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精選5篇)作文

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21W 次

篇一: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

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精選5篇)

導讀:在此遊戲活動中,我始終要體現的是,幼兒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與引導者,是環境的創設者,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充分、更有利的條件。

一、說教材

1、設計思路:託班上學期的(2歲半)幼兒正是自我意識萌芽期,已經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能區別自己和他人,對於自己的身體有着很大的興趣,並對五官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認識,手部動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手指的精細動作還不是很協調,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一個跟老師念兒歌並跟着老師一起做動作、從而加深對手指的認識的遊戲活動。這個遊戲活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通過這個活動能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得到發展,體驗活動的快樂。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一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最終的結果,對活動和教師的教學起着引導的作用。以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爲依據,確立了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標:

訓練手部肌肉羣,手指的協調能力,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雙手能很靈活的做各種動作。

培養幼兒喜歡遊戲,積極的運用想象力,去創編手指動作。

3、活動準備:

A、空間準備:一個寬敞、明亮、乾淨的教室裏。

B、幼兒經驗的準備:對手部的各個手指的名稱已有了初步的認識。

4、說重點和難點重點:訓練手部肌肉羣,手指的協調能力。

難點:雙手能靈活的做各種手指的動作。

二、說教法學法整個遊戲活動結合了各類教育功能,把語言、科學、音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發展手部的協調能力、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體驗遊戲活動的快樂。

示範法:此遊戲活動的示範爲教師完整的示範一次,然後再和幼兒一起作。

遊戲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遊戲法。”有趣的小手”遊戲,動作示範、重點練習、難點解決全部放在遊戲中進行,讓幼兒在自由自在的、愉快的、充滿幻想的、充滿創造的遊戲中去掌握知識、感知快樂的情緒,從而實現教育目標。

三、遊戲活動過程

1、引起動機,激發幼兒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首先叫幼兒伸出小手,並提問”你們知道你們自己的小手的每個手指叫什麼名字嗎?那小手可以做遊戲嗎?”一開始以遊戲方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爲下面要展開的遊戲做準備。

2、老師先做一次完整的示範。

3、教師面向全體幼兒坐好,把兩隻手放在胸前五指張開,手心面向幼兒。教師問:誰的小手最乾淨?幼兒同樣把兩隻小手在胸前五指張開一邊念着兒歌一邊做動作,教師問:誰的小手最乾淨?幼兒同樣把兩隻小手在胸前五指張開,說:我的小手最乾淨。然後,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十個巧寶寶,(幼兒兩隻小手伸出在胸前,五指張開,手心向前,然後轉向後。)團結又友好;(兩手相握。)生活在一起,(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尖依次相對。)誰都離不了。(兩手交叉相握。)白天做事情,(兩手五指伸開,手心相對。)晚上休息好。(雙手交叉放在肩上。)大拇指睡了,(雙手手心向外,大拇指彎曲。)食指睡了,(食指彎曲。)中指睡了,(中指彎曲。)無名指睡了,(無名指彎曲。)你睡了,我也睡了。(小指彎曲,兩拳相對。)大家都睡了。(兩拳互相有節奏地對擊二次。接着,幼兒兩拳相對,放在臉的一側,幼兒閉上雙眼作睡覺狀。)叮鈴鈴,叮鈴鈴,天亮了,起牀了。(幼兒睜開眼睛,兩拳相對的放在胸前。)小指醒了,(小指伸開。)無名指醒了,(無名指伸開。)中指醒了,(中指伸開。)食指醒了,(食指伸開。)你醒了,我也醒了,大家都醒了。(拇指伸開。伸伸手,做剛睡醒的樣子)十個好兄弟,(兩手心相對。)團結一條心。(有節奏的拍手三下。)

4、結束。讓幼兒自己再做一次,然後叫幼兒回家記得做給家人看,並和家人一起做此遊戲。

在此遊戲活動中,我始終要體現的是,幼兒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與引導者,是環境的創設者,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充分、更有利的條件。

活動反思:

選擇這節課是因爲小班幼兒初入園,生活常規沒有形成,不會保護自己的手。所以我選擇“有趣的小手”這節集體教育活動,希望能幫助幼兒認識和說出手的名稱及其作用。本活動以“幼兒的手”爲切入點,在施教過程中,主要採用了觀察法、遊戲法、談話法和感知操作法等教學方法。

