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觀後感作文 >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精選7篇)作文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精選7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42W 次

篇一: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精選7篇)作文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近日,我觀看了《長安三萬裏》這部電影,它猶如一本小說,一部傳記,將中國人心中的李白,刻畫得淋漓盡致。

長安,唐朝國都,名揚天下,它奪目的光芒,令無數文人墨客心馳神往。《長安三萬裏》這部電影,以高適的回憶,將大唐由盛轉衰的歷史似卷軸般鋪展開來。

先知人,後論世。我相信,蒼白的歷史能流傳千古,正是有人的存在才增添了色彩。整部電影,展現了兩種人,高適與李白。在大唐盛世之景下,二人截然不同的經歷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陰暗與不公正。

高適,原來也只是一個說話口吃的笨小孩,只因習得高家槍,並在李白的感染下一同來到了長安城,可沒想到奢華長安的背後盡是虛僞,上陣殺敵的高家槍,卻被迫成爲了達官貴人們眼下表演之物。就連年幼的小杜甫也是一針見血,看清了這悲慘的現實。心灰意冷的高適看着好友李白大名鼎鼎,仗劍走天涯,他也沒有向權貴低頭,可是一盆冷水澆醒了他,長安城裏武藝高強者數不勝數,就連李白身邊一好友,也一語道破天機,他們沒得選!高適的心中不解又憤怒,他與李白爭論起來,不願相信這現實的殘酷,一夜之間,高適再也不結巴了。

一次次的離別重逢,高適腳踏實地,勤學苦練,文武雙全,最終當上了三鎮節度使,老年得志,他終於如願,功成名就,但國破家亡,身邊朋友也寥寥無幾。

高適一生貧窮,卻沉穩踏實,他的人生便浸潤在嚴肅與腳踏實地之中,這是多少老實人的縮影,又是多少寒子弟的辛酸。顯然,公平正義拋棄了他們。

李白一生卻幾番起落,但無疑是悽苦的。

年少時,李白穿金戴銀,一身行頭奢華富貴,但他視金錢如糞土,把酒當歌,人生幾何!整個電影院時常回蕩着他那豪放的笑聲,如癡如醉。他乃商人之子,劍指長安,卻被人厭惡,空有一身才華卻連張口的機會也沒有,但李白不愧爲謫仙人,吃了閉門羹的他,笑聲卻更加放縱,手舞足蹈,將怒氣與不屑一笑而過,笑他人有眼無珠,笑自己志向凡俗。因而來到黃鶴樓,少年李白詩性大發,在見到崔顥詩中“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之後,依舊放聲大笑,笑自己才學淺薄,但他卻從未心灰意冷。多年以後,當他同樣在黃鶴樓上吟誦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之時,此時的李白終於嶄露頭角。高適再回長安,此刻的李白已名聲大振,花天酒地,以詩會友,身邊朋友絕無等閒之輩,“謫仙人”的名號也人盡皆知。到了中年,卻命運弄人,一夜之間,李白從“謫仙人”變得窮困潦倒,再次見到高適之時,竟是被人當成小偷捉拿質問,此時的他已無半點“謫仙人”的瀟灑模樣,但心中的豪情卻絲毫未減。心灰意冷之際,他走上了問道的路,那首驚天動地的《將進酒》脫口而出時,正是他人生的最貧苦之時,卻也是他人生中最浪漫的時刻,拋開了一切,真正地成爲了“仙人”!

後來的李白,鋃鐺入獄,他放蕩的一生,終是被戰爭與現實囚禁,在大唐,那豪放的笑就失此消失……

人人說李白一生自由自在,放蕩不羈。但這花天酒地的背後,又有多少辛酸,他借酒消愁,以詩爲伴,這便是他在這不公平的世界裏唯一的慰藉,他那無盡的笑聲背後,又有多少無奈憂愁?

“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縱觀李白與高適的一生,李白心中的大鵬自由自在,即便傷痕累累,卻依舊朝着朝陽進發,直達心底的銀河,因爲他堅信無論飛向何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而高適呢?他心裏的那隻大鵬,跌跌撞撞,飛向遠方,垂垂暮老之時,安心歸巢。

兩隻大鵬,各自飛翔,李白心中的大鵬日照金光,隨風飛翔,成了人們心中無盡的浪漫之光;高適心中的大鵬雖然散盡了光芒,卻成了人們最真切的念想。

李白與高適,無疑是人們一生的正反面,理想與現實,在現實之中,可能理想不堪一擊,但那又如何?總要相信自己,相信“輕舟已過萬重山”!

