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觀後感作文 > 石窟中國觀後感(推薦12篇)作文

石窟中國觀後感(推薦12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98W 次

篇一:石窟中國觀後感

石窟中國觀後感(推薦12篇)

這次暑假我閱讀了一本書叫《中國石窟簡史》是考古學家常青所寫的,這本書也獲得過“2021浙版好書年度榜”等榮譽,它介紹了石窟藝術逐步中國化的過程,展現了石窟藝術博大恢弘的形象氣度與精妙絕倫的藝術特色,是一部綻放中國石窟文化藝術光芒的生動史書。非常值得我們去探究。

這本書以全球史的視角切入從考古所見最早的印度石窟至中亞石窟、再至西域石窟和中原石窟摩崖修建的歷史嚴格進行概述,指出中國所見最早的東漢時期的摩崖壁畫均勻中亞的貴霜王朝有密切關聯性,用以論證中國石窟從東漢到十六國時期均受貴霜王朝深遠影響,在從時間上嚴格按照,講述了各個朝代重要石窟。由西到東,由南向北,以時間發展爲脈絡講述了我國石窟開鑿歷史和發展路徑,地域和時空間的融合、繼承、揚棄等等清晰易懂。

書中寫的東西有很多,並且十分具體。比如,雲岡最初開鑿的這5所大型石窟,大體都是模擬橢圓形平面、穹隆頂的草廬形式,樣子很像今天的大半個蒙古包。窟裏的主像形體高大,佔據了窟內面積的大部分。從石窟的內容與佈局觀察:18窟主像是一尊高15。5米的立佛,身邊站着二菩薩與二立佛;19、20窟的主像都是坐佛,高度分別是16。8米、13。7米,身邊分別有兩身倚坐(雙小腿下垂的坐姿)佛或立佛像,第19窟的兩身脅侍倚坐佛像是在第二期補雕完成的。因此,這3窟的題材都是以三身佛像構成的三世佛,代表着過去的燃燈佛(或其他佛)、現世的釋迦佛、未來的彌勒佛。

這一列5窟巨大的佛祖真容雕刻,是監造者曇曜精心策劃、特意設計的。其實他們表現的還是五級大寺內那5位皇帝,按照順序從西向東分配:20、19、18窟中的主佛,分別代表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燾;17窟那身還沒有成佛的彌勒菩薩代表未即皇位就死去的拓跋晃;16窟的單身釋迦立像,指的是當時在位的文成帝拓跋濬。在山岩中開鑿出來的佛像是無法搬移的,比起五級大寺的銅鑄像來,更可以長久地保存下去。這種企圖以此維持北魏政權長治久安的做法目的是很清楚的。

這本書還介紹了歷代典型風格的共性特徵、以及特色石窟的突出個性,從東漢至晚清詳盡石窟建築、藝術手法的發展流變。在書末附錄包括國內各省重要石窟的朝代、國家文物等級的統計表格,方便讀者在閱讀之後去定位參觀。書後面的主要石窟分佈圖製作的非常用心,書中的知識非常值得學習和探索。

我們可以在這本書中學習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拓展我們的知識層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我們中國的石窟,這本書也被許多學者稱讚,裏面將石窟的歷史文化通通記了下來,還有精美的圖片,一整本書看下來後,感覺好像也跟着遊覽了一遍各地的石窟,猶如在家旅行一樣,非常推薦大家在空餘的時間裏可以去看看。

篇二:石窟中國觀後感

《中國石窟簡史》全書從石窟藝術的起源說起,重點就中國石窟寺的發展歷程,進行總體描述,使讀者不僅對石窟寺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而且,還能喚起更多的人,投身到文物保護行列,讓這些閃耀着民族智慧的藝術瑰寶,繼續在歲月的長河中綻放出時代光輝。

中國石窟集建築、雕塑、壁畫、書法等多重藝術於一體,是佛教文化的結晶。本書在講述中國石窟整體概貌的同時,嚴格按照年代順序,依次詳解了十六國、北魏、隋唐、五代、兩宋、元、明、清等不同年代的石窟演繹史。針對一些重點石窟的由來、開鑿時間、主持者、地質特徵等信息,分門別類地予以解讀。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石窟不愧爲一本厚重的“大書”,它不但鮮活地融入了華夏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社會風尚,而且集中反映了各朝代的經濟發展、文化交融等情況。

翻閱這本“大書”,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外石窟藝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歷史。充分說明中國石窟絕非憑空而來,而是在充分的比對、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誕生的結果。正是這種高質量、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讓我們的民族匠人,秉承着工匠精神,兼收幷蓄,融會貫通,創新求變,最終形成了中國石窟俊逸華美、高大挺拔的獨特風格。

回顧一千多年的中國石窟史,勤勞智慧的衆多工匠,爬山涉水,涉江過灘,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攀上高高的山嶺,以其高超的技藝,融入巧妙的哲思,爲我們創造出一大批燦如繁星的石窟佳作。例如洛陽龍門石窟,聳立在質地堅硬的寒武、奧陶紀石灰岩上,在它的表面雕刻着精細紋飾與形象。大同雲岡石窟,修建在較爲鬆散的侏羅紀砂岩上,雕鑿有一系列宏偉的大型洞窟。敦煌莫高窟,則挺立在大漠深處,在礫岩上抹泥層,再製作泥塑像或繪壁畫。可以說,每一座標誌性的石窟在建構、鑿造、繪製的過程中,都各有各的特色。或深深融入華夏的血脈,或氤氳古老的中華風情,或彰顯濃郁的中國氣派,最終成爲各民族團結和睦的有力見證。

