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精選5篇)作文

《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51W 次

篇一:《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

《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精選5篇)

輿論監督是人民羣衆的剛需,是引導社會情緒的潤滑劑,是媒體社會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深度調查報道往往和負面報道聯繫在一起,正確開展輿論監督並不是與新聞宣傳對立。在全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只有正確認識輿論監督,理性把握輿論監督,才能揭露時代發展中的現實問題,最大化的發揮正面傳播價值。

輿論監督報道要緊貼時代脈搏,迴應社會關切。輿論監督報道的選題應該具有前瞻性,不僅要聚焦熱點話題,更要關注那些隱藏在深處的社會隱患問題。當新聞調查記者面對衆多冗雜信息的時候,要敏銳的捕捉線索,堅持公共的傳播價值。《神祕“曹園”》系列報道一經播出便迅速聚焦民衆目光,其吸引廣泛輿論關注的原因關鍵在於該報道選題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而此時,偏偏有人頂風作案。在黑龍江省的軍馬場國有林區裏,竟然有人毀林、削山、挖湖,建設私人莊園。記者隨後瞭解到,當地社交媒體已經出現不少關於“曹園”的傳聞,甚至該私人莊園已經被相關部門認定違建,但是多次行政處罰都沒有結果,“曹園”卻越建越大。顯然,“曹園”嚴重侵犯社會公共利益,同時也反映出地方政府並沒有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因此,該新聞選題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輿論監督的選題必須要以黨中央的最新精神和政策爲標尺,堅持黨性原則,把握好輿論監督的時度效。主流媒體應該努力發現社會發展過程出現的不良現象和問題,通過新聞報道開展新聞批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維護人民的利益。新聞工作者必須吃透黨中央的政策,在實際工作中貫徹黨的政策理念,帶着疑問出發,看看國家政策在基層的最後一公里落實的怎麼樣。只有發現問題,才能得到中央的重視,才能加大地方問題解決的力度。比如,棚改爛尾、寧夏西海固地區百萬大移民、高考替考、南陽新野縣佔農田建養豬場……這些問題與社會民生緊緊相關。媒體曝光這些負面信息,相關部門果斷處理,最終違法違規行爲得到嚴懲。在這個過程中,民衆可以看到媒體的有力監督,看到相關部門的處理決心,看到政府爲人服務的態度,那麼,民衆對媒體和政府的信任度得到提高,黨的政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自然就帶來正面的傳播價值。相反,如果媒體在民衆關心的熱點、痛點問題上失聲,那麼則會丟失民心、積民怨,降低媒體的公信力。

輿論監督報道不能只靠一家媒體發聲,同行合力才能形成輿論矩陣,弘揚社會正氣。中國之聲對“曹園”獨家曝光後,除了央媒對“曹園事件”進行跟蹤報道之外,一些地方媒體也對“曹園”主人進行調查。同行媒體也不斷跟進報道,增補信息,讓受衆對“曹園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立體的瞭解。主流媒體在輿論監督中有着獨特的傳播力,但是,地方媒體也要行動起來。只靠黨媒發力,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要想形成一個全方位、全覆蓋、良性的輿論監督環境,各方媒體都不能缺位。

習總書記指出: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醜惡現象,激濁揚清,鍼砭時弊。網絡信息泥沙俱下,只有把控好輿論監督,才能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增加社會凝聚力。

篇二:《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總書記的講話爲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也爲黨的新聞工作者指明瞭努力的方向。胸懷兩個大局,把握國之大者,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獨創性、科學性、真理性,堅持用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央視—中央媒體總檯,不忘使命擔當,始終高舉旗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四個意識”“兩個維護”貫徹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央視媒體人用敘事性的鏡頭語言拍攝現場觀衆的表情和狀態,展現天安門廣場的壯闊場面。在技術創新上,使用AI智能拍攝設備捕捉拍攝高速飛行的殲20的近景;首次在氣球車、鴿子籠上安裝了直播微型攝像機,以全新特殊的視角展示鴿子氣球升空的瞬間;在獻詞環節,使用Trinity無線穩定拍攝設備呈現了30多秒的長鏡頭;首次實現了空中視角跟隨拍攝,以天安門爲背景,國旗升到頂的經典鏡頭。

人民日報新媒體部從年輕人視角尋找策劃突破口,創作改編《少年》MV,創作人們喜聞樂見、接地氣的作品。短視頻的時代已經到來,一方面,《少年》MV圍繞十四五所創作,其家國情懷和傳播效果雙雙體現,另一方面,此MV與讀者共情,對百年征程的追求,通過特殊的剪輯風格,運用苦難的中國社會故事敘事,讓紅色故事有言值又有顏值,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挖掘紅色故事。在全國兩會期間,該作品既有主旋律,讓更多青年幹部追隨信仰,同時又能與青年學子共鳴,傳遞情感,從多維度增強腳力和眼力,突出時效性。