只要詩在,書在,長安永遠在。

篇二: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新上映的動畫大片《長安三萬裏》。雖然我已經背了不少唐朝詩人寫的詩,也通過課外書瞭解了一些唐朝的歷史,但觀看以唐朝和唐朝詩人爲背景的動畫電影,還是頭一回。於是,帶着好奇之心和激動之情,我跟着媽媽走進了電影院。

這部電影講述了安史之亂後,吐蕃入侵西南,大唐節度使高適奮起迎戰,戰況一度告急,長安城岌岌可危。電影一開始,吐蕃軍隊就氣勢洶洶地衝進雲山城。不一會兒,攻城的梯子架起來了,大火熊熊燒起來了,大唐首領高適拼死抵抗,可還是阻擋不了敵軍。被逼無奈的高適只能撤退到瀘水關。就在這時,監軍太監來到高適的軍營帳內,要他交代他和李白的事情。於是,白髮銀鬚的高適開始回憶起了自己與李白的往事。

故事裏的李白,才華橫溢,出口成章,詩劍雙絕。可是,他壯志滿懷,卻總是報國無門。他是商人的後代,既不能參加考試入仕途,也得不到“行卷”的機會,也就是“找有名望有地位的人舉薦他入仕途”。不過,好在李白天生樂觀,他不會輕易放棄或鬱鬱寡歡。他總是在喝酒、吟詩,或舞劍,或跟身邊人說着一些豪情萬丈的話。從電影起初時的瀟灑不羈、揮金如土的公子哥,到因爲飲酒而變得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最終淪落爲滿頭白髮的階下囚,李白一生的遭遇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不過,即便遭遇不斷變化,李白的內心仍然沒有變過。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高適。故事裏的高適,雖是名門之後,但生性耿直踏實,低調謙卑。高適自小耍得一手好槍,可是讀書作詩就不那麼擅長了,甚至在讀詩時都需要學童領着他讀。長大後的高適,想去長安闖一番天地,建一番事業。在半路,他遇到了李白,兩人不打不相識,於是結伴一起前往長安。到了長安後,兩人發現,要建功立業根本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即使在曲江宴上賣力地爲玉真公主表演他的高家槍法,高適仍然沒有得到被舉薦的機會。在看了裴將軍的劍法只能淪爲吳道子作畫時的陪襯時,他更加難過了。於是,在比武敗給裴十二後,高適毅然決定回老家“梁園”勤練內功。這樣的回家修煉在電影裏出現了三次,可見高適是多麼踏實上進的人呀。

從兩人認識起到之後的幾十年裏,高適與李白不斷“別過”和“重逢”。每次重逢,他們都會一起探討人生和事業。兩個人即使有着不同的境遇,可是兩人的報國之志一直都沒有變。有一次夜裏,李白又匆匆找到了高適,告訴他吐蕃軍隊要入侵了。聽到這個消息,迎戰的種子在高適心裏生根發芽。年紀雖大,也阻擋不了他堅定的保家衛國之心。

故事的最後,年邁的高適挺起腰板,威風凌凌,雙目炯炯有神,帶着士兵們走了一條小道,打得當時撤空的吐蕃軍隊的大本營一個措手不及,而進攻的吐蕃軍隊卻被困在了瀘水關,被高適提早搬來的救兵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這樣一來,吐蕃就被擊退了,長安城也安全了。更難能可貴的是,高適還把功勞留給了別人。不得不說,高適真的是一位有勇有謀、能擔大任的將領,連本被派來盤問他的監軍太監最後都向他下跪以示尊敬。同時,隨着閱歷和智慧的積累,高適也創作出了許多後人稱道的名句。所以說,高適的確是唐朝政治成就最高的詩人。

這部電影中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出現多位著名詩人和四十多首經典的唐詩,爲這部電影增加了更多的文化魅力和歷史色彩。每當我在屏幕上看到一個個熟悉的詩人名字,或聽到有人在吟誦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名句時,我都特別激動。原來,當唐詩放進歷史中,是那麼地有意思和真實。

這部電影雖然有168分鐘,可是我在電影院不覺得時間漫長,也許是因爲故事很吸引我吧。以高適和李白爲代表的唐朝詩人們,不僅爲後人留下了那麼多經典的詩篇,更用他們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書寫了他們的人生篇章,爲後人留下了千古佳話。

