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小學作文 > 六年級作文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精選21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精選21篇)

 作者: | 閱讀: 9.2W 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精選21篇)

大年三十

敬菩薩

劉樑鈺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隨着時間的推移,許多的風俗都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我家爺爺一定不會忘記,那是一項現在基本上已經見不到的習俗_敬菩薩。

吃過年夜飯後,爺爺向樓上走去,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我也跟了上去,只見家中的觀音菩薩端正地放在臺上,旁邊的燭臺上插着兩根蠟燭,前面的香爐上插着五根印着金字的香,前面還擺着一張八仙桌,上面整齊的放着幾樣供品,上面都有着一張紅紙片,我還看見一杆老式的杆稱和一把斧子,在桌子角落上,還有一盆魚,那魚還在水裏遊呢!

爺爺拿出一個寫着“有求必應”的跪墊,對着菩薩拜了拜。當奶奶拜時,我聽見了一陣輕微的呢喃聲,只可以看見嘴脣在抖動,拜完後,我看見旁邊的一張桌子上有一捆黃紙。剛想伸手去摸,就被硬生生的拉了回來,媽媽跟我說:“別動,那是黃錢,不是什麼好玩的,是等會送菩薩時要用的,只有點完香後纔可以碰,所以只看不許動,如果你實在好奇,就和爺爺一起下去吧!”

左等右等,那五根香終於燒完了,我和爺爺一起走上去,拿起那一盆魚和黃錢,還拿了一盒火柴,一起走下樓,走到了一條黑暗的巷子裏,裏面有着一堆堆火焰,旁邊也有一盆魚,蹲在火邊的都是和爺爺差不多年齡的老人,我和爺爺走到一條路旁,用火柴點燃一根芝麻桿,點燃一張黃錢,然後把剩下的全部燒掉,火苗越竄越高,一張章煌前在火堆裏去蜷縮着,最後變得烏黑,風一吹,一片片火星飄到天上,煞是好看。

等到最後一片火星也熄滅了,爺爺站起身,拿起魚盆走到河邊,把魚和水一起倒到了河裏,魚在河中停留了幾秒,然後銀光一閃,在水面上留下一道波紋,不見了,爺爺說,這是多魚(多餘)。爺爺還說:“現在的年輕人,都認爲這些習俗太土了,都不肯做,寧可放棄這一項習俗。”

是啊,時代在變,人們的思想也在變,我認爲,居委應該在過年時舉辦一些活動,專門做一些傳統習俗,擴充人們對於習俗的認知。另外,送菩薩這一項習俗也應該專門劃分一個地方,因爲這項習俗,少說有點危險,這樣既安全又有傳統的習俗味道。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送竈王爺上天

劉梓函

窗戶外天越發黑了許多,天似乎被一張黑布罩住了,空氣中散發着一股淡淡的蠟燭味。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都要送竈王爺上天,在我們朝東埭也不例外。

爺爺在廚房裏發出喊聲:“小寶,來幫我一下!”

“來了,來了,急什麼急!”我從二樓像一樓廚房奔去。

此時,爺爺把插放蠟燭的蠟燭釺放在桌上,他的旁側還有被黑夜映襯下格外乾淨的空盆。我手裏拿着一把香,近距離一聞,那種香氣似一陣清涼的微風,把我的煩惱一吹而散。這時有人推了推我說:“幹什麼呢?把香先放桌上,你先去拿幾樣水果和一把糖果。”我好像打開了馬達似的,一路跑都帶着風。把已準備好放在桌上的幾樣物品拿入廚房,將它分好類別,裝入空盤中。看着盆中美味的食物,我的口水似一條糖絲從嘴中流出。

“爲什麼要送竈王爺上天要用水果和食品敬他呢?”我發出了提問。

“這你要聽我慢慢講。”爸爸邊說邊打開手機。

“不帶你這麼玩的!”我雙手插在腰上,裝出生氣的樣子。

“我又沒查,只寫了一份稿子而已!”爸爸開始耍帥。

“哦,今天怎麼這麼勤奮啊!腦子好使啦?”我語氣中帶着一絲嘲笑。

爸爸拍了拍我的腦袋說:“別耍貧嘴了!聽我講:傳說在古代,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個兒子,兩人十分疼愛這個兒子。但因家中太過於貧困,只得讓兒子去挖煤。兒子久而不歸,可把老人給嚇壞了。”挖煤有沒有什麼困難的?“我疑惑地望着爸爸。爸爸一口否決:“不,挖煤可危險啦!一個不小心就會送命的,你們這個年代的孩子不知道。”爸爸繼續講:“這天老太婆不放心,叫老漢到煤礦地去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了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邊走邊聊,聊得十分熱鬧。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地收一百名礦工,老漢很着急,祈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答應了。老漢見了兒子故裝生病,要兒子侍奉左右。他兒子一時無法下井,便跟老人回了家。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四夜裏,老漢想起三年前的事情,忍不住跟老伴說了,誰知被竈王爺聽見了。二十四夜裏,竈王爺把這些事情告訴了玉帝,玉帝惱羞成怒,懲罰了光腳片,又收走了老漢的兒子。爲此,人們在臘月二十四這天給竈王爺吃糖,希望他吃糖時嘴巴被糖黏住,無法去天上與玉帝告狀。”爸爸拍了拍手說:“故事結束了,你們快去弄吧……”

爺爺將火柴點燃,把蠟燭粘上火種。我輕輕拿着香,把頭放在蠟燭上,左右轉動。火苗是一位活蹦亂跳的孩子,用他的身體溫度來溫暖香那冰冷的內心,將香蠟燭上拿走,香還上還帶着火。輕吹一口氣,將香上的火吹滅,插入香爐裏,我雙手合一一臉嚴肅的站在竈王爺面前說:“竈王爺,上天把我家好事告訴玉帝。也需要竈王爺讓玉帝把我這學期學習棒。”然後我把竈王爺的畫像弄火燃燒掉,送他上天。

雖說這只是一種形式,但家家戶戶都要做。這一天我不僅學到了如何送竈王爺,還聽到了一些關於他的故事。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正月十八

