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精選6篇)作文

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99W 次

篇一: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

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精選6篇)

這是一座沒有拒絕型人格的城市,它被美景包圍,並一直淪陷於此。——吳曉波

對於我來說,杭州的印象僅僅是一西湖、一靈隱寺,別的再無多少。提起它的人文歷史,也只知一個白居易,一個蘇軾。我雖不是杭州人,但也在杭州生長了十多年,不免慚愧。雖說吳曉波是財經作家,但在這本書中他更像一個博覽羣書的學者,用質樸的語言在我面前緩緩呈現出一個恬靜、優雅、歷史深厚的“人間杭州”。原來杭州纔是名副其實的水城。在馬可波羅那個年代,杭州大小橋樑總計超過了1200座,而威尼斯也僅只有400座橋。那時,沒有運河就沒有杭州。雖然各種作坊與人家們肆意把廢物排進運河,它們仍是杭州的生命之河。這樣的水,這樣柔和的水,也許就造就了杭州人水一般柔滑卻又堅韌的性格。如今改革開放的大筆一揮,許多河流被填平爲主幹馬路,我顯然無法再見到當年河流縱橫交錯的景象,一家一艘船也不再是必需品了。

常讀《冷泉亭記》一文,卻不知那“最餘杭而甲靈隱也”的冷泉亭是白居易在杭州參禪時蓋的。冷泉原在靈隱寺與飛來峯之間,常年冷徹如玉。當時白居易題了“冷泉”二字,而蘇東坡到來時又添了一“亭”字,當時蘇軾的文學情調可見一斑。然而,儘管多少文人墨客爲杭州寫詩題詞,杭州,在吳曉波看來,仍然是一個個性“偏安”的城市。有古到今,幾乎每一次的改朝換代,杭州都不加抵抗,乖乖隨順。南宋政權定都臨安的一百多年間,更是加深了這個貶大於褒的概念。這種偏安的心態爲杭州人提供了一種小心翼翼的生活方式,內向,而自得其樂。“這裏出忠臣不出猛將,出文士不出哲人,出商賈不出賭徒,出談禪者不出苦行憎。”但這種心態也爲杭州城內的小小世界帶來了長久的和平,百姓得以安居,文化古蹟得以保存,一時間我竟說不準這是好是壞。

2019年,隨着一聲鄭重的宣佈,杭州成爲了第三座舉辦亞運會的城市。亞運、“潮涌”、“薪火”……有着特殊意義的詞語不斷在杭州城內出現,迴盪。“虹韻紫、月桂黃、水墨白、湖山綠”的禮儀服裝,不僅是杭州人對於生活的精緻,更是他們對“活着”的願望,對“偏安”的一份小確幸。我有幸去過了杭州的亞運公園,那裏架空的慢跑道、熱鬧的商業街、正放着歌的路燈,無一不顯示着杭州對於生活的“滿配”要求之嚴。那裏的夜景,燦爛奪目,光輝耀眼,向外人彰顯着杭州特有的魅力,也震撼了我的心。“偏安”已經成爲了杭州生活的一部分,不,也許正是它才造就了我們現在平靜的生活。這樣的平靜在生活裏並不少見:車輛見到行人時緩緩停下,公園裏老奶奶帶着孫女在慢慢散步,或僅僅是一陣風拂過路邊的行道樹。每次見到這樣的情景,我浮躁的心靈都會忽然隨着它們慢下來。細品杭州並不需要專門去西湖或靈隱寺,路旁、門外、橋邊,便足夠。可能正是因爲“偏安”,杭州才能在新冠肺炎爆發時持續有着極少的感染人口。“偏安“不代表一遇到危險就逃避,而是團結努力,面對已經到來的危險極力鬥爭,並同時避免接下來再發生這種危險。如此,無論疫情如何變化,從Alpha到Lambda,杭州一直挺立不倒,是城市中的抗疫模範。身處市井之間,“偏安”對於杭州人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它不代表懦弱、屈辱,而是一個選擇,一種姿態。它是在壓力下的得以安逸、和睦。它是靜影沉璧的西湖,是“張小泉”抑或“王星記”,更是每一個杭州人的心靈。

篇二: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

讀吳曉波的《人間杭州》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出生併成長於這座城市,我熱愛這個有濃濃古典韻味的地方,二是《人間杭州》裏描寫的古杭州總是能給我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讓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感受到更多來自這座城市的美。