篇三: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看完《長安三萬裏》,我心裏五味雜陳,感觸至深。它是一段由少年輕狂走向穩重成熟的歷史,也是一段真摯忠誠而又鮮爲人知的友誼。

年少的高適背井離鄉,去往長安,渴望能建功立業,報效祖國,實現父親對他的一番期望。誰曾想日光朗朗,芳草萋萋中,突然衝出一位青年,聲稱他是盜賊,與他大打出手。正所謂不打不相識,高適與李白就這樣萍水相逢,卻註定要彼此牽掛,彼此羈絆,彼此同行一生。

李白原是商人之子,想要建功立業便只能通過“行卷”。可卻一次次的被貶低,一次次地被辱罵,一次次的碰壁。即便如此,李白卻還是那個瀟灑的李白,那個自由的李白,那個樂觀的李白,那個有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雄心的李白,那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李白,那個獨一無二的李白,自此便深深地烙印在了高適的心底。

黃鶴樓一別,高適、李白定下一年之約,從此各奔東西。高適得到岐王的賞識,岐王便特地將他的高家槍法安插在讓人眼花繚亂的節目中,打算藉此引起玉真公主的注意。可是,在溫室中長大的花朵,又怎能體會沙場血雨腥風中的艱辛?高適最終還是沒能奪得玉真公主的青睞。但這次經歷卻讓他恍然大悟——高家槍是在血與火中冶煉出來的,是用來上陣殺敵的,又豈能屈辱地在舞臺上搏人一笑?青春可貴,又怎能浪費?保家衛國的信念便又在他心中燃起,沸騰了他的熱血,堅定了他的決心。

高適想明白後,便立即前往揚州,赴他與李白的一年之約。可李白卻絲毫不記得此事!然而最令他痛心的是,友人夜夜笙歌,紙醉金迷,只知尋歡作樂,淡忘遠大抱負。一氣之下,他返回家鄉。一別三年,突然一日,李白卻找到了他。原來,幾月前李白大病一場,幾近死去,這時,最疼愛他的父親卻已撒手人寰,他急忙趕回去,卻發現他的兩個哥早已分完了家產,而他,就要入贅許家了。高適立即阻止,可李白的另一位摯友孟浩然卻很是贊同。高適見李白搖擺不定,但明顯更偏向於孟浩然的意見。他眉頭緊鎖,嚴肅的板着臉,趁李白在題詩板前題詩時,在桌上留下了一個“否”字,便不告而別。於是,二人又分道揚鑣。

這時,高適前往邊塞軍中,領了一支馬隊,打算從基層做起。可誰曾想“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心灰意冷之下,他又離開了軍營。之後,他與李白又多次相遇,多次陪伴,多次互相救贖。黃河之畔,他們開懷大飲,此時的他們,卻已都是兩鬢花白了。李白酒興大發,吟誦出了那首著名的《將進酒》。正是李白的這首詩,奠定了高適此後餘生!是啊,“人生得意須盡歡”“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苦短,何不放肆一把,活出精彩,活出風格,活出自信,活出價值?

臨走前,兩人又來了一次相撲,時光彷彿倒流回了從前,倒流回了從前那兩個“銀鞍配白馬,颯沓如流星”的意氣少年!世間的友情也不過如此了,雖然,幾十年間,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但,人生何必長相伴,遙以相思寄東風!“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時光匆匆逝去,不變的,卻是這真摯的情誼,於是,時光的盡頭,似乎總有兩個青春俊秀的少年,“銀鞍配白馬,颯沓如流星”!

篇四: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天寶年間,一批批才華橫溢的詩人與這最繁榮的時代相遇,大唐有了他們,才真了不起。

大器晚成的高適

影片由高適的視角展開,如今人們若票選大唐人氣最高的詩人,第一李白,第二杜甫,第三人選衆多,王維、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高適……高適不是最出名的,但他卻是這些詩人中官職最高的一位。他用他的人生展示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他出生在一個沒落士族家庭,祖父曾生擒匈奴單于,死後葬於乾陵;父親只做了一個小官,家庭也不富裕;小高適天資也不好,口吃,讀書對於他是極艱難的,但他沒有放棄,勤練武,苦讀書,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去長安謀取功名。

前往長安途中,他遇見了李白,兩人同遊黃鶴樓,分手後來到長安,卻屢屢受挫無奈在歧王府賣藝,希望得到玉真公主賞識。宴席上,在戰場上衝鋒殺敵的高家槍法成爲討好達官顯貴的表演,他使盡渾身解數,將殺敵招數一一展示,但權貴們覺得殺氣太重,沒什麼好看的“花架子”,留給高適的是一片嘲笑聲。離開電影,真實的歷史是沒有隻言片語提及他的此次長安行,歷史,不會給附庸者以地位的。此時,他已近三十歲了。