落燈

劉李晨

在靖江,正月十八家家戶戶都會落燈。供奉菩薩和祖宗神位的香幾臺上,香菸繚繞,紅燭閃爍,視同祭祀。

因爲正月十八要吃麪,所以奶奶一大早就去麪店買面。落燈那天必須吃細面,吃粗麪就寓意着這一年粗頭大耳,粗心。我跟着奶奶來到麪店,那面做的又細又長,非常細緻,讓人忍不住要吃一口。奶奶說:“落燈這一天還要買酒,不用買太好。”我和奶奶來到釀酒店,這些酒釀得醇香醇香的,菩薩肯定喜歡喝。買完這些,再買大魚大肉就可以了。

回去準備一下食材,我把肉上的筋頭巴腦全切了。再在盆子裏放點水,把鯽魚放水裏,肉上和魚上都要放紅紙。等到晚上,一切準備就緒,我把肉和魚放在桌上,再放些水果和麪,鞭炮和酒杯,還有酒。

首先奶奶點上十二根香,和三根蠟燭,然後拜了拜說:“菩薩,保佑我們家孫子考上好大學。還有我們家生意興隆。”說了一些好話後,把香插上。爺爺第一個拜,邊拜還邊說:“一本萬利。”然後把好多錢放在桌上。然後到奶奶爸爸媽媽。最後到我,我跪下來,心裏想着,一定要考上好大學,我默唸了三遍。

接着就是送菩薩和燃放花炮了。首先把菩薩的紙像放在乾草上,然後點燃,再說一些好話:“菩薩啊,明年要到我家過年哦。”目送菩薩上天后,我大膽地把鞭炮擺成“八”字,點燃後,我迅速跑到遠處,只聽見噼裏啪啦的聲音。

最後,就是吃麪了,吃麪條,隱含兩個含義,一是祈盼長壽,二是希望經常回家。

我還知道正月十八也被爲“開大門”說的就是,正月十八後,工作、生意等就要放開手腳大幹。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正月十五

趙梓雄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這天晚上,媽媽帶我去逛燈會。路上,媽媽告訴我,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元夕或小正月,我好奇地問媽媽元宵節的由來,“它呀!是在東漢明帝時,提倡佛教,聽說有僧人在這天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於是便令士族庶民都掛燈。自此之後,便逐漸成爲了民間盛大的節日,也就是元宵節。”

燈會上人滿爲患,進去的人絡繹不絕,到處都人頭攢動。

遠遠地望去,就如同綻開的焰火,熾而美麗。粗略地看看,有手提的裝飾燈、可愛的動物燈,精巧的建築燈……可謂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啊!會場上燈燈都在爭奇鬥豔!

裝飾燈中好看的是荷花燈。這個燈姿態萬千,彷彿有着萬種風情,金苞待放的荷花燈,最中看嬌嫩,軟軟的荷花瓣白中透紅,紅中透紫,水靈靈的,多像一個白皙又嬌羞的姑娘。薄薄的花瓣中,隱隱可見嫩黃色的花蕊。我看,要不是它發光,不然,我還真以爲是真的荷花呢!

“花果山”這個燈造型十分精巧。

“齊天大聖”的令旗插在山頂無比威風。山上山下都是孫悟空的猴子猴孫,有兩隻可愛的猴兒在山頂眺望戒備着,還有兩隻倒掛在樹上一邊蕩着鞦韆,一邊吃着桃子。彷彿吹一口氣,就能下來蹦蹦跳跳似的。

“故宮”的縮影版同樣也很壯觀。

城中四角,是玲瓏奇巧的角樓。中心點往北是御花園,其間,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整個錯綜相連又井然有序又無不惟妙惟肖。不愧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啊!

直至很晚,燈會纔在燈火燃盡後翩翩落幕。

我不禁沉思:有的習俗爲什麼能留存這麼久呢?

良久才終於明瞭了——故事讓中國的精神流傳不息,節日使中國的習俗薪火相傳。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三月三上孤山

劉宸宇

三月初三雨蓬鬆,西沙香客總奔東。

靖江有個孤山節,燒香直燒到山中。

——《登孤山記》

我家在靖江。在靖江民間一直流傳着“三月三,上孤山。”這麼一句話。

三月初三早上一到孤山,那裏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一下子就看到了一個牌坊,寫着“大孤山”的字樣。旁邊還拉着許多橫幅,寫着“同合村祝大孤山廟會圓滿成功”等等之類的。聽爸爸說,孤山廟會在凌晨12點就有人來燒頭香了。現在都8點了,人肯定多了。往山上看去,香火連綿不絕,人羣向着山上的寺廟涌動。

媽媽說:“這孤山在7000-250萬年前還只是一座江上孤島呢!如同一匹白馬在江上翻滾。後來逐漸向靖江北岸靠攏。1800-900年前,先後有人在山上建廟,每年的三月初三便有了孤山廟會。”哇!孤山廟會真是大有來頭呀!

孤山腳下,許多小攤子擺在路邊,一個挨着一個,有幾個小孩子拿着吹泡泡的東西在晃動,彷彿一顆顆透明的寶石飄在空中。美食的香味在空氣中瀰漫,這裏的東西十分便宜,賣什麼的都有。有賣衣服的,賣玩具的,賣日用品的,賣鍋碗瓢盆的等等。

每個攤前都聚着一大片的人,擠得滿滿的。我東看看,西瞧瞧,看到了一個小吃攤,拉着媽媽朝那邊走去,許多好吃的看花了我的眼。我看了看,買了一個糖葫蘆和一個煎餅邊走邊吃。耳邊不時有大喇叭在喊叫着,來逛廟會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笑盈盈的。

在山腳下逛了一圈,我覺得還不過癮,就喊着爸媽上山看一看。孤山有三面十分陡峭,我們從比較緩的那一面上,兩旁都是仿古的建築,看上去十分古典。隨着緩坡逐漸向上,山上也有許多攤位,靠着建築排開。這裏的人也就更多了,我們一路爬山一路看,還有不少人在表演,有扮財神,有扮壽星,排成一隊從人羣中走過,人們都停下了腳步觀望。

