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精選6篇)作文

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76W 次

篇一: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

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精選6篇)

果園

很小的時候,爺爺栽了一片果園。這片果園成爲了“搖錢樹”,爲我家的經濟增收出了大力。每年暑假,父母總會打發我們姐妹幾個回老家,一爲避暑,二爲看護果園。

我家的果園離村很遠,位於村外圍的大馬路旁。往東通往縣城,向西和西南方向分別通往兩個鄰近村莊。地理位置極佳的三岔路口帶來了南來北往的車輛和行人。

果園原先是一個的圓錐形的小山丘,常年荒蕪,簡直是各種野花野草的樂園。雨水豐盛的年景,蒿草、沙蓬長了有一人多高,其間夾雜着各種名不見經傳的小花:打碗碗花、牽牛花,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一片荒草萋萋裏點綴着奼紫嫣紅,甚是好看。

不知怎的,爺爺突發奇想要開發這片處女地,用來種植果樹。於是在拖拉機、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這片小山丘變成了上下共四層的環形水平梯田,每層梯田側面留一小路通往另一層。在第二層東側打了一眼土窯,有幾平方米大小,爲避雨歇息所用。

爺爺託人從外地買來蘋果苗,栽樹、澆水、施肥等各項工作如序進行。三年後,果樹開始掛果,全家人圍着那片片綠葉下藏頭露尾羞答答模樣的小毛果子,露出了一張張喜不自禁的面孔,彷彿已然看到的是掛滿樹的人民幣迎風飛揚。

每天早上吃過飯,拿上暑假作業(做樣子罷了),我們姐妹幾個就向工作地——果園進發。有時,也會叫上幾個叔伯兄妹們同去。

到果園後的首要任務是“巡邏”——繞着果園層層梯田跑一圈,偵查蘋果園是否有異常情況發生。然後,找棵樹蔭濃密的果樹,或席地而坐或雙腿跪地,怎麼舒服怎麼來,開始“完成作業”。剛寫沒幾行,一隻“好事”的蟋蟀跳入我的視野,渾身灰不溜丟。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我們扔下作業去追趕這隻小動物,美其名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借觀察生物爲名,行玩耍之實,這事遠比枯燥的作業有趣多了。不管誰先逮住它,其他人都會一蜂窩的圍上去一陣鬨鬧。有人提議數一數蟋蟀究竟有幾條腿,最後蟋蟀免不了被“五馬分屍”的悲慘命運。拽下來的腿兒長的短的粗的細的蜷曲着原有的弧度,一一擺放在蘋果樹下。現在想想,孩提時代的我們是何等殘忍呀,濫殺無辜的可惡行徑堪比侵華日軍。

第二層梯田打土窯掏出來的土尚未清理,像一座小山一樣堆在窯洞旁,最高處幾乎和第三層梯田等高。這無疑成了我們幾個的天然樂園。

站在窯腦畔上,我們每個人儼然成了優秀的跳水健兒:曲腿、甩臂、默數口號“一二三”起跳,所有動作一氣呵成,優美至極。在享受了飛翔帶來的刺激後,“咚”地一聲落到這堆虛土上,兩條腿深深紮根於土裏,幾個小將嘰嘰呱呱的一片歡笑聲四起,飄蕩在果園裏。趕忙拔出腿來接着進行下一輪“跳土”運動。

在一百多棵果樹裏,有幾棵是夏蘋果,比其他品種(紅星、富士、黃香蕉)成熟的早很多。眼尖的妹妹總是第一個發現樹上出現“紅臉兒”蘋果的。每每此時,她總是央求我來完成這個艱鉅任務——上樹摘蘋果。作爲家裏大姐大的我當然義不容辭了。

最先熟的蘋果往往長在樹梢頭,這給採摘工作帶來極大難度。待我孫猴子般攀爬上樹,抓住手邊的樹枝,踩着越來越細的紙條,顫巍巍晃悠悠的向着紅蘋果靠近時,有幾分表演踩鋼絲絕技的驕傲,卻也無法壓制心裏的那股害怕。斜眼瞄一眼樹下仰着頭張着嘴,巴巴望着我的“饞嘴”妹妹們,如同嗷嗷待哺的雛燕等待捕食未歸的老燕兒。像劉胡蘭英勇就義般,我內心的小宇宙瞬間爆發,豁出去一般抓住那枝“紅蘋果”,使勁往回一拉……

待取來果子總會發現,“夏樹果熟蟲先知”,這紅蘋果光滑的果面上大多時候都會有一個蟲眼,裏面必定住着吃飽喝足正酣然入睡的白胖胖大蟲子吧?介於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纔到手的蘋果,又無法抵抗紅蘋果誘人的香甜。於是,我們幾個饞嘴猴儘量避開蟲眼,小心翼翼的分食着這來之不易的美味,哪怕是和一條肥蟲共享也不太講究了。

後來爺爺去了,因蘋果價跌,果樹也被砍光。昔日輝煌的果園已不復存在。那個四層梯田的果園又成了野花野草的天下,也算返璞歸真罷。偶然回鄉,站在遠處瞭望,那片記憶中的果園——我們的樂園野草遮蔽,荒草萋萋碧連天,曾經滄海難爲水。甚至看不出曾經梯田的一點模樣,又恢復了原先那個圓錐形小山丘的風貌……那片果園裏的童年時光就像那風乾的樹葉,將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篇二: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

黃河西岸的“浩穰之區”—趙渡

清代李寶嘉寫的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開章明義第一句話寫道:“話說陝西同州府朝邑縣,城南三十里的地方,原有一個村莊,這莊內住的只有趙、方二姓”。這個地方寫是今天大荔的趙渡鎮。一個地方能在清代文學名著上出現,可見其在當時的知名度。