他回家耕讀,自給自足,提升自己,過了近十年這樣的清苦生活,又去邊疆參軍了。在薊州軍中,將軍們只給他一個記事文人的官,直到多次爭取才得個百夫長職位。然而一次突厥來犯,漫天大雪,高適帶着軍隊千里奔波,白日奮戰夜宿雪地,將士們的屍體將雪山覆蓋,鮮血染紅了大漠。回軍時又遭埋伏,他帶領的小隊只有三人活着回來。而將軍帳下,他看到統帥喝着美酒,歌女唱着小曲跳舞爲他們助興,一派歌舞生平。高適心中無比憤慨,寫下了“將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千古詩句。深感報國無門的他再次回家耕讀,此時,他已43歲了,一事無成,而他祖父,42歲去世。

壯志未籌,他去了哥舒翰帳下。此時,已是安史之亂,朝中有奸臣當道,哥舒翰所守的是大唐最後防線,卻被逼出關擊退叛軍,哥舒翰明知出關必死但軍命難違,最後幾乎全軍覆滅。高適帶着哥舒大夫的期望殺出重圍,回到朝廷,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被封三鎮節度使。

此後,他打擊安史叛軍,平永王之亂,又北擊吐蕃,立不世之功,戰果赫赫。

至此,大唐詩人高適的人生就此落幕,他的一生是一部奮鬥史,經歷過白眼,經歷過打擊,失落過彷惶過,但初心不改,化繭成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人生永不言敗。

人生有憾但詩無憾的謫仙人

李白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蒼海”,“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一個自信灑脫浪漫豪放的李白,瀟灑地走來。他的出生比高適還差,是商人之子,又有胡人血脈,更有人說,他是齊王李元吉的後人,玄武門之變被流放,因此他的自信豪放是那麼可貴,那麼耀眼。

影片中他一擺衣裳,大步流星上前,自信的敲開他人門報上自己的名字,以爲憑他的才華天下沒有什麼門不爲他所開,但那官一聽李白是商人之子,將他奉上的文章一丟,門重重一關。他愣愣的低頭站在硃紅大門前,又突然拔出劍一邊舞一邊大喊:“有眼無珠有眼無珠!”把隨他同來的高適嚇呆了,但很快又大笑起來“哈哈哈,高適,喝酒去!”

在黃鶴樓讀完崔顥的詩歌後,他自嘆不如,卻又不失傲骨,他倚着欄杆望着濤濤不絕的江水瀟灑自信地說到:將來我一定要寫一篇壓倒崔顥《黃鶴樓》的詩!”

落筆搖五嶽,笑傲陵王候,自信灑脫,輸得起又充滿傲氣。這,便是我們心目中的謫仙人。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同樣,這也是李白,一個壯志凌雲卻一生不得志的李白。他詩中寫得很清楚,他想像姜太公一樣做帝王師,成就不世之功。可這位大詩人卻太過天真可愛,意外發現安祿山有造反之心後天真的想告知朝廷;爲實現抱負,年老時參加永王的軍隊寫了幾十首詩稱讚永王,直到被高適的軍隊抓住,還覺得永王是兵馬大元帥,不知他自己就是叛軍中的一員了,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又天真的以爲高適能救他。當年他寫“隨君直到夜郎西”時,沒想到自己也有留放至夜郎的一天吧。

李白的愁是真愁,他詩中的仙氣也是絕無僅有的,他的人生有憾但詩無憾!

電影還有不少詩人,他們兩位只是兩個代表,詩佛王維,正青春年少自信灑脫的詩聖杜甫,少年英氣崔宗之,邊塞詩人王昌齡,草聖張旭……在大唐黃金年華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功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大唐有了他們,方不朽!