我們慢慢爬上了山頂,四周都是廟宇,黃色的牆,深灰色的琉璃瓦,紅色的柱。牌匾上寫着靈山境界,還有一個寫着天王殿。來山上燒香的人從山下向上走,人流不斷,擠得水泄不通。

晚上的才藝表演是必看的,人羣裏三層外三層圍得緊緊的。

廟會從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流傳了,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孤山廟會在我眼裏,不僅是一個景觀,也不僅僅是一個民俗文化,還是一份份美好的回憶。

篇六: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逛廟會

顧子燁

在每年的3月3日,平時安靜我街道上,頓時傳來一陣排山倒海的歡笑,到處無不熱鬧,廟會在這時候就開始了。

簡單點說,廟會也就是比集市大的買賣市場,也可以說是百貨市場,其次就是宗教文化背景。廟會上,同時亦舉行相關的文藝演出,如舞蹈、戲曲、花會等。那一次,我還是中午去的,剛去的時候,那裏安靜的有點讓人感到奇怪。難道是廟會都舉辦完了,我抱着懷疑的態度,來到了這裏。

只見這裏人山人海,不走近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到處都是熱鬧的歡笑,簡直成了人的海洋。在遠處,還有戲曲表演。我先是跟着奶奶來到了一個廟前。祭拜了一下,隨後就迫不及待地跟上了爸爸媽媽的步伐,我們走到一處,最前面的爸爸突然停住了,這時我不解地問道:“爲什麼不走了呀?”

我看向爸爸手指的地方,一個一米多高的冰雕,正立在我的眼前。這可把我嚇了一跳,“這是什麼玩意?”我說道,但回過神來,我才知道了。這又不是個真的,我又有什麼好怕的。不過,製作這個的人,一定是個高手,竟然能把臉刻的如此細緻,而我卻連橡皮泥都沒他捏得好。

我們的新鮮感過了,也就走了。在這裏,我還看到了我最喜歡的吐霧冰淇淋。一陣清新的香草味,頓使人食慾大開。剛入口時,嘴裏仙氣飄飄,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

我在前方聽到一段音樂,讓我很感興趣,走近一看,原來是唱戲的。只見臺上的人都穿着漢服,有着很濃的古曲氣息,使人有了一種新鮮感,再借一步講,就是增加古代知識,我還看到其他的各種吃的,但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逛廟會。

五月初五

包糉子

於晨睿

在我的家鄉靖江,上了學的孩子、上了班的大人、在家修養的老年人,提到糉子,誰不是嘴裏立刻產生一種香甜軟糯的感覺。

糉子很好吃,超市也常年有賣,但唯有在每年的端午節期間,奶奶包的糉子纔是我心中最好吃的糉子。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據說這一天古代偉大詩人屈原跳入了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在江上未打撈到屈原的屍體,爲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大家紛紛包糉子投江餵魚蝦。兩千多年來,每年的這一天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現在,人們已經不投糉子到汨羅江了,但包糉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每逢端午節,挨家挨戶都會包糉子,這時候的糉子最好吃也是因爲它是由新鮮的糉葉包起來的。這個季節,河邊兩旁都會長着新鮮的蘆葦,蘆葦葉子又長又寬,這時候的蘆葦葉又稱“糉葉”,大家都會在河邊採摘蘆葦葉回家包糉子。

這一天,奶奶也帶我到河邊採摘糉葉,摘到的糉葉帶回家後用刷子清洗乾淨,再準備一盆糯米,一袋甜棗,一捆線,就這樣包糉子的材料就準備好了。只見奶奶將新鮮的糉葉挽成一個三角形,來上兩勺米,兩個大棗,再將糉葉合上,用線綁牢,一個甜糉子就包好了,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糉子被包好了扔進籮筐,不一會兒的功夫,糉子就包好了。緊接着奶奶將這些糉子扔進大鐵鍋裏,加上水,就開始煮糉子了。每次煮糉子的時候,我都會在廚房進進出出,時不時得去問下奶奶:“糉子什麼時候能熟啊?我什麼時候才能吃上糉子呀?”要知道我的碗筷早已在桌上擺了好久。“等你爸爸媽媽都回來了才能吃糉子。”奶奶嚴厲的說道。連生火都沒幫上忙的我,聽了奶奶的話,只能繼續看着冒熱氣的鐵鍋。

被鍋蓋蓋得嚴嚴實實的鐵鍋,鍋裏的糉子被煮成什麼樣子了呢?我只能在旁邊猜想:糉子裏的米已經變大幾倍了吧,乾癟的紅棗是不是也鼓起來了,現在糉葉裏面是不是包裹着一個白胖子?爲了證實我的猜想,我又忍不住哀求奶奶,可不可以先讓我看看糉子。奶奶打開鍋蓋,我看到一個個糉子都變成了胖子,有的連糉葉都撐破了,白花花的糯米漏了出來,好誘人啊!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嚐它門了,我跟奶奶撒嬌道:“好奶奶,就先讓我吃一個糉子好不好?”看着我的樣子,奶奶忍不住地笑了起來,爲我從鍋裏撈出一個糉子,扒開糉葉,一股香甜的味道撲鼻而來。

晚飯桌上,還未動筷,我的肚子已鼓得如同一面小鼓,我幸福的斜靠在媽媽肩上。

篇七: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壓祟錢

老街的青石板走過了四千年的光陽,這一段古老的歷史讓老街變得年味濃濃。大家都開始忙活起來了。

春節臨期,我揣着滿懷期待的心情來迎接新年新氣象,大年三十一早,我一早起來便穿好衣服,抓緊時間洗漱,簡單吃了點早飯便出了門,按照我們這兒的規矩,春聯應當三十本天貼,挑選好樣式,再簡單貼一下,但是正門一定要貼。下午便是祭祖了,是藉此來懷念逝世的親人,夜晚大家聚在一起邊吃邊看,再將燈開上一晚寓意着新的一年前途光明。

鞭炮聲伴隨着我起牀,瞬間感覺新的一年在向我招手,我也將開啓紅紅火火的一年。

我最期待的環節便是壓歲包了,每當我一拿到壓歲包,那手感似乎像是我手中的一坨金子。在我們這裏壓歲包一般都是在初一之前小年之後就拿了,一般在這段時間裏便會有客人來家裏拜訪,從而就順便也把壓歲錢給了,通常也都是與父母平輩的親人來了。大年初一便是去拜訪爺爺奶奶或太太這輩的人了,壓歲錢的寓意通常用來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得到壓歲錢便可以開始平平安安的一年。