趙渡鎮位於原朝邑縣南三十里,歷史悠久,相傳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多次從此處渡黃河而得名;春秋戰國時期,這裏是古芮國的建都之地;明朝時設“華豐”縣;清朝初期發展到鼎盛,有“小北京”的美譽。趙渡鄉在20世紀50年代國家興建“三門峽水庫”時而廢,80年代移民返庫重建。2001年1月,趙渡鄉與雨林鄉合併,成立趙渡鄉,後改爲趙渡鎮。

1

芮國都城

《括地誌》雲:“芮鄉在朝邑縣南三十里”。遠在公元前16世紀,趙渡就是西周芮國都城所在地。民國十八年(1929)在朝邑縣的趙渡鎮曾出土過歷史價值極高的“芮公鼎”,民國二十五年(1936)該鼎參加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古物展覽會”一去不返。鼎是立國重器,鼎在古代是最高權力的象徵,這就印證了趙渡鎮的歷史。趙渡應是古芮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是芮國國都所在地。

明朝時趙渡曾設過縣,名曰“華豐”。相傳古趙渡鎮城隍廟北大門東側牆上,鑲有一決石碑,上面有記載,應是事實,具體時間不可考。

《續朝邑縣誌》載:“趙渡鎮邑之爲市者以十數,而趙渡爲最大,商賈輻輳,裏中一浩穰也,蓋稱曰市焉。”

趙渡臨近“三河”(黃河、渭河、洛河),東南距潼關近在咫尺,古來一直是行人過往的水陸通要道和貨物集散的中心集鎮。趙渡人“八南二農”手工業、商業,集市貿易興隆,至清朝初其發展到鼎盛,有“小北京”的美譽。

2

“趙渡”由來

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中有“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之時,一日從華縣清油觀經過,只見觀內有一女子蓬頭散發,掩面哭泣,趙匡胤上前詢問,得知女子名京娘,山西太原人氏,一日去普救寺求籤,被土匪擄掠到此,意欲強迫其做壓寨夫人。趙匡胤聞言大怒,後除掉土匪並護送京娘回家。這一日,到達豐華地方,被黃河的茫茫洪水擋住了去路,盤桓數日,難以通過。大郎着急,不禁感嘆道:“想我趙玄郎欲效關帝聖君,千里走單騎,義救落難之人,誰知被洪水擋道,不能通行,這該如何是好。”不料河神有知,一夜之間洪水向東退去數十里,河水歸於一線,便於舟楫擺渡,在當地老艄公的幫助下,太祖與京娘渡過黃河。趙太祖登基以後,感念黃河退水、老艄公幫忙,促成義救京娘之事,遂以自己的姓氏將此地封爲“趙渡”,一直沿用至今。從此,“趙渡”和“趙太祖十里送京娘”的佳話,便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

3

“浩穰”之區

古趙渡鎮物阜糧豐,商鋪林立,街市興隆。趙渡人有經商發財的理念,多數到武漢、鄭州、西安、蘭州、包頭、四川等地,無力外出的便在鎮內辦小作坊、做小買賣,正因爲這種內外聯結,才促成了趙渡街市的持久興隆。

趙渡城可謂“城內城”、“城套城”,鎮中央巍然聳立一座高十餘米的城門樓子,以城門樓爲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筆直寬闊、商鋪林立,各行各業齊備。城內樓臺建築衆多,巷道衚衕四通八達。街巷之中有很多精美壯觀的廟宇祠堂和樓臺建築,比較出名的就有城隍廟、觀音廟、娘娘廟、禹王廟、三官廟、三義廟、關帝廟、華王廟、蟲王廟、藥王廟、洞庭廟、河事廟、岳廟及姑姑庵、同家祠、謝家祠、劉家祠、徐家祠、趙家祠、李家祠、閆公祠等30多座廟宇祠堂,亦有魁星樓、中山堂、祖師臺、曬藥臺及鎮水塔、三通碑等20多座樓臺建築。每逢集日、廟會,方圓10公里的百姓雲集,從早上開市直到黃昏閉市,人流如織,處處喧譁,家家紅火,一派繁華景象。

趙渡因河而興也因河而衰,自清道光以後,由於連遭水患人禍,趙渡日漸衰落下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家作出修建“三門峽水庫”的決定後,古鎮便面臨着消失的命運,鄉情至深的趙渡人雖故土難離,但知事明理的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犧牲小我,顧全大我”,1959年按照政府的安排含淚移民去了異地他鄉。

如今,從趙渡鎮向南約3公里的蘭空基地院內,有一座古老的城門樓子,門洞上方面南,有一方青磚浮雕匾額,上書‘趙渡鎮’三字,面北也有一方磚雕匾額,上書‘浩穰之區’,這裏便是古趙渡遺址中心。

4

趙渡八景

趙渡鎮居黃河之濱、晉陝要衝,眺山繞水,景秀物豐。放眼四望,黃河灘千里浩壤,東望黃河,萬里濁濤滾滾來;南瞻華嶽,無限風光在險峯;西觀沙苑,蜿蜒百里如黃龍。聞名遐邇的趙渡八景更是爲趙渡披上神祕的綵衣。

一曰“中條晚照”。清晨東望,旭日從中條山後冉冉升起,霞光噴射,昭示一天之始。待到夕陽西下的傍晚,紅黃青綠交融,輝映成趣,條條山谷清晰可見,更是景象萬千,美不勝收,令人歎爲觀止。

二曰“潼望五香”。鎮南城隍廟前,澇池南岸,東西間隔六、七米,一字排開,挺立着五棵高達十數丈的白楊樹,足有三抱粗,長得鬱鬱蔥蔥,於四十里地的通關塬上也可看見,好似五根參天香柱,直插雲霄。成爲趙渡的顯眼標誌,人們遠遠看見它,就知道那就是趙渡鎮。