《中國石窟簡史》精緻、簡約地還原了中國石窟的生成史,是一部傑作。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榮新江給予了中肯的評價,他說:“中國石窟是系在絲綢之路上的一串明珠,是展現佛教藝術的一幅繪畫長卷,是排列有序的一條雕塑長廊,是述說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部厚重史書。這一切,都通過作者精妙之筆,呈現在讀者面前。”通過這部中國石窟發展簡史,得以領略到衆多石窟寺的風采,這些薈萃着文明交響的藝術珍品,鐫刻着千年不變的中華魂,值得我們用心守護。

篇三:石窟中國觀後感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常青老師著作的中國石窟簡史,這是一本及佛教與石窟藝術融爲一體的書籍。全本書一共有十個章節,從石窟藝術的源頭開始,由西向東,經過西域,絲綢之路,到達山西又轉到洛陽,同時開始在北方輻射。作者從世界到中國、從古至今,簡要的呈現出中國石窟的發展歷史。也讓我瞭解了原來石窟與佛教和藝術的關聯與重要性。

中國的石窟藝術源於古印度,而印度的石窟歷史源於希臘的雕塑藝術。隨着東漢末年佛教的引入,石窟藝術也開始在中國起步發展,隨着佛教在中國的盛行,石窟文化也發展的越來越強盛,從魏晉至隋唐,中國石窟藝術逐漸結合中國本土文化發展出了自己的文化風格,達到鼎盛。書中緊密結合朝代更替相關歷史事件,讓我不僅瞭解了不同石窟的文化歷史特色更瞭解了一些史實。下面就讓我來講講書中讓我感動比較震撼的石窟吧!

氣勢磅礴的藝術鉅製—初唐石窟寺,當我讀到這個章節標題的時候我就被氣勢磅礴那四個字所吸引,爲什麼初唐石窟寺被作者稱得上氣勢磅礴,我帶着疑問進入閱讀,書中我瞭解到石窟寺是建立在山崖上的,它是模仿地面佛寺來建造的,主要用來拜佛、起居和修禪,因此石窟中往往有雕刻的佛像。唐代一共有247個石窟洞,是從石窟歷史文化傳到中國之後修建石窟最多的一個朝代,所以說是氣勢磅礴。比較著名的就是唐代的雲岡石窟。書中描述到進入後室中央盤做的就是雲岡第一大佛,這尊大佛雙腿盤做高17米,大佛裹衣博帶,通肩袈裟,頭頂爲藍色羅鬢,佛面五官輪廓清晰,白毫點朱,細眉長目,鼻準方直,雙肩垂耳,給人一種端莊嚴肅的感覺,讀到這裏我彷彿置身於大佛面前擡頭仰望着高大雄偉的大佛,感到無比震撼,不禁感到古人的智慧和工匠之偉大。

書中還有一個我聽說過的石窟名爲敦煌莫高窟,經過閱讀讓我更加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發展歷史和藝術文化,敦煌莫高窟位於中國大西北的一處蠻荒的地方,莫高窟四周沙丘林立,幾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壁山崖上,莫高窟保存着2000多座彩塑,每一座彩塑都神態各異,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動作和表情都惟妙惟肖,我們不得不讚賞古代人的智慧與藝術的高尚。敦煌莫高窟不僅僅有各種各樣的佛塑還有一幅幅美妙絕倫的壁畫,每一幅壁畫都在記錄一個故事,最有名的就是飛天壁畫。壁畫上的每一個人物都如同真的一樣在人們眼前m翩翩飛揚。只要你進了莫高窟就猶如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藝術殿堂。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僅僅瞭解了文化,還了解了不同石窟的歷史特色,書中還將各地的石窟圖片與文字相結合,讓我讀的時候就像走完了一遍中國的石窟,希望在以後有能力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去實地走走,去實地感受石窟藝術和文化的魅力

篇四:石窟中國觀後感

歷史,像一桶酒,年份的增加,氧氣的進入,發酵的作用,給予了它獨特而醇香的風味。而在歷史波濤中踏浪的創造者們,他們給歷史留下或多或少的一筆,引得人們更想去探索那風味的組成。而這長河中,宗教的出現使人們的內心有所依託,與藝術融合,也爲世界留下瑰麗寶藏。

在初中,我們就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與佛教。而最早出現的,是源自印度的佛教。佛教理論的核心內容是宣揚世界是“苦”的,正所謂“苦海無邊”,而人的痛苦則是由自身的愚昧無知產生,而信仰佛教去修行,纔可以去除自身的愚昧。同時佛教也主張輪迴,因果報應等,所有的所有,都有輪迴報應。

暑假裏,我閱讀了常青先生的中國石窟簡史。雖然許多地方讀得一知半解,但依然被佛教文化以及豐富多樣石窟所震撼:

石窟寺,是提供給僧侶們去修行,與神佛交流的所在。石窟寺源自印度,類型大多分爲:塔廟寺,佛殿寺,僧房窟,大像窟,佛壇窟,小型禪窟以及沒有特定形式的石窟寺。石窟寺的開鑿,多是就地選材,因地制宜。因此中國博大的土地上,各個地區的石窟都有所區別,但都表達了對於佛的敬仰,人民對於洗滌自己靈魂的渴求,以及匠人僧侶們的巧思與高超技術。

作者常青先生從石窟寺傳入中國之時開始講述,詳細而專業地對中國石窟的發展歷史做了總體的描述。梳理了中國石窟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的縱橫發展,一一例舉了各個石窟的故事,講述了石窟與對應朝代的政治,經濟,人民日常生活的關係。以時間爲經、以代表性石窟爲緯,展現歷代石窟總體風貌,並細化到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來、開鑿時間、地質特徵等各方面的信息。宏大的歷史面前,人類如此渺小又同時偉大,他們創造,傳承,讓歷史的河永不幹涸,讓後人去知曉那一段歲月。在探索的時候,才發現時間給予文化的美,一種讓人內心寧靜而震撼的一種美,一種力量,一種民族自豪感。

2019年的盛夏,沒有疫情,沒有特別的熱,父親帶着我跟母親自駕去了新疆。從杭州出發,探索祖國的河山之美,到壺口瀑布,到革命聖地延安,到賽里木湖,到天山天池,到喀納斯,到榆林窟,到黃鶴樓。當地的風土人情與自然水乳交融,無一不讓人感嘆自豪。旅途中的一站,我們到了甘肅瓜州的榆林窟,又稱榆林寺,萬佛峽。石窟寺倚着榆林河峽谷兩岸的峭壁而建,因河岸邊榆樹成林而得名。因爲沒有莫高窟的名氣盛,所以人並不那麼多,雖然頂着烈日,卻不嘈雜,在石窟內聽着講解員的講述,內心也逐漸寧靜下來。記得類似於抽盲盒,一些主要的大的石窟是買了票就可參觀的,其餘小的石窟則是看運氣分配。其中的壁畫佛壇都無一不精美,有一部分卻缺失了,講解員說是被很早以前被倒賣給外國人,流落海外。感到惋惜的同時,我同樣被壁畫的色彩之美所吸引,歲月抹去了起始的豔麗,靜謐的美,清淡而給人寧靜的力量。也許這便是旅行的意義,文化流傳的意義。給予我們對自然對生命的思考,給予我們內心深處寧靜的力量,在浮躁中沉澱,在磨礪中成長。

也許我並沒有完全讀懂石窟寺的歷史,但世界之大,人生還長,總有一天可以一睹其風采。

篇五:石窟中國觀後感

中國石窟藝術起源印度,全書一共十章,十二個主要部分,空間上從石窟藝術的源頭開始,由西向東,經過西域、絲綢之路,到達山西又轉到洛陽,同時開始在北方輻射。

細數各朝石窟開鑿的由來和過程,石窟與當時政治、經濟、人民日常生活的交織關係,以時間爲經、以代表性石窟爲緯,展現歷代石窟總體風貌,並細化至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來、開鑿時間、主持者、地質特徵等各方面的信息。

本書的意義,在於合適的篇幅、合適的深度,引導讀者對一千多年的石窟藝術展現。而南北的對立,也在佛教藝術漢化的過程中,逐漸融合。藝術的起源和歷史的發展開始完美統一。

石窟藝術的發展從抽象到具體,只有更具體才能使觀看者增加對美好世界的嚮往。石窟藝術的發展從找到仙道到人道,石窟壁畫的發展過程與文藝復興中藝術的變化相似,從天堂到人間,石窟後期的山水畫的增加,五臺山等風景的加入與文藝復興藝術變化相似。考古學家常青熟知各種散落在全球各地的中國曆代佛教藝術豐富資料,以全球史的角度切入展開探究,書中緊密結合朝代更替相關歷史事件,讓讀者結合史實,理解了不同石窟的歷史特色,同時,書中將各地石窟圖片與文字解釋、佛教故事結合,猶如走了一遍中國名門石窟,有了居家以來久違的震撼。真正是讓我震撼的並不是書,而是那種生活在歷史中,特別是書中起伏的歷史中的感覺,我在看歷史的時候,會去幻想自己穿梭於那個時空,幻想自己是某朝代的牛人。然而當我真正看向自己所處的這個時空中,心中難免不會覺得自己生活的平庸和枯燥,暑假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彷彿一個個沒有意思的數字,除了感慨假期的天數已經沒有什麼值得珍惜的了。中國石窟簡史嚴格按時間爲序簡述歷朝歷代重要石窟,對於整體上把握和學習很有用,書後的主要石窟分佈表和分佈圖非常有心。看後很想重走部分之前有點浮皮潦草的遊歷不過,如果要對具體某一個石窟深入瞭解還需藉助其他更專精的書來彌補,畢竟大部分石窟的雕鑿歷經多個朝代,於是也就打散在了這本書的各處。

歷史在前進,我們的學習猶如這激烈的變遷,歷史雖然在改變,但我們的雄心壯志決不會變,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上力壓羣雄,在順境中不驕傲,在逆境中奮發向上,贏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在這天空下展翅翱翔。