每當收到壓歲包時我便會偷偷藏起來,只爲了不讓爸媽收走,每當看到“壓歲錢”三個金碧輝煌的三個大字,我的手不由地顫抖,心中暗暗地想着:“等我拿到了,一定要去超市大大地花一筆。”,甚至連購買路線都規劃好了,卻總是被我爸滅空,然後我便痛失了一年以來唯一存款,每次都會一本正經地對我說:“收起來是爲了我好,我們收了別人家的,那別人家有小孩子,按照道理不能欠別人家的,還是得還回去。”

真是“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家家都有不同的俗。

篇八: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與墨共舞

徐梓源

“二十八貼花花。”這花花就是指對聯。在西來鎮的人們便寫起了對聯,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家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平平安安。

“媽,媽!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不要那麼着急,先把東西準備好。”

我將毛筆、墨汁、硯臺,拿來並放在了桌子上,將毛墊放在已準備好對聯底下。倒出墨汁,將筆進入,完全吸收了墨汁,之後再將比擱置在筆架上,將對聯放在面前。看着筆頭一點點的吸收着墨汁,逐漸張開,變得飽滿。那心也似跟着激動起來。

“媽,媽!可以開始了嗎?我快等不及啦!”

“可以了!你開始吧!”

那心一下子放蕩起來,心中的激情,一下子流露至筆尖,瞬間,那墨汁獨有的醇香在屋內綻放開來,索散在周遭,那空氣也雨墨香交汁,共舞。一比下去,那耀眼的墨紙頓時被增添了幾分色彩,那金粉也隨之擺動。將激情擋開,揮灑在紙上,這第二筆,富有我的情感。

這時,墨汁出來搗亂,硬生生的將我的“半成品”給跳上了幾筆。頓時,這對聯不再美觀。這可怎麼辦啊?好不容易纔這麼多的。正當我心急如焚時,媽媽走了過來,握住了我的手,開始寫。只見她的手稍微斜傾了一點,再將手一滑,那幾點墨汁就全部融進了這紅紙黑字裏面。

我再次提起筆,一鉤,一撇,一挪……少傾,幾幅春聯便落筆完成。未乾的墨反射着燈光。愈加光亮,似乎是有涌動的生命力在舞蹈。平鋪在白地磚上,襯的更加傳神。

這時,媽媽爸爸都來了,看見對聯不禁誇讚,隨即屋裏依然迴盪着歡聲笑語。

看着春聯,一家人圍着他,每個人的臉上多大放光彩,只讓人覺得少了冷意多了暖意……

篇九: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糉葉飄香

陳槿軒

那簇“沙沙”搖曳的蘆穗像一支支飽蘸詩情的妙筆,流淌着不可言狀的神韻,並散發出陣陣清香。每到端午節,我們家都回包糉子。

一大早,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拿出準備提前準備好的的綠油油的糉葉與白花花的糯米,糉葉和紅棗放入盆中浸泡着,只見那一顆顆紅棗浮在水面上,像極了穿着游泳圈的小娃娃們,個個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包糉子的時間總是漫長的。奶奶左手捏住糉葉右手一捲,糉子便成了一個個圓錐體,用勺子放一勺餡料再塞上一個瑪瑙的紅棗,糉葉往下一包,在繞兩三圈直到米漏不出來,用糉葉包緊,再拿一根繩子把結頭處包起來,再把多餘的繩子剪掉。

我接着問奶奶:“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而不吃其他的呢?”“屈原是楚國三閭大夫,詩人,由於被奸臣誹謗,楚王不聽他的建議並把他放逐。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後,屈原含淚投江後,百姓怎麼也撈不到他的屍體,便把米團等扔入江中,後來有用糉葉包飯,外纏彩絲,後面就發展成了現在的糉子。

“糉子這麼難包,我看着都頭暈,奶奶你怎麼這麼熟練?”我十分疑惑。看着那紅通通的棗子,嘴裏立刻又一種甜甜的感覺,還有一股糉葉的清香。“奶奶,你快去放鍋裏煮糉子吧,我都等不及了!”奶奶趕緊起身端着一籃子糉子往廚房走去,嫺熟的往鍋裏放入,加滿了水,就開始最後一步了。我焦急的等着,不停的在鍋邊轉悠着,不大一會,整個廚房都瀰漫着一股糉葉的香味,頓時生心舒暢,好似吃了人生果一般的甜。行人路過都忍不住想再聞上一聞。

一會兒的功夫,整個屋子裏彷彿下起了大霧一般,一陣熱氣撲鼻而來,並還伴隨着糯米的香味,鍋裏“鼓鼓”的還在不停的翻滾着,掀開鍋蓋的一霎那,真的香氣四溢,原來的綠娃娃也變的更結實了。我迫不及待的剝開,露出了晶瑩透亮的糯米,沾上白糖,輕輕一咬,一股糉子特有的香味在嘴裏散開,好滿足啊!

糉子不僅是紀念屈原,還有功名得中的寓意,也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篇十: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紅符迎春

蔣欣洋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一個靖江的小鄉村裏,除夕下午,家家伴着鞭炮聲,哼着小曲兒,貼起了春聯。

先從門口開始貼。爸爸把春聯反過來,沿着邊緣貼了一圈雙面膠,撕開保護膜,用尺子量着距離,把春聯平平整整地貼到門口的牆上,連聲說着:“快看看,這春聯貼的正不正?”貼好後連退幾步,欣賞貼好的春聯。

移步到門的兩邊,我把福字貼好雙面膠,心裏美滋滋的,正準備倒着往大門上按,卻在一瞬間,被一雙有力的大手迅速拉開。怎麼了?爸爸對我說:“門口的福字不可以倒貼!”我仰着頭爭辯:“明明把福字倒貼,就寓意福到家嘛!”爸爸說:“可是大門上的福字不能倒的,會寓意着把福趕走,別的門上可以倒貼。”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我嚇得趕緊縮回了手。