三曰“雙廟並立”。西街亭子巷東頭南北大路兩邊,並排建立兩座小廟,西爲觀音廟,東叫(X)廟。村鎮西頭史家巷北端也建有兩座廟,坐西向東叫“夫子廟”,供奉武夫子關羽塑像;坐北面南是三間大殿的觀音廟,這在古建築中是罕見的奇觀。

四曰“北臺曬藥”。鎮西北邊上,原藥王廟後面有個高丈餘、方方數丈的土臺,上面平平展展。相傳昔日藥王孫思邈曾在此曬藥,爲人們治病,不知是否屬真。遠近人們常常登臨其上,觀臺抒情,以寄託對功垂千秋藥王的無限崇敬。

五曰“西門大井”。西街西城門外,去洛河碼頭的大路南邊有一眼大井,遠近聞名。井臺高有三四米,上面井口直徑約三米,深約九米。原是謝家花園種樹澆花所用,建於清朝初年。後不知怎的,水竟變黑,人們從此不敢再用。上了井臺跳步頓足,井內即發出嗡嗡迴音。據說井底能回過四套大馬車,真是少有之大井。

六曰“青霧罩頂”。趙渡人歷來喜愛植樹,幾乎家家戶戶牆內院外,都長着幾棵、幾十棵蔥蔥大樹。加上東有大片葡萄園,北有幾處桃園,西有小柏樹林,南有高大白楊樹等等,似整個村鎮全被綠蔭包圍。受太陽蒸發,水汽不斷升空,因此村鎮上空老有一層青霧籠罩,盤旋繚繞,實屬氣脈興旺。

七曰“端陽遊船”。歷史上黃河常常緊靠趙渡,形成了趙渡人泛舟遊河的習俗。每到農曆五月初五“端陽節”,人們便約集大小各類船隻,披綠掛紅,蕩遊於黃河水面,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帆張槳舞,船飛浪涌,鼓樂陣陣,歡笑聲聲,非常激揚迷人。

八曰“夜聞號鈴”。黃河靠趙渡時,不僅有去晉回陝的渡船,也有南下北上的行舟。西鄰洛河也有渡船和行舟。每艘船上都在高聳的桅杆上掛有紅燈,繫着銅鈴。夜靜時,風吹鈴鐺叮叮噹噹,十分脆亮悅耳,人們伴隨着這美妙悠揚的音響酣然入夢。

5

今日趙渡

今日趙渡,面積180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131個村民小組,3。2萬人,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依託黃河西岸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圍繞“1+思路”,大力發展冬棗、蓮菜、沙苑子等特色產業,目前有冬棗5萬餘畝,年收入5。6億元,蓮菜4萬餘畝,年收入1。6億元,沙苑子2萬餘畝,年收入4500萬元;依託20公里的沿黃公路,對沿黃公路兩側的民居進行風貌改造,改善人居環境,恢復大慶關古渡原貌,打造四座鐵牛雕塑,形成沿黃公路旅遊線路上的停車駐足景點;依託黃河文化展覽館,講述趙渡故事,傳播大荔聲音,爲建設黃河流域綠色生態智能示範縣貢獻趙渡力量!

篇三: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

唐苑貢茶“沙苑子”—“同州吉利茶”史話

“百里周垣抱曲隄,青青豐草映回溪,不知天廄今何處,惟見春風長蒺藜。”清人許孫荃一首《沙苑》,寥寥詩語刻畫大唐御苑沙苑之美、蒺藜之盛。在故宮博物院展陳的清道光二年三月清宮貢品清單中,真實地記載了陝西巡撫端陽貢“吉利茶”;吳振棫《養吉齋從錄》各省例進貢品清單中又詳實地登錄了陝甘總督年節貢“同州吉利茶”……這些爲沙苑、蒺藜、“同州吉利茶”蒙上了神祕的面紗,讓我們穿越史海,品鑑史冊,撩起她們的面紗,解讀其中的神奇。

“吉利茶”之源——沙苑

《新唐書》載:“沙苑之上貢有靴、芑(枸杞)、茨(蒺藜)、龍沙(麻黃)、凝水石。”《宋史》載:“同州監沙苑,其貢有白蒺藜、生地黃。”《同州府志》載:“沙苑在縣洛渭之間,亦名沙海、沙澤,其中盆起者曰沙阜。”沙苑,位於大荔縣洛、渭河之間,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15公里。沙苑自古就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出土有距今20萬年的早期智人“大荔人”;出土有中石器時代的典型代表“沙苑文化”,佐證了沙苑原始農業的萌芽;唐堯時原始農業與手工業已有了相當的發展;春秋時,沙苑是秦晉紛爭之地,秦穆公曾與晉惠公盟於沙苑王城;秦漢時,沙苑是“渭川千畝竹”;戰國時,秦孝公頒佈“墾草令”,沙苑農業日漸興盛;隋統一後,在沙苑置羊監,建永豐倉,隋煬帝在洛水兩岸築“看花臺”;盛唐時是沙苑鼎盛之時,建沙苑城,設沙苑監,唐玄宗時引洛水灌溉“通靈陂”“堰黃河”;清時,大荔知縣周銘旂曾於沙苑一帶推行兩年三熟耕作制度,一直沿用到1949年前後。長期以來,沙苑人民求生存、謀發展,勤勞簡樸,精耕細作,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光彩厚重的沙苑農業文化,培育出了豐富的物產,創造了許多馳譽全國的上名優產品,正如《新唐書》記載,沙苑的“靴”(毛皮)、蒺藜等爲唐後歷代貢品。

“吉利茶”之本——同蒺藜

明李楷有《蒺藜子別傳》曰:“子苑產,亦名蒺藜,然不刺人,功於人者甚繁,故天下皆知苑之有子也。狀、質性具詳《本草》。功之巨者,能起衰,益聰明。即不以藥,試作湯服之,輒得效。然弗得其宜則不見用。夫豆藜子之拙哉?花外諸族率讓之,故知子者必諮其裏雲。或曰:‘子故非白而玄者也,奚以白?’李子曰:‘知其白守其黑。’”

