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

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45W 次

篇一: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

一、問題的提出

老師說,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於是,我就對我的姓氏“範”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詢關於範姓的歷史資料。

2、通過查詢書籍瞭解範姓歷史名人。

3、詢問身邊的長輩獲得有關範姓的信息。

三、資料整理

1、尋根溯祖

出自祁姓,爲杜氏後裔。舜時,封堯的兒子丹朱在唐,丹朱再傳至堯裔孫劉累,後劉累遷居魯縣,稱系韋氏,商末,遷於唐。周成王時,唐被滅。唐貴族遷到杜,爲伯爵國,稱唐杜氏。周宣王時,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桓因宣王一寵妃誣告被屈殺後,其兒子隰叔投奔晉,爲士師,他的兒子士蒍以官名爲氏,子孫稱爲士氏。士蒍的孫子士會任晉中軍元帥,執掌國政。士會先得到封邑隨,後得到範邑,所以又稱隨會、範會,他死後,又稱範武子。他的子孫後分爲士氏、範氏和隨氏。後有範文子、範宣子、範獻之,世代爲晉國上卿。晉靜公二年,範氏或遷入魏國或遷入秦,或遷至南陽。範氏又有外族一系。晉時,南蠻有林邑王範文,初爲夷師範椎之奴,後爲林邑王範逸輔佐,後因林邑王無子,範文自立爲王,使這一支範氏不斷繁衍壯大。

2、遷徙分佈

西周成王時,其祖遷於杜。公元前4世紀中葉,範氏遷入魏。西漢以前範氏部分人遷至南方。漢代至南北朝時期,範氏分佈更爲廣泛。據範氏族譜記載,唐僖宗乾符元年,由於中原戰亂,河內人範坤舉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後移江蘇南京,再徙福建寧化黃竹徑,是爲範氏入閩始祖。至宋代,範氏稱盛於福建,人才濟濟。此後,範氏除在閩南一帶發展繁衍外,又分出廣東海陽、嘉應、梅州、大埔、長樂、陸豐、饒平,湖南寶慶、長沙等支派。從明末開始,閩、粵範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有的進而遷至海外。宋代以前的範氏名人,大都出自今河南。(還有陸河範氏,在那的一世祠,歷今有24代,16萬子孫。但此地字輩已失,以世論輩)。

3、範姓歷史名人

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又稱範伯、邸夷子皮、陶朱公。楚國宛三戶人(今河南南陽)。著名春秋後期越國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精通韜略,足智多謀,拜爲大夫,封上將軍。

范增(前277——前204),今安徽桐城人。著名秦末楚王重臣,政治家、謀略家。是秦朝(前221——前206年)末期農民戰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封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爲“亞父”。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今江蘇蘇州)經考察,範公出生在(河北正定),著名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和軍事家。曾任參知政事。逝世後封楚國公,諡號“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子範純仁哲宗時爲宰相,範純禮爲尚書右丞,範純粹爲龍圖閣直學士。

范成大(1126——1193),號石湖居士,吳郡人(今江蘇蘇州),著名南宋大臣,“田園詩派”的集大成者。初爲徽州司戶參軍,累遷禮部員外郎。淳熙五年以中大夫爲參知政事,是著名“中興四大詩人”之一。封崇國公,諡文穆。

四、結論

當代範姓的人口已近460萬,爲全國第五十一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7%。在全國的範文內主要集中於河南、安徽、山東三省,大約佔範姓總人口的33%,其次分佈於河北、江蘇、四川、遼寧、黑龍江、山西,這六省的範姓又集中了29%。河南省是範姓第一大省,約佔範姓總人口的17%。全國形成了以河南爲中心的四川、遼寧三大塊範姓人口聚集地區。範姓在人羣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晉豫魯、冀京津、皖蘇滬浙大部,範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9%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0。3%,居住了大約72。5%的範姓人口。在四川東部、重慶、雲南北端和西南、貴州西北、甘肅大部、寧夏南部、陝西西南、湖北西南、湖南東北部、廣東大部,範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7。8%,居住了大約18。4%的範姓人口。

篇二: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課外班上有很多姓王的同學,今天,老師讓我們寫關於自己姓氏的研究報告,於是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

2、查閱書籍

三、內容

1、王姓名人:“書聖”王羲之,“詩佛”王維,“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王守仁等等。

2、王姓來源:王姓是一個源頭衆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具體地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嬀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多數是以爵爲氏的。

3、現狀:王姓爲中國第一大姓,大約有9928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四、研究結論