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玩手指遊戲非常感興趣,也非常認真。活動開始,帶領幼兒做遊戲“請你像我這樣做”一邊拍手、一邊做動作,來感受小手的靈活和有趣,進一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誘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觀察,讓他們自己發現手上有什麼——

有幾個手指,並進行手指名稱的認識。在遊戲活動中加入了幼兒常做的有關小手的小遊戲,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小手的能幹。幼兒的主動參與性強,又大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篇二: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

一、說教材: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來自於生活。等分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探索性強,操作性大,在平日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的活動中,幼兒已經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本次活動,適當選用幼兒熟悉的實物,如蘋果、圓餅、細繩等,先啓發幼兒通過操作,自己去探索發現,然後反覆比較,充分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讓幼兒自主探索對不同形狀物體和實物進行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實現認知的平衡,獲得發展。

二、說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並理解其意義。

2、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爲幼兒準備了:

熊媽媽圖片,熊寶寶圖片兩個,狐狸圖片,水果刀一把,蘋果、餅乾、果盤、毛線段、各種圖形(心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爲: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種方法。

教學難點設爲: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原來的圖形大於等分出來的任何一部分,等分出來的部分小於原圖形。

2、等分後的每一部分一樣大。

3、等分的次數越多部分越小。

五、說教學方法

1、主要運用故事引入法和引導啓發式教學。利用《笨笨熊》的故事引入課題,並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並啓發他們向教學目標思維。

2、幼兒主要運用嘗試操作法、比較觀察法、探究認知法。

利用嘗試操作法引導幼兒理解二等分與四等分的意義。

利用比較觀察法突破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利用探究認知法掌握二等分與四等分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爲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講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圖片。(故事內容略)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假如請你幫忙,你怎樣分大黑和小黑才高興呢?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並把操作結果放置於果盤中,然後教師小結並指導,可能出現的現象:有的幼兒分的一樣大,有的幼兒分的不一樣大。

3、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爲範例,引導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二等分就是分成兩塊,兩塊一樣大。

教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4、教師示範分蘋果,鞏固幼兒對二等分意義的理解,引導幼兒比較觀察,突破難點,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設計問題並小結。

活動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篇三: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

一、說教材

《各種各樣的鏡子》來自於幼兒園教育指導用書大班上冊科學領域《奇妙的鏡子》中的內容。鏡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孩子對鏡子非常熟悉,但對鏡子的整體認識還停留在表面上。比如:只知道對着鏡子照,鏡子裏還有一個我自己等。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一切知識的源泉都來源於生活。我們說“整個世界就是孩子的課程”,把小朋友所熟悉的生活引進課堂,那麼小課堂就變成大天地。把幼兒所熟悉的鏡子引進課堂,知道鏡子的種類,瞭解鏡子成像和反射等物理現象,激發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是以幼兒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而以幼兒發展爲本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包括目標定位要爲幼兒終身的、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基礎,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實現“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本次活動以這一理念爲指導,制定活動的目標如下:

1、觀察比較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鏡子,初步感知鏡子的成像與反射現象。

2、欣賞各種各樣的鏡子,感受鏡子的神奇與造型美,及鏡子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3、大膽地探索並能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與結果。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難點定爲:

重點: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鏡子。

難點:瞭解鏡面的成像與反射現象。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學活動中材料的結構與投

放很重要,它直接關係到能否構成問題情境的探究點,因此我爲本次活動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觀察過生活中的鏡子。

2、物質準備:

(1)小鏡子、玻璃人手一塊。

(2)佈置活動室——鏡子的家。

(3)多媒體設施

(4)相同的兩個相框、乒乓球一個、薄紙一張。

四、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活動中我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還精選了以下幾種教法:

1、操作法:幼兒自己動手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照一照等練習,瞭解鏡子的種類,自主探索,獲得感性認識和實踐經驗。

2、演示法:我出示教具“兩個不同的相框框架”,示範操作方法,並加以講解鏡子的反射現象。

3、提問法: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比如:不同的鏡子有什麼不同的本領?