清《大荔縣誌》(熊兆麟)載:“大荔之白蒺藜,自唐時已入貢。《元和志》,同州貢白蒺藜子,其蔓引長如刺蒺藜而莖葉各異,紫花結莢,長寸許,莢內實大如芝麻。《本草綱目》雲,狀如羊腎,而色碧綠,些沙苑蒺藜子之殊於他處蒺藜子也……”

清《大荔縣誌》賀雲鴻載:“白蒺藜,舊志引,蔓如刺蒺藜,而莖葉異,紫花結莢,實大於蠶種,腎形、碧綠色。《名醫別錄》,生馮翊別澤(沙苑)或道旁。《本草》,白蒺藜生同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綠葉細蔓,七月開花,紅紫色,九月結實作莢,子綿布沙上。《宋史》地裏志,同州定國軍貢。《本草衍義》,蒺藜有二等,一等杜蒺藜;一等白蒺藜,出同州,子如羊內腎,大如黍粒。《本草綱目》,白蒺藜結莢長寸許,內子如芝麻,狀如羊腎,而蒂綠色,沙苑蒺藜以此分別。《通志》,蔓生子,有三角,沙苑最多。”

沙苑子原以藜子、白蒺藜、同蒺藜、沙苑蒺藜、吉利子等名稱見載於古代本草中。正如《本草圖經》說:“又一種白蒺藜,生長在同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路旁也有生長。綠葉細蔓,綿布沙上。七月開花,黃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結實,便可以採摘。果實味甘甜而微腥,綠褐色,與蠶種子差不多大。”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其白蒺藜結莢長一寸多,內子大如芝麻,形狀像羊內腎而帶綠色,人稱沙苑蒺藜。”據本草圖文考證,與現今藥用沙苑子相符。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曾悉數院內展陳的清貢品清單,清代貢茶,陝西有兩種:興安州(即安康)毛尖茶與同州(即大荔)吉利茶。吉利茶即“蒺藜茶”,唐代就有,產於大荔沙苑。從清中期宮廷茶葉貢品清單可見:清代陝西巡撫端陽進貢:百合粉三匣、薏仁米三匣、吉利茶九瓶……陝西巡撫年貢:吉利茶五瓶、百合粉五匣……陝甘總督端陽進貢:蘭州掛麪五箱、同州吉利茶五瓶……陝甘總督年貢:同州羊皮、同州吉利茶三瓶……其中吉利茶都是少不了的。

“吉利茶”之奇——“沙苑子”

《通鑑輯要》記載:“隋時‘同蒺藜’在大荔道路、河邊所皆有,至唐遂以沙苑子稱著。”

“同蒺藜”緣何“唐遂以沙苑子稱著”,有段美麗的傳說在流傳至今。相傳唐玄宗之女長樂公主自幼多病,身材弱小,食衆多貴重藥,仍無濟於事,經常住在華清宮養病。“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率兵攻破潼關,兵至臨潼,長樂公主夢中驚醒,忙與奶媽策馬連夜逃奔沙苑監(今天沙苑一帶),被一位童顏鶴髮的老人收留。老人複姓東方名亮,精通醫道,人稱“真人”,在沙苑培育了一種草藥叫“沙苑子”,用它泡茶,能滋身健體,醫先天之不足;防疾治病,治後天之所傷。真人對公主視如親生,百般愛護,讓女兒經常用沙苑子泡茶給她喝。天長日久,長樂公主的身體竟然越來越好。轉眼間過了二三年,唐朝軍隊收復了長安城,太子李亨繼承王位稱肅宗,得知公主下落,立即派人接公主回宮。公主揮淚與東方真人告別。臨走時,東方真人送給公主一個葫蘆,告訴她裏邊裝的就是自己平日採來的沙苑蒺藜,讓她帶回去,每日取三五錢泡茶喝,可永葆身體健康。回到宮中,宮娥們見到公主,個個不勝驚異,原來體弱多病的公主,頭聳烏雲,面若桃花。肅宗聞知此事,便召見公主,公主呈上蒺藜,並詳細地說了蒺藜的妙用。肅宗聽後,將信將疑,一連試用了半月,果覺神清氣爽,耳聰目明,精神倍增,得知此藥之神奇,於是命欽差下詔同州府進貢沙苑子,供宮中享用,此藥也因此得名“沙苑子”。

據中醫講,沙苑子是一味營養價值極爲豐富的滋補良藥,有延緩衰老、補腎固精等功效。自明、清以來,大荔人習慣在河邊、地頭種植沙苑子。經商或外出走親訪友常以“同蒺藜”一包相贈,“欲知相思意,遙寄同蒺藜”。更有東南亞華僑將“沙苑子”當作拜年禮或新婚賀禮,每包一斤,紅紙金字封面,上書:“同州蒺藜”。後由於戰亂水旱等因素,沙苑子產量也隨之每況愈下。

“沙苑子”之興——“大唐貢茶”

1950年大荔縣成立“沙苑造林局”,在沙苑地區廣植樹木,基本控制了風沙,恢復了植被,沙苑子生產也有所恢復。上世紀90年代初期,人們對沙苑子的功效和美麗的傳說有了新的認識,大荔縣在沙苑和黃河灘一代種植沙苑子就有數萬畝。大荔縣藥材公司,指導發展種植沙苑子,引進了加工設備,在陝西首家生產出豆香濃郁、香甜可口的沙苑子“大唐貢茶”,當年在市場銷售走俏暢銷到省內外。隨後,大荔乳品廠利用沙苑子配製的“沙苑子奶粉”應運而生,成爲當時的最佳保健品,一度暢銷全國,沙苑子在市場走紅。