翻開這本書,我彷彿重遊了一次杭州,而這次重遊,是穿越了時空的。全書將詩文般的敘述與許多的歷史圖片結合,通俗且充滿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又蘊含淡淡文藝氣息。此書別於一般介紹城市文化的書籍,超越了城市歷史傳記的一般想象,是我喜歡的敘事風格。作者說:每一座城市都行走着很多靈魂,他們有的是看得見的,有的是看不見的。他們在不同的時間裏出現,在同一個空間裏重疊,層層疊疊,有的是可以被感知到的,有的則終生茫然無知。而《人間杭州》給我講述的是不同時間裏那些來往杭州的,可以被感知的靈魂。全書25個章節,從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誕生,“杭”:大禹渡江處,到“繁亂又生生不息”的運河帶來財富;從“天真正直”的白居易力排衆議、興建白堤,到“自詡爲前世杭州人”的蘇東坡爲杭州和西湖寫下450多首詩詞;從第一次當都城出了一個沒有逐鹿中原國王,到一時“臨安”,一世偏安的宿命;從胡雪巖的敗局之夜,到90年代以宗慶後、馮根生爲代表的善賈者的復活,直至數字經濟發達下騷動的“不眠之城”。這些不同歷史時間出沒的靈魂,都只是在城市的肌膚上烙下印記,書中的記載這些靈魂,讓讀者領略了多時空,多維度,多元化的杭州城。關於城市的表述,我很喜歡作者的一句話:“任何一座城市,與其說存在於空間,不如說存在於時間,而時間本無意義,僅僅因爲靈魂們的出沒而得以呈現不同的敘述價值。”的確,這座城市正是歷經幹年的沉澱,積累了如此豐盈的文化底蘊,纔有了作者筆下的杭州城。

作爲在杭城生活了四十多年的作者,是城市塑造了他,也給了他敘述的機會。而他又把這當成一個念想,同時也希望讀者把它當成一個人對城市的私人記憶。作者筆下的每一個歷史片段的呈現,對每一個出場人物的描寫,處處透露着他的觀點、態度、喜好與情感,又時不時顯露出杭州城偏安的個性,沒有拒絕型人格的特點。當我看到最後一章“結語:一座只與“活着”有關的城市”時,關注補盲的閱讀戛然而止,與此同時發現:原來在閱讀一座城市的歷史,似乎真得會讓人獲得另一種時間感,你可以從任何一個段落回憶過往或眺望未來。它似斷似續,既複雜又單純,既不可逆又充滿了想象力,它讓一個個脆弱的肉體突然發出光來,從而超越了這顆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這座城市,是人世間千千萬萬的縮影,從古而今,濃厚的人間氣息撲面而來,而我們正在他的筆下,完成一場心靈漫步。作爲現代社會裏的杭州,這座城市也在默默地進行自己的蛻變。如今的杭州,發展速度之快,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電子商務之都”“不眠之城”……它總是在奔跑,也總是令人充滿期待。

2022的杭州,承辦了亞運會,在衆多富有創意和美學意義的設計中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22年亞運會吉祥物,它們取名爲“江南億”,分別叫“琮琮、蓮蓮和宸宸”。三個親密無間又友好的夥伴,將在杭州向世界。向我們的綠色家園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和文化低蘊以及時代的活力!“琮琮”的名字源於良渚文化出土而來的玉琮玉,由此證明了中華五千多年前的歷史。“蓮蓮”的名字則來源於赫赫有名的西湖景區的蓮葉,頭頂着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全身有着既清新而又自然的綠色。“宸宸”名字代表着供宸撟,表達了拱宸橋從大運河走來,遊向錢塘江,遊向無邊無際的大海,最後遊向了這美麗的大世界!雖然亞運會因爲一些不可抗因素推遲了,但是我心中仍是抱着無限期待!我在漫無邊際的腦海中想象着、期盼着,杭州亞運會,將會是美好的,是激動、是震撼人心的。作爲一位普普通通的初中生,我的個人力量是渺小的,找只能用我的想象力刻畫出亞運會激動人心的畫面。也許我會和大家一起在亞運期間,不求回報地爲人們服務,爲我們美好的綠色家園服務,爲亞運會服務。默默地祝福我們大家共同心繫和守護的綠色家園,展現出我們的綠色家園更加美麗的一面!讓體育精神、亞運精神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綻放動人的光彩,讓這些光彩傳向世界各地,更加耀眼奪目。這就是我心中的杭州,我心中的綠色家園。也許我們這裏沒有鮮花滿地,但是人們心中的花兒卻永不調謝,東方的太陽也永不會落下,相信我們的亞運會一定會伴着這些花兒和金光閃閃的太陽,杭州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美麗!期盼亞運會舉辦成功!讓旭日的太陽更加光芒萬照、霞光萬道!