新媒體技術突破傳統媒介的限制呈現出全新的認知和把握世界的角度,新聞工作者傳播信息,激濁揚清,靠的就是多元的視角,藉助無人機拍攝、傳感器採集,VR、AR臨場化呈現,大數據抓取等新技術手段,記者擁有了更廣闊的視角、更沉浸的場景和更具體的事實,掌握這些新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新聞工作者觀察和分析問題的層次和能力,進而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在互聯網碎片化和移動化的語境下,信息的深度和理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一現實,正確引導網上輿論,更需要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看待問題,碎片化不等於支離破碎,只要我們用正確輿論導向和主流價值去駕馭引領就能形成弘揚主旋律和傳播正能量的輿論場。

《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是一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大課,爲我們青年學子傳播了主流之聲。在新時代,在新媒體傳播的環境下,認真踐行“四力”,是我們新聞輿論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職責地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地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四力是作風的體現,媒體融合的腳力體現在新聞信息在網絡平臺上的實時跟進;眼力需要強調從網上線下構建未來趨勢;腦力體現爲有思想有積澱的報道從來不會過時;筆力更加強調突出多種報道手段的一體應用。四力既是構成履職本領和業務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本領能力的方法路徑。

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這是時代向我們提出的使命任務,面對信息發佈從唯一到之一到渠道之變,傳播對象從紙媒到屏媒的用戶之變,媒體形態從單一到融合人的跨界之變,必須要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總書記始終關注“閔寧協作”》、《泥腿子廳官高德榮》、《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脫貧攻堅看海雀》、《百年輝煌砥礪初心向復興》、《風雨無阻向前》、《民生直通車》等新聞報道,是中國大大小小媒體人嘔心瀝血的創作,他們紮根一線,深入基層,在實踐中追尋新聞真相。在宣傳思想工作中,只有胸懷大局、把握大勢、着眼大事才能更好地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和着力點。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因此新聞工作者錘鍊眼力首先要把握國情、黨情和民情,要以中華大地爲根基,以世界發展爲視域,以科學精神爲追求,做到眼中有全局、胸中有情懷、筆下有細節

目前外宣工作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但是又面臨着最大的壓力,這正是正確認識對外傳播工作的機遇和挑戰,準確把握對外傳播工作形勢和任務的重要遵循。一方面,世界各國都需要更加深度瞭解中國,“脫貧攻堅、人類命運共同體、疫情防控”等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能夠爲其他國家和國際社會推動經濟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等提供了更多的借鑑,其價值和意義不斷凸顯。同時,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維護中國形象是必然要求。近年來,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聯合遏制中國,既搞貿易戰又搞輿論戰,如中美貿易摩擦、華爲事件、污衊新疆棉事件和病毒實驗室論。站在歷史的起點上,我們需要認清形式,找準切入點,在基礎工作上下功夫,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不斷推動對外傳播工作高質量發展,全面挺進互聯網戰場,在創新表達中全力提升融媒報道水平;在傳播渠道上,重點加強平臺建設;在傳播內容上,全力加強可視化傳播、互動式傳播。

記者行走在中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上、脫貧攻堅的一線、社會治理的前沿,做出了與時代共振地精品佳作,而在技術賦能地媒體融合時代,記者也要深入互聯網輿論場,掌握網絡傳播規律,做好線上社會調查,加強數字時代無形地腳力,在終端隨人生、信息爲人轉地移動社交媒體語境下,社交媒體平臺已經成爲人民羣衆生活地重要場域,新聞工作者更要走入基層、調查研究、轉變語態、創新形態,做出人民滿意的好作品。

作爲新聞學子,要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把握新聞傳播規律,胸懷大局,認證學習前輩新聞經驗,補齊不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好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篇三:《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筆下有神

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創設於2020年,邀請優秀新聞工作者作爲講述人,彙集優質新聞資源,更好地引導我們新聞學子認識中國國情、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新聞理想、提升專業能力、成爲有理想、有情懷、有擔當、有本領的新聞傳播人才。以下是對第5集《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筆下有神》的觀後感。

本期請到的講述人是趙承,新華社內部主任,高級記者。榮獲新華社十佳記者、新華社領銜記者、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中直機關“五一”勞動獎章、長江韜奮獎等榮譽以及多次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一等獎等,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組織指揮了一系列重大戰役性報道,在時政、經濟等報道領域和中央文件起草等作出突出貢獻,領銜採寫了一大批精品佳作,多次獲新華社黨組通令嘉獎和記大功等表彰。

第一,是關於“腳力”的思考:在新媒體語境下、在新興技術充斥採編工作的情況下,身爲學生的我有一個疑問:記者要秉持何種狀態去進行新聞報道,記者是否還需要如從前一般去費勁腳力調查走訪?