“沙苑子”之盛——再進京

如今,欣逢盛世的沙苑人民,用辛勤和智慧讓這片神奇的土地煥發新顏。大荔縣委、縣政府依託沙苑文化底蘊,沙苑子美麗的傳說等歷史典故,着力於沙苑子的開發,倡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種植戶和種植面積逐年加大,建成了沙苑子種植、加工、倉儲、線上線下銷售於一體的新型農業開發公司,研發出唐苑貢品吉利茶系列旅遊產品,走出“公司+旅遊+互聯網”發展的新路子。2019年8月10日,在北京舉辦大荔農特產品全球推介會上,神奇的“沙苑子茶”再進京,吸引了不少羣衆。貢品“同州吉利茶”名揚全國,唐苑貢品吉利茶系列旅遊產品爲“旅遊旺縣”注入了新的活力。真可謂:“又見同州春事嘉,風拂倩影滿街花。沿河百里冬棗翠,沙苑長生清貢茶”……

篇四: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

黃河天曉照舟橫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被尊爲“四瀆之宗”、“百泉之首”。小北幹流段是指禹門口至潼關的黃河干流段,其段爲陝西省與山西省界河。黃河出禹門口,河面豁然開闊,水流平緩。從禹門口至潼關,河道長125公里。此段地形十分複雜,古時沿河在千溝萬壑上開山修路十分困難,而利用黃河開闢的水上運輸路線,運輸成本低廉、裝載量大、節省人力,所以黃河成爲陝晉長途運輸的主要的交通方式。古代漕船能夠通過黃河沿着渭水或者漕渠逆流而上到達長安。黃河的支流汾水也能通過黃河向長安運送所需物資。關中平原上的西安城,曾是秦、西漢和隋、唐統一王朝的都城,它們都通過黃河發展起相當規模的航運事業。雖然進入現代以來,黃河航運急劇衰退,航運量微乎其微。但黃河航運興衰歷史,對國家提出重振黃河航運的構想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黃河航運起始很早。我們的先祖在史前時代就掌握了渡河技術,原始渡具極其簡單,任何具有較大浮力的自然物都可用作渡河工具,人們腰繫成熟涼幹後的葫蘆,就能泅水過河。黃河沿岸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中大量發現仿葫蘆陶瓶,說明古代人利用葫蘆舟渡河的事情是相當有效且久遠的。

根據古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考察,獨木舟和筏是黃河流域最早出現的水上運輸工具。《易經·繫辭》記載黃帝曾造舟在黃河航行,上面說:“黃帝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當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人們能製造出石斧,並已能人工取火。火和石斧通常已經使人能夠製造獨木舟。“刳木爲舟”就是製造獨木舟的方法。用一根樹幹,除了要挖掉的地方外,其餘表面均塗上一層厚厚的溼泥巴,然後用火燒烤要挖掉的部分。沒有泥巴的地方木材被火燒成一層炭,這時再用石斧來砍,這樣火與石斧輪番使用,終於使獨木成舟,渾然一體。筏是先民用竹、木或牛羊皮編扎而成。竹木筏,就是把幾根木或竹捆紮在一起作水運工具。羊牛皮筏是把整張牛羊皮“縫革爲囊”,充入空氣,然後將若干個渾皮囊相拼,上架木排,再綁以小繩,成爲一個整體,即“皮筏”。獨木舟載量有限,難過險灘,後來很少使用,而筏取材容易,製造簡便,穩性好,裝載面積大,能穿急流過險灘,筏就成爲黃河上被人們使用最久的水上交通工具,在使用中不斷改進完善。

最早關於黃河小北幹流大規模航運的記載是春秋時期。《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647年冬季,晉國糧食連年不收,晉國向秦國“借糧”,秦國派槽船運載幾萬斛糧食,由秦都雍城(今陝西鳳翔南)出發,沿渭水而下再溯黃河,橫渡黃河以後再改山西汾河漕運北上,直達晉都絳城(今山西省新絳縣)。運糧的船從雍到絳,首尾相連,絡繹不絕(以船漕東轉,自雍相望至絳)。此事被命名“泛舟之役”。春秋黃河航運主要靠船,船最初由筏演變而來,至少在商代,黃河上已經利用船來進行水上運輸了,“泛舟之役”中的槽船已有運載百斛(萬升)物品的能力。

戰國時代的《禹貢》,記載了中國最早水道交通網,全書以相傳夏禹都城安邑(屬冀州,在山西夏縣西北)爲中心水路航運,渭水——黃河——汾水航線便是早期形成的黃河干、支流結爲一體的航運路線。

秦統一六國後,也在黃河小北幹流展開了大規模運輸。《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秦朝“發天下丁男以守北河”,同時讓天下的人急運糧草,從黃、腄、琅邪靠海邊的郡縣出發,運送到北河去,大概花費三十鍾糧草能運到一石。北河即河套地區東、西流向的黃河,關東糧食車轉船運,通過運河或濟水進入黃河,逆黃河達禹門口下改作陸運,最後運抵北河一帶。這種長距離的水陸聯運,的確爲前代所無,路途運輸成本奇高。史學家常常以此當秦時暴政例子來講述。

黃河在西漢是重要的漕運通道。《史記·河渠書》記載,西漢武帝元朔年間(前128-前123年),河東太守番系用黃河小北幹流漕運糧食。以往漕運在經過三門峽砥柱時耗損很大,在河東郡的黃河東岸開渠引黃河水溉田,每年可收得穀物200萬石以上。這些穀物,沿黃河及渭水航道,船運至長安,以減少從關東漕運穀物的數量,大大減輕關東百姓的負擔

