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作文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作文

 作者: | 閱讀: 8.8W 次

一、學習目標: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一)通過找中心句,概括文章要點,體會說明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二)通過排序、對比,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和準確性。

二、教學活動設計:

(一)導入:

語言是我們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通過語言可以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傳遞給其他人。人類之間有語言,大自然也會有語言。

先來看幾則關於農業生產的諺語-農諺。大家一起讀一讀,可以邊拍手邊讀。大家發現非常有趣味性,富有生活氣息、泥土氣息的,在農民伯伯的眼裏,大自然的語言是有聲的,可以指導農業生產的。在科學家竺可楨的筆下,大自然會擁有怎樣的語言呢?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進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

(板書課題、作者)

(二)理清順序之條理

1、一整篇:邏輯性

引導語:首先我們結合每一段的中心句快速瞭解文章的重點內容。快速瞭解文章重點內容的一個方法就是抓中心句,將一些次要的枝枝葉葉的內容刪掉,留下主幹部分便是文章的重點了,課前已經讓大家預習時過了,下面我們看看大家找得怎麼樣?

預設:

(1)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裏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2)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

(3)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爲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爲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4-5)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裏。

(6)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於哪些因素呢?

(7)首先是緯度。

(8)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

(9)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

(10)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

(11)此外還有許多方面的意義。

(12)物候學是關係到農業豐產的科學,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懂得大自然的語言,爭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總結:找完中心句之後,大家發現有一個詞反覆出現,那就是——物候,作爲一篇事理說明文,本文要說明的就是“物候及物候學”的事理。

追問:那麼圍繞着“物候及物候學”哪些知識呢?

明確:

(1)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生產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的因素有哪些?

(4)物候學研究的意義是什麼?

明確:這四項內容的順序可以互換嗎?不可以,邏輯順序。

PPT出示結構圖(全文邏輯)

從現象到本質,再到應用,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這就是邏輯順序。

2、一大段:條理性

文章整體有邏輯性,每個部分也是有邏輯的,我們來看到文章的第三部分,決定物候的因素有哪些?作者在寫作時要素可以調換順序嗎?

(小組討論、交流)

預設:(1)學生抓住首先,第二等標誌性詞語,教給學生用標誌性詞語分析寫作順序的方法;追問11段的標誌性詞語,明確11段是由主到次的寫作順序。

(2)結合中國地圖,明確範圍由大到小,由空間到時間的順序寫作,不能調換。

3、幾句話:嚴密性

段落內部(句子、詞語)之間也很嚴密。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候鳥去來、草木榮枯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

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桃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杏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

這樣看來,花香鳥語,鶯飛草長,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以上文段有4處地方的順序與課文不一致,請你找出來,並說說這樣改可以嗎?爲什麼?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對應下文的花開、布穀鳥來,對應最後的花香鳥語、草長鶯飛,不可以換。都是先寫植物再寫動物。

(2)布穀鳥和花開不可以換,與開頭、結尾呼應。

(3)最後的草長鶯飛不可以換,與前文對應

(4)桃花、杏花不可以換。農諺: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賣苔菜。

總結:先寫植物再寫動物,前後對應;物候順序;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賣苔菜。

過渡語: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文章的遣詞造句是非常有條理的,也是非常準確、嚴密的。而在這準確、嚴密中,我們發現它還非常生動。請看這一段。

4、字裏行間:準確性(生動性)

PPT出示課本第一段。

引導語:請大家從修辭和詞語的角度,賞析這一段,批註2-3處。

第1自然段是一個寫景段,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文章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四季輪換圖。它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抓住了四季景物的特徵,同時,這一段用詞準確生動,例如:“萌發”中的“萌”是幼生、萌動,是生命的最初,“發”是發起、出發,萌發這個詞就準確的寫出了花草樹木,從地底下蠢蠢欲動的萌芽到露出地面的這樣一個過程;“次第”的意思是一個接一個,寫出花漸漸開放,寫出了春天逐漸來臨,是一個能夠表現發展過程的詞語;“載途”形象地表現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過渡總結語:同學們感受到了語言的生動性,分析得很好。其實從詞語的角度賞析,我們還會發現,這一段文字用了很多四字短語:草木萌發、冰雪融化……這些優美的詞語典雅而又詩意,令人應接不暇,像一個個電影鏡頭一樣表現出四季更替的情況,構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

