

白雪紛紛<>笑樂===》溫馨和諧氛圍

柳絮因風起(神似)

陳太丘與友期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期”“舍”等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2、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二、教學重點:誦讀課文,以寫名言的形勢加深學生對“守信”的感悟。

三、教學難點: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四、教學策略

閱讀法:讀時品味人物語言,體會人物表達情感。

探究法:交流讀時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

評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人物進行評價。

朗讀法:反覆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熟讀背誦。

合作法:交流自己對人物做法的理

五、教學流程

一、課前複習回顧

(一)背誦課文《詠雪》

(二)《詠雪》練習(滿分15分)(出示幻燈片)(完成時間約8分鐘)

1.填空:(4分)

《世說新語》是的代表作,由組織文人編寫的。在寫法上一般都是,主要記敘的言談、行事,較多的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誕的風氣。

2.請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8分)

寒雪日內集()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風起。

二、導入新課:(出示幻燈片)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取水裏。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陳太丘與友期》這篇古文,讓我們徜徉在古文的天地之間。共享學習古文的樂趣。

三、課前預習檢查(出示幻燈片)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①讀準字音。②儘量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注意語調。③處理好語句停頓,讀出節奏。

2、學生朗讀課文,然後同學評議朗讀情況。(優缺點。你特別欣賞他讀的哪一句,哪一句沒讀好,該怎麼讀。)

通過評議,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朗讀應該注意的問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氣、讀出重音。

3、全班朗讀。

過渡:要想讀得更好,還要明白課文內容。可能大家在預習的過程中,有一些字詞句的翻譯還不太明白,今天我們在課堂上解決

四、譯後再讀,合作學習。

1、小組交流,疏通大意

要求:①根據課下注釋,試着翻譯文章大意。②不明確的字詞或句子,小組內部交流。如重點詞語:“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先在小組中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推舉一箇中心發言人提出,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2、展示重點字詞,讓學生翻譯,(見幻燈片)

期:約定至:到去:離開行:走舍:放棄乃:才委:丟下捨棄則:就,便,那麼

引:拉顧:回頭看

3、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同?

4、文言文語言的特點之一就是比較簡潔,正因爲如此,有的內容因爲與上文重複,作者就會將其省略,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文言文初學者,像我們各位同學,帶來一些閱讀困難,所以我們要學會在翻譯之前將省略的部分補充出來。我們試着將下面這個句子補充完整: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太丘)去後(友)乃至。

這句話只是一個例子,文中還有幾處省略的地方,請同學們找出來。

5、翻譯全文。

五、內容探究(見幻燈片)

1、同學考慮文章一共提到幾個人?(3個)主要人物有幾個?(2個)陳太丘既然不是主要人物,那麼文章第一句能否省略?(不能,是起因)

2、對文章的兩個主要人物作者用了什麼方法來描寫的?(語言、神態)(讀背這段對話)

3、通過這段描寫,你認爲友人和元方各是什麼樣的人(你的看法)?

友人:“無信”“無禮”,知錯能改

元方:講究誠信、能言善辯、聰穎機智、正直率真

4、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參考:A、不失禮(客人得知太丘已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陳紀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所以,這一則的核心是“無信”、“無禮”,宣揚的是正直不阿,爲人正派的品格。不失禮,因爲是“友”失禮在前,先不尊重元方之父

B、失禮(因爲“友”畢竟是與父親平輩,不應不尊重長輩。應該始終有禮貌,不能對客人置之不理,要給人以改錯的機會,允許人家道歉。不要管大人之間的事)

5、課文告訴我們:(見幻燈片)

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我們要學會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

信禮恕

七、課外拓展(見幻燈片)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小時了了

孔文舉①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②有盛名,爲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③。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④。”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⑤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⑥,是僕與君奕世爲通好⑦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⑧,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⑨。

(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1993年上海古籍版)

[註釋]

①孔融字文舉,東漢末魯人,孔子二十世孫。“建安七子”之一,對曹操多非議,爲其所殺。②李膺字元禮,東漢末清議領袖之一。③俊才:才智出衆的人。清稱:指有名望的人。中表:指與姑母、舅母子女之間的親戚關係。通:通報,傳達。④府君:漢代人稱太守爲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禮。⑤君:您,表尊稱。僕:我,表謙稱。⑥先君:先人。指前輩,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師資:老師。孔子曾向老子請教。⑦奕世:累世。通好:通家之好,漢魏以師友爲通家。⑧了了(línglì):聰明伶俐。⑨踧踖:侷促不安的樣子。