黃河在東漢時漕運運輸方向發生重大變化。東漢以洛陽爲都,關中不從事農業的人口大爲減少。關中從糧食輸入變爲輸出。《後漢書·西羌傳》記載虞詡上疏,說到雍州(關中地區)之域“水草豐美,土宜產牧,牛馬銜尾,羣羊塞道。北阻山河,乘厄據險,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軍糧饒足。故孝武皇帝光武築朔方,開西河,置上郡,皆爲此也”。東漢朔方郡轄境大致和秦代北河範圍相同,相當於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後套一帶。虞詡指出當時關中是爲北邊軍事服務的軍糧供應基地。這些軍糧利用黃河航道漕運至壺口瀑布附近,然後陸運至朔方郡一帶,供邊卒食用。同樣是通過黃河向北方轉運糧食,東漢做法卻得到史學家稱讚,只能說這是學者對秦朝強加“暴政”符號而已,秦朝在河套地區駐兵和運糧,抵禦遊牧民族南侵,維護中國統一和平局面,是積極意義遠大於消極意義的,不能以此作爲“暴秦”標籤。

東漢後,除了西晉短暫的統一中國外,中國進入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時代,黃河上運輸也多爲軍事服務,持續時間短。隋朝統一中國,黃河上大規模漕運就開展開來,黃河漕運是沿汾水將汾、晉、絳等地的幾百萬擔漕糧,由汾入黃,由黃入渭,運到京師長安。如隋開皇三年(583年)大興漕運,在河東的蒲州(山西省永濟市)設置運米人丁,漕運河東及太原轉來的田賦租糧至京師長安。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繼續興辦漕運,在河東黃河邊把糧食裝船後,順流南下至渭水口,再溯渭水而上至於長安東渭橋倉。《唐會要·漕運》記述:“河渭之間,舟楫相繼”。

除糧食運輸以外,唐代黃河木材漂運興盛,黃河北幹流,從北到南,常年有木材運輸。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713年-756年),長安城營造用的材木,一般都是在黃河北幹流沿側的嵐州(今山西省嵐縣,西鄰黃河)和勝州(今內蒙古托克托縣,西鄰黃河)一帶採伐購運運往長安,它們都是利用黃河北幹流漂流,到三河口再收攏轉入渭水,溯流西上,達於長安。當時在勝州設120名“轉運水手”,負責結成排筏,向下漂運木材。木材漂流可以散放,也可以結成排筏流放,對河道的要求很低,而能流放排筏的河道,不一定可以行船,如壺口至禹門口段,要跨越瀑布,且水流湍急,難以行船,排木卻能順利通行。嵐、勝二州除了向長安供應木材外,每年還要向蒲津橋(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太陽橋(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附近)兩座黃河上的舟橋,漂送一定數量的材木,用來修理、更換舟橋的腳船。

唐朝黃河運輸費用是很低的,在《唐六典》中記載着轉運租物時的運費,路運每馱一百斤,路程一百里,腳錢一百文。黃河運輸百斤百里,上水十六文,下水六文。黃河上水航運只相當於陸運的1/6,下水相當於陸運的1/16。因此只要能使用黃河運輸的地方,官府儘量採用水運物資。

唐末都城由長安遷至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黃河漕運又發生重大變化,來自山西汾河谷地糧食過黃河,再不轉渭河西運。而運至三門峽,轉陸運,再轉黃河運至汴京。北宋仁宗時期,西夏不斷攻擾陝西邊境,陝西沿邊常駐重兵防守,軍糧供應多來自汾河谷地和關中,通過黃河小北幹流水運陸轉,送抵延州、府州等邊地。黃河上漕運與邊防守備密切相關,沒有黃河上漕運,北宋就難以在陝北守備,就不能和西夏維持長時間和平的局面。

金國佔據北方後,延續着北宋時期從陝西、山西運送糧食到中原傳統,《金史·河渠志》記載:定國節度使李復造舟船運陝西糧食,自大慶關(今陝西大荔縣東,黃河西岸)沿黃河順流而下,直抵湖城(在河南靈寶縣西)。除軍糧運輸外,金政權移都汴京(時稱南京)後,宮殿、城市建築用材,很大一部分來自黃河北幹流沿側。《金史·鄭建充傳》記載:“是時營建南京(汴京)宮室,大發河東(今山西)、陝西材木,浮河而下”。

明代沿長城一帶陝北駐軍的糧食供應,多來自山西、河南,很大程度依靠黃河漕運,但規模有限。清代黃河小北幹流槽運發展達到頂峯。那時,黃河航運可以說是南來北往,絡繹不絕,形成一幅繁華熱鬧、船來舟往、人聲鼎沸的繁榮局面。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親巡西安府,路過晉、豫,看到汾、渭兩河直與黃河相通,而河南府(洛陽)居各省之中,水路四達。第二年康熙下旨,讓截留漕糧,積儲備用。若山、陝需糧,即可修造船隻,由黃河挽運。接到命令後,陝西巡撫鄂海,就專門考察了黃河,以及渭河、汾河運道。黃、渭、汾航道得到相應的治理。鄂海還針對當時陝晉商旅一般寧舍水路而走陸路這一問題,說這主要是因爲當時陝西所造船隻是方頭平底,無舵無篷,而水手又不善於操舟,延誤運送時間所致。因此,他建議在江南僱人造船,練好水手,造出有舵、有篷、適合當地水性的船隻,並令本地無論商人、百姓均仿此製造,練習操作。黃河小北幹流運輸大爲改善,大宗運輸接踵而來。