“腳力”築其基,“眼力”塑其骨,“腦力”鑄其魂,“筆力”豐其神,這是趙老師在本章講述的主題,我認爲也是能夠迴應上述疑問的關鍵詞。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需要。也許從理論層面來看,回答幾乎是肯定的,但在實踐中,在新媒體環境中,卻出現了很多不需要調查走訪即可以發“新聞”的“記者”,在這種情況下,記者的“四力”變得尤爲可貴。

在新時代,在新媒體傳播的環境下,認真踐行“四力”,是我們新聞輿論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職責的必然要求。記者要更注重腳力的實踐,無論是要深入採訪、調查,還是日常走訪,正如趙老師說的:“如果腳力不過關,眼力、筆力就會成爲無根之木”;也只有紮紮實實鍛鍊腳力的過程中,作爲新聞學子的我們才能更好的讀懂世情、國情、黨情,才能更深厚地培養與人民羣衆的感情。例如《砥柱人間是此峯》和《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兩篇報道,精英採編團隊赴地方考察、走訪田莊,還原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走訪羣衆時的50多個故事,最後精選出10個故事報道。在這10個故事中,許多細節只有與羣衆面對面才能感受得到,並講述出來,這正是“腳力”給記者帶來的寶貴財富,是任何技術都無法比擬的。

第二,是關於“黨與人民”的思考: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全世界的寧靜,從首例病患被報道以來,國際上有關中國的失實化的污名報道屢屢出現,一些不法分子試圖將國內輿論趨勢搞亂,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新聞人更要做好輿論的引導者、社會的守望者、正義的傳播者。爲什麼在黨的百年生日,要積極呼籲我們年輕人重溫黨史,就是要加強黨性與人民性的聯繫。我們黨與人民的緊密聯繫自古有之,並且會一直延續,只要黨和人民緊緊站在一起,團結一致,就能夠粉碎不法分子的破壞念頭,就能夠繼續行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

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1934年,中央紅軍在江西渡河長征。30萬於都百姓在深夜用門板、牀板等,划着漁船給紅軍架橋,晚上架橋、清早拆橋,一切恢復原樣。反覆四天,直到全部紅軍渡河,敵人毫無察覺,一起渡河的還有數萬於都子弟。這個故事,非常生動地展現了黨與人民的情誼。黨根植於人民、生長於人民、爲人民服務。顯然的是,學習這樣的黨史,能加深我們對黨與人民關係的思考。在當前變化詭譎的國際環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作爲一個新聞輿論工作者,增強腳力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課題,是一項永遠在路上的工作。

第三,是針對“眼力”的思考:“眼力”塑其骨。眼力,是大浪淘沙中識真金、是亂雲飛渡中辨晴雨、眯眼亂花中鑑真僞,眼力的核心是正確的政治鑑別力。以正確處理新聞報道新聞性、時效性和政治性的關係。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如何選取有效信息,如何獲取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其中有一個例子,新華社山西分記者在朋友圈分享一個村莊名字的變化,從“千年窮”到“萬年飽”。這個信息在朋友圈分享後,並沒有被淹沒在信息龐雜的生活化朋友圈中,而是被敏銳地察覺到,並且做了專題報道。兩名記者在村莊住了四個晚上,白天田間地頭、晚上鍋臺炕頭,採訪了大量的人和事,掌握了大量素材,最終寫出了《從“一宿飢”“千年窮”到“萬年飽”——呂梁山腹地的山鄉夜話》這篇膾炙人口的文章。

眼力對於新聞人來說,更是新聞敏感性。能夠敏銳察覺到什麼樣的選題我們應該報道、如果需要報道我們採取何種方式報道、在何種社會背景下我們的報道才能取得最大的社會效果和宣傳效果?這也和我們本學期的課程達成了一個映照,作爲一個新聞學子,要從一篇消息、一篇評論、一次電視報道中,找到我們需要學習、值得學習、需要警醒的細節,這同樣是一種新聞敏感性,是身爲學生我們需要做到的。同時,好新聞也離不開眼力的發掘。我們應該努力練就一雙慧眼,先人之所見,見人所未見。

最後以趙承老師的一段話作爲觀後感結尾,作爲新聞學子,我們更需不斷地朝着這個目標繼續努力:“拜人民爲師,以基層爲課堂,用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理論、闡釋方針政策、傳播主流價值,更好地引導輿論服務羣衆,把黨的主張變爲羣衆自覺行動。”

篇四:《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

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黨中央對當前世界形勢變化的精準把握。同樣對於我們青年學生來說,越是形勢複雜,越要履責擔當,做合格的新時代新聞工作者。

