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作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作文

 作者: | 閱讀: 8.32W 次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範文(精選9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範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1

《幼兒行爲的觀察與記錄》作爲學前教育的經典著作,勇於創新,與時俱進,注意關注兒童教育工作的新形勢,引入新的理論成果。目前的第五版就融入了近期的語言研究的成果以及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融合了皮亞傑關於兒童發展的思想。第十二章針對引發特殊關注的兒童羣體論述了觀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記錄實例,並列出大量詳細的觀察要點,使我受益良多。

一、記錄需要特殊關注兒童的必要性。

每個幼兒園都會出現少數程度不同的特殊兒童,這類兒童的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既對早期教育給予期望,同時還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兒童進行交往,受到同伴的影響,減少孩子的孤獨,讓孩子愉快地渡過幼兒園時光。對每一名兒童和每一個動作來說,他們都是獨特的。因爲沒有兒童在不伴有一系列行爲的情況下使用材料或者參與任何形式的遊戲。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細節猜測兒童對材料的情感反應,從而更好的對兒童進行“診治”。當教師們遵循維果茨基的教誨,力圖發現這些兒童可以“獨立地或在她人的幫助下”在“最近發展區”中做到什麼時,觀察和記錄可以爲教師們提供支持。觀察是教師與行爲怪異或惹是生非的兒童建立同情關係的關鍵所在。

二、如何觀察需要特殊關注的兒童。

從社交/情感、身體、認知/交流/語言以及遊戲等更方面,觀察兒童如何協同運作。書中通過觀察現實案例,分析出案例中的存在的問題。例如:該兒童傳達了什麼信息和想法?該兒童能夠獨立地將自己的遊戲組織好,還是需要另外一名兒童或者老師的外部協助?如果需要協助,是多大程度、什麼類型的協助等。通過這些問題,進一步指導教師應該如何觀察並記錄。當然,我們也必須記錄對個別兒童的特殊意思。我們必須記下兒童如何做手頭的事情。每一次的觀察和記錄不一定要給出怎麼的結論和解決方法,要做的僅僅是客觀如實的記錄孩子的一言一行,即使不是成年人期望的行爲和言語,經過數月的跟蹤觀察和記錄,也許過了半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纔會看到孩子有一點變化和進步,這纔是觀察和記錄的意義。

三、特殊關注兒童的總體印象。

除了個別類型的行爲之外,引發特殊關注兒童有一項突出的特徵可以預示他們存在發展性異常、障礙或學習能力欠缺問題,那就是他們給人的印象遠遠小於其生理年齡。肢體、社交、情感、認知、語言以及言語交流,當這些行爲中的多個結合起來,特別是當它們反覆、持續地發生時,便可以預示着兒童身上存在着某種需要教師進行干預的問題。

回想自己以前的觀察記錄,基本都是籠統的描述,這些都忽略了觀察記錄本身的意義,正確的觀察應該要抓細節、記要點、全面具體,“他做了什麼及如何做;與他有關聯的人和材料的質量及數量,也包括他說了什麼”。類似於這些細節的記錄似乎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觀察記錄中,因爲這些細節從來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我們的記錄也是建立在主觀臆想和大致觀察的基礎上就進行了概括的籠統的總結性表述,所謂的分析和措施現在看來也成了膚淺的解決方式。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的反省,對觀察和記錄有了新的認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說明中指出,教師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同時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因此幼兒教師在日常中更應該對幼兒行爲進行觀察與記錄,能夠讓幼兒得到充分的關注,並且因材施教。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2

剛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看標題,第一感覺就是這難道是一本幼兒園食譜嗎?或者是班級的美食主題的區域活動?感覺很神奇也挺有意思,不禁翻開了目錄,大致瀏覽了一下。果然,書裏面從不同的年齡段班級選取了多樣的美食主題,向讀者介紹了炊事活動的開展情況,以各種豐富的活動案例爲主,配上圖片,讓我們很清晰的知道了什麼是幼兒園的炊事活動。

當我深入閱讀此書後,它顛覆了我腦海中美食區域的印象,無論從規模上、組織上、課程上、實施計劃的制定上等,它都已經不僅僅是區域活動了,而成爲了一個很有特色的成系統的園本課程。一個幼兒園居然可以把炊事活動開展的如此深入、有活力,深深的震撼了我,也將我引向了這個從未涉足過的領域之中。