1.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隨父到洛(洛陽)B.爲司隸校尉(擔任)

C.既通,前坐(……以後)D.君與僕有何親(僕人)

2.對下面加點的名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文舉年十歲(孔融,孔子二十世孫)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C.君先人伯陽(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陳韙(是皇宮裏的御用醫生)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僕與君奕世爲通好也。②人以其語語之。③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4.孔文舉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讓陳韙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麼?

附答案

1.D(僕:我,古人的謙稱)2.D(太中大夫:朝庭中的文職官員)

3.①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②人們把孔文舉的話對他說了一遍。③陳韙說:“小的時候聰明,但長大後未必還是一樣出色。”

4.因爲孔文舉話中有話,意思是說,想必你小的時候一定非常聰明,所以現在才變得這麼笨。

八、結束語:(齊誦讀)(見幻燈片)

與全體同學共勉: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不定;誠信是一輪耀眼的明月,惟有與高處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對待生命的真正態度。誠信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趟過它方能洗盡塵世的浮華,留下啓悟心靈的妙諦。

篇六: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知識目標

1.閱讀淺顯的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如“俄而、欣然、擬、未若”等;

2.背誦兩篇短文。

能力目標

1.結合註釋,運用工具書,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重點)

2.發揮想象,學習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事物。(難點)

情感目標

學習古人的智慧,培養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學習目標

1.朗讀文言文,瞭解文言大意,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

2.討論分析文中的兩個比喻句,學習摹景狀物的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雪花是嚴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它是那樣的純潔、輕盈,你能拿什麼比擬它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詠雪》,你和文中的兩位才子比試比試如何呢?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分類積累,疏通文意

1.自讀課文,根據文意讀準節奏。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2.讀懂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1)重點字詞解釋:

①內集:家庭聚會②兒女:子侄輩③俄而:不久,一會兒。④欣然:高興的樣子。⑤未若:不如,比不上。⑥講論文義:講解詩文。

(2)重點句子翻譯:①白雪紛紛何所似翻譯: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②撒鹽空中差可擬翻譯: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③未若柳絮因風起翻譯: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的漫天飛舞。

3.學生用現代漢語複述故事。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教學備註:

學法指導文言文朗讀停頓的“兩個原則”:

1.結構原則:即不要把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斷開,要保持詞和短語的完整性。

2.意義原則:即根據語意停頓,把一句話分成幾個意羣,不要改變原句的意思。

教學提示:本文篇幅不長,疏通不難,可以在串講中明確重點文言字詞,加深記憶。☞

目標導學二:理解內容,體會寫法

1.文章開頭一句“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句話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涵蓋事件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爲“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

2.“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營造了一種融洽、歡快、輕鬆的家庭氛圍。3.“詠雪”的過程中,文章特別記載了兩個人的詠,即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對其中哪一個更欣賞?爲什麼?

“柳絮因風起”更好,因爲柳絮比鹽更像雪。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意蘊強,有美感,這是“撒鹽空中”所缺乏的。“撒鹽空中”比喻了雪的顏色。

4.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謝太傅對兩人的答案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作者也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道韞的才氣。

教學提示:通過質疑,讓學生感受謝家的濃厚的雅緻氛圍,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

討論交流解決難點。☞

目標導學三:運用比喻,想象寫作

1.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舉出幾句詠雪的名句。“鵝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詠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

2.學生嘗試運用比喻,想像寫作:英語中有26個字母,從這些大寫字母中任選幾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例句:

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

B是兩個聯結的心,是友誼。

C是未滿的月牙兒,是缺憾

學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師生共點評!

教學提示:讓學生積累詠雪名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提示:此題意在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說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門,教師要多加鼓勵,培養孩子的興趣。

二、佈置作業

1、背誦兩則短文

2、完成輔導習題

篇七: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世說新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裏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着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教學過程:

課前兩分鐘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一、導入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二、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誦讀課文

教師教讀

(由於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三、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複述,也可以全班交流複述。

四、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五、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①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②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穫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六、作業

①完成課後練習

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小結

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繫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篇八: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疏通文意,掌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學習對話和對比刻畫人物的方法,熟讀並背誦課文。

4、體會故事反映的道理,正確把握人物形象特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處世觀。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4.