篇五: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縱橫詩壇,百年不朽。雲遊四海,廣交詩友。似雲端的大鵬,日行千里;似深海的蒼龍,鱗爪飛揚。幾起幾落之生,只留得下,幾豪幾毅之魂。

便是李白。忘不了,他那餘音猶在的笑聲。似是穿越了千年歷史,通前人的心,亦通後人的心。驚動伏虎,震驚雄獅。如一道光,迸射而來,直抵詩壇的頂峯,幾分浪漫,幾縷豪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忘不了,他那無人匹敵的自信,大鵬一日同風起,扶遙直上九萬里。他便是那鵬,振翅高飛。忘不了,那影視中的“相撲”之術,似俯視了千年歷史,虛實相生,雖看不透,卻能制敵。

李白與高適,是好友。起初,李白去了揚州,高適去了長安。都是有名的大都市,定是繁華。尤其是揚州。鏡花水月,無一不有。水中還停留着一葉小舟,幾點水波,悠悠帶過。姑娘在橋上打鬧,美人於舟上起舞。開元盛世,無奇不有。李白才華盡顯,出口成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所過之處,必有笑聲傳來,必有酒氣撲面,必有詩篇留下。

而後便是一落,輾轉而至長安。在這裏,他飲酒作詩,遇幾位詩友,更是如魚得水。花間一壺酒,引幾番詩情,暖幾次人心,他留得千萬詩篇在長安,爲人口中吟誦。淡泊的微光下,濃重的醉意中幾行好詩掛在詩板上,顯其才,露其心,其灑脫之氣,也於那飛龍似的字跡中顯現出來,還伴有陣陣酒香,真叫人心醉神怡。

而後,便是安史之亂。開元盛世已不復存在,到處是殘宇危樓。朝廷卻殺死了一批又一批賢臣良將,竟把高適這個人品的小官封爲三鎮節度使。長安不久將亡,朝廷亦不久將亡。李白投奔永王,爲他寫下十一首詩,卻不曾想,朝還是王,夕便是賊。李白,那曾受萬人矚目,被稱爲謫仙人的李白,竟落得個“世人皆欲殺”的地步。李白的前途,似一望而盡了。

以往的櫻花爛漫之處,已成了廢墟。橋上不見了百姓,只留下士兵。水面上飄着的,不再是一葉小舟,而變爲軍艦軍船。而李白與高適,終還是蒼顏白髮,垂垂老矣了。

本以爲大唐必亡,未想到高適以虛擊實,一虛一實,騙過了敵人,奪回那長安,打敗敵軍。舊時李白教的“相撲”之術,終也能打仗治國。長安,又有了一絲希望。而李白也獲得釋放,圓滿而歸。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今之長安,猶不及往之繁盛,但只要詩在,書在,詩意酒意在,便永遠是長安了。

篇六: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暑期伊始,動畫電影《長安三萬裏》一躍成爲小朋友,大朋友的安排。影院裏安靜地坐上3小時,一睹大唐盛世。裏面有盛世長安,有家國情懷,還有我熟知的萬千詩句,“詩仙”“詩聖”。沒有那一點不讓我心潮澎湃。

歲月渡口前,你我皆過客

《長安三方里》裏面高適說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我錯了,天下哪有那麼多知己?”讓我想起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印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世上有種愁悵,叫作物是人非。短短數日的相遇稀依舊還歷歷在目,不過短短一年的光景,卻桃花依舊,故人難尋。那句“人面桃花”的嘆婉,是小時候讀不懂,長大後卻化不開的遺憾。回首過往,我們都曾有像李白,高適那樣驚豔時光的相遇,溫柔歲月的相伴。從校園裏的終日作伴到年末的匆匆一聚,那些曾經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人,終究還是一步步走散在時間裏。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席。相逢一場後漸行漸遠本就是常態。在物是人非面前人難免悵然,但我不會忘記那些溫暖的相遇。

詩在,詩人就在,精神就在

影片中的主人公高適,他出身貧寒,從小就飽受生活壓迫,但他一直堅持練就好槍法,且有着一顆報國雄心。可後來他幾次碰壁,又回到家鄉磨練,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靠着堅強、向上、厚積薄發,最終圓夢沙場。而李白卻鍾愛遊歷山水,瀟灑自如,他將大自然的壯麗與自己的豪情融爲一體,樂觀豁達,不拘一格。除了這兩位芳流千古的人,我還注意到一位與之不同的人。她,雖然舞得一手比高適“高家槍”還厲害的“裴家劍”卻是女兒身,不能上戰場保家衛國,但依然樂觀向上,平時女扮男裝,不爲姓別刻版印象所影響,着實讓我嘆驚。我覺得,我在生活、學習中,應該像高三十五一樣勤能補拙,厚積薄發;在遇到困難時,因該向李太白一樣,樂觀害達,不拘一格;當然我更應該像裴“公子”一樣,不爲刻版印象所困,任何事儘自己所能,如自己所願。這樣在堅持一段時間後,我定能像電影裏李白說的一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撫長劍,一揚眉,三萬裏旅途不一定能達到終點。高適說“詩在,書在,長安就在。”而我說:詩在,書在,詩人高尚的精神和美好的品質就在就在,它激勵着我們前進,讓我們勇於拼搏,力爭上游。