當前,國內外所運用的幼兒園課程藍本中,專門從事炊事活動研究的並不多,國內雖然有一些幼兒園開展了炊事活動,但活動內容較零星、單一,各活動內容之間缺乏有機的練習,活動形式也主要以集體教學爲主。可以說在這方面尚未有很好的研究,因此,形成較系統的、有創新意義的幼兒炊事課程彰顯了現實意義和引領作用。

書中很好的向我們展示了幼兒園炊事活動的系統性,從活動的準備到活動的管理以及活動的組織策略,讓讀者從一個較高的高度整體把握炊事活動的開展模式。之前的我,提到幼兒園美食活動,只是停留在區域活動中,如:夜市、餐館、肯德基等。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幼兒園炊事活動是一個真實的活動,他是生活的實習場,要想給孩子帶來最好最有價值的生活體驗,就要認真的創設真實的生活環境,從“假想、假吃、假玩”中走出來,切切實實的爲幼兒提供廣闊的操作平臺。要想提供真實的生活環境,社區資源、家長資源就變得非常重要,炊事活動的開展離不開菜場、家庭、廚房等生活場所。孩子們要真正的去菜場買菜,回來以後嘗試擇菜、洗菜、切菜、準備材料,做飯、炒菜,最後分享品嚐,回家以後進行延伸活動。當這一切孩子們都親身經歷過以後,我想家長們不得不感嘆是自己束縛了孩子們的發展空間。幼兒園的炊事活動真的可以從多個領域去鍛鍊孩子們的能力,人際交往、動手能力、科學活動、營養搭配、色彩搭配等等,無形無痕中讓孩子多方面得到了開發,真的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形式,更難得的是它非常吸引孩子,孩子們願意去嘗試,樂於去探索,這難道不就是我們教育所追求的最有價值的活動嗎?當現在的孩子被太多的補習班所困擾,當家長們爲孩子學會鋼琴、舞蹈、毛筆字而感到欣慰的時候,當我們的老師還只是滿足於課堂教學的時候,可曾想到孩子的天性是什麼?他們最需要什麼?幼兒園的炊事活動,就來自於孩子的生活,滋潤着孩子的童年——也許只是簡單的“挖野菜”都是成爲他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之一。

炊事活動對於老師也是一個挑戰,現在年輕教師很多,在家燒菜的機會真的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基本不會。但是要知道幼兒進行炊事活動,首先教師需要以身作則,自己先學會各項炊事技能。炊事活動對幼兒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會,而且是與生活完美切合的,生活中的切菜、切水果、燒菜這一系列有趣的生活經驗將帶着孩子一同參與。在生活中,家長往往瞻前顧後,不讓孩子拿刀,不讓孩子洗菜,不讓孩子用剪刀等,孩子們應有的一些基本技能都在家長的保護傘下消失了。爲此,幼兒園更應該在學校裏讓孩子們自由得操作,自由得進行活動,炊事活動的意義就顯得更爲突出了。孩子們可以在操作中不斷獲得新的技能,愛上活動的同時也會愛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熱愛生活的人大多都會擁有一顆熱情、有朝氣的心,對於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是多麼的重要啊。如果真的有機會,我也希望可以在我的班級、我的.幼兒園裏開展炊事活動,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開始,只要孩子們玩的開心,生活的有激情,比什麼都重要!

謝謝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帶我走進了一個新的活動天地,深刻的認識了幼兒園炊事活動,它真的是一個頗具理論價值、現實意義以及發展前景的課題。作爲一種全新的園本化課程模式,同時還是最具綜合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幼兒、教師以及課程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教育應該順應自然,順應幼兒發展規律,通過炊事活動實現幼兒自我的展開和自我實現的內在發展,讓幼兒在與教師、同伴的互動,以及在實踐、經驗的碰撞中獲得發展。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3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爲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爲我們是爲他們好。其實,作爲“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爲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爲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爲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着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爲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單純的是爲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必須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

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羣衆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爲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爲,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爲: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

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必須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裏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爲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來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

行爲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爲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爲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着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爲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爲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爲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4

剛拿到這本書時便隨手翻了翻,覺得這是一本純理論書。可是,當我認真翻閱時,卻發現這本書所講述的每一個理念都會有一個個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進行反思,能使我在看的時候聯繫到平時的工作情況。