“哎呀,不好了!”客廳裏奶奶對兩張福娃指指點點,“這雙面膠怎麼貼到正面去了,這可怎麼貼啊?”我自作聰明地說:“把男生和女生交換一下位置不就好了。”媽媽說:“這可不行!福娃是男左女右,手對着中間的。”我不作聲了,幫着大人們撕掉雙面膠,再仔細地把福娃貼到門上。

等我們到樓上,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哦,原來少了窗花。窗花形態各異,上面的圖案多式多樣。先往窗花上噴些水,再派一個人去樓下看看正不正,媽媽打着手勢告訴我們再往上提提。用水貼的窗花不僅美觀,撕掉也很方便。窗花擺正後,輕輕用手抹掉氣泡,使它吸附到窗戶上。幾分鐘,一排美觀的窗花出現了。

貼上春聯,春節的腳步又近了。一陣微風拂過,帶來春節的喜慶和暖意。春聯在家家戶戶的門上大放溢彩,耀眼奪目。一眨眼,又是新年。

篇十一: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吃元宵

劉欣妍

元宵又名湯圓,寓意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有團團圓圓,和睦相處的意思。

我們家每年元宵節所有人都會聚在一起包湯圓。

湯圓裏包了很多種餡料,不過大多數都是甜的,其中又以芝麻餡的最多。做好的湯圓擺放在一起,好似一個小型的湯圓展覽會,家人們都在做但只有我搓的最好看也最可愛。

在盆中倒入一些糯米粉,用溫水和麪。只見外婆用手揉啊揉,它們在一起就變成了好朋友,怎麼都分不開,一會兒就揉成了一塊光滑的麪糰。外婆又把它們搓成了長條,再把它們揪成一個個的小塊,我用手碰一碰:“軟軟的,可可愛愛,如小姑娘白白嫩嫩的臉蛋兒,讓人忍不住想多捏她幾下子。”再把餡料包進去,搓一搓、揉一揉,一隻白白胖胖的湯圓就做好了。

我想:“無論是正在學語的小孩子,成家立業的大孩子,還是鬍子花白的老孩子,一說起元宵,嘴裏肯定就會立刻生出一種軟軟糯糯的感覺呢”。

元宵煮熟後便端了上來,它白白嫩嫩的,好似小姑娘的臉蛋,讓人立刻就想要咬上一口,用筷子碰一碰它,它就黏在了筷子上,就像孩子看到心愛的玩具抱住大人的腿一樣不肯下來。單看它的樣子,聞着她那甜甜的味道,我都吞了三四口口水,更別說吃上一口了,我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那軟糯的口感,甜甜的香味瞬間在嘴裏爆開,直衝腦門,每一絲味道都在味蕾中流淌,都讓我忍不住想要立刻馬上就把它吃完。我心想:這個又好吃,還糯糯的,我都可以把這個當成零食吃了,如果再放烤箱裏烤一烤,那脆脆的外皮,肯定比煮出來的更好吃,也更美味。

我抓住媽媽的衣服,使勁的往下拉,對她說:“媽媽,這也太好吃了,你們能不能少吃一些,剩下的都留給我,你們都不要和我搶!”

每一次品嚐它的味道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和驚喜,可是我心裏在想如果每天都是元宵節就好了,那樣大人們就不用天天早出晚歸辛苦工作了多好!

篇十二: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正月十三燈煙縈繞

高昊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我的家鄉靖江的習俗十分之多,我最關注的是正月掌燈。

日落了,金黃的殘輝映照着隔壁種的菜地,像戀人初別時眼中的淚光一樣,含蓄着不盡的餘戀,我轉頭望望,天邊的晚霞像緋紅的綺羅籠罩着這詩情畫意的黃昏。我並沒有太大的心思望這晚霞,我的心思早已飛向那鍋中的餛飩和湯圓了。我抵不住誘惑,跑出書房望着那鍋,周圍水汽連成一片,霧氣中湯圓朦朦朧朧,竟有些神祕了。那香氣如貝多芬彈奏的優美的月光曲飄入我的腦海中,我看着鍋裏那似菱角的餛飩,嚷着要媽媽盛上一碗來,煮好的湯圓軟軟的,放入碗中,幾個擠在一起,三五成羣像逛廟會似的。它們像是家人,聚在一起,抱在一起,團結在一起,永遠守護着對方,不離不棄,難以割捨。

沉重的腳步聲,使我有些好奇,我磚頭看去,只見爺爺兩手都端着碗,邁着老邁的步子上樓去,我放下碗筷,跟着爺爺後頭,心中不禁有些疑問,爺爺上去幹嘛?走到三樓,我忍不住問道:“爺爺,您這是要做什麼呀?”“要掌燈。”爺爺緩慢地答道。掌燈,我記得爺爺說過,每年的正月十三開始掌燈,正月十八落燈。掌燈要吃團圓,落燈要吃麪,這是從古就傳下來的。爺爺把兩個盛了湯圓的碗供在香幾臺上,拿了幾根香,用打火機點着了,插到香爐裏,那香亮起了點點星火。青煙從那香上飄起,飄進了我的鼻孔裏,我吸着,似走進了一家寺院裏,煙香撲鼻。爺爺又拿了兩根大蜡燭,分別點着了,插在香爐兩邊。不久整個家中都輕煙繚繞,人處於煙中,仙氣飄飄,感覺一身都輕盈了許多。“乖孫子過來,來拜拜。”爺爺附囑道。我走過來,跪到墊子上,三跪九叩,隱隱聽到爺爺在念着什麼,好似什麼祝福的話把……

掌燈到落燈,預示這年快過完了,雖然只有五天時間,但不管是開始還是結束,裏面包含的祝福和對新年的願望,會一直常伴我們。

篇十三: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燈火飛翔

朱雨晨

“放飛理想和心願,美好願望升高空。”在靖江,元宵節時的夜晚空中是一片繁華。

我站在大門口,看着太陽一點一點地落下來,我扭頭就朝屋裏喊:“媽媽,天暗下來了!可以放……”