再往後的發展,佛教藝術從高高在上的彼岸天國,經過宋朝回到了世俗人間。最後的晚霞輝煌後,也隨着歷史的足跡,逐漸衰敗,空間的發展線路和時間的歷史走向交融向前。

可見歷史上的精彩。一水遍灄一切月,所謂的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如來,就是從小處領悟大智慧了。

篇六:石窟中國觀後感

1921年7月23日,這一天,是我們黨成立的日子,它如同一團熊熊烈火,給華夏大陸重新帶來光明與希望,當然,在那漫長而艱苦的覺醒年代,更少不了千千萬萬的愛國志士,他們也積極投入到了鬥爭與建設當中。

很多時候,我們都曾想過,人生應該如何度過,如何才能過得更有價值、更不虛此生,也就是,一個人活着,應該考慮爲人世間做點什麼、貢獻些什麼,爲歷史留下些什麼。《中國石窟簡史》就記錄了這樣一位不枉一生藝術家,他的生命平凡卻偉大,他是常書鴻先生。

常書鴻降生於1904年的驚蟄時分,他出生在西湖邊,早年作爲教育部的公費藝術留學生,求學法國里昂,他在里昂中法大學美術專科的學習就好比是如魚得水,在石膏素描班裏頗得賞識,後被舉薦致竇古特教授的油畫班,教授對他的畫作也是十分看重。在他正式在里昂安身之時,他的情人陳芝秀也來到里昂,在妻子的陪伴下,常書鴻更是完成了許多以妻子爲原型的人物畫作,他的油畫靜物更是寫滿了那個夏天的每一頁,不久,在竇古特教授的推薦下,他的多個畫作得獎,頓時名聲大噪,可謂是因畫功成名就,事業生活雙豐收。

但恰恰在這個時候,他在一個書攤偶然翻開的一本小畫冊,改變了他的人生之路。那是一部《敦煌石窟圖錄》,由六本小冊子合訂而成,裏面有甘肅敦煌千佛洞壁畫和塑像圖片,常書鴻徹底被這些壁畫所打動了,書頁像秋風中的落葉在他手中簌簌翻飛,一遍又一遍,因爲當時買不起書,所以幾天後他來到吉美博物館,那裏還有許多來自敦煌的彩色絹畫和資料。接連幾天,他都在吉美博物館流連,這時候,一個想法在他心裏萌生——回祖國去。於是,他說服妻子與剛出生的孩子,懷揣着對藝術癡迷的熱愛,在1936年,放棄了法國的安定生活和創作環境,在戰火紛飛的中日戰爭亂世中,回到祖國。1943年,他又幾經轉折抵達敦煌莫高窟,在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極其匱乏的物質條件下,籌備建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即使當時根本沒人想去敦煌,他還是找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員,踏上了壁畫藝術研究之路。

到敦煌去!到敦煌去!常書鴻帶領着他的團隊,駕着輛破舊的敞篷卡車,望敦煌駛去。卡車隆隆地響着刺耳的聲響,可在這個時期常書鴻聽來,卻雄壯之極,因爲他覺得那是上天爲他們的出發而發出的雷霆式的禮讚,寒風刺骨,如錐如鑽,直往人的骨頭縫裏鑽!來到莫高窟千佛洞,在藍天麗日的映照下,常書鴻朝思暮想的敦煌千佛洞,敦煌莫高窟,現在就像一架鑲金嵌玉的珠寶錦繡屏,以無與倫比的美麗,以難以言喻的生動,炫人眼目地橫陳在他的面前,就這樣,他在這裏紮下根來。

此後風雨人生中,常書鴻嚐盡了家庭離散、橫遭迫害的苦酒。但即便如此,他一生都保留着這樣一種使命感:敦煌藝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捨命也得保護它。

今天,在新中國無比輝煌之際,作爲國人,我們應當銘記常書鴻先生對敦煌壁畫藝術的研究與保護,因爲這無疑是祖國文化藝術最璀璨的財富,當然,我們也更應當銘記,千千萬萬像常書鴻先生一樣的愛國志士,正因爲他們的存在,讓我華夏文明無比閃亮。

篇七:石窟中國觀後感

暑假裏抽閒讀了常先生的《中國石窟簡史》,從石窟藝術的源頭印度講到中亞至西域,再說中原十六國以及北魏、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更迭中石窟的文化變遷發展還有其形成的深遠影響,彷彿眼前即是一尊尊面容慈悲、衣紋細膩的造像,正緩緩地向我細說着他們一段又一段瑰麗卻曲折的發展歷程,還有這些實物後社會的變革,政治、經濟與文化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文章中常先生敘寫的石窟建築的雕鑿藝術的演變,基本涵蓋了幾個比較重要的石窟寺,讓我很容易理清整一條歷史線索的總體脈絡。而有些令我遺憾的是單單依靠此書難以深入瞭解石窟個體並挖掘其更加深廣的內涵,且好像沒有看到道教的龍山石窟在書中被提及,在學術性和專業性上難免有所缺失,不過就全書篇幅長度的限制和大衆閱讀的一般需要來說如此已經足夠了,至於這本書中沒有的內容也可以通過閱讀其他書籍來作爲補充。而要說這本書最令我影響深刻的地方就在於它極強的故事性,書中巧妙地將充滿了神話浪漫色彩的陸離光怪的佛本生講述得形象生動栩栩如生,不僅一改往日影響中石窟研究極其晦澀難懂的印象,更是能夠吸引我不斷往後閱讀。