翻開這本書的的第一頁是導言,它一開始便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社會、家庭、兒童與幼兒園之間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而這也是我步入幼師這個行業首先要弄清楚的基本關係。作爲教師,我們必須對理論與實踐進行反洗,結合當今社會與家庭的發展狀況思考,發掘自身的理論發展能力,構建理論與實踐對話、理論實踐結合具體教學情境、教師與具體幼兒在具體教學情境中對話的智慧的幼兒園教育學。

通俗化、故事化的語言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豐富的教育活動案例剖析說明一些原理或新的理念。讓我瞭解到其實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處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一位哲人說得好:“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後面,那麼你肯定一定在向前看;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在前面,那麼你肯定一直在向後看。”目光決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卻永遠因爲目光而不同。關鍵是,即使我們處於一個確定的位置上,目光卻依然可以投往任何一個方向。

教學方式要隨着理念更新,對待幼兒我們要進行一次重新的定位,多關注教學實踐操作層面,教學細節與實效,多關注幼兒的認知程度和今後的發展,並將其作爲自己教學的出發點,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形勢的發展要求。學前教育關係到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之興盛,這對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對實施素質教育的挑戰。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孩子的行爲,你會發現他們只是比我們多了一下好奇與期待,多了些童真與可愛,我們要對孩子多一份愛,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庸,不是承認的預備,他們都是有獨立的生命試題,有着獨特的身心結構,我們應該尊重瞭解兒童自己的心靈世界、興趣、需要、獨特的人格,他們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這些都是幼兒成長的內在需要,就如著名的教育家孫雲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愛,要從尊重開始”。作爲一位幼師,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孩子。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5

最近,我在閱讀一本書名字叫《不會說話的孩子想“說”什麼》。其中有一個章節談到“培養快樂、負責、有潛質孩子的5個訣竅”。

在學習這5個訣竅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會使用的9種情緒密碼:好奇、開心、驚奇、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

訣竅1,允許孩子充分、合理地表達所有的情緒密碼(儘可能不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壓抑)。表示開心、好奇的情緒密碼,都是正面的情緒密碼;表示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這些都是負面的情緒密碼。

訣竅2,儘可能鼓勵孩子多多表達好奇和開心的情緒密碼(儘可能讓正面情緒充分發揮,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圖書或是雜誌,開始動手撕扯。如果這本書不是那麼珍重,你不妨先觀察一會兒,看看孩子對撕扯所發出的聲音、撕扯時候的感覺、撕扯本身都有什麼反應。或者你就應捫心自問,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親撕報紙的動作。然後,要讓孩子知道,你認可孩子的興趣,也對此表示欣賞:“這本雜誌很棒,對不對?上方的圖案也很漂亮,紙張也很棒喲。”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撕雜誌,那就那另外的紙換下它,同時要跟孩子說:“這本雜誌不能夠撕,這有一張紙,你能夠隨便玩。”

訣竅3,排除引起苦惱的因素(儘可能設法消除因其負面情緒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鏡的人就會哭,如果我們忽視孩子的這種表現,或者對孩子的哭鬧不予理睬,這樣做會讓孩子誤以爲你沒有明白他發出的情緒密碼,這樣不僅僅對孩子沒有幫忙,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苦惱。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能夠把孩子抱起來,讓孩子背對那個人,也能夠請那個人把眼鏡摘下來,或者還能夠問那個人是否介意讓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鏡,以便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訣竅4,用話語幫忙孩子表達情緒密碼。例如,小孩子正因飢餓哭泣時,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時刻同他說話:“我聽到了,孩子,你此刻餓了對吧,我們找點東西來吃吧!”若孩子被汽車喇叭聲嚇到了,你能夠跟他說:“那種聲音真可怕,把你嚇壞了。”孩子開心地蕩着鞦韆,你能夠用話語增強這種經歷給孩子帶來的正面感受,能夠發出誇張的聲音,比如“哇”的一聲,或者說:“你玩的很開心,對不對?”這些語言描述不僅僅對孩子的感覺予以認可,同時也能把孩子身體的感覺用語言描述出來。