教學方法:朗讀、研討。

課型:新授課。

課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誠信”是做人的準則,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崇尚誠信的民族,在我國五幹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許許多多的像“曾子殺豬”這樣的誠信故事。今天,就讓我們擷取其中的兩朵小浪花,伴隨着古人的足跡,去尋訪誠信的真諦吧!

古代有個曾子,爲人老實。有一天,他妻子要上街買東西,孩子鬧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說:“你在家裏玩,我回家殺豬給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來後,看見曾子正在磨刀準備殺豬,連忙勸阻說:“我只是哄哄孩子,你不必當真。”曾子說:“怎麼能說謊呢?”就把豬給殺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期行》,“期行”點明文章的主要內容,“期”是約定的意思,行,出行。“期行”即約定日期出行。其中會引發怎樣的事情?發人深思。《乘船》,“乘船”點明本文的主要事件,意在借事件講明一個道理。

2、作者劉義慶(403—444),字令升,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宗親,襲封臨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務,任荊州刺史等職,有政績。爲人簡素,愛好文學。身邊聚集了不少文人學士。《世說新語》是他和手下人雜採衆書編纂而成,是我國最早的筆記小說。全文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36個門類。記載了從漢末到東晉豪門貴族和官僚士大夫階層的軼事,較爲集中地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層人物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情況。

3、指導學生了解學習文言小說的一般方法:(文言文三步習讀法)

(1)、認讀:辨讀字詞,朗讀課文;(2)、品讀:理解文意,推究主旨;(3)、創讀:審美評價,延伸創造。

4、學習生字:

不(fǒu)華歆(xīn)輒(zhé)舍(shě)邪(yé)拯(zhěng)

5、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導朗讀。

三、古漢語知識: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讀“fǒu”)

2、古今異義:

(1)、去後乃至(去:離開。今常用於“到……去”。)

(2)、後賊追至(賊:指作亂的人。現代漢語中指偷竊行爲的人。)

(3)、本所以疑(所以:……的原因。現代漢語中當因果連詞用。)

3、疏通文意。

四、教師小結:

《期行》通過講述七歲兒童元方的故事,表現出元方年紀雖小卻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優秀品質。同時也從另一側面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爲人要方正,否則就會喪失朋友。

《乘船》敘述了華歆與王朗對待一個搭船逃難人的不同的處置態度與方法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

五、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古人經商常常提到“童叟無欺”,意在說明自己誠實經營,重諾守信。幼子雖小,卻不可欺,否則難免落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二、學習《期行》:

1、指名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

2、翻譯課文。

3、故事的開端,交代陳太丘與友期行的具體情況,說明了不守信的事客人,而不是陳太丘。故事的發展,交代元方的情況,因爲“門外戲”,故與客相遇;寫元方回答客人的問話,既彬彬有禮,又落落大方。刻畫了一個既聰明伶俐又很懂禮貌的兒童形象。故事達到高潮,寫當客人大罵其父時,元方據理反駁。指出對方“無信”“無禮”,表現出元方年紀雖小但明白事理,機智聰穎。故事的結局,寫客人聽了元方的話後感到慚愧,元方也不再理他。

三、學習《乘船》:

1、指名讀課文,教師指導朗讀。

2、翻譯課文。

3、故事的開端,交代起因。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途中有一個人請求搭他們的船一起逃難,華歆感到爲難。王朗認爲船上還寬鬆,答應了這個人的請求。華歆慎重,王朗草率,形成鮮明對照。故事的發展,王朗打算扔下搭船的那個人。先救人,後又害人,王朗出爾反爾。華歆不同意,認爲既然答應別人,就不能因爲有特殊情況而不履行承諾。由此可見華歆爲人誠實,信守承諾,品格高尚。故事的高潮。華歆“遂攜拯如初”與王朗“欲舍所攜”形成鮮明對比,優劣自明。故事的結局,總結昇華。世人就是根據這件事評定二人品行的高下。

四、合作探究:

1、《期行》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明確:君:對對方的尊稱,您;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尊君:古代稱對方的父親。

2、《期行》中友人未到,陳太丘就獨自走了,你認爲他做得對嗎?如果你是陳太丘,你會怎麼辦?

