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

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22W 次

篇一: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

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精選4篇)

如果讀書是一場旅行,那我更情願搭坐在火車上去觀覽飛逝而過的光景。而使我真正着迷的,是這本恢諧又充盈着真實之本色的的故事,它讓我從一位美國作家的視角看遍了中國80年代的大江南北。

也許你會好奇,同樣的中國,難道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景嗎?沒錯。此書的作者保羅·索魯於1986年來到了中國,他選擇了乘坐火車的旅行方式,遊歷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到過新疆,黑龍江等邊陲之地。他用恢諧幽默與真實犀利的口吻,爲我們展現了那個時代下的中國人,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有畢業後急尋工作的大學生,有在公園練習英語口語的年輕學生,也有剛歷經文革陰影的文化人士……他用一雙手的速度,細制地描繪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都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保羅彷彿在旅行中看透了中國人。他把我們的狀態總精成了一段話:“中國人在二十五歲之前看上去都挺年輕,但從那之後就開始變得憔悴。到了六十來歲,他們又會恢復淡定從容的樣子……”讀到這句話時,我居然開始有所觸動。因爲人在青年時期往往都懷揣着雄心壯志與偉大理想,在作者所見的中國人中,學生青年們確實不少,們是因爲他們的年少有志,才使他們在社會與生活的雙重打壓下不堪重負,漸日憔悴,那是奮力拼勃的迴應。相反的,當我們步入老年,看淡了人間的起伏落差,纔會開始沉着冷靜的思考。這或許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僅管保羅的言語十分真實,但他往往也有犀利的時候,他僅僅是乘坐着火車,就在車上車下觀目到了中國人民的真實。他曾直接了當地說出了中國列車內的吵鬧與雜亂。有帶了5只鸚鵡上車的人,有麻風病患者和討厭的小孩,他還深刻地理解了那些隨地吐痰,大喊大叫,喜歡盯着人看的人們。他對人物的描寫向來細膩,刻薄的言詞中仍是透露着柔情,他會把耐心幫助自己的年輕大學生描述成”有點滑稽但很好相處的同伴”,但也會毫不留情地“毒舌”描述一位先生吐痰這樣的不雅舉止。

有人認爲保羅的作品損壞了中國人民的形象而我卻怡怡相反。我們不得不承認80年代的中國相較於國外是何等的的落差之大,但他筆下的中國卻是一個真真切切的社會,他將些很微小的細節與習慣描繪到了我們中國人都驚歎的程度。當然,驚歎之後也會不禁反思,國人之前的行爲舉止是否欠佳而如今的中國又是何等的強大。這本書打開了我對中國的認知。

在這飛速發展的30年間,中國的發展水平直線上升,這本書不僅讓我走遍中因的山河,還讓我嚐到了人間的冷暖,體會到了-個真實質樸的中國社會,瞭解了強大的歷史文化。

同時,我也驚歎於坐上x車的浪漫,在保羅的文字下。我讀到了他純真又勇於探索的勇氣。

篇二: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

從蒸汽機車的巨大轟鳴,到如今電氣化列車的安靜平穩;從擁擠破舊的綠皮車廂,到如今乾淨整潔的高鐵列車;從時速不到六十公里的鐵公雞,到如今飛馳在鐵路線網上的金鳳凰。在一聲聲鳴笛聲中,中國列車飛馳在時代的大路上。

回到這列列車剛剛駛出停靠站的時候,1986年旅行作家保羅索魯乘坐老式綠皮火車“鐵公雞”開啓了中國之旅,隨後寫下了《在中國大地上》這部旅行文學。如今翻開這本書,我便彷彿跟着作者又踏上了那一列列噴着蒸汽的古老火車,來了一次別樣的穿行中國大地上的旅行。而在這次旅途中格外令我觸動的便是作者眼中廣播吵鬧、玻璃窗卡死、飯菜味同嚼蠟、人擠人的綠皮火車。它們不由得讓我感慨中國這幾十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如果說鐵路是連接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血管,那麼火車就是血管中的紅細胞。火車的數量與速度體現了一個地區的活力,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氣化列車,從普速列車到高速列車,火車的一次次提速何嘗不是濃縮了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高速發展。讓我們重回這趟時代列車的過去,伴着時光流轉讓我重新見證列車的一次次提速。我剛出生時,爸爸在上海工作,每週末他都要乘火車往返於滬杭兩座城市之間。久而久之抽屜裏便疊起了厚厚的車票,而小時候的我喜歡邊翻車票邊聽爸爸講車票背後的故事。爸爸最初乘坐的是普速列車,單程要三個小時,比起綠皮車廂呼呼作響的風扇空調車廂顯得舒適不少。而後來爸爸坐上了動車,列車的速度快了,只要一個半小時就能從上海回到杭州。又過了幾年高鐵飛馳在了滬杭鐵路上,45分鐘便能跨越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椅子變得柔軟舒適,列車上的服務也變得更加優質到位。而如今高鐵變得越來越便捷,“金鳳凰”復興號疾馳在鐵道上將人們送往各個城市。而爸爸再也不用積攢厚厚的幾疊車票,身份證一刷就能乘車。高鐵更成爲我旅行的選擇,畢竟比起飛機、汽車時不時的顛簸,高鐵能安穩地將我帶到各個地方。我與爸爸見證了鐵路的發展,鐵路也縮短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鐵路推動了時代發展,時代又推動着鐵路發展。