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大概在今天的甘肅、陝西西安一帶,後來的主要分封地區在現在的山東省。根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王氏,以王審之爲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篇三: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肖,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肖。“肖”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肖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肖”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肖”姓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肖姓自古有之,與蕭姓並存!中國大陸在20世紀70年代推行二簡字之後,“蕭”整個字的所有義項都被合併到“肖”(不僅姓氏)。於是所有的蕭姓被寫爲肖姓(如同一簡之後劉姓全部被寫爲劉姓),可後來正式廢除二簡字之後由於戶籍管理部門的相關規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難,所以肖姓很少有人改回蕭姓。

歷史名人:歷史上確曾經寥若晨星地冒出過“肖”姓,但非常罕見。明代凌迪知的《萬姓統譜》卷103:“肖:漢,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俱陳留人,見《印藪》)。明,肖靖,襄城人,宣德中解元。”

現狀中國肖姓氏具目前權威統計: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衆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將肖姓附屬於蕭姓統計(共708萬人口)。

四、實驗結論

1、肖姓完全不見於香港臺灣或海外華人地區。這可以間接證明如今中國大陸絕大多數肖姓實際上是由於二簡字簡化的“蕭”姓。

篇四: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作爲一名中國人,應當知道自己的姓氏的起源與歷史。那麼,“李”姓的起源與現狀又是如何呢?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書籍

2、通過電子設備查閱資料

3、請教他人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李”姓是《百家姓》中的第四大姓。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李”姓人口高達1。3億,大約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

2、“李”姓的起源:

相傳,“李”姓起源於堯舜時期的大理官——皋陶。皋陶是舜手下的掌管刑法的官員。他的子孫就以官職爲姓,將“理”相通爲“李”。先有“理”氏,後有“李”氏。

3、“李”姓名人

從古至今,“李”姓英才輩出。比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飛將軍李廣;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詩仙”李白;唐朝著名樂師李龜年;明代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南唐後主李煜;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原名李堯棠的作家巴金……看來,“李”姓名人還真不少!

4、“李”姓地位

歷史上唐朝皇帝均爲李氏族人,除去武則天,共20位皇帝。當時唐太宗李世民還對有功之人進行了封賞,其中就有這一項——賜姓。唐朝的這段歷史成爲了李姓最輝煌的時刻。

四、研究結論

1、“李”姓人口密度很高,全球李姓有1。3億人,爲世界第一大姓。

2、“李”姓起源於上古帝王舜的大理官——皋陶。

3、“李”姓有很多歷史名人,需要我們逐步的去探究和發現。

4、“李”姓皇帝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皇帝,這是“李”姓家族中一段輝煌的時刻。

篇五: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王語

一、問題的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都有它獨特的歷史,我姓王,我很想知道我王姓的歷史,於是我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閱讀書籍

2、上網查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網線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更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人王姓爲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性之一,但極爲罕見。

王姓來源於周朝王族。周朝的王族本性姬,但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種不斷有一些人由於失勢或亡國分離而出來,因爲它們是過去是屬於王家的,因此。僅這一隻王姓。以王子喬爲始祖。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百分之90有家譜王姓都源於姬姓。

歷史人物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起成爲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爲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春秋戰國時爲國朝歌。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鬼谷子是縱橫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書14篇傳世。民間稱爲王禪老祖。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及龐涓聞名於世蘇秦主張合縱張儀主張連橫孫臏龐涓鬥法也洪動當代。震古爍今。

四、調查報告

1、王姓是現代中國姓氏人數最多的,共有9288。1萬人。共佔全國人口的7。25%。

2、王姓是由周代王朝的姬姓演變而來的。全國有家譜的90%。的王姓都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

3、我還了解到了一些。中國古代姓王的名人。王翦鬼谷子等等。我將來要。好好學習,成爲國家棟梁,爲“王”氏家族爭光添彩。

篇六: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孫”,我也有很多鄰居姓“孫”,“孫”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姓“孫”的名人有哪些?“孫”姓的現狀是什麼?帶着這些問題,我對“孫”姓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或者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在網上查詢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評定武庚叛亂,封康叔衛封,建立衛國。康叔在當地統治有方,很快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國,成了衛國的始祖。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爲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爲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爲姓氏,姓孫,因此武仲又稱孫仲,他的後代就以孫爲姓。

歷史名人:

三國時期吳國的主人叫做孫權,在位24年。孫中山是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春秋末年孫武利用五行相剋的原理寫了《孫子兵法》。

現狀:

“孫”姓在全國三十多個省廣泛分佈,據2022年統計,全國一共有1848萬人姓“孫”,爲全國排名12,與第一名的“王”姓相差7500人。

四、研究結論

1、“孫”姓來源於商朝的“姬”姓,距今有較長的歷史。

2、姓“孫”的歷史名人有很多,例如孫權、孫武、孫中山等。

3、“孫”姓在全球排名第12,與第一名的“王”姓相差7500人。

篇七: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龔姝雨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龔,我很好奇:“龔”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龔”的名人有哪些?“龔”姓在我國人口中排名第幾?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龔”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上網查資料。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傳說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後以邑爲氏。宋初有翁乾度有6子,分別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龔,其子孫也姓龔。共氏後來爲了避仇,便改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共”旁加了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共”字上面加了一個“龍”字,就成了龔氏。