明確:認爲“對”的理由,友人失信在前,陳太丘不等友人無可厚非;認爲“不對”的理由:元方沒弄清事情原委,也許友人有事耽擱或許發生了意外事情等。如果我是陳太丘,我也會自己辦自己的事去;或者耐心地等朋友;或去他家探詢到底爲什麼。

3、元方“入門不顧”的做法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明確:認爲失禮:在友人表示慚愧的時候仍是“入門不顧”,顯得不夠禮貌;認爲不失禮:當時陳家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陳元方也知道維護家門的榮譽,友人罵自己的父親,他自然不能原諒他。

4、《乘船》中“本所以疑,正爲此耳”一句中的“此”指代什麼?

明確:賊將至。

5、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你如何評價其優劣。

明確:有人想搭船,王朗輕率答應,當賊人追來時,他又欲舍所攜人,反映了王朗輕諾寡信,考慮問題不全面,而華歆在那人想搭船時,有不納之意,後在賊人追至時卻救人救到底,反映了華歆考慮問題全面,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到底的精神,華優王劣。

6、《乘船》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期行》告訴我們從小要做一個守信的人。

7、《期行》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乘船》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

五、教師小結:

全文以寥寥數筆,就將當時的環境和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作者能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鍊生動的語言,點出了人物與環境的特點,使之躍然紙上。

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誠實守信是立業的根本。否則就像喊“狼來了”的放羊孩子那樣,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因而,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守信的人。

六,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二。

七、板書設計:

22、《世說新語》二則

《期行》——聰慧明理,率直方正。《乘船》——重諾守信,言行必果。

篇九: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獲取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重點詞句的翻譯。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學方式

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詠雪》)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播放《雪絨花》作爲背景音樂。)

多媒體展示雪花紛飛的圖片,學生賞析。

然後過渡到問題設計:你覺得雪花像什麼呢?用什麼比喻好呢?

進而問他們,既然這樣,你們想知道古人用什麼來比喻雪花的呢?從而導入所學課文。

二、釋題

1、先指名讓學生介紹。

2、教師再放幻燈片,進行補充說明。

《世說新語》,劉宋臨川王劉義慶編著,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全書共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夙慧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這部書不僅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史料,也因爲其語言凝練、人物形象鮮明成爲古典小說的源頭之一。

三、整體感知,自主探究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做點撥。

2、學生示範朗讀並做點評。

3、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4、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組討論,質疑體會

1、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2、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爲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文章開頭一句話,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內容?

b、“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c、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d、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e、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五、生生交流,拓展延伸

讓學生再舉幾例古人吟詠白雪時用的比喻的詩句。把事先找好的詩句和學生做交流。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羣《對雪》

五、運用比喻,想象寫作

古人詠雪的詩句寫得如此精妙——(問題設計)怎樣的比喻纔是好比喻呢?

歸納:由“形似”到“神似”!

讓學生嘗試比喻句的寫作:

英語中有26個字母,從這些大寫字母中任選幾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

B是兩個聯結的心,是友誼。

C是未滿的月牙兒,是缺憾。

學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時適時師生共點評!

六、教師小結及作業的佈置

1、教師小結。

2、佈置作業。

(一)在讀準節奏,讀出韻味的基礎上,背誦《詠雪》一文。

(二)蒐集古人詠雪的詩句。

(三)預習《陳太丘與友期》。

板書設計:

《世說新語》詠雪

形似——神似

比喻

美的意境

第二課時(《陳太丘與友期》)

一、導入(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再逐漸地引入課文)

1、“誠信”和“禮貌”是我們在生活中常提及的兩個詞,是否有同學能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你對它們的認識理解呢?