篇七: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當我觀看完《長安三萬裏》之後,我對大唐,對唐朝詩人,對唐詩有了新的見解。

電影裏對唐朝景色的復刻,讓我能夠一睹盛世的真容。就比如李白與高適相遇的洞庭湖畔,蘆葦叢生,隨清風而搖曳,此時的風也彷彿是一位遊人,騎馬掠過。在看那水澤,如明鏡一般,映照着藍天白雲和李白、高適騎馬遠去的背影。隨着李、高二人的腳步,我們來到了那座千古名樓—黃鶴樓,夜晚的黃鶴樓燈火輝煌,來來往往的遊客們都聚集在這裏,逍遙一夜,縱情享樂。而這一名樓之中,也有優秀的文化,就是那些在樓中的詩板,來來往往的人們都將自己的熱情和感概、喜悅用詩留在了黃鶴樓,就比如那文才橫溢的崔顥留下的《黃鶴樓》這首詩。這首詩可是連當時的李白都自愧不如,所以便立下了要寫出一篇壓倒黃鶴樓古今以來所有詩句的豪言壯志,當真是一位豪放灑脫的少年!

再放眼長安,當真是大唐不夜城,那精緻絕美的高樓,那人山人海的街道,那繁華的市井,無一不顯示着這盛世百態。許多留下千古佳句的大詩人都曾領略過長安的繁榮昌盛。移步揚州,這也是大唐的一大享樂之地,風景優美,熱鬧非凡,街道上的人馬川流不息。

而《長安三萬裏》中,寫的也是詩人們的遺憾,高適少年時並不出名,四處求官卻只落得個碌碌無爲,但有着李白這些好友的支持與鼓勵,才讓他不斷奮進。高適四五十歲時投奔哥舒翰帳下,當了個八品小官。但在潼關,哥舒翰落敗,士兵們反叛,哥舒翰對高適說:“告訴皇上,我哥舒翰沒有降!”最終高適脫險回到長安,可惜的是大唐皇上,再也見不到那位對自己忠心耿耿,寧死不降的大將。之後高適被提拔爲淮南節度使,討伐永王,看似暮年得志,實際有數不盡的滄桑。

再說李白,少年時意氣風發,放浪不羈。一開始因爲詩歌灑脫,於揚州出名,卻因爲父親去世而落魄,悲傷之際寫下了那首人人傳頌的《靜夜思》。之後入贅許家,然後被賀知章舉薦,又被皇帝賞識,纔有了一段風光的日子,以至於寫封急信“速來長安,速速速”予以高適。之後被玄宗賜金放還,便去求道成爲了世外之人,《將進酒》即寫於此時,看似仙氣十足,灑脫豪放的詩,卻是一位已度半生的詩人,對人間滄桑的感慨。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誤投永王之下,之後高適討伐永王李白淪爲階下囚,這一切似手是命中註定,這位謫仙人,將要遭此一難……

生活充滿險阻,但生機總會降臨,高適寫信請求郭子儀救下了李白,李白被改刑爲流放夜郎,途中又遇皇帝大赦天下,李白被赦免了,李白自由了,便寫下了《早發白帝城》。那句“輕舟已過萬重山”何嘗不是詩人們的釋懷。李白、高適、王昌齡、岑參、杜甫、王維等人,他們都有落魄之時,都有得志之日,他們一生中有憾,但他們留下的詩無憾,一句句千古名句,在那人人習詩的朝代如星光般閃耀,光芒萬丈。安史之亂過後,天下亂了,黃鶴樓毀了,長安也毀了,天下徹底亂了。

難道長安就不復存在了嗎?大唐便不復存在了嗎?並不,無數的歡喜,無數的遺憾,無數詩人一生的影影綽綽,都留在詩中,詩人們不在了嗎?不,他們都成爲了誦仙人,與他們的詩一起流傳。《長安三萬裏》的“長安”指大唐的都城長安,也指詩人們的夢想之地,三萬裏是指詩人們心中的長安,綿延三萬裏不絕,他們以詩築城,句句詩詞寫下了真正的長安!

所以詩在,書在,長安就在!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guanhougan/1434088.html

  • 標籤: 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 精選 三萬裏 長安 觀後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精選7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長安三萬裏觀後感1000字(精選7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