“現在還不行,別急,老實呆着,別瞎跑!”媽媽的聲音朝我襲來。

“小雨啊,我告訴你孔明燈的由來吧!據說,五代……”爸爸一副不管我願不願意,厚着臉皮講了起來。

“‘五代’就是公元907~960時,一個名叫莘七娘的人,隨着丈夫在福建打仗,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在方架的下方放上可燃燒的松脂,點燃松脂,燈就靠着熱氣上天了,作爲軍事聯絡的信號。還有一個關於諸葛亮的……”

“哇塞~老爸,你什麼時候這麼聰明瞭?”聽完老爸的講述,我不經感到懷疑。

“哈哈!我也是剛剛在百度上搜索的,你剛纔要是繼續提問,說不定就露餡了。”爸爸擺擺手,手機上的一串大字特別顯眼“孔明燈的由來”。

我給了他一個驚天大白眼,便轉過身去不再理他。

“呵,兩個坑貨。”媽媽拿着兩個孔明燈向我們走來。“放不放燈了,別杵這兒墨跡。”媽媽繞過我們,向門外走,我一臉興奮的跟着,“停,我來考考你。”

“?考?行啊。”

“孔明燈的別名叫什麼?”媽媽叉着腰,扭頭對我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孔明燈又名天燈,文燈,祈天燈,許願燈。”

我接過孔明燈,輕輕地放在桌上,小心地翻開它,抓住底面,稍微用力往上一拉,孔明燈像瞬間吃飽了,小肚子鼓鼓的。

小火苗“嘶”的冒了出來,照得燈亮堂堂的。孔明燈在黑夜中像一顆顆繁星。

我雙手一放,孔明燈慢慢悠悠的,漫步似的飄向夜空中,形成了萬家煙火,願這金色的孔明燈帶着我們漸入雲霞。

篇十四: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做饅頭

陸佳琪

廚房間蒙着一股淡淡的香,鍋上方冒着一縷縷青煙,鍋中的饅頭又變大了些許,家人們的笑聲連續不斷,彷佛被施了魔法一樣,笑得停不下來。

“今天我們來做饅頭吧,開工!”

首先是做麪糰,只見媽媽把麪糰倒入盆中,再倒入發酵粉,適量加入溫水,用筷子攪着,多次少量的加。待到可以上手,媽媽像提胖球一樣,把麪糰整個拎到案板上,就像給它做按摩一樣,揉一揉,一個不粘手的麪糰就好了。再把它放入盆中,用袋子套住,放入被窩中發酵。

趁發麪的時候,來做最重要的部分,餡料。“媽,媽,今年做什麼餡的?”“青菜和蘿蔔絲的。”我來切菜,把青菜泡過溫泉後,擠幹,放在砧板上切丁。“嗒嗒嗒”菜刀在案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音,我的心似乎也隨着這歡快的聲音在跳動。“滋滋滋”外婆正帶着手套幹着又技術寒冷的活-削蘿蔔絲。蘿蔔正承受着“痛刑”,那工具上有數個菱形的孔,一條一條的蘿蔔絲順孔而下,似乎玩着滑滑梯。

開始拌菜,把肉、菜、少量油混在一起,隨即迅速攪和,菜放佛裹上了金色的外套。

一小時候,面已成了原來的兩倍,好神奇!一股沁人心脾的香縈繞在鼻翼,我的心似乎一蹦一蹦的,裏頭似有千萬顆小球在蹦躂,腦海中的畫面是包子香氣繚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家人圍在桌邊,先把麪糰揉成粗條狀,隨後截成一段一段,用擀麪棍再一擀,中間厚外面薄,夾上一大塊菜放上,接着捏褶子,捏好後把饅頭反扣過來,搓搓圓,讓它更美觀。

“開蒸。”把紗布鋪上,再隔着些縫隙讓白胖子躺下,因爲白胖子在鍋中還會變大。鍋中嘆氣似的冒着煙,隔着的一層玻璃上掛上了數個水珠。

“噗……”掀開鍋蓋,一個個白胖子出現在眼前,我猶如蝴蝶見到了花蜜,撲了上去。外皮軟軟的,彷彿輕輕一吹就破,裏面的菜十分可口,讓我整顆心都暖暖的。

“爺爺,做饅頭有啥寓意嗎?”

“當然有啊!你想,饅頭蒸得時候還會變大,象徵着會發大財,2022會財源滾滾。”

“我懂啦!”

隨着時代得變化,一些習俗消失了,簡化了,可習俗是中國文化的傳承,讓我們留住它,守住它。

篇十五: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放孔明燈

顧梓涵

我的家鄉在靖江,那裏雖然沒有大都市一般的繁華,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放孔明燈,更是靖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記得似乎是在三年前,那時孔明燈還能放。天已完全暗了下來,我正與父母向着廣場走去,遠遠的我就看到了幾個孔明燈正緩緩地升上天。此時,廣場上也早已三三兩兩地蹲滿了人,我們也立刻去小販那買了兩袋孔明燈。

拆開袋子,只見那孔明燈呈紅色,上面寫了個大大的福字,我想這個一定能升起來。我拿起蠟塊就把它往鉛絲裏按,可那蠟塊硬的跟石頭一樣,儘管我使出了出奶的勁,可它的身上僅僅多了兩條劃痕,我想不就是個孔明燈嗎?我還不信治不了你了!我又開始新一輪的嘗試,可剛拿起來,它就如同魚一般,從我的手裏滑進了黑暗中,不見了蹤影……

拆開另一個孔明燈,我又一次的開始了嘗試“爸爸,爲什麼元宵節要放孔明燈啊?”我突然問道“現在放孔明燈都是爲了祈福,而且孔明燈是一個女人造的,在古代這個女人跟隨丈夫去福建打仗,有一次,她用竹篾紮成方架,再糊上紙,在它的底下放上燃燒的樹脂,讓燈靠熱氣上天。並把它作爲軍事聯絡信號。”說話間,蠟塊終於被嵌入鉛絲之中,然後,爸爸媽媽抓住了它的四個角,隨打火機的一聲清響,孔明燈漸漸膨脹起來,我們舉起了孔明燈,等待着大家一起放開,突然一個孔明燈升上了天,緊接着更多孔明燈升上了天,它們都帶着人們的心願,成了夜幕中的星星。

啊!家鄉人們的心,你就如同陳年的美酒,陶醉着家鄉人的心。

篇十六: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三月三上孤山

宋顧朵

“呼嗚嗚,”一陣陣清脆的聲音傳入了我的耳中。一個個吹着泥狗子的小孩子,展現在眼前。

聽奶奶說,趕廟會可是個老習俗,在那一天,十里八鄉的人都會趕來,既要燒香拜佛,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又要趁着那一天趕集市,買新衣、種子、牲畜和許多的生活的日用品,那一天是人最多的一天,也是賣貨郎最集中的一天。今年離廟會還有一段時間,路邊街頭上的人卻早已談論開了。這是一年當中,靖江最熱鬧的時候!