記得書中有一篇寫到了設頭羅健寧王捨身爲魚施饑民的幾窟壁畫,是從《賢愚經》中得來的故事。大概是說逢着旱年,儘管設頭羅健寧王將國庫的所有糧食都供給於黎民百姓,卻依舊無法維持大家的需求,隨之而來的大饑荒還有死亡的陰影包圍了這片土地。國王對着四方施禮發誓,如今這裏生民塗炭,百姓飽受飢餓折磨,我情願化作一條大魚,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濟蒼生。他說完這句話便投河自盡,水面漂浮着的屍體果然在河中化生成爲了一條大魚。在河邊工作的木匠們正拿着各自的木鋸和板斧準備砍伐樹木,聽到河水裏的大魚對他們說:“如果你們感到飢餓,那麼就請來吃我身上的肉吧。”於是木匠們來到魚的旁邊,紛紛割食魚肉,飽餐了一頓。這個消息很快被人們在鎮上輾轉相告,大家都來到了這條河邊分食魚肉,魚的一邊被吃盡了就會自己翻身給大家吃另一面,等整個魚身都被吃盡了,又會蘇生出一條新的大魚。如此死亡又再次重生,最後解決了城中所有居民的食物問題,安然度過了這次饑荒。國王犧牲了自己以延續人世間的萬千生命,在獻身後只能以一條魚的形象重新回到人們之中。這則故事表現出當時民衆生活的習俗風尚和捨己爲人的高尚美德,不僅對佛教文化進行廣泛傳播,還滿足了教化信衆的必要需求。至於這片壁畫所存在的龜茲石窟,是各大文明交流融合文化碰撞彙集的古絲綢之路的寶貴結晶,其繁榮瑰麗的文化源遠流長、兼融並蓄,在文化的茫茫大漠上留下了海納百川與多元包容的輝煌印記。促進了佛教文化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敦煌石窟甚至世界藝術未來數年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中國石窟簡史》,無論是在堅硬的寒武、奧陶紀石灰岩上的雕刻着精美飾紋的洛陽龍門石窟,還是在鬆散的侏羅紀砂岩上雕鑿的宏偉飾案的大同雲岡石窟,又或是在礫岩上泥制塑像和刻繪壁畫的敦煌莫高窟,都以他們獨特的姿態呈現在我的眼前,向我傾訴着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大地上道不盡的輝煌歲月。古代建築、繪畫、雕塑、宗教、哲學的一樁又一樁奇蹟,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與淚鑄就出的藝術殿堂,我們應當用心去守護這延續千年的文化瑰寶!

篇八:石窟中國觀後感

伴隨着《中國石窟簡史》的閱讀,步步體會石窟藝術的中國化,深入瞭解石窟藝術博大恢弘的形象氣度與精妙絕倫的藝術特色,綻放中國石窟文化藝術光芒……《中國石窟簡史》讓我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曆代藝術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中原兼容衆善、合而成體,胡地則民風彪悍、性格豪爽;佛教渡人渡己,道教則順應天命。

安嶽縣峯門寺的佛像修復前既有唐代粗獷古樸的刀法,又有宋代寫實的特點,衣飾厚重,衣褶折皺、翻卷清晰可見,而經過所謂修繕後的造像,用瞭如此鮮豔的顏色,讓原本充滿仙氣的佛像一秒下了凡;沒有了佛像原本的出塵氣質;資中東巖的佛像更是變成了地主家的傻兒子……

隨着時間慢慢向前,過去的藝術在被一點點的消費曲解,“威尼斯水城”“泰晤士小鎮”“哈斯塔特村”……前不久,有媒體盤點出十大“山寨”小鎮,因缺少本土靈韻,就像鼓脹的氣球被抽走了空氣,給人以枯萎乾癟的味道。

這正是城市建築貪大媚洋的一個縮影。隨着城市快速發展,一些地方罔顧城市的文化傳承,導致城市建築亂象橫生,而城市記憶則在推土機下化爲瓦礫,城市文脈出現斷層,社會公衆反映強烈。正如學者所言,我們同過去的文化漸行漸遠,同浮華越來越近;同傳統越來越遠,同山寨越來越近。

現代化固然伴隨着工業轟鳴與都市氣息,但那並不意味着城市只能是堅硬的鋼鐵水泥森林。我們對過去的修復,對未來的建設不只是隨意的搭配,更是對歷史的延續,如果斬斷了歷史文化臍帶,就只能在所謂的審美世界裏無所適從地流浪。就此而言,貪大媚洋、以洋爲尊、以洋爲美,不僅是一個審美趣味的問題,更反映着深層次的文化迷失。

我們不能以爲高樓大廈越多,就越是現代化;更不能以“現代化”的名義,將凝固着歷史記憶的城市建築拆除,做出“拆真古蹟、建假古董”之類的蠢事。建築也是富有生命的所在,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貼地的音符,每一個建築都在穿行的歲月裏留下滄桑的故事。