堅定政治信念、服務大局,這是踐行“四力”的總開關。

今日中國的變化在世界引起高度重視。面臨越來越複雜的輿論形式,東西方媒體給出了中國經濟不同的經濟畫像。做好中國經濟報道必須有很強的大局意識和責任觀。才能夠保證關鍵時刻辨是非,斷美醜。傳播新格局下,做好中國經濟報道,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爲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把握好大局,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苦練腳力、腦力和眼力和筆力。

高站位,大視野,真實、全面、準確報道中國經濟。

世界格局風起雲涌,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上,如何做好經濟報道,一個關鍵點就是要能夠讀懂今天中國的時代方位之變,能夠在變和不變中把握歷史機遇,能夠更好的服務黨和國家的大局。近些年迴應西方的不實言論,新華社組織策劃了一系列重要報道來引領輿論。這些報道的共同點就是高站位,大視野。不僅真實客觀,在兩個大局的事業下去觀察中國經濟,更立足以展現中國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

提升融媒報道傳播力,加強業務學習。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融媒體時代,我們需要掌握新的傳播規律,創新媒體表達,在融合中見新意。無論時代環境和輿論環境如何變化,內容始終是媒體競爭的根本所在。轉作風,改文風,好的新聞報道還是要靠好的作風和文風來完成,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沒有紮實的調研,就沒有亮點的觀點,而紮實的調研,離不開記者自身知識面的拓展,這就需要持續的學習,提高自身業務能力。

“心中有乾坤,筆下有擔當。”“四力”看似是一個“小”問題,實則關係着大格局;看似是一個業務要求,實則衡量着政治站位。進入新時代,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有敢勝的勇氣、爭勝的決心、善勝的智慧、打勝仗的能力,還必須持之以恆地奮發有爲、開拓進取,保持政治定力、時刻發動腦力,把準中國經濟新聞時代座標,以深入人心的“中國故事”,壯大主流輿論,傳播主流價值,不斷踐行“四力”要求。

篇五:《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

踐行四力,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第19期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主要講述《中國日報》如何在新聞報道當中切實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踐行四力,即腦力、眼力、腳力、筆力,分別從這四個大方面講述,“邁開雙腳,走進歷史和時代大潮;煉就慧眼,透過浮雲看清前進道路;激盪思想,校準定盤星把準風向標;妙筆生花,生動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從而更加全面、真實、立體的向世界展示中國。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幹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繼2016年2月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好的新聞報道,要靠好的作風文風來完成,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之後,時隔兩年再次強調增強“四力”的重要性,並將面向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要求擴大到整個宣傳思想戰線。

《中國日報》於1981年6月1日創刊,始終致力於傳播中國影響世界,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2020年底,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春節的歡樂,武漢封城,《中國日報》先後組織4批次記者勇敢逆行,深入醫院的重症隔離區、市場、高校等武漢的大街小巷,見證並記錄了這場全民戰役。“壯”腳力,奔赴一線,走進現場,才能瞭解基層的真實情況,獲得鮮活素材,從而寫出“帶露珠、沾泥土、冒熱氣”的好作品,才能寫出人民羣衆的真實聲音。

世界當前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逐漸加重,其各方面所佔比例也比以往有了較大的提升,成爲西方國家不容小覷的東方代表,因此許多西方國家妄圖通過報道惡意歪曲事實的新聞來抹黑中國,例如中國新疆棉事件、武漢實驗室泄漏論等,這對中國對外宣傳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因此,《中國日報》立足於外宣大局,找準切入點、突破口,增強“眼力”,不斷探索,在戰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關鍵處、要害處下功夫,不斷推動對外傳播工作高質量地發展。

“腦力”在四力中居於統領地位。“腦力”是新聞工作中一項複雜系統的勞動,堅守國家立場、把握重點難點,力創精品力作,傳播正確的新聞觀、價值觀、世界觀。《中國日報》作爲我國對外宣傳的重要媒體,其對外傳播工作包括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重大職責,因此該日報經常舉行學習黨史的活動,來增強新聞工作者的信念,從而使他們在日常的新聞宣傳報道中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有幾把刷子是幹不了的,沒有高素質、好把式、真功夫是幹不出漂亮活的。”“筆力”就是我們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履職現本領的集中體現,腳力、眼力、腦力最終都反映在筆力上。《中國日報》在加強“筆力”上分爲兩方面,紙媒和新媒體,立足於不同的根據點,守正創新,結合其自身的特點,不斷髮展壯大,從而提升中國的對外傳播力,講好中國故事。

在當前的世界格局中,中國已經處於一個不可忽視的地位,因此要不斷加強我國的對外宣傳工作,傳播好中國聲音。我國的對外宣傳媒體《中國日報》不斷踐行四力,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溝通中外,這也給我們新聞學子帶了積極影響。我們應該立足好本職工作,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努力在未來做一個爲社會、爲國家做貢獻的新聞工作者。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301038.html

  • 標籤: 新聞 傳播 大講堂 觀後感 精選 感動中國作文2017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觀後感(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