終於等到廟會這一天,我和奶奶趕了個早。天還未完全亮,這裏竟已成了人的海洋,山上山下人流如潮,很多人買了香燭上山燒香祈福,遠遠地就能聽到寺廟裏敲起了洪亮的鐘聲。燒完香,我們一路跑下山去趕集,這裏可熱鬧了,各種沒見過的叫不出的農具,令人眼花繚亂的雜物,還有賣各種小動物的攤鋪子,這裏玩的東西數不勝數,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兩眼放光。

走着走着,我被一陣陣清脆的聲音吸引住了,像清晨的鳥兒正在啼叫。轉過頭來,原來是一羣小朋友在吹着泥狗子。這種小泥狗子是一種陶器,是用孤山南坡的觀音粉捏成的。它們可是祖傳下來的老手藝,我也迫不及待的買了一個,加入到他們的隊伍裏。很快,我被套圈吸引住了,套的物品有好多,有毛絨玩具,有石膏做的動物,甚至有活的小動物呢!最好玩的就是套活鴨子,它們像被訓練過一樣,總在圈圈快要套到它們的時候,脖子一縮,輕而易舉地避開了套圈,它們“嘎嘎”地歡叫着,彷彿在向人們炫耀着自己有多厲害。

不知不覺,我和奶奶逛了很久,有點餓了。於是,我們開始享受各種美食,瞧,香甜的季市脆餅,噴香的馬橋餛飩,富有嚼勁的靖江豬肉脯,鮮嫩無比的蟹黃湯包……美味佳餚,應有盡有。

在靖江,有一種懷念叫廟會,有一種廟會叫情結。

篇十七: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守歲

徐鏡溪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靖江,人人最期待的是春節,是大年三十夜晚的守歲。

在大年三十晚上,親戚朋友們都會來到我家。吃了飯後,大人們都把守歲要用的東西和食物……都準備好。一到九點,大人小孩們一起喝一杯,這就意味着我們就要開啓一夜的守歲之旅了。慶祝完,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打着八分滿的精神,男人們會在一起打牌,女人則是一起喝茶、織布、聊一聊家常……,而我們大點的孩子就聚在一起做手工或是在網上看電影,那些小孩子就在房間裏做遊戲,看動畫片。當然,雖然每年都要守歲的,但每年都有不同的樂趣。我們大孩子在做手工時常常會出現材料不夠或不會做的現象,這一次我們不僅買了充足的材料還找了一位姐姐來教我們。做累了,就看會電影,選電影時總會有不同想法,因此我們選電影就要很久。因爲這個房間是我們大孩子的主場,想來這看電影的小孩子,只能何事都聽我們的安排,在這裏,我們就是他們的老大,他們就是我們的小弟,不管我們怎麼說他們都只能照做。

到了凌晨三點多,幾個人會煮些夜宵給大家吃。每一次都是普通的麪條而已,可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抖音吃的不亦樂乎。孩子們吃着就會搶起來,每一次大人都會說:“孩子就是孩子,搶起來都是香的。”

一直到天亮,一個圓滿的守歲纔算結束。守歲,在我的腦海中,是整個春節中最熱鬧的,最有趣的,也是大家最喜愛的一種習俗。

篇十八: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願望飄向藍天

張緣暢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享蠻村坐寂寥。”在靖江,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就是元宵節。因爲那天晚上,我要放孔明燈。

夜色在悄無聲息中來臨,而我早已剋制不住放孔明燈激動的心情。我一直守在家門口,等着七點半的到來。母親見了笑着跑過來說道:“哎呀,才6點鐘不到,你急啥呀?況且外面這麼冷,你先進屋,等時機成熟了自然會叫你。”“不行,我樂意在外面等,我要做第一個放孔明燈的人。”我倔強的說道。

飯桌上,我幻想着放孔明燈的場景:夜空中滿天繁星,無數個孔明燈爭先恐後的向天空中飛去,讓人眼花繚亂。我和表哥許下各自的願望後,合力將孔明燈往天上放飛。孔明燈承載着我們美好的心意,向夜空中飛去…………。“發什麼楞呢?好好吃飯,別想其他事!”父親的一番話,把我拉回了現實。

但是經過剛纔的一番幻想,更加劇了我放孔明燈的願望,就如同一團熊熊烈火不斷燃燒,越燒越旺。我快速吃完飯,繼續跑到屋外等待。而時間似乎在和我作對一樣,變得特別漫長。

我苦等多時,總算等到了7點半。我們全家一起來到大門外,開始放孔明燈啦!我和表哥手持着燈籠,點完了火後,我心中默默地念道:“希望新的一年裏,我可以一帆風順。孔明燈啊,你就帶着我的心意飛向藍天吧。”我和表哥鬆手,讓孔明燈飛向天空。這時,我猛然發現夜空中有無數個孔明燈,似萬顆奔星一般,飛向夜空中,它們都承載着無數個人對新年美好的願望。

孔明燈,它小小的身體卻承載了無數人對新年的美好願望。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一帆風順。

篇十九: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敬菩薩

高何傑

千萬煙火的照耀,全村都是煙花留下的煙霧,而地上的鞭炮聲還在不斷地響着,我們靖江市長埭村開始敬菩薩了……。……在除夕的這天晚上;我家早早的就吃好了團圓飯,開始爲散菩薩做準備了。