篇三: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

在中國,大概沒有多少城市像杭州這樣,將自然與城市、文化與經濟、歷史與現代融合得如此和諧。

這裏有風光宜人的西湖,有佛教名剎靈隱寺,有衆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瑰寶和悠久的歷史,也有四通八達的道路。它毗鄰國際大都市上海,帶着一絲“浮誕”,卻又沒有沾染過多的浮華。

杭州由人間佛風、人文西湖、偏安歲月、運河商流組合而成。佛禪是靈魂,

西湖是筋骨,偏安是個性,商流是皮肉。

短短二十五個章節,作者訴說了一個又一個杭州故事。從良渚文明、修建大運河到歷朝歷代的發展、白居易、蘇軾等代表人物,再到如今的杭州。

壹:人間佛風

靈隱寺的建造,離不開一名來自印度的僧人慧理的信仰堅持。

相傳慧理至杭州,認爲飛來峯是仙靈所隱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靈隱”。

一千多年前,從他在這片土地“連建五剎”開始,杭州便第一次有了它的文化地標,從此進入中國文化地理的敘述範疇。靈隱寺也至今香火鼎盛,成爲佛緣延綿的佛教名剎。

從南宋到民國,長達三個月的西湖香市也成爲全城每年最重要的宗教和商業活動,也是江南一帶的大型市集。吸引了華東地區的人們前來上香拜佛,順路趕集購物,滿足了人們的精神寄託和物質生活。

從傳統的香市到如今覆蓋各行業和生活領域的電商經濟,原來這正是一種商業傳統的延續。就如作者所說,杭州一直都善於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成生意,也懂得在做生意中過日子。

貳:人文西湖

“城市的歷史各有曲折和迷人之處,它本質上是一個情感和慾望的容器。”

白居易對西湖十分喜愛。

要知道,在此之前西湖在官方中被稱爲“錢塘湖”,而所以至今仍被叫作“西湖”,是因爲白居易第一次在詩歌中以“西湖”稱之。爲此,他不僅是西湖的定名人,更是西湖的重新發現者。在他三千餘首詩中,與杭州山水有關的多達兩百首,他的這些傳世佳作奠定了西湖在中國歷史上的座標性地位,其中多的是耳熟能詳的描寫西湖的詩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峯圍繞水平鋪”

兩百多年後,蘇東坡兩次來到杭州,第一次當通判,第二次任知州。在此地,先後都留下了許多吟詠西湖的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

幾千年來,西湖一直用它獨特的方式不間斷的影響着杭州人的生活,慢慢地變成了杭州人物質與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獨一無二的,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叄:偏安歲月

“我走遍中國,覺得杭州住家最好。”

——豐子愷。

杭州是七大古都之一,與其它古都相比,杭州自有其獨特的城市性格。

在本書中,作者將其描述爲“偏安”。“偏是一個選擇,安是一種姿態,它提供一種小心翼翼的安全感。”

誠然,因爲杭州的地理屬性,讓它註定成爲不了兵家必爭之地。每一次的改朝換代,杭州都是被“順便”佔領的城池。大多數時候,這座城市的將領都是“稍事抵抗、主動投降”。因此這也讓杭州在數次朝代更迭中總是能躲過一劫,避免了一些生靈塗炭的慘烈景象。

同時,正是這份“偏安”的氣質,極大地促進古杭州的經濟繁榮,也塑造了杭州人的某些城市性格,比如追求安逸,尋求一個自得其樂的人生。

肆:運河商流

這座城中所有的景與物,都因那些曾在歷史長河中往來並在這裏相聚的人而有了獨特的靈魂。自然美好的風景、悠長凝重的人文歷史與繁華的商業緊密交融,相得益彰,成就了這座不可替代的城池。

不知道爲什麼,我對京杭大運河有着特別的情愫,覺得這條穿越了上千裏的、流淌了上千年的河水,有着將歷史與現代串聯起來的特別作用。

看了書中所述,我才明白自己爲什麼會對大運河有這種特別的感覺。作爲當年京杭大運河終點的杭州,它的城市命運與大運河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大運河就像杭城的血管脈絡,深入到城中各處土地中,承載着人們的生活和商業活動。