五、說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爲指導,由淺入深、由表及裏,面向全體幼兒的原則,設計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教學內容從猜謎激趣——認識玻璃與平面鏡異同——感知鏡面的反射現象——探索各種鏡子——鏡子的用途——延伸拓展知識。

(一)第一個環節:激發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活動開始,我緊緊抓住幼兒的眼球,深深吸引幼兒,充分調動幼兒的情緒。

我以謎語導入,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此環節重在激發幼兒有關的經驗和技能準備,爲下面活動作鋪墊。

(二)第二環節:此環節突破難點的主要部分。

此環節重點在於活動中的一次探索,通過比較研究法、觀察演示與經驗遷移法,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引發質疑,然後教師幫助幼兒一起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1、首先,幼兒探索平面鏡與玻璃的異同。讓幼兒帶着問題進行自主探索,在幼兒通過比較觀察後,集中幼兒進行討論:平面鏡和玻璃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和不一樣的地方呢?

2、其次,在瞭解平面鏡與玻璃的異同後,幼兒還是不能夠理解鏡面的反射原理,所以在第一次探索和基礎上,由此展開了關於鏡面反射原理的探究。然而鏡面反射原理是一個極其抽象的科學知識,爲了將其轉化爲幼兒的認知水平能夠達到的層次,我將爲幼兒演示一個實驗,在實驗前請幼兒認真觀看並思考。先爲幼兒展示兩個不同的相框框架,一箇中間隔着一張薄紙,另一個則沒有。讓幼兒觀察當小球從兩個框架中落下時會發生什麼不同的現象。當幼兒能夠說出小球能夠從一個相框中穿過,另一個穿不過,還會被彈回來時,再讓幼兒討論爲什麼,幼兒可以很清楚地告知因爲中間擋着一張紙。這時候,我再讓幼兒把兩個不同的框架分別看成是玻璃和平面鏡,而小球則是透過玻璃與鏡子的光線。在將抽象深奧的光線轉換成小球這一類易感知的實物後,幼兒可以在我的引導下更容易明白鏡子能夠照到自己是因爲鏡子背面的一層水銀做的膜可以擋住光線。至此,幼兒便能夠初步瞭解是什麼原因使鏡子能夠照出自己。

(三)第三個環節:到鏡子的家裏做客,探索鏡子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如凸成鏡與凹面鏡等。這是本次活動的第二次探索。(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我這樣引導幼兒:剛纔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鏡,現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去鏡子的家族裏去認識平面鏡的家人,請小朋友到鏡子裏做客的時候要輕輕地,認真看看平面鏡的家人有誰,和平面鏡都長得一樣嗎?小朋友到鏡子家後,請幼兒通過認真看一看、照一照、摸一摸、想一想,看誰能找到最爲不一樣的地方。接着讓幼兒參觀鏡子的家,引導孩子自由、自主地探索、發現、質疑。觀察結束後,我集中幼兒在寬鬆的氛圍中共同探討自己的發現。在鏡子的世界中有凹面鏡、凸透鏡……幼兒們在觀察的過程中會很輕易地發現爲什麼有的鏡子裏照出來的我是高高瘦瘦的,有的照出來是矮矮胖胖的?在集中幼兒的問題後,我再次與幼兒共同探索,到不同的鏡子前去照一照,摸一摸鏡子的表面,對鏡子進行分類,看一看凸出來的鏡子照出來的人什麼樣子的,凹下去的鏡子照出來的人是什麼樣子,最後進行總結歸納,什麼是凸鏡,什麼是凹鏡,知道不同類型的鏡面照出來的影子是不同的。

(四)第四個環節:認識生活中不同鏡子的用途。

幼兒從初步感知鏡面的抽象原理後到認識了各種各樣的鏡子,已經對鏡子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同的鏡子有什麼不同的本領嗎?我引出問題,讓幼兒再次討論。幼兒對生活中的鏡子大多停留在平面鏡上,有的幼兒會說出放大鏡、眼鏡等較爲常見的、使用較廣的鏡類生活用品,但對生活中其他較少接觸的鏡子瞭解不多。這時,我通過多媒體教學,給幼兒播放一些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中不同用途的鏡子,鞏固幼兒的知識經驗,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鏡子的認識,包括鏡子的種類和用途。

(五)第五個環節

活動延伸:

1、尋找生活中的鏡子。

爲了拓展幼兒思維使活動具有可持續性,開闢更爲廣闊的學習空間。所以本環節我讓幼兒離開幼兒園後從生活中繼續感知、探究不同種類鏡子的用途,並分享經驗,大膽表述探索過程和結果。