先前北京大雪,“到故宮拍雪景”成爲人們週末的一大盛事。“白雪鑲紅牆,碎碎墜瓊芳,美得這麼安靜”,人們徜徉在紅牆朱門、黃瓦綠窗裏,感受着時間的吐納與呼吸,在思接千載中尋覓着此心安處的慰藉。這從一個側面生動表明,歷史留下的點點滴滴不僅是我們生活的場所,更應該是一個安放心靈的意義象徵。

中國古代建築獨特,將哲學想象與歷史文脈融入磚石之中,使建築成爲文化傳承的視覺象徵。歷朝歷代的宮廷建築,體現“一陰一陽謂之道”的辯證哲學,講究“中軸對稱”“面南背北”;發源於民間的徽派建築,雖爲人作、宛自天成,達到了“青山雲外深,白屋煙中出”的和諧境界,體現了“天人合一”“物我爲一”的精神追求。“建築是對世界現實和人類生存的一種表達”,城市建築從來都不只是磚瓦的堆砌,而是記錄着不同時代的陰晴圓缺、悲歡離合,文物文化亦是如此。

《易經》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地之間,事物的運行和發展規律總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機,我們在歷史一線洪流生存發展,繼往開來。

篇九:石窟中國觀後感

飛天、敦煌舞、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零零碎碎的名詞,卻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開《中國石窟簡史》——原來,石窟藝術的魅力遠不止於此!終於理解爲何樊錦詩、常書鴻等人會將青春和生命付諸石窟研究。

那是佛教的記錄!佛本生故事是石窟的一項重要內容,所謂“本生”即釋迦前生的神話故事,克孜爾石窟的菱格畫記錄了多種版本的本生故事,如捨身化魚供人食用以救蒼生,又如作爲猴王以身作橋助同伴逃生,無論何版本的釋迦都有着捨己救人、大慈大悲的特點,從而可見佛教衆生平等、衆善奉行等主張。賓陽中洞浮雕雕有帝后禮佛圖,真實地反映了帝王顯貴們崇信佛教的情況。各有特色的石窟,內容豐富的壁畫、浮雕,我們可以看到前人對佛教的崇拜,可以瞭解佛教的主張、修行方法,對於如此背景宏大的宗教,“尊重”二字不僅僅是口號。

那是藝術的記錄!古陽洞中有豐富的造像銘記,這些碑刻都是精美的魏碑體書法作品,是研究北魏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佛像服裝從通肩式到披覆大衣,衣紋從簡單到線條清晰流暢,以及世俗供養人的形象,都可以幫助人們恢復當時社會的服裝;克孜爾石窟的壁畫,莫高窟中塑繪一體的藝術形式,麥基崖敷彩的泥塑,種種形式,造就了色彩豐富、風格奇異而有莊嚴的石窟。石窟的一切,一方面給人帶來美的體驗,另一方面爲藝術的研究提供珍貴資料。

那是思想的記錄!雲岡第一期石窟的佛像形體豐厚壯實,蘊藏男性的力量與魅力,如20窟的大坐佛面相方正、五官寬大、神態莊嚴,反映出勇武雄健的民族審美意識;但第三期石窟的佛像卻是褒衣博帶式大衣和秀骨清象的結合,體現出漢族人保守的思想以及當時人對隱逸高士的仰慕追求;而到了路洞的佛像又變“胖”了,反映出人們以豐滿健康爲美的新思想。佛像的風格變化反映着人們在各個時期審美、思想的轉變,足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與時俱進。

那是歷史的記錄!古陽洞衆龕排列於主像兩側,反映出帝王將相的從屬關係。炳靈寺壁畫中,女供養人的服裝與顧愷之作品中貴族婦女相同,由此可見西秦國學習東方文化;鮮卑族人開鑿的雲岡第二期石窟中,造像穿着南朝流行的佛和菩薩裝,這實是因爲孝文帝改革漢化,包括建築、裝修、畫像石佈局等都可見漢族文化對佛教藝術的影響。現實生活風貌、文化交融等在石窟中都得以體現。

石窟就像一臺照相機,時光逝去它仍在,記錄着從古至今歷史變遷、思想變遷、藝術變遷、佛教變遷。讀懂石窟,也就讀懂了時代。

篇十:石窟中國觀後感

《中國石窟簡史》這本書從石窟傳入中國之始切入,對整個中國石窟寺發展歷程進行總體描述,詳細梳理了中國石窟寺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逐漸推進的歷程,細數各朝石窟開鑿的由來和過程,石窟與當時政治、經濟、人民日常生活的交織關係,以時間爲經,以代表性石窟爲緯,展現歷代石窟總體風貌,並細化至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來、開鑿時間、主持者、地質特徵等各方面的信息。

中國石窟存在歷史悠久,最早由西域傳入,明清時期逐漸減少,地面佛寺成爲信徒追求理想的去處。上下也有千年歷史,在這千年歲月中,受各時期政治文化文明影響,文化兼容修建出的石窟寺也具有不同風格韻味。我國石窟分佈位於四川。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一帶居多,除此之外東南西北各地也有石窟均勻分佈,可見佛教石窟文化普及影響之深。