訣竅5,明白孩子的願望,他想要變得和大人一樣。1歲大的索尼婭走到電視機後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電線和插頭,這時父親平靜地說:“索尼婭,若果插頭在插座裏,電線就會有電,你碰它會受傷,到我這來,我給你看看這段沒有電的電線,看看到底是怎樣回事。要不來玩這個好玩的球吧!”然後索尼婭走到父親面前,聽父親簡單描述了一下電線和電流的用途,就開心地玩球去了。這時父親不妨說一句:“索尼婭,謝謝你不去玩那些電線,我愛你。”在這件事情上,首先,父親以平靜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並干預了她的危險舉動,儘管孩子不能完全聽懂父親的意思,但她明白說話的含義和語調。其次,他還給索尼婭帶給了一種十分好玩的東西——球。最後,“謝謝你,我愛你!”他用這樣正面的語言對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導索尼婭在行爲上做出改變並給予獎勵。這位父親所有的舉動和反應,都是在給索尼婭師範一些寶貴的經驗,還會有助於她將來長成一個心地仁慈、態度冷靜以及情感和諧的大人。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6

藉着假期時間,我讀了一本關於區域活動方面的書——《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指導》,這本書從區域遊戲入手,圍繞教師在開展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中最關心的五大方面,即區域活動內容與關鍵經驗、區域活動的一般流程、評價要點、問題與對策以及活動案例,進行了理論結合大量實踐案例的闡述。區域活動是幼兒通過參與遊戲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從某中意義上說,是一種幼兒的主體活動,它具有自由、自選、獨立而主動的特點,區域活動賦予了幼兒極大的自由度,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爲幼兒自主習慣和能力養成發展提供了條件。

我班幼兒是大班孩子,每當他們玩完區域活動後,總會有一些材料被破壞,比如說搭建區的紙箱,孩子們就很隨意的坐在上面或用腳踢來踢去,通常遇到這樣的事件後,我都會批評不愛惜的孩子,然後自己把箱子修整一下或扔掉,可是,孩子仍舊不愛惜箱子,導致搭建區的紙箱越來越少。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發現我的做法都是錯的。我們製作材料時首先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耐用性、這樣可以減少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不小心導致的破損;擺放材料的位置也要適合幼兒的取放,防止幼兒在取放過程中的自然破損;每當投放新的材料時,我們要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討論這種材料是什麼做成的,使用時要注意什麼問題,瞭解材料的製作過程,使幼兒產生愛惜材料的責任感,培養幼兒愛惜材料的良好習慣。我們還要制定遊戲規則,和幼兒一起商討,每個區域應有什麼樣的規則,比如:輕拿輕放、擺放整齊、材料分類,放在固定位置、按正確方法使用材料、及時整理清潔等;對不愛惜材料的幼兒要及時提醒勸告制止。在材料破損後要指導幼兒及時修補破損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能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又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修理辦法。

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爲我班幼兒之所以不愛惜材料道具,教育過後又屢教不改,就只因爲我沒有把他們放在主導的位置,當發生不愛惜材料的情況發生時,我批評他們幾句後,剩下的“爛攤子”就我收拾了,孩子們並不能深刻了解、體會到愛惜材料的重要性,在以後的日子裏,如果再遇到不愛惜材料的的情況發生,我會用以上的方法採取措施,我相信我班幼兒不愛惜材料的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少,會越來越好。

讀了這本書後,我學到了很多,爲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我會努力成爲幼兒遊戲的發現者、支持者,角色扮演的引導者、矛盾衝突的協調者,在孩子的區域活動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讓更多的孩子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7

我們幼兒園是一所新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活動的開展都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雖然聽過一些專家講座,在網上了解過一些相關的資料,但對於區域活動的創設和活動的有效開展還是有種不知從何做起的感覺。而這本董旭花教授主編的《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指導》一書真不亞於雪中送炭,讓我一口氣讀完後還是愛不釋卷,時不時拿出來研讀一番。

書中說到,學習傾向的區域一般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投放材料,目標性更強,更具有學習和技能練習的成分,教師通過控制材料支持或引導幼兒的活動。學習性區域相對來講比較安靜,有一定的規則,講究秩序,對於幼兒的智能和動作發展有益,也有助於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是指那些學習傾向較突出的區域,主要有生活操作區、美工區、益智區、科學區等。本書圍繞教師在開展生活操作區、美工區、益智區、科學區這四個學習性區域最關心的五大方面,即區域活動內容與關鍵經驗、區域活動的一般流程、區域評價的一般要點、問題與對策以及活動案例,進行了理論結合大量實踐案例的闡述。