2、總結學生髮言,由此導入新課:

是的,幾千年來“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不斷地薰陶着我們。老祖宗們反覆地告誡我們,誠於中必信於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得誠實無妄、信守諾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們必須講誠信。

當然在爲人處世中,我們還得講禮貌,因爲這樣更能使自己受到別人的尊重,爲自己迎得別人的信任。還記得歌德曾說過的話嗎?——“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禮貌待人對於個人來講是一個人內在美的體現,是社會交往的需要。接下來,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與“信”和“禮”相關的文言文。

二、口頭表達活動

那麼,誰能講講這則小故事?(講故事,不是翻譯)(教師進行評價)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放錄音(或師範讀)。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師正音,辨形。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遍,爭取讀熟。

4、教師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並糾正閱讀中出現的問題。

四、疏通文意

1、生譯爲主,師提示重點詞、句。(放幻燈片)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

不:現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

過:超過。

顧:回頭看。

委:丟下、拋棄。

2、小組成員結合課文註譯進行翻譯,並把不理解的詞句勾畫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3、師生共同明確這則短文的重點詞句,並識記。

五、分組討論,質疑體會

師預先準備,與學生的質疑相結合。

1、友人未到,陳太丘就獨自走了,假如你是陳太丘,你會怎麼做?

(可以選擇像陳太丘那樣“捨去”,因爲友人不守時,也可以選擇再等等或打電話問明情況,表明你的態度。)

2、哪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當父母問年僅七歲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簡單的回答“已去”,而是詳細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當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與人其行,相委而去”時。元方義正言辭地進行駁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這些都表現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爲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爲什麼?(如答失禮,理由可參考:元方批評友人無理,自己更應做到有禮——友人已經認錯,又是父親的朋友,是長輩,即是有錯,也應以禮待之。如答不失禮,理由可參考:友人失約在先,是無信;友人罵元方之父,是無禮;對七歲的孩子不應求全責備。)

4、假如第二天陳太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麼?(開放性試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六、美文共賞活動(拓展延伸)

下面短文,同出自《世說新語》。與《期行》進行比較閱讀。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七、一文一詩活動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之習乎?——孔子(讓學生識記)

八、小結

比較兩篇文章在內容上的異同:

《詠雪》描寫了人物羣像,側重表現了謝道韞的文采。

《陳太丘與友期》與孩子有關。主要描寫了元方,側重表現了元方的懂禮識儀,聰明剛正。

九、佈置作業

課本劇表演活動。

課外小組成員根據《期行》的內容,適當分配角色,自編臺詞,編排課本劇。(目的:深入體會文章主旨,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板書設計:

陳太丘:與友其行,期日中,過中不至,捨去(守時)。

期友人:過中不至(無信)守信。

行對子罵父(無禮)守禮。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據。

主題思想:通過陳大丘與友期行的故事,說明了“守時”、“守信”、“有禮”的重要性。

篇十: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教學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守信的美德。

2.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3.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方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中國古代少年有很多聰明的典範,如四歲作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的宰相甘羅等,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下這樣一位古代少年,他就是《期行》中的元方。

(二)、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3.分角色朗讀,教師加以指導。

4.複述課文

可由四人小組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

(三)、課文梳理

1.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語句記錄下來。

2.把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來,全班討論解決,教師點撥。

(四)、練習與探究

1.“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怎麼樣的人?如果說是陳太丘,你會怎麼做?

2.元方“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你是如何評價元方的。

第二課時

(一)誦讀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得利用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

2.教師範讀,學生分角色朗讀。

(二)課文梳理

1.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語句記錄下來。

2.把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來,全班討論解決,教師點撥

3.複述課文

(1)學生表演性複述

(2)教師複述

(三)自主探究

1.華歆與王朗的做法前後各有什麼不同?你如何評價他們的“優劣”?

2.《乘船》與《期行》都涉及到守信這一問題,你是如何看待“守信”的?

3.練習背誦,當堂檢查

(四)作業

完成思考與練習

篇十一: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一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重難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三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複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複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輔助:班班通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同學們,我國古代流傳下來了許多聰明孩子的故事,不僅有我們所熟悉的司馬光、孔融,還有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等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出示板書課題——《世說新語》二則)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宗親,襲封臨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務,任荊州刺史等職,有政績。爲人簡素,愛好文學,身邊聚集了不少文人學士。

《世說新語》是他和手下人雜採衆書編纂而成,是我國最早的筆記小說。全書記載了從漢末到東晉豪門貴族和官僚士大夫階層的選聞軼事,較爲集中地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層人物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情況。

《世說新語》原爲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36門,主要記錄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魯迅稱之爲“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本書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誇飾,語言簡練,辭意雋永,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過渡:下面我們先學習第一篇《詠雪》

二、誦讀課文。

1、先聽讀課文,再教師教讀

(由於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3、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複述,爲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複述,也可以全班交流複述。

三、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不久,一會兒。)、“欣然”(高興的樣子)、“擬”(相比)、“未若”(比不上)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合作探究。

1、《詠雪》給我們營造了怎樣一種家庭氛圍?你是從哪些描寫中感受到的?