中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佛教石窟的建造同樣有着久遠的歷史。石窟作爲佛教的載體,不僅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精神信仰、價值觀念,它的興建更是顯現出了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中國的石窟最初沿襲印度的石窟模式,後來經過不斷地發展演變,融合其他文化風俗,最終形成了中國獨有的特色。這一座座石窟雖然歷經了千年的風霜洗禮,但至今依然散發着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這本書簡要講述中國石窟的發展史,並對著名的石窟從石窟建築、石窟造像、石窟壁畫3個方面進行介紹,讓讀者對中國石窟有所瞭解,同時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是釋迦牟尼。由於佛教提倡遁世隱修,所以僧侶們往往在山谷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這種建築形式被稱爲“石窟寺”,是最早的佛教建築形式之一。石窟寺一般開鑿成長方形,入口處有門窗,中間是僧侶集會的地方,兩邊是住房。僧侶們在石壁上雕刻佛像、繪製彩畫,或在中心石柱上雕造佛龕、佛塔。

公元前3世紀,佛教在古印度達到鼎盛,並開始向外傳播。佛教正式傳入中國是在東漢時期,後逐漸興盛起來。開鑿於南北朝時期,位於新疆拜城的克孜爾石窟是中國最早的石窟之一。這些石窟大多因地取材,建造簡單,有的洞窟前面還有前堂。洞窟內有泥塑像和壁畫,佛像保留着印度風格。至公元5世紀,漢族地區最早的一批石窟寺形成,這其中包括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永靖的炳靈寺石窟、武威的天梯山石窟。至此,中國佛教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佛教石窟也開始在中國蓬勃發展起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人民生活很悲苦,佛教所宣揚的來世觀念給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帶來了安慰。再加上統治者爲了安撫民心,也積極推動佛教傳播,因此這一時期佛教興盛,而佛教石窟的開鑿也進入高潮。很多著名的石窟均建於此時,如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河北邯鄲的響堂山石窟。

早期開鑿的石窟無論是窟形還是造像題材都帶有明顯的印度風格。石窟可分爲三類:一是僧房,一般無雕塑;二是禪窟,有的有雕塑、壁畫;三是供禮拜和舉行其他宗教活動的洞窟,數量最多。造像的種類有石雕、泥塑、石胎泥塑等,而早期多爲單身佛像,在北魏時期增加了二脅侍菩薩。佛造像的形象也是比較接近印度人的形象,鼻子高大,嘴脣很薄,肩膀寬厚。不過到了魏晉南北朝後期,石窟造像開始逐漸帶有了中國的特點。佛造像身材瘦削,長相清秀,臉比較長,脖子變細,身穿漢地服飾,衣服很寬,隨風飄動,體現了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

此時期石窟內的壁畫大多是佛像及人物形象、動植物、佛教故事等。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出錢開鑿石窟、建造佛像的供養人的形象,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有。壁畫的題材主要是佛本生故事(釋迦牟尼修行、教化衆人的善行),佛傳故事(釋迦牟尼出生、成長、修行、成佛、涅槃等傳記性故事),以及飛天。

隋唐時期,國力昌盛,統治者重視佛教,佛教的傳播達到頂峯,石窟的建造也隨之進入一個鼎盛階段,石窟規模進一步擴大,石窟內的造像數量增多,內容更加豐富,佛像的形象也更加中國化。這一時期的石窟藝術是中國曆代石窟中成就最高的,有很多精品。

隋代早期的石窟中,佛祖造像額頭寬大,頭部和頸部較長,項下有橫紋;而菩薩多頭戴花冠或髮髻冠,佩戴有瓔珞,身體比例略顯失調,動作狀態略顯僵硬。在隋代後期的石窟中,常見的造像形式爲一佛、二菩薩,佛像容貌端莊,體態豐滿,衣服貼體。菩薩像多身體修長,背部有蓮瓣形大背光,整體呈前拱形,上端尖銳,下飾火焰紋。

唐代石窟的造像常見的有佛、菩薩、羅漢、金剛等。菩薩像端莊大方,金剛像則強橫暴躁,體現出鮮明的性格。單體造像大都形體龐大,體態豐滿、圓潤,強調肌肉的線條,體現出一種健康豐腴之美;羣體雕像講究感情的交流,也有的佛造像動作誇張。這一時期所造的佛像對細節處理十分細膩,達到了全新的高度。隋唐時期的石窟壁畫也非常精美,內容更加廣泛,表現手法十分成熟,現實性很強,而且透露着國力昌盛、人民精神昂揚的氣勢。中國的石窟藝術博大精深,內容豐富,主要體現在建築藝術、造像藝術和壁畫藝術等方面。宏偉壯觀的建築,神聖高雅的造像,五彩繽紛的壁畫,是構成石窟藝術的基本元素。

這些綿亙千年的石窟藝術、凝結着藝人工匠的智慧,爲我們留下來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中國也是世界的文化寶藏。

篇十一:石窟中國觀後感

立足蔚然壯觀的石窟,仰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腳踩支離破碎的沙地,書寫鮮爲人知的歷史。常青老先生從河西走廊走向西子湖畔,從國內走向國際,四十年的追尋,寫成了《中國石窟簡史》。詳細地介紹了自東漢至清朝石窟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他們在不同時代所展現的藝術風貌。