杭州曾因京杭大運河的開通而成爲吳越咽喉、帝國交通與經濟的重要樞紐。城市的功能和格局也發生了重大改變,衆多商區隨之崛起,成就了杭州繁華的商業世界,也催生了一種“運河文化”,留給了杭州人大量帶有運河特徵的習俗。

隨着時代的發展,大運河已逐漸衰落。但如今杭城中的很多主幹道都是在縱橫交錯的河道之上填埋改造而成。直至今天,這裏終是沒有脫離大運河的脈絡,在這裏,大運河與時代合二爲一,生生不息。

當我從武林門碼頭登上游船,在這條悠長的大運河上徘徊遊覽,看着眼前奔流不息的河水,突然覺得自己似乎也進入了歷史,融入到杭城的脈搏裏,和這裏的景物共同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城中種種熟悉的景物,隨着京杭大運河波動至今,也擁有了無法複製的靈魂。

我曾走到了運河邊上,撫摸着刻有“京杭大運河”幾個大字的石頭。

我也曾走在西湖的斷橋上,看着垂柳與桃樹交相輝映。

白堤也好,蘇堤也罷,我分不明。雷峯塔就在那裏,只不過早不是原來那座。

數千年來,從古到今,杭城一直在變。

但如今看來,她似乎又沒有改變。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篇四: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

“人間的模樣,其實就是命運的倒影;人間的意義,無非就是活着的趣味。”

城市、人間與靈魂

這是《人間杭州》的開篇,作者講述了他對於城市、人間與靈魂的定義——“我一直覺得每一座城市都行走着很多靈魂,他們有的是看得見的,有的是看不見的……他們在不同的時間裏出現在同一個空間裏重疊,層層疊疊,有的是可以被感知到的,有的則終身茫然無知。”“尤其對於城市而言,它就是一個儲存這些靈魂的巨大容器,顯貴卑賤是人間的看法,城市從來只是同情,不知拒絕。”縱向的歷史中,一代一代人,無數的靈魂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出沒,在杭州城的肌膚上烙下印記,也許讓它變得面目全非,但更多的塑造了一座杭州人心裏的杭州城。

《人間杭州》這本書是我在睡夢中時,爸爸放在我牀頭的,說我作爲一個杭州人應該看看,起初看到書名,我覺得這個書名實在太像一本城市旅遊圖鑑,讓我沒有翻閱的興趣,我只笑着反駁,我在這裏住了這麼多年,難道還沒有一本書瞭解杭州嗎?

一次機緣巧合讓我翻開這本書,開篇即驚豔,刷新了我對城市的概念,也許你在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都是那裏的靈魂跟你開了個玩笑,也許你伸手一摸,觸碰到的就是某個靈魂的烙印,我真真正正意識到,我也許從來沒有“生活”在杭州城過。

我沒有成爲一個城市的觀察者,我沒有觸摸到更多的靈魂,沒有真正的進入它,沒有成爲他們的一部分,成爲城市的一部分——在閱讀《人間杭州》之前。

一時“臨安”,一世偏安

作者說“這座城市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誕’來形容它,它不夠廢墟化,沒有悲壯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戲劇性的構成爲城市的個性。”

杭州城的市井氣息特別重,不好實業,特別樂於做生意。杭人總愛自嘲,自稱“杭州佬兒”,我在看這本書時,我才恍然意識到,杭州城確實是“偏安”的,杭州人林林總總的習俗和個性,大概都與南宋偏安的那一百多年脫不開干係。

書內附了臨安城的《皇城圖》、《京城圖》和《西湖圖》,密密麻麻的字,我是看不懂的,卻能看出當年的臨安城,確實是“全民皆商”。所以現在的杭人也都喜歡自己做把生意。

“偏安”的生活方式,提供一種小心翼翼的安全感,但“偏安”真的是貶義詞嗎?我想不是,這是爲了杭州人生活的幸福,用發展“數字經濟”這一“偏方”,造就了杭城的安穩、杭人的快樂日子,是像浮萍一樣浮在生活表面,看得見、摸得着的快樂。