(家庭氛圍:融洽、歡樂、輕鬆、溫馨等。詞語:“寒雪、內集、欣然、大笑”“樂”等。)

2、謝家聚會吟詩,爲什麼不選擇一個良辰佳日,卻選擇一個寒雪日?

(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容。正因爲“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3、“公大笑樂”該如何理解?謝太傅到底認爲誰回答得最好?

(有人認爲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爲“笑”前喻,“樂”後喻;有人認爲謝太傅爲“柳絮”一喻而“笑樂”。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4、把雪比作鹽,比作柳絮,到底哪一個好?還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嗎?

(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

有人認爲“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

有人認爲“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5、拓展延伸:平時寫比喻句時最基本的要做到“形似”,然後不斷追求“神似”的境界!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羣《對雪》

五、佈置作業:背誦課文;摘抄形容的飛雪詩句。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乃至”(纔到達)、“期行”(約定出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二、合作探究。

1、“日中”這個時間概念是否科學,古代沒有精確的定時儀,怎麼判斷遲到?

(古代的定時儀器較爲簡陋,有木表、漏壺等,它不可能有精確的時段劃分。這裏的“日中”是當時約定俗成的時間概念——中午。這個友人錯過了雙方約定的時限,所以遲到了。)

2、友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課文中,友人與陳太丘“期日中”,結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之後,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得較爲有禮;當得知陳太丘已先行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粗野蠻橫,十分無禮,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一番義正嚴辭的批評後,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得較爲誠懇,有知錯勇改的精神。通過查閱資料,獲知友人是比陳太丘官高兩品的官員,平素對陳太丘傲慢無禮。)

3、元方的性格特點如何?

(從元方對友人的批評話語,我們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養,表現了他懂禮識義的品質。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徵。)

4、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認爲元方確實有失禮儀的理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爲有識之人,怎麼能因人的一時之錯便徹底否定一個人呢?原諒一個知錯能改的人,不正表現了一個人胸襟寬廣,有涵養嗎?

認爲元方並非無禮的理由: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一個失信於人,不知自責且當子罵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

三、拓展延伸。

5、家裏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6、辨別下列詞語哪些屬於敬詞,哪些屬於謙詞。

①敝人②卑職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謙詞有:①②⑤⑧

敬詞有:③④⑥⑦⑨

四、小結新課。

五、佈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相關內容。

教學反思: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繫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節課我採用先讓同學們提前做好預習,再讓他們自己講述的做法,學生的積極性較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篇十二: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教學目標:

1.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瞭解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守信的美德。

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懂得“誠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再逐漸地引入課文)

1、“誠信”和“禮貌”是我們在生活中常提及的兩個詞,是否有同學能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你對它們的認識理解呢?

2、總結學生髮言,由此導入新課:

是的,幾千年來“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不斷地薰陶着我們。老祖宗們反覆地告誡我們,誠於中必信於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得誠實無妄、信守諾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們必須講誠信。

當然在爲人處世中,我們還得講禮貌,因爲這樣更能使自己受到別人的尊重,爲自己迎得別人的信任。還記得歌德曾說過的話嗎?——“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禮貌待人對於個人來講是一個人內在美的體現,是社會交往的需要。接下來,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與“信”“禮”相關的文言文。

二、口頭表達活動:

那麼,誰能講講這則小故事?(講故事,不是翻譯)(教師進行評價)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放錄音(或師範讀)。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師正音,辨形。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遍,爭取讀熟。

4、教師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並糾正閱讀中出現的問題。

四、疏通文意

1、生譯爲主,師提示重點詞、句。(放幻燈片)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不:現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過:超過。顧:回頭看。委:丟下、拋棄。

2、〈1〉、小組成員結合課文註譯進行翻譯,並把不理解的詞句勾畫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2〉、師生共同明確這則短文的重點詞句,並識記。

五、分組討論,質疑體會

師預先準備,與學生的質疑相結合。

〈1〉友人未到,陳太丘就獨自走了。假如你是陳太丘,你會怎麼做?