令人欣喜的是,書中按照每個區對教師關心的五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解答,還結合了很多的案例進行說明,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說,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強的參考價值。例如在生活操作區,書中指出,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生活技能練習和精細動作發展兩大類。生活技能練習主要包括疊手絹、穿衣服、擇菜、剝豆子、使用工具、整理學習用品等與自己生存、生活相關的練習活動;精細動作發展主要包括抓、倒、夾、擰、編織等於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密切相關的活動。還例舉了每個動作的練習可以提供的材料、難易程度,如抓的練習:由易到難又可以分爲五指抓、三指抓、二指抓等。最初幼兒是五指抓,教師可以提供大一些的物品,如乒乓球、核桃,逐步過渡到小一些的物品,讓幼兒練習三指抓和二指抓。書中用表格的形式說明了各年齡段的關鍵經驗,讓老師對幼兒各年齡段的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在實際開展班級的學習性區域遊戲時,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而在書中,對每一個區域都會有問題與對策的例舉和解答。針對教師在各個區域的環境創設與活動組織指導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分別闡述了應對的具體策略。每個區域的問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應對策略也具體明確,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性。例如我們都會遇到孩子對數學遊戲不感興趣,怎樣提高幼兒對數學遊戲的興趣是我們一線教師比較頭痛的問題。而書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書中還例舉了大量的活動案例,對每個案例的適合年齡段、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操作要點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讓我們可以在實際操作中進行參考、借鑑或受到啓發,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區域的遊戲內容和材料。在這本書的指導和引領下,我對幼兒園區域活動如何創設與有效的開展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8

《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五個領域、三個階段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和介紹。五個領域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三個階段包括3—4歲、4—5歲、5—6歲。每個領域的各個階段全面的講解了幼兒的生理、心理髮展特點並給出了詳細具體的教育建議。讀完本篇讓我深刻認識到,幼兒教師不僅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啓發幼兒的智力,還要引導幼兒在3—6歲階段建立對這個世界萬物的初步認知,讓幼兒在這個階段活得健康、快樂、有自信。那麼我們作爲教師更要學習科學的幼兒教育方式,以便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

《指南》在健康領域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身心健康、動作發展、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對三種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身體發展、動作發展、習慣與能力方面的不同表現進行了合理詳細的分析。對幼兒來說身體正處於生長髮展迅速的階段,身體素質固然是重中之重。《指南》中對於健康領域的要求除了幼兒身體各個器官,各個組織的發展正常外,還提到了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方面的發展。當今社會大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父母,奶奶爺爺對孩子百依百順,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那麼,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這都是需要幼師長期對孩子進行耐心引導才能養成的。

《指南》中提到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幼師在教育活動中創設輕鬆良好的語言環境,從培養孩子的自信入手,鼓勵孩子自信大膽的表達思想。同時也要求幼師認真的傾聽孩子的表達,積極給予迴應,並引導孩子在表達上養成文明用語的習慣。對於內向型的孩子積極給予鼓勵,對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大加鼓勵。孩子在學習語言最直接地途徑就是模仿,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應文明用語,做好榜樣。

在社會領域主要是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社會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在教學上沒有要求孩子掌握多少文化知識,而是重在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包括愛國情懷、集體感、歸屬感、關心愛護他人等等。同時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教育。社會學習也應滲透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多帶孩子參加社區活動,與別的孩子做遊戲等等,這是說教的教育方式所達不到的。

《指南》中講到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我想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中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這個世界對於孩子來說是神奇的,他們在好奇心的引導下,對於什麼都想要摸摸碰碰。很多時候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人看來是孩子調皮、搗蛋,限制孩子的行爲甚至批評孩子。那麼作爲幼師,應多鼓勵孩子的探究周圍的新鮮事物,引導孩子思考,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觸碰未知的世界,當然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作爲一名藝術課程的教師,通過《指南》的學習,在藝術領域產生了共鳴同時也值得我深思。我膚淺的認爲幼兒美術教育是孩子解放天性的過程。追求美的感受以及孩子的塗塗畫畫都同樣是幼兒天性的表現。有人甚至認爲孩子塗塗畫畫的本能是源自於還在襁褓中時塗抹大便帶來的享受。

那麼作爲一名美術老師改如何引導孩子的美育呢?