如果說鐵路是城市之間的大動脈,那地鐵就是城市中的毛細血管。地鐵列車承擔了城市的通勤、旅遊等運輸任務,爲城市帶去磅礴生命力。2012年,杭州地鐵一號線如同一條紅絲帶盤旋在了杭州城中,杭州迎來了屬於她的第一條地鐵。而我至今依舊難以忘記1號線剛開通時,一家人乘公交來到地鐵站,我踏上地鐵列車時的感受。車廂銀白整潔,電子屏幕上顯示着一個個車站,廣播聲響起歡迎着我的到來,那隨着屏蔽門的打開出現在我眼前的彷彿是一列通往未來的列車。雖然不是我第一次坐地鐵,但卻是我第一次爲地鐵所驚歎,或許那是對杭州終於有了自己的地鐵的自豪。再後來地鐵的影子也便長存在了我的心中,我喜歡乘坐地鐵去到城市各處,發現不一樣的杭州。我經常坐地鐵去到江邊,讓風拂過臉龐,讓人隨着江水緩緩寧靜下來。地鐵帶我走入了杭州的角角落落,帶我去聆聽這座城市的脈搏。而現在地鐵則成了我們一家人的通勤方式,家門口就有地鐵站,再也不需要先乘公交車換乘。地鐵之間的聯繫緊密了不少,再也不需要繞一大圈才能到達目的地。地鐵現在陪伴着我父母的上班路,也陪伴着我的上學路,成爲我們出行的選擇。地鐵帶領我成長,引領我來到城市角角落落,而即將舉辦的亞運會帶領地鐵飛速延伸至城市角角落落,帶領杭州飛速發展。

但其實不只是地鐵,在杭州城中快速路“四縱五橫”,“大蓮花”“小蓮花”體育場在江邊綻放,無數公園綠道出現在城市之中,亞運會給杭州帶去無限發展可能;在中國大地上無數行業方方面面都在一次次的提速中追逐趕超着世界的腳步,時代給中國帶去歷史未有的機遇。

十年來,大江奔涌,我與杭州共成長,此刻我們正青春。三十年來,重鑄山河,中國不再是保羅索魯從綠皮火車車窗中望見的貧瘠中國,而已從鐵公雞躍升爲金鳳凰翱翔於蒼穹之上!

篇三: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

“中國人在二十五歲之前看上去都挺年輕,但從那之後就開始變得憔悴。到了六十來歲,他們又會恢復淡定從容的樣子,然後越來越高貴優雅,雖然年齡在增長,卻看不出衰老的痕跡。”這句膾炙人口的話就出自保羅·索魯的《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

他是“現代旅行文學教父”,也是一個“毒舌”作家。保羅在1986年再次開啓了中國之旅。這一次,他沿着鐵路遊遍了整個中國,“我要跟隨火車走遍這個國家的角角落落,我要去它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去它最炎熱和最寒冷、最乾燥和最潮溼、最空曠和最擁擠的地方。”他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對中國的大改變;冷靜系統地介紹剖析了中國人的性格愛好;向世界展現了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之下,中國人的生活日常與思想變化。

雖說是一個旅行文章,但是作者似乎對中國的大好河山美景毫無興趣,好像對於他來說,火車上的旅客、當地的居民、導遊……更加有魅力。保羅用生動樸實的語言詳細描寫了中國人的習慣:把瓜子皮吐一地、大聲但友好地說話、吐痰、換錢……通過纏着各地的人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保羅更加了解到了當時中國人的真實情況。

從他的文字中,反觀80年代的中國。

剛剛經歷過最苦難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人們,很慶幸他們大部分都已經走出文革的陰影,以前當過紅衛兵的人都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幫助國家正確地向前走,客觀的批判領袖的功與過,大家都對中國的未來充滿期待,相信能夠靠着辛勤勞動和智慧致富。但在特