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0篇)作文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51W 次

篇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0篇)

這個學期很快就接近尾聲了,本期我帶了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現自己的教學情況做簡單總結。

一、取得的成績

1、注重了做兒童教育活動的指導者和合作者。

新的課程標準規定了我們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踐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2、注重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

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啓蒙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爲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爲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3、注重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活動中,我們注重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瞭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價值;瞭解社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周圍的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

4、注重了創造性、開放性的教學模式

我根據本地兒童的實際,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把課堂拓展到家庭,社會及兒童的各種生活空間,並結合學校的其他活動或有關學科的配合中彈性地延伸,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5、活動滲透教育

其實每一次活動都可以對學生進行人格品性教育,我很注重這一點。

二、存在的不足

由於我是包班,教學任務比較重,跟學生交流和玩的機會少,學生很少跟我說心裏話。

三、改進的措施

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教育。品德不僅在課堂,在課堂的教育很多時候對學生來說似乎僅是知識,而生活中對他們的教育是切身的,直接的,效果明顯。

學生品德教育是實實在在的,因此,它存在於學生的瑣事中,存在於學生的周身,而不僅是課堂。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上好這門課。

篇二: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品德與生活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這學期,我承擔了二年級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後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

教學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纔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

這一學期在教育教學任務中,我盡職盡責。做到開學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質量分析。教學中鑽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爲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有效的教學途徑。

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醜,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爲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爲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爲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之類的指導性文章,進一步理論聯繫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篇三: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一、成績分析:

本年級中有大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在教學工作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二、各類目標和任務達到的程度

本冊三個單元共10個主題,落實了課標四個方面內容要求: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涼了要添加衣服;

2、秋遊出發前準備什麼,出行安全,怎樣防止丟失和掉隊;

3、學做小雛鷹,要勇敢,不嬌氣。

(二)積極、愉快地生活

1、團團圓圓過中秋;

2、做個“快樂鳥”變煩惱爲快樂。

(三)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1、當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潔員、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2、“團團圓圓過中秋”家人間的親情

(四)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祕的月亮”發揮觀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遊戲”發揮想象力;

3、製作“感謝卡”“我的成長包”“樹葉標本”等發揮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1、讀透教材,嚴抓教學,力爭課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本冊的教材編排中,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要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相信、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新課程的改革與實驗,賦予了品德與生活課堂更加生動而美麗的生命色彩,然而要演繹這美麗的課堂教學對教師就提出了更高、更細的要求。作爲教師,我首先是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始終牢記自己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以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態度投入到實際教學當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深感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幫、導、帶的重要作用,努力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使教學最終實現它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學有成效的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2、以鼓勵性評價爲主,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評價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生活動和實踐過程等。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首先注重對學生進行以表揚爲主的鼓勵性評價,做到全面而有針對性和合理性的評價。其次是評價渠道多樣化,採用教師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家長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並且評價講究及時、適度,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和學習引導,充分地發揮評價的功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老師及時的表揚、激勵。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通過品德與生活課與班級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大部分學生對本學科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並養成了良好的品德與生活習慣。

四、下學期的教學設想

1、加強自身的修養。教育學生,首先要身正爲範。隨着時代的發展,世界觀和價值觀也、社會公德也在不斷變化。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更好的教育學生。

2、作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和其他職業不同,我們教育的是一羣有着獨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光說教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需要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採用多渠道的溝通,勢在必行。

3、加強專業教學水平。教師的專業即是教師之本,我將在具體的教學教研活動中,在教案編寫、課堂教學、課後反思等方面加強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學水平,並通過聽課加強互相學習,通過撰寫反思、教學論文等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讓品德與生活教學更有趣、有效,更富創新思想,更能促進學生的成長。進一步探索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好多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必要時使學生有效的接觸大自然,接觸生活,接觸社會,做到理論聯繫實際。

4、繼續加強品德與生活學科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在課改實驗中,我們一線教師要踊躍擔負起教改前沿突破的重擔,新理念下的教師要有“個人學習促成長”的思想,只有學習型的教師才能把教學研究工作做好,纔能有所創新和突破,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關於本學科方面的文章,結合海島教學條件,進一步理論聯繫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爭當研究型的教師。

5、和家長做好聯繫,不斷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同時結合學校的活動,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

篇四: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中,我們依據新課標準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參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及《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等資料。爲了創造性地開展好本課的教育活動,我注重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遵循這一目標,在教育活動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兒童教育活動的指導者和合作者。

新的課程標準規定了我們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踐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二、注重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啓蒙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爲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爲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三、注重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課程目標教學活動中,我們注重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活動,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教科書。我們的課堂上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德。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瞭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價值;瞭解社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周圍的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通過活動的開展,圍繞教材所設“三條軸線”。注重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培養和內化,即:讓學生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和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創造性、開放性的教學模式我們能根據本地兒童的實際,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結合山區的具體情況,放開手腳,大膽嘗試,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把我們的課堂拓展到家庭,社會及兒童的各種生活空間,並結合學校的其他活動或有關學科的配合中彈性地延伸,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我們還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吸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想素質,生活能力在多側面、多層次上得到提高。