2、遊戲:《貓捉老鼠》,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就是遊戲了,我手持大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的白點當作“貓”,幼兒每人各持一面小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的白點當作“老鼠”,這樣以“貓捉老鼠”的形式進入遊戲。

篇四: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它要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能夠適應語言傳遞技術現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機對話時代的到來。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顯得尤爲重要。

對於小班幼兒而言,童謠還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選了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天性的素材《小雞過河》,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生動、有趣味性。

《小雞過河》通過簡潔明瞭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了兩隻有禮貌而又聰明能幹的小雞在郊遊過程中如何通過三條河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雞、長頸鹿、烏龜等都是小班幼兒所熟悉的。聽了這個故事,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拿故事中的角色來同自己對照,運用該故事教育幼兒做一個有禮貌、愛動腦的孩子非常合適。另外通過該故事還可以引導幼兒感受團結友愛,關心同伴的積極情感。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三、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提問法。

1、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兩隻小雞出去郊遊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請誰幫忙呢?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講述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雞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烏龜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情景表演法等學習方法。

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情景表演法:幼兒在情景表演中,像兩隻小雞一樣邊走邊唱《郊遊》的歌,歌詞朗朗上口,幼兒喜歡唱,還讓幼兒學習小雞與長頸鹿、烏龜之間的簡單對話,學習禮貌用語,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五、說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學習故事:小雞過河

(一)導入:小雞的歌

1、欣賞小雞的歌

2、幼兒唱小雞的歌

(1)小雞的歌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幼兒學唱)。

(2)讓我們唱着歌,陪着小雞一起去郊遊(幼兒看課件邊走邊唱)。

(二)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

(1)師:兩隻小雞走呀走,被什麼擋住了去路?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

(2)誰會來呢?讓我們一起來喊一喊。(幼兒回答後一起喊小動物的名字,當喊到長頸鹿時,有應答聲。)長頸鹿會怎麼幫助小雞過河呢?

(3)長頸鹿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麼?長頸鹿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

(1)兩隻小雞再往前走(幼兒手拉手一起唱歌:嘰嘰嘰嘰嘰……)又碰見什麼?這條河是怎麼樣的?(出示字卡:寬寬的)讓我們一起來比劃一下。

(2)誰會來呢?(幼兒再次喊小動物的名字,喊到烏龜時有應答聲。)烏龜有什麼本領?猜一猜他會怎麼幫助小雞?

(3)烏龜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麼?烏龜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

(1)兩隻小雞唱着歌又往前走,(幼兒一起邊走邊唱)又看見什麼?這是一條怎麼樣的河?(學習詞:窄窄的。)

(2)那小雞能不能過河呢?這兩隻小雞不但有禮貌,而且非常聰明非常能幹,他們說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麼好辦法呢?(幼兒討論後回答。)

(3)小雞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幼兒欣賞小雞搭橋過河的情景。)

(通過啓發性的提問,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猜猜、喊喊、學學中瞭解故事內容,學習其中的禮貌用語,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二、教師帶幼兒一起進行情景表演。

現在老師當雞媽媽,你們當小雞,媽媽帶你們去郊遊。

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集體閱讀,主要在集體活動中,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培養幼兒學會仔細觀察閱讀的習慣,讓幼兒學習如何看圖說話,啓發幼兒開展討論,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進行角色對話、情景模擬、動作模仿等。

幫助幼兒學會抓住圖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變化,並請幼兒學會思考圖與圖之間的聯繫,鍛鍊幼兒看圖說話中對故事情節和寓意的理解,通過孩子主體學習的過程,發展幼兒自身能力,達到教育效果。

篇五: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

本活動意在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這首歌的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內容淺顯生動,是幼兒學習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二)說活動目標:

當代教育論認爲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音樂活動的探索者、學習者和創造者。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與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發現者、欣賞者、學習者。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把暗含的期望傳遞給幼兒,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的動機和探索的興趣,實現音樂教育對幼兒情感、個性、社會性的發展作用。爲此,我爲本次活動確定了以下的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愉快的情趣,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2、學習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體驗邊玩邊唱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能在歌曲的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活動的難點是: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

(四)說活動準備:

爲了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開展過遊戲活動《小烏龜背東西》,讓幼兒有背東西的經驗。

2、物質準備:歌曲磁帶、錄音機、自制圖譜、烏龜娃娃。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同字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五)說教法:

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我運用了遊戲法、圖譜教學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

遊戲法在幼兒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

從幼兒認識事物和語言本身的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圖譜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它以看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由難變易,活動開展更生動活潑,幼兒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

提問法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已有經驗和具體形象的圖譜聯繫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六)說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說說、動動的輕鬆氣氛中運用體驗法、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爲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爲豐富和有趣。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歌曲圖譜瞭解歌曲內容,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談話法:在此次活動中我提供許多機會和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七)說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熟悉旋律:以烏龜娃娃做客的形式引入,讓幼兒聽着歌曲的旋律學小烏龜背東西,看看說說小烏龜背東西怎麼樣?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引發了興趣,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就爲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2、欣賞歌曲:教師清唱歌曲後提問:你剛纔聽到歌裏唱了什麼?小烏龜背了什麼東西?心裏怎樣?來引導幼兒說,幼兒回答後,教師要把句子唱出來。(老師要鼓勵幼兒表述完整,並給予積極的肯定。)

3、觀看圖譜:根據圖譜學習理解歌詞內容,引導幼兒在間奏處不唱歌有節奏做動作。幼兒在學說歌詞的時候,配上此句的琴伴奏,讓幼兒更熟悉這首歌曲的旋律。

4、整首學唱新歌

(1)師生齊唱(師用表情手勢,引導幼兒唱時注意在間奏處停下來做動作。)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個別領唱集體用單音字伴唱、小組、男女分開唱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經我多次實踐,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

6、創編活動:引導幼兒進行創編間奏處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的動作,並引導幼兒互相學習,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7、延伸活動:幼兒到戶外邊聽歌曲邊和教師一起玩《小烏龜背東西》遊戲。

活動的延伸是爲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利用遊戲結束自然又輕鬆,可以讓整節課推向高潮,令人意猶未盡。

活動反思:

小烏龜上山坡,是中班的一節音樂活動,這首歌的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內容淺顯生動,孩子比較喜歡。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區分節奏的快慢並嘗試學唱歌曲。2、初步把握音樂節奏,試着加入肢體動作表現歌曲。3、體驗並理解小烏龜克服疲勞,戰勝困難勇敢爬上山坡的堅定意志。本次活動一共有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律動、發生練習,主要目的是引導孩子初步感受《小烏龜上上坡》的音樂。第二部分通過故事的形式引導孩子熟悉歌詞。在這個環節我通過邊操作道具邊講述以及請孩子有節奏的跟念部分歌詞的方法讓孩子初步的知道歌詞的內容並來重點學習了“嗨嗨喲、嗨嗨喲”感受節奏的停頓。第三部分是學唱,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同過完整演唱請孩子聽歌詞、根據回答教師出示圖譜的方法引導孩子進一步熟悉歌詞。再嘗試配樂學唱。最後第四環節再加入肢體動作表演小烏龜爬。

活動後,發現其中還有許多的不足:

1、伴奏音樂太快,對於第一次學唱的而孩子來說太快,跟不上。

2、活動環節不清晰、時間安排不太合理,第三部分的學唱請孩子聽歌詞,雖然完整唱了兩遍但是孩子還是聽不出來,延長了活動過程,最後還是教師自己出示了最後幾張圖譜。

3、圖譜效果不明顯,缺少重點的引導和練習。在孩子唱過兩遍後我發現孩子對於兩段的歌詞分不清“爬呀爬呀用力爬、汗水流呀流,爬呀爬到山坡上,心裏樂悠悠”雖然出示了圖譜但是作用不明顯。此外,在學唱過程中我也沒有重點的引導孩子區分這兩段的歌詞。

4、教師範唱時聲音沒有放出來,影響了孩子聽的效果。

5、教師站位和座位安排不合理。我在操作的道具的過程中站在了黑板的右側,遮擋了部分孩子的視線。因爲有表演環節,安排成馬蹄形的位置更有利於孩子的表演和觀察。

當然活動中一定還存在很多我自己沒有發現的欠缺的地方。但通過反思,我知道自己在活動的安排上還有許多的不足,比如環節時間的分配、環節的連接、重難點的確定與解決以及對孩子反應的預期還考慮的不全面等,都是我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340915.html

  • 標籤: 精選 年幼 說課稿 2017小學畢業考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年幼師畢業說課稿(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