康熙四十二年之後,到了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陝西發生饑荒,曾挽運豫糧10萬石,運至潼關三河口,分發至黃河、渭河、北洛河沿河各地倉敖,以賑濟饑民。清代黃河上大宗運輸除了糧食,還有食鹽、煤炭、木材。陝西主要食用晉南的解鹽外,還有陝北、寧夏、內蒙古的池鹽等。它們每年通過黃河運輸量非常大,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起,沿黃河內運的鹽,每年500船,載1400萬斤。煤炭運輸也是大宗,乾隆時所修《同州府志》記載當時陝西水上煤炭運輸情況說:“石炭,龍門內上峪口皆有,荒山絕壑,穿穴以出,負擔驢騾,絡繹於道。每歲十一月,舸艓連尾上下,浮於河,由韓而郃、而同、華,載以易粟,歲以爲常”。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傅應奎撰《韓城志》記載:龍門煤炭“每數十百艘連尾上下,自渭達於長安、盩厔、鄠以西,載以易粟”,煤運相當興盛。清康熙四年(1665年),陝西巡撫賈漢復豁免了韓城縣的沿河津渡炭船稅,鼓勵航運事業的發展。

從晉販賣至關中的生活、生產用品運輸也基本依靠黃河。光緒《平遙縣誌·雜錄》記載:“晉之炭、鐵、棗、酒及諸土產之物,車推舟載,日販於秦”。光緒《鄠(戶)縣鄉土志》也說:“鐵貨,如鐵釘,鐵銷之類,除自制外,由山西澤州、潞安等府,水運至河口(三河口),由河口陸運至戶,每年共銷六七萬件。鐵鏵由山西河津樊村鎮水運至咸陽,由咸陽至戶,每年共銷十萬餘葉。鐵鍋由山西水運來,每年約銷五百口”。戶縣很多土特產品也通過渭、黃、汾水路運往山西省,如烏藥(年銷五六十萬斤)、藕粉(年銷20萬包,每包14兩),松柏枋板(年銷七八百副)。光緒《華州鄉土志》載:“其輸入品則煤鐵之舟,泛於河、渭,來自山西”。此類記載遍佈關中各地縣誌記載。這些充分體現了黃河小北幹流運輸的重要性。

民國成立後,黃河航運管理分散於陝、晉、豫三省,管理雜亂無序。直到黃河水利委員會(簡稱黃委)成立,黃河航運管理才走向正軌。李儀祉先生是首任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委員長,李儀祉在黃委創辦的《黃河水利月利》中,對黃河航運寫了多篇文章,強調了航運便利性。李儀祉說,陝北之皮毛,神木之鹽,延長之石油,晉省之棉花,韓城之煤,都是黃河沿岸的物產,但苦於運輸成本高昂,難以遠銷,應以黃河航運爲根本,使得它們得以外銷。

西安省城煤價奇昂,即轉運不便之故。在李儀祉先生倡導下,陝西省組織從韓城禹門口以下,利用民船運煤,水程280裏,三、四日達於三河口,再西溯渭河,至西安省城以北30裏的草灘鎮。溯渭河而上時,三船一運,裝煤二三十萬斤,極大緩解了西安城缺煤之苦。有人會問,爲何蒲城、白水、銅川都有煤,西安爲何不多用,而多用韓城煤?因此上三地,轉運困難,運輸成本奇高,韓城從黃河水運到西安每噸煤售價3。77元,而從蒲城運煤到渭河邊,陸運每噸運費就高達4元多。後來爲了方便運輸,從白水到渭南渭河邊修建一條輕便鐵路,才使得運輸成本大爲降低。

黃河航運佔據着關中內河首位,據上世紀30年代陝西省渭、黃、洛三河航運總量統計,某年通過對棉花、水煙、藥材、牛皮、牛毛、茶、鹽、煤、炭、煤油、布、鐵、柿餅、食糧、雜貨、京貨、麪粉、麥、麻等19種物品調查,渭河運輸爲5260噸,黃河運輸爲34784噸,洛河運輸爲3910噸。黃河運輸量是渭河的6倍。

新中國成立後,黃河小北幹流船運發展很快,建國初期,在潼關至禹門口一段黃河經營航運還是很繁忙的。合陽縣百良鎮岔峪村74歲老人雷昌乾回憶說,他小時候黃河南北通行的船是很多的,每天都可以看到。主要運送韓城的煤和木材,還有秋、冬、春季節,將韓城、合陽的一部分農產品,經由潼關船運至渭南交有關部門收購,然後轉運西安。下水船都是裝的滿滿的,上水船基本都是空船,逆水而上由縴夫拖曳上行。雷昌乾回憶,十數名或數十名船伕拽着纖繩,四肢着地,纖繩壓筋勒骨,蹣跚而行。落灘是指大貨船遇到淺灘擱置不能行動。船臥灘後,無論天氣冷暖,船伕與縴夫們均要下水把沙石挖開,開闢航路。就算寒冬雪後,縴夫也要下水赤足拖拉,十分辛苦。

1962年關中內河航運管理處改爲關中航運公司後,根據三門峽水庫設想的發展藍圖,曾計劃在潼關至韓城間開闢機船航運,並進行試航,由於黃河泥沙含量劇增,大量泥沙沉積於河牀,使水路交通通往困難。試航未獲成功,加上公路、鐵路運輸的發展,黃河小北幹流段航運不但沒有擴大,反而變成停滯。1985年,恢復了韓城、合陽、大荔、潼關四縣境內的航運碼頭,並對禹門口—潼關間的黃河航道治理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同時,建立了潼關黃河造船廠,試製適應黃河小北幹流特點的超淺機駁船和鋼質機動船,但均未獲得多少成功,黃河小北幹流航運仍然處於基本停擺狀況。

時光荏苒,如今隨着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航空等運輸業的發展加上黃河自身原因,使得如今黃河航運成爲了歷史。但古老的黃河航運無疑在陝西乃至全國的航運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並將銘刻在歷史和時光的巨輪上,昭著豐碑。