一定要光芒耀眼,“鋒芒畢露”嗎?也許“偏安”真的是它的宿命。

“偏安”對杭州城來說永遠不是貶義詞。

一座只與“活着”有關的城市

“如何好好地活着?”——這是杭州的城市哲學,它在歷史上是被動的形象,這注定了杭州不是一座神聖或悲壯的城市,杭州城裏的人或物,都在爲了“活着”而奮鬥,作者之前開書店看到一位美麗的女士時,想的卻是:她什麼時候買書,買多少本書,她會點一杯清咖還是卡布奇諾?受存在主義影響太深,杭州人常把這種荒謬看成是世界和人生的底層邏輯,從一種層面來說,杭州人是沒心沒肺的,好像總以利益爲首。事實當真如此嗎?杭州的城市哲學,不是如何“活着”,而是“好好的活着”。作者的書店是之前的、“荒謬”是之前的。現在的生活,杭人是爲了創新而在發展,因開放而鮮活着,“活着”只是“好好地活着”的縮寫,杭城永遠鮮活又幸福。

“你被城市佔領,同時你成爲城市的主人。”人是爲了“活着”的人,城也就變成了一座只關於“活着”的城。

“2021年8月,杭州大運河邊。”書的落款。

我也一直生活在杭州大運河邊,我有一種在同一個緯度迥異的空間裏,與《人間杭州》裏的靈魂重疊,層層疊疊的感覺。

究竟是人間的杭州,還是杭州的人間。

篇五: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

(一)

晴也尋常雨也尋常

唉,最好西湖不是故鄉

汪國真《雨西湖》中的幾句詩,曾概括了我對西湖的印象——尋常,尋常到從不去留意。

今年暑假期間,得知有客要自遠方來,於是,媽媽交給我一個任務——當個“杭州小導遊”。我楞住了,杭州有啥好介紹的?帶去西湖邊逛一圈就行啊。媽媽笑着說:到了西湖邊,難不成你就說一句“這是名揚天下的西湖”?那……看着我爲難的樣子,媽媽提醒我可以閱讀一些介紹杭州的書籍。於是,我翻開了吳曉波的《人間杭州》。

(二)

前生我已到杭州

走入杭州的前生,竟是這般繁華氣象。錢唐郡、臨江郡,杭州逐步在古代中國地圖上擁有了自己的座標;吳越建國、大運河開通,杭州始有大郡氣象;泥馬渡江、定都臨安,南宋杭州“南宮北市”的格局烙印至今……細細查看書中《皇城圖》《京城圖》,熟悉的地名,模糊的印象逐漸清晰起來:記得媽媽說過,她幼年就生活在現在的涌金門、柳浪聞鶯附近。媽媽隨她祖父母曾住過的那條巷叫橫紫城巷,現在想來算是皇城根兒了。那時的涌金門還沒有一頭大金牛蹲在湖中,最吸引媽媽的是曾經坐落在那邊的少兒公園,還有可以租自划船的公園碼頭。在湖邊一帶民宅的圓洞牆門跑進跑出躲貓貓,這是媽媽那代人簡單的童年快樂……我摸着圖浮想翩翩。

走入杭州的前生,竟是這般風流嫵媚。曾主政杭州的白居易、蘇東坡二位大文豪爲這一湖山色、一城煙火留下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隨着吳曉波的記憶行走讀城,這些自幼熟悉的詩句有了顏色,有了溫度,流風餘韻迴盪……前些年因居民用戶電線“上改下”馬塍路,宋代詞人李清照曾在其間生活了二十多年;幼兒園時代小夥伴玩耍的集合處——蘇堤跨虹橋,明代戲曲作家高濂建有讀書處……是這些文人高士寄情於杭州山水,還是杭州因他們平添了詩意、仙氣和人文底蘊?

走入杭州的前生,竟是這般昂揚有志。自南宋偏安一隅到近代,杭州的城市氣象越來越與國家民族密切相關,於是,清朝皇帝傾心的茶詩江南,也成了革命者、愛國青年、進步人士的奮鬥之地。除了秋瑾烈士,靜謐的孤山竟是曾是衆多革命者的埋骨之地,見證着前仆後繼、熱心報國的革命事蹟。誰說這城市裏的人們沒有時間去思考和探索“更好和更遠大的事物”?

(三)

一場盛會愛上一座城

在爲客人安排觀光線路時,我特別安排了書中沒有提到的一處建築——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又稱“大蓮花”,《人間杭州》定稿那年它已竣工投入使用。“大蓮花”的缺席,是此書的美中不足,就讓一段我和它的回憶來彌補一下吧!