第一,相信每個孩子都是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兒童的審美和認識和成人的理性思維不同,試着理解和欣賞孩子的畫作,孩子在生活中的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只是我們缺少發現和欣賞的眼睛。這讓我想到以前一個孩子,在我上課的時候將蘋果畫成一串一串的,成人可能會問爲什麼呢?孩子的答案是:因爲多。

第二:不吝嗇讚美。老師的鼓勵雖然只有短短几個字,卻能夠給孩子帶來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第三,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他們表達創作的熱情。

第四,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欲。幼兒階段的藝術教育的真正藝術在於使孩子快樂幸福。我們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創作成果。

第五,我認爲最重要一點,藝術教育目的在於讓孩子快樂成長,建立自信。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9

繪本故事《沒有人喜歡我》的作者羅爾·克利尚尼茲,1974年8月10日出生於維也納。讀幼兒園時,他想長大後做動物研究的工作,念小學後,他又夢想自己能夠帶領探險隊,尋找還沒被人發現的動物。不過,他沒發覺自己其實一天到晚都在拿着筆畫畫,高中時代,他才刻意用心地畫畫,只是並沒有得到老師的讚賞。即便如此,他還是通過了畢業的考試,成爲自由畫家。

故事的主人公巴迪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很想交朋友,但是當小老鼠拒絕和他玩之後,他就開始不自信起來,甚至還沒有問別人願不願意和他玩,就因爲別人的態度似乎不友善,覺得別人一定不喜歡他,不願意和他做朋友,所以他越來越退縮……

在故事的前半段裏羅爾,克利尚尼茲,把孩子的心理表現得很細膩。在文字上,他運用重複的句法,讓巴迪在自言自語中,一次又一次地對自己說別人不喜歡他,在圖畫上則以巴迪所站立角度的變化,來表現出他一次比一次膽怯、畏縮。剛開始,小老鼠拒絕了他,他沒有問原因,只覺得小老鼠態度不好,其實是他自己兇巴巴地瞪了小老鼠一眼;等到他去找三隻貓時,因爲怕被拒絕,他把自己藏在牆角,探出頭來看那三隻貓,難怪貓以爲他不懷好意;和兔子見面時,他離得更遠,不敢靠近;到了綿羊棲息的原野,我們只能看見巴迪的耳朵,他幾乎沒有露面,所以在圖畫中,我們看到巴迪因爲心裏的害怕,把自己和別人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了,同時又不懂得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善意,自然交不到朋友。

到了狐狸陪伴巴迪一起去探究原因時,畫面中,我們看到巴迪與那些動物的距離都拉近了,並且巴迪的表情溫和,並且主動和他們交談;在文字中,作者一再讓巴迪重複說:“我想和你們做朋友”,其他動物的反應是:爲什麼巴迪不早說這句話呢?他們之前也是因爲巴迪的態度並不友善,才誤以爲他有惡意。最後,巴迪終於知道小老鼠原先不和他玩,是因爲正忙着做蛋糕,而不是不喜歡他。

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把孩子交朋友時面臨的問題形象地表現了出來,並且告訴了孩子們:自己要先主動的表示善意,才能化解陌生與羞怯,即使遭到拒絕,也可以問問原因,不要因此喪失自信,或是誤會別人。

看過這個作品,讓我思考了很多。如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們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把孩子那顆脆弱的心捧得高高的,孩子認爲自己是最棒的!大家都圍着自己轉!可卻不知道孩子自信心很強的同時,抗挫能力卻逐漸減弱,他們失去了很多溝通,交往的能力。逐漸形成各種心裏問題:抑鬱與孤獨,焦慮與恐懼,嫉妒與怨恨等。生活中不難發現這類孩子的存在:畏縮、自憐……這個作品剛好反應了這個問題,並能較好地讓孩子知道調整自己,學會溝通是能交到朋友的關鍵,不僅如此,在與朋友相處時都應該時時溝通!

每一本書都會解決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商。而當我解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這成人從中尋找到激勵自己的東西。成人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失去一些簡單而又重要的東西。我們是否懂得如何與人溝通和交流呢?當孩子出現問題,請求成人幫助時,往往因爲自己的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心裏需求,就像故事中忙碌的小老鼠。這時,孩子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巴迪和夥伴那樣相互誤解,失去彼此接納的機會。我們是不是能夠蹲下來問一句:“我能幫助你什麼嗎?”或許孩子就會告訴你,他需要什麼,想幹什麼。避免了大家很多猜疑!

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帶給我這些感受,更能帶給孩子一些幫助!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duhougan/621012.html

  • 標籤: 幼兒園 教師 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資格證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 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