下面我們美美地讀一讀,讀出詩意、典雅,讀出生動、優美。

男(春、秋)女(夏、冬)對讀,最後齊讀。

過渡語:同學們讀出了竺可楨筆下大自然的語言的典雅,感受到了四季之美。而這些四季更替的現象,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在科學上稱之爲物候。

那麼現在我們來探討一下什麼是物候,來看一下現代漢語詞典中對物候這一詞語的解釋。

《現代漢語詞典》——物候:物候指生物的週期性現象與季節氣候的關係,也指自然界非生物變化與季節氣候的關係。

追問:詞典的解釋能否與竺可楨的介紹一一對應呢?

提示:生物:草木各種花燕子布穀鳥植物……

非生物:大地冰雪秋風……

季節氣候:立春、夏季、秋天、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裏

週期性: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變化(現象):融化萌發……

關係: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明確: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準確地詮釋了物候的特點。

總結語:說明文內容的科學性和專業性都比較強,但是科學家竺可楨卻寫的語言淺顯確切、簡潔生動、層次清楚,條理明晰,通俗易懂。這是爲什麼呢?我們要考慮到他的寫作目的。他想要哪些人看。

(三)感知科學家之情懷

依據課下注釋,本文選自《科學大衆》。這是一篇科普文章,這門科學介紹給農民和想要了解這門科學知識的一般讀者。作者運用羣衆明白通順的話,把本來深奧的事理說得清楚明白,讓老百姓瞭解知識並學會運用,這也體現了科學家人文情懷。

插入竺可楨資料。

竺可楨的一生記了厚厚的幾十本日記。共38年零37天……

竺可楨的日記,……每天……都記載着當天的天氣情況,比如天氣陰晴啦……花開花落啦……這竺可楨把這些日記是當作一項科學觀察的工作來做的,非常認真、細緻。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還躺在病牀上,用顫抖的手握住筆,記下:“晴轉多雲,東風一至二級……”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後一篇日記。

結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認真的科學精神

(四)拓展思辨,學以致用

根據本課所學,解決以下問題。自主思考,小組討論,2號展示。3分鐘。

1、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道:“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在我們北京的八月還是熱火朝天的局面,北方的邊塞卻已是花草凋零,雪花飛舞,請你結合本課所學,說說這是什麼原因?

2、王之渙《涼州詞》中寫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爲何涼州的春天來得這樣遲呢?

3、目前,我國第37次南極考察已結束,王同學發現,考察團每年都選擇10月、11月出發,次年4月左右返回。小王問老師,4月春天了,不是越往南溫度越高嗎,爲什麼南極考察團不在趁着天氣晴好,在南極多呆一段時間,多考察一下呢?請你幫老師給小王解釋一下這是爲什麼。(明確竺可楨寫的是北半球尤其是中國的物候現象。)

結語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竺可楨先生用生動有趣又恰到好處的語言,把抽象、枯燥的物候學知識介紹的簡單明白、準確嚴謹,讓老百姓也能讀懂。他用我們身邊常見的自然現象解釋學術理念,這啓發我們,要多觀察生活,細心體會,用心記錄,對於生活的現象保持一種好奇心,學會探究。做生活的有心人,那我們也會成爲一名研究者。

板書設計:

一整篇:邏輯性

一部分:條理性

一段落:嚴密性

字裏行間:準確性(生動性)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huati/1352399.html

  • 標籤: 大自然 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作文200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