篇五: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在《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的教學中,我依據新課標準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參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及《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等資料。爲了創造性地開展好本課的教育活動,我注重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遵循這一目標,在教育活動中我們主要注重了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兒童教育活動的指導者和合作者。

新課標規定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踐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二、注重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

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啓蒙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爲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爲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三、注重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活動,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教科書。在課堂上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德。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瞭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價值;瞭解社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周圍的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通過活動的`開展,圍繞教材所設“三條軸線”。注重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培養和內化,即:讓學生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和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創造性、開放性的教學模式

我能根據本地兒童的實際,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並

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放開手腳,大膽嘗試,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把課堂拓展到家庭,社會及兒童的各種生活空間,並結合學校的其他活動或有關學科的配合中彈性地延伸,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還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吸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想素質,生活能力在多側面、多層次上得到提高。

篇六: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本人承擔了二年級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後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纔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爲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在這一學年中,在教育教學任務中,本人盡職盡責。按照大綱要求制定並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到開學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質量分析。

教學中論題鑽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爲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準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醜,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爲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留意掌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留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熟悉錯誤,熟悉錯誤造成的嚴峻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留意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爲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總之,通過一學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繼承學習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之類的指導性文章,進一步理論聯繫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篇七: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的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已經結束,現談談個人的教學工作總結。

在以往的思品課中,教師往往疏忽了學生的自主性,這很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只有確立起學生的自主權,指導學生自我修養和自我教育,讓他們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鍛鍊,才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才能增強學生的民主觀念,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尤爲重要。

一、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撥亮學生心靈

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範自我約束能力。

(一)展開討論,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學生應多進行議一議,討論等形式,對自己的行爲進行自我評價。

(二)判斷正誤,提高學生的識別評價能力。

二、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爲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爲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並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爲自己的內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後,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爲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爲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爲方式

當學生提高了道德認識,激發了道德情感,產生了行動動機之後,就要把正確的行爲方式運用到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去。

(二)自我監督,克服不良習慣

學生的良好習慣必須通過反覆訓練才能養成。

四、自我做起,終身受益

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於是,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因而發言踊躍,從理性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緊接着我又讓學生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反悔,讓學生說說平時在家裏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你今後打算怎麼做?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後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知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篇八: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一、承擔的主要工作任務和成績

本人承擔了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後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纔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

二、取得的成績和主要做法

1、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撥亮學生心靈

新的課程標準規定了我們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踐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範自我約束能力。

2、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啓蒙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爲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爲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爲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爲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並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爲自己的內心需要。

3、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後,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爲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爲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4、自我做起,終身受益

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於是,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因而發言踊躍,從理性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緊接着

我又讓學生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反悔,讓學生說說平時在家裏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你今後打算怎麼做?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後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自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三、主要問題

教學活動中,更應該注重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活動,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教科書。我們的課堂上應該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德。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瞭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價值;瞭解社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周圍的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

四、奮鬥目標

通過今後活動的開展,圍繞教材所設“三條軸線”。注重培養和內化學生的素質,即:讓學生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和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篇九: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爲了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啓蒙階段,教育必須從他們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同時,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爲他們今後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一、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爲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爲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爲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爲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捉主題,也提倡兒童自己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爲出發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爲呈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本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二、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情感與態度”、“行爲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轉變教師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爲目的,以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爲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爲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爲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爲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三、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第1課—--第4課——-4課時

第二單元第5課——第8課-—--4課時

第三單元第9課——第12課——4課時

第四單元第13課—-第16課——4課時

第五單元第17課——第20課——4課時

篇十: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半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現在已鄰近放假,在我擔任二年級品生教學工作中,我更感到我們教師肩負的責任重大,品德教學工作的地位非同一般。這學期,教學工作有不少收穫,當然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爲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爲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並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爲自己的內心需要。

二、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

教學中,我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範自我約束能力。首先展開討論,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學生應多進行議一議,討論等形式,對自己的行爲進行自我評價。其次讓學生判斷正誤,提高學生的識別評價能力。

三、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後,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爲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爲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首先,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爲方式,當學生提高了道德認識,激發了道德情感,產生了行動動機之後,就要把正確的

行爲方式運用到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去。其次,自我監督,克服不良習慣,學生的良好習慣必須通過反覆訓練才能養成。

四、教學方式、方法還需進一步改進。

首先,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觀察、體會、感悟,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其次,在教學中,設計一些遊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遊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308174.html

  • 標籤: 二年級 教學 品德 通用 生活用品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