溯本求源,印度的文化對中國古代石窟是不斷影響的。早期在佛教與希臘文化撞擊下所產生的犍陀羅藝術,中世紀的笈多藝術以及稍晚時候的波羅王朝藝術的滲透下,隨着貴霜帝國的建立,打開了南亞與中亞之間的屏障,爲佛教的東傳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石窟藝術由此產生並發展。晚期時候,藏傳佛教的輸入使中國石窟文化有了新的發展。

品石窟之程

從印度至中國,石窟的中國化進程永不止息。魏晉至隋唐,中國的石窟藝術不斷中國化,世俗化,有了自己的風格。而到了宋元時期,石窟藝術有了新發展。

莫高窟的前世——北涼石窟,作爲印度佛教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合璧。藝術風格以印度及西域爲主融入中原風格。兼有西域人和漢人,石窟的中國化進程由此打開。

洛陽龍門石窟氣勢磅礴,規模宏大,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其中的“龍門二十品”所代表的魏碑體,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精華。龍門石窟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範,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的大足石刻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達到高度統一,因而成爲中國石窟藝術更加世俗化的結果,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宋元時期的佛教逐漸與印度的傳統佛教脫節。佛教不再受限於上層貴族,而是不斷融入平民的日常生活。杭州飛來峯就是南宋時期佛教逐漸中國化的產物。作爲杭州飛來峯的標誌——布袋與十八羅漢造像,展現中國石窟藝術的新發展。

元代在佛教的影響下,出現了特殊的山西太原吳天觀道教石窟羣。融入了濃厚的元代色彩。老君三尊像“三清龕”,受佛教影響很大,但所有的人物形象和服飾以及臺座裝飾等都是元代樣式。只是在雕刻手法上略有不同。

繼石窟文化

歲月騖過,山陵浸遠,大江奔涌,時代召新。自東漢至明清,石窟藝術產生,發展,不斷中國化,世俗化。新時代的石窟藝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爲今用,面向世界,博採衆長。但問少年郎,何不駐足石窟,話說中國史?

篇十二:石窟中國觀後感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茫茫大漠,星光四散,君不見前朝城外遠山駝鈴響,戈壁平地起高窟;君不見後人踏破鞋底四十年,墨水滴滴鑄成冊。北宋理學家張載曾勵已勉人云:“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文化的傳承永遠是時代不可或缺的主旋律之一。

本書最打動我的除了歷史盛衰興亡的可嘆,就是作者對石窟文化記錄傳承的苦心了。中國石窟文化蘊含豐富,卻分散各地,要將它們一一考察彙總,着實是一項大的工程。而本書作者常青老師,就如同穿梭在歷史長河中,爲世人拾起河底遺落的寶石的,將塵封的中華石窟寫向未來。在研究石窟藝術的幾十年,他一直抱着滿懷的堅持與熱愛。在《中國石窟簡史》中,他以考究卻易懂的文字,真實多樣的照片,生動地在書中爲讀者呈現了石窟的面貌與魅力,對石窟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這份作用不僅體現在對文物的深一步研究上,更體現在喚起了更多普通讀者民衆對中華文化的的興趣和自信。一人,一筆,行走在天地間。這是我讀《中國石窟簡史》時的第一感受。我想我能看見他踩着風走過戈壁,衣襟兜滿黃沙,走入石窟的那一剎那,昏暗洞窟裏惟有上千年的壁畫隱隱約約閃着璀璨的光亮,那是先人的智慧和藝術,記錄着當時的宗教信仰、文化經濟,生活審美…;能看見他穿過江南的層層竹林,拂開枝葉,清泉從石縫中滴落下來,映入眼簾是一片典雅肅穆,佛像閉眼微笑,多有殘蝕,慈悲依舊。在尋找石窟的途中,他或許也在尋找自我,將精神寄託在石窟藝術之中,爲流浪的心靈求得安頓之處。

常青老師的經歷有時是令人不僅敬佩,且羨慕嚮往的。在這個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少有人能不嫌路遙車馬慢,到頭混混沌沌事無成。倘若能在爆炸的信息流中尋一處寧靜,潛心鑽研,沉澱自己,厚積薄發,那多是一件美事。抽絲剝繭般從文物古籍中尋找蛛絲馬跡,細探古人的習俗生活,看佛本經裏設頭羅犍寧王自願化身大魚供饑民填腹;走遍四方,實地感受文化的氣息,對話千年的迴音,娓娓道來那些鬼怪仙人浪漫奇幻的故事。只有當我浸身於石窟所蘊含的宏大歷史當中時,才能深切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慨嘆人爲世事若精衛銜微木以填滄海,微矣;感到人以過客經世,山不改面月不消,守得自我即可安。但憶林語堂曾言:“每個人的生命都相似,只是點綴的希望和理想使它有所不同。”是以願憑過客身,尋此遠行路,細嗅徑邊草,滴水入江河。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guanhougan/1369319.html

  • 標籤: 中國 觀後感 石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石窟中國觀後感(推薦12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石窟中國觀後感(推薦12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