篇五: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

用心記錄扶貧檔案,見證鸕鶿美麗變遷

“戶主:李某某,家中人口數:5,耕地面積:3畝,主要致貧原因:患病、無勞動能力;飲水是否困難:是……”走進龍門縣龍城街道辦鸕鶿村委檔案室,就看到,一份份精準扶貧檔案被整齊地擺放在檔案櫃中,隨機抽取一件,翻開其中的扶貧手冊,可以清晰地看到貧困戶家庭基本信息、致貧原因、幫扶計劃、脫貧覈查表等內容填寫工整,貧困戶收支情況、幫扶措施及幫扶責任人等10多項信息一目瞭然。

作爲惠州聯通派駐到龍門縣鸕鶿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陳贊滔介紹說,鸕鶿村精準扶貧檔案嚴格按照市、縣相關要求,進行痕跡化管理,實現了精準識別、精準規劃、精準施策、精準見證、精準糾錯“五個精準”,確保了各項幫扶措施可追溯、可查詢、可評價、可問責。“這些檔案都是我親自核實、填報、整理的,請黨組織放心。”他言語間帶着滿滿的自信,四方的臉龐上掛着敦厚的笑容,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裏,透露出自信而堅韌的目光。

陳贊滔深知,建立扶貧檔案是各項扶貧工作是否精準的重要前提,必須要做到精益求精,既要經得起當前工作的檢驗,更要經得起以後的考驗。爲詳細掌握鸕鶿村的實際情況和村民的實際需求,自進駐鸕鶿村的第一天起,他就深入各組各戶,同當地羣衆面對面交談,詳細記錄下瞭解到的貧困戶家庭人口、耕地、產業發展、經濟收入等情況,分門別類歸納梳理出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和生產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難,最終形成精準幫扶、精準脫貧依據,並制定脫貧計劃。

陳贊滔說,每天的工作內容雖然看起來都很微不足道,但是在這一張張登記表的背後記載着貧困戶發生的變化。通過這些檔案可以看到,五年來,在底子清、情況明的情況下,共幫助7戶貧困戶進行創業幫扶;7戶貧困戶申報危房改造;4戶貧困戶成功申請低保補貼,協助12戶貧困戶落實小額貸款的政策,共貸款59萬元;幫助貧困戶子女49人分別享受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等的教育幫扶政策。經紮實有效的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對口的幫扶貧困戶全部如期脫貧。

如今的鸕鶿村在惠州聯通黨委的幫扶及村兩委的帶領下,鸕鶿村人居環境大變樣,村民們的精神面貌大幅提升,2018年鸕鶿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委員會評爲“廣東省衛生村”,2019年惠州聯通黨委收到惠州市扶貧辦的表揚信。作爲惠州聯通派駐鸕鶿村扶貧幹部,2019年12月陳贊滔三年考覈期滿獲得龍門縣委組織部考覈“優秀”的成績,同年榮獲廣東聯通“優秀扶貧幹部”榮譽稱號。

篇六: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

用扶貧檔案繪出小康畫卷

福地嶺村是茂名市電白區羅坑鎮東北部的一個小村,距電白市區70公里,地處偏遠,儘管道路勉強修通,但貧困落後的巨大慣性仍然停留在村中。村內水利設施殘舊老化失修,種植結構傳統單一、科技含量低,產銷關係脫節,留守村民老弱病殘多,缺乏強勞動力,意外傷殘、疾病問題壓倒了一個個家庭。

過去四年,茂名聯通以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收入及完成年度減貧任務爲主要目標,重點開展基礎設施、產業扶貧、危房改造、就業培訓等專項扶貧項目,實現福地嶺村包聯貧困戶全面脫貧摘帽。

扶貧工作任重道遠。茂名聯通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精準扶貧和建設新農村示範村的要求,積極履行央企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把扶貧重任扛在肩頭,努力改變貧困村的落後面貌。同時,選任能幹事、有擔當的駐村幹部深入扶貧攻堅第一線,駐村幹部林海深就是其中一人。他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聰明與才智、汗水與淚水,拋灑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

隨着脫貧攻堅戰的打響,產業扶貧成爲一個流行詞。茂名聯通和當地政府同謀共劃,結合貧困地區資源稟賦,聚焦特色農產品,引進廣西優良柑橘品種“滑皮金桔”,打造30畝“冰糖金桔”項目種植基地,培育特色農產品產業化能力。同時,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在福地嶺小學樓頂、文化廣場樓頂、福地嶺村委會樓頂、羅坑鎮河尾山林場樓頂共建設完成1030平方米光伏電站併網發電,保證貧困戶獲得收益分紅,闖出一條高質量穩定脫貧的新路子。

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下,各項工作扶貧紮實開展、穩步推進,取得豐碩成果,福地嶺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公共廁所、垃圾收集點、雨污分流管、廣德好心文化廣場、宣傳欄、路燈等相關設施和場所已基本配備齊全,危房改造全面完成。他還充分利用公司電信運營商的優勢和自身專業技能,讓福地嶺村實現電視信號、寬帶及4G網絡全覆蓋,帶領村民跨進5G新時代。林海深與當地羣衆共同譜寫了精準扶貧的華彩樂章,福地嶺村因此重獲新生。

“精準扶貧要抓好檔案管理。”林海深說。扶貧工作中,他做到“戶有卡、村有冊”,並設置專櫃管理。一方面,做好貧困戶一戶一檔的紙質資料,包括申請書、信息採集表、戶口簿複印件、身份證複印件、貧困戶相片、幫扶記錄簿、項目資料、低保五保證等。另一方面,做好村級檔案資料,通過“廣東省新時期精準扶貧信息管理平臺”建檔立卡,完成貧困戶年度計劃,錄入每月收入、幫扶動態等情況,及時更新數據,確保檔案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這些檔案資料和新舊照片,是福地嶺村四年來的脫貧攻堅歷程的縮影,更是小康路的真實見證。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345881.html

  • 標籤: 檔案 主題 徵文活動 精選 範文 20篇作文的主要內容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年國際檔案日主題徵文活動範文(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