我和爸爸把桌子擡到了客廳的最中間,與菩薩臺對齊,這是敬菩薩必需的事情,接着擺上了8個小盤子,這時候,媽媽衝了過來,阻止了我和爸爸的行動,接着媽媽大喊着:“誰讓你們這麼放的,這個桌子的一條條縫隙的一邊要對着門外,另一邊要對着菩薩,這是有講容的,不是隨意擺的!”這下我和爸爸不恍然大悟,立馬把桌子調了一下,然後,繼續把盤子擺上桌子。

我們把盤子擺成了前面、中間、後面都是兩個的樣子,但左右兩邊是一,接着我和爸爸你追我趕,囫圇吞雪地擺完了水果,接着奶奶從河邊揣了一盆魚到桌子上,小時候我還不知道爲什麼要放魚,長大了才知道這是年年有魚(餘)的意思,突然,奶奶一下子就不高興了告訴我:“紅紙不能放在水果下面!”接着,爸爸又拿來鞭炮和一個小椅子,故在桌子的尾端,接着把鞭炮放到小椅子上,我又不明白了,放鞭炮就放鞭炮,爲什麼還要放椅子在鞭炮下面,問完媽媽才知道,這是節節高的意思。爸爸又拿來了四個杯子和一個大水壺,接着把四個杯子都倒上了水或酒,最後把香和蠟燭都點着了,蠟燭上燃起了一朵朵雄雄的烈火……

終於到了9:58了,爸爸把紙和草放在門外的地上,接着爸爸把芝麻節和紙圖都點着後,送菩薩環節就結束了,他又立馬跑到鞭炮旁,點着了它,接着一個個火花像一支支離弦的箭衝上了天,在天空中散漫開,一團團火焰把大地照得五顏六色的,像是彩色的墨水瓶被打翻了……

是啊,時代在變,人們的思想態度也一起在變……

篇二十: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做湯圓

陶嘉煒

鄉村的房子上都貼着春聯,地上都是剛放完的炮仗留下的紅紙皮,炮仗的聲還在繁響。

我剛起來走出了房間,廚房裏傳來了打開袋子的聲音,我進去一看是奶奶在廚房裏不知在幹什麼,她拿着剷刀在鍋裏炒着什麼東西。我過去一看,奶奶看見我來趕緊說:“孫子到後面去我來這炒芝麻呢。”

“爲什麼?”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得趕緊做湯圓。”

剛把芝麻炒好奶奶就拿起了旁邊的一個小棍子,在芝麻上面輕輕拍打着,等到芝麻碎了之後又把在旁邊的花生也倒入子正在加熱的鍋中去炒了起來。

奶奶又把炒好了的花生仁拿了出來放入了一個塑料袋裏並把口給封上了讓我用手把裏面的花生給拍碎,我問着:“奶奶爲什麼要把這個花生和芝麻都給拍碎啊?”

“那當然是爲了吃起來的的時候更入味啊。”

說着她拿出一個大鐵盆往裏面倒入了幾袋麪粉,還加了幾杯水用手在盆中柔捏着麪粉,不一會面粉就把奶奶倒入的水給吸乾淨了奶奶則是在馬不停蹄地捏着麪粉直到麪粉團快要有一些乾的時候把麪粉弄成了一根大長條,又把這些長條都搓成一個個小圓的時候拿過了我手中的花生碎。

奶奶又把花生碎和芝麻碎都柔捏成一體,就讓我和她一起去把這些小圓球都壓成了一個個小麪餅,又把這些花生碎和芝麻碎都放一些在這面小麪餅上,然後把這些碎兒都包起來,一個個的小湯圓就在我和奶奶的手下一個個的成了型可是就在我要包最後一個時,奶奶就搶了過來在這個上面加了一個小尖,還說這個是面在早上給一家之主吃的。那些湯圓一下鍋就變得晶亮好似一個個星星一樣,煮好的湯圓好似是一個大家庭一樣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難捨難分。

湯圓它是深刻在所有靖江人舌尖上的記憶,也是千萬遊子的回憶。

篇二十一: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端午節的風俗

劉印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俗。我的家鄉的風俗從南至北各有各自的特點,有的與衆不同,有的新鮮有趣。

我的村子裏最爲熱鬧的就是端午那一天做糉子的場面了,別看這糉子很小,這裏面的學問可不小哦!

首先,媽媽準備好令人眼花繚亂的配料,把他們一股腦倒一個大盆,放着備用。那一塊塊五花肉在盆中滾動,方方正正的看起來就像一幢樓。甜棗在盆中躺着,活像幾顆珍珠瑪瑙。蛋黃是最讓人煎熬的配料,煮熟後的口感綿密,香氣撲鼻。令人慾罷不能。媽媽再摘了幾堆糉葉,遠遠聞着就有一股清香。奶奶把糉葉搬到屋中,帶上老花鏡,一個一個的仔細端詳,挑揀着好的糉葉。奶奶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剛從朋友家回來的我見狀,也幫起奶奶來。

不一會兒,材料已經備好了。開始把米倒入鍋中,並剷起一勺子的大米放入糉葉裏,再用手壓實一塊塊米糉就大功告成了。我們身後的時鐘不知響了多少聲,終於做出了滿滿一籮筐的米糉。

爸爸買來兩隻盤子,媽媽在竈前生火,水“嘟嘟”地響着,糉子那獨特的清香很快把廚房裏面的焦味給驅散開,在千里之外彷彿都能聞到那股清香。

突然,我想知道爲什麼要吃糉子。爸爸告訴我:“當年屈原跳入汨羅江,平民百姓聽後划船去汨羅江,想把屈原的遺體撈出,可是沒有撈到,便想到用三角狀的米食吸引魚羣,不讓魚羣吃掉屈原的屍體。所以,糉子是爲了紀念忠臣的。”我聽後恍然大悟。

糉子香飄四溢,連隔壁的小狗都來了。我們掀開蓋子,差一點被那香氣迷的神魂離身。吃了一口,彷彿躺在了荷葉上,看着四周的美景,讓人慾罷不能,讚不絕口。

看來這小小的糉子裏面還有不少的禮規!這些都是中華兒女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的習俗,我們應該保護他,傳承他,不要讓他失傳。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xiaoxue/lnjzw/1357909.html

  • 標籤: 家鄉 風俗 家鄉的風景150字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精選21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精選21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