小學四年級時,我參加了第十屆“我是動漫王”杭州市中小學生動漫繪畫創意大賽。當時主辦方選取了十個地標,請參賽者發揮想象,用畫筆描繪出未來這十個地標的模樣,暢想杭州的美好未來。看着這十個地標名單,我一下子就選中了其中的“亞運會主體育館”,邊畫邊想象着:到亞運會那年,我就是一名初中生啦,應該可以加入亞運會志願者隊伍了!等賽事結束,這麼漂亮的體育場館應該會向市民開放的吧?最終,我的創意繪畫在近千幅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三等獎。

吳曉波用他的筆滿懷深情地書寫着人文杭州,我用我的畫筆充滿希望地描繪着故鄉杭州。這座新世紀的“不眠之城”“數字之城”“亞運之城”裏的人們不僅僅會生活,他們比先人們更爲開放大氣,也更爲包容進取。盼望着,盼望着,亞運的腳步近了!隨着亞運盛會的到來,我們將展現給世界一個超越想象、迭代出新的人間杭州!

篇六: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關於杭州市歷史的書《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作者是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對於從小生活在杭州的我來說,這本書不僅勾起了我美好的回憶,還讓我知曉了這座城市的種種過往。

本書有25個章節從5000年前的古遺址——良渚,開始講述,直到民國時期,體現了杭州的人文風貌。杭州的景點,建築在書中都有介紹,從歷史變遷到傳統文化再到風俗人情,將城市的文化底蘊展現的淋漓盡致。吳曉波將杭州描寫爲“偏安”意爲“偏是一個選擇,安是一種姿態,它提供一種小心翼翼的安全感。”這就是杭州獨特的城市性格,與南京、北京、洛陽等古都的不同之處也正是這份“偏安”促進了杭州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安逸,悠閒自在。

在杭州有風景美如畫的西湖,有壯觀的西溪溼地,還有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說起西湖,除了西湖十景,與它相關的故事更是廣爲人知,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杭州傳統的民間故事——白蛇傳,它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講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爲白娘子,攜青蛇小青來到杭州西湖,與藥店夥計許仙相遇相戀結姻,卻遭和尚法海橫加干涉而分別的故事。白蛇傳反映了人們對婚姻愛情的嚮往,對生活自由的追求。

講過了杭州的歷史文化,再來講講杭州的綠化建設和風土人情吧。

作爲城市綠肺的西溪溼地,坐落幹杭州城市西部,距離西湖僅僅5公里,是中國第一個集城市溼地,農耕溼地,文化溼地於一體的國家級溼地公園。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一年分四季,西溪溼地每一季都呈現出不同的景觀,春天的水清澈平靜,夏日的樹翠綠茂盛,秋季的蘆葦簇擁成羣,冬天樹木凋零,乘坐搖櫓船遊西溪也別有一番滋味。島中有湖,湖中有島,一座座石拱橋,木橋將它們連接起來,從天空中俯瞰整個西溪溼地,是一幅優美的畫卷。

京杭大運河也是杭州著名景觀之一,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古運河,610年隋煬帝下令修建,運河南部的終點落在了錢塘江邊的杭州。讀到這一章,便讓我陷入到回憶中,假期空閒時間,總喜歡去京杭大運河附近走一走。京杭大運河的兩岸被建造成公園,周圍的綠化做的十分到位,不管春夏秋冬常年保持翠綠。白天去遊覽感受到的是一片綠植所帶來的生機,微風不燥,陽光正好,風過林梢,最舒適的生活狀態莫過於此。待到太陽落山,晚霞的餘暉照耀京杭大運河,建築風景都染上一片暖黃色預示着夜幕的降臨,岸邊的霓虹燈亮了起來,星星點點,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晚上就更熱鬧了,常有附近的居民來這邊散步,遛狗,賞着美麗的風景,迎着晚風與家人閒聊散步,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天的疲憊在這些時光裏慢慢消散。

人們對杭州的印象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西湖”“運河”等,作爲新一線城市的杭州,電商的逐步發展,工業建設的不斷完善,交通的便利,這一幕幕場景,代表了科技的進步。杭州既是人人嚮往的天堂,又是美好的人間。說它似天堂是因爲它寧靜淡雅,說它似人間是因爲它總帶着幾分煙火氣。杭州是適合養老的古城,同時,它也可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將古代人民與現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融合在一起。這就是最美好的人間。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duhougan/1384090.html

  • 標籤: 城市 杭州 記憶 人間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讀《人間杭州:我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有感(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