歷史名人:西漢時任渤海太守龔遂;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龔自珍;近現代的抗日英雄龔華名;清代著名畫家龔賢;曾三舉孝廉的龔勝……

現狀:據統計,2018年全國戶籍人口中,龔姓人口排名第89位。

四、研究結論

1、傳說,“龔”姓來源於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共氏爲了避仇改爲“龔”姓。

2、歷史上,“龔”姓名人有:渤海太守龔遂、詩人龔自珍、抗日英雄龔華名、畫家龔賢、三舉孝廉的龔勝……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國戶籍人口中,龔姓排名第89。

篇八: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資料

來源:出自嬀姓,爲古帝王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帝君王后裔,世爲王姓。

歷史人物:王昭君和西施、楊玉環,貂蟬,名稱,中國四大美女,生於湖北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王昭君先後被迫稼給匈奴王父子。然後在匈奴去世。唐代詩人,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臨川人。唐宋八大之一。小字獾郎,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

現狀:網絡查詢王姓人口情況統計,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9。74%。

四、研究結論

1、王姓來源複雜,派別勝多,但仍有一些共同點即多以爵但是天子之後代多以爲姓,也有不少人是賜姓王的。

2、在歷史長河中,王姓人才輩出。有女中豪傑,王昭君。唐代詩人王安石。

3、王姓是當代中國人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總數超過1億。

篇九: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形式問題?我對王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我們的研究方法:

查閱書籍和報刊

查詢網絡資料

詢問身邊的人

王,是中國千百年來的一個大型姓,即使現在也依然。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佈在全國各地,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65%。北京4月24日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怎麼樣,是個大姓吧

歷史發展

起源源流

主要源流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

始祖姬晉

始祖姬晉

稱王子晉,因直諫而被廢爲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爲“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爲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爲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個分支

源出東周畢公之後。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後,後裔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於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後,故稱其族爲“王家”,從此以王爲姓。

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爲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

源出週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爲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爲王城王氏。

王姓自古就是大姓,名人不少:

王昭君:(公元前——世紀中葉),名嬙,字昭君,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

王維:(公元701——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外號“詩佛”。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爲“七絕聖手”。

王莽:漢朝篡位者

四、研究結論概括

1、據說王姓是由周朝沒落王族的後代,因祖先是王族,故而姓王,就此流傳下來。

2、王姓依然是我國現代人口最多的姓氏。

3、歷史上王姓名人輩出:有千古美女王昭君,有詩人王維……

篇十: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前不久,我們學了一篇課文題目是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通過學習課文,我瞭解到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於是,我對何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瀏覽,瞭解何姓的來源和何姓的歷史名人。

2、通過多種途徑蒐集何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何姓的來源

何,作爲姓,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上網查閱

何姓人口數量

在當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區中,一般均佔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目前何姓人在全國的數量已過千萬之多,佔全國大姓的第17位。

書籍、報刊、

教科書

歷史上的何姓名人

何武,何進,何熙,何晏,何休,何攀,何充,何遜,何遠,何尚之,何佟之,何承天,何敬叔,何思澄,何應欽,何香凝,何正文,何炅……

媽媽的講述

何姓的歷史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何、韓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後的有姓氏書及姓氏學者的共識。直至近人岑仲勉、孫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記,無不記載“何氏爲韓氏”,何韓爲一家。

四、結論:

(一)、姓氏源流

1、出自姬姓,爲周文王之後。相傳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的一位後人被分封於韓原(今山西省韓城市)侍奉晉國,此人世稱“韓武子”,但其並不姓韓,之所以稱之爲韓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韓姓的得來是在韓武子後代三世的時候,韓武子的三世孫名韓厥。史記春秋後期,晉國公族中的韓氏逐漸成爲晉國三大姓氏之一,到戰國時與魏、趙氏瓜分了晉國,成爲戰國七雄之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韓姓子孫分散名地,其中有一支居江淮一帶,當地語音韓與何相近,因音而訛爲何,成爲何姓。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2、少數民族中的何姓。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爲“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如南朝梁代和後來的隋朝就有幾位來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何細胡、何妥、何稠。北朝時,有少數民族人叫何猥薩的;五代時期的後漢乾(448)吐谷渾國有特使何戛刺來中原朝貢。

3、出自冒姓或他姓改姓。如漢時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安徽廬江黃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後代,因避家難,從江西遷到安徽,改方姓爲何姓。鮮卑複姓賀拔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爲單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撫使鎖南之子銘入明朝。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huati/1426326.html

  • 標籤: 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報告 歷史 通用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關於“王”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通用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