(可以選擇陳太丘那樣“捨去”,因爲友人不守時,也可以選擇再等等或打電話問明情況,表現你的態度)。

〈2〉哪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當父母問年僅七歲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簡單的回答“已去”,而是詳細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當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與人其行,相委而去”時。元方義正嚴辭地進行駁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這些都表現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爲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爲什麼?(如答失禮,理由可參考:元方批評友人無理,自己更應做到有禮——友人已經認錯,又是父親的朋友,是長輩,即是有錯,也應以禮待之。如答不失禮,理由可參考:友人失約在先,是無信;友人罵元方之父,是無禮;對七歲的孩子不應求全責備)

〈4〉假如第二天陳太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麼?(開放性試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針對上述問題及質疑採用多形式解答:問題1、2由小組內成員自行討論解答:問題3、4、5、師指導生解答。

六、佈置作業

課本劇表演活動

課外小組成員根據《期行》的內容,適當分配角色,自編臺詞,編排課本劇。(目的:深入體會文章主旨,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篇十三: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古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瞭解劉義慶和《世說新語》。

3、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解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針對文中內容,談談自己的見解。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讀課文前言,然後讓學生說說古代有哪些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如:司馬光砸缸、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詠雪》

(一)瞭解相關的文學常識:

1、先請學生介紹。

2、教師補充:劉義慶(403——444),南宋人,愛好文學。《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是直敘其事,不作任何誇飾。《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按照類書的形式編排,分爲《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世說新語》內容主要記述自東漢至東晉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於晉。所記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風貌爲主,作爲史實來看,絕大多數無關緊要。書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賢妻、良母、廉吏的事蹟,也揭露和諷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貪殘、酷虐、吝嗇、虛僞的行爲,體現了一些基本的評價準則。《世說新語》的文字,素稱簡潔雋永,筆調含蓄委婉。它沒有鋪敘或過多的描寫,更絕少誇張之處。但寥寥幾筆,卻能表現出相當生動的人物形象。這是因爲作者採取遺貌取神的手法,刪落枝葉,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徵、最富於意味的動作和語言,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並且,它所記載的人物語言,大多是活的口語,使人如聞其聲。

(二)誦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2、全班齊背,再抽查個別學生背誦。

(三)疏通課文大意

要求學生對照課文註解和《詞語手冊》,自己先把課文口譯一遍,然後在班級交流,逐句請學生來翻譯。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

(四)合作研討

1、文中第一句話交代了哪些內容?

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文中營造了怎樣的家庭氛圍?就此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明確:融洽、歡快、輕鬆。後一問要學生各抒己見。

3、文章結尾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4、文中的兩個比喻,你認爲哪個好?爲什麼?你還能說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

明確:言之有理即可。如春雪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三、當堂完成課堂練習,並再次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背誦《詠雪》,並當堂默寫。

2、文學常識回顧。

3、文中重點字詞解釋:內集講論文義俄而欣然差可擬未若

二、學習《陳太丘與友期》

(一)讀課文,說大意。

1、要求學生反覆朗讀課文,讀至熟練爲止。

2、讓學生同桌合作,理解疑難詞句,並口頭翻譯課文。

3、請一位學生說說課文大意。

4、之後班級交流,逐句翻譯課文。疑難字詞,教師加以強調。

(二)讀課文,說人物。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集體揣摩對話的語氣、語調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試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要求準確、流暢和有感情。

3、從文中任選一個人物,根據其言行舉止說說自己的整體感受。

如:元方——聰明、懂得爲人的道理。

(三)讀課文,說語言。

1、默讀課文,理解一些文言詞語的含義。如:期、舌去、乃、尊君、不、委、家君、則、引、顧。

2、默讀課文,理解一些文言語句的含義。

(四)讀課文,說看法。

1、文中哪兩個詞語是全文的核心?(無禮、無信)

2、這篇文章的寫作意圖是什麼?(借陳記義正辭嚴的斥責,從反面來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

3、你認爲文中的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五)當堂背誦比賽。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296778.html

  • 標籤: 二則 世說新語 精選 教案 日語優秀作文精選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世說新語二則教案(精選13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世說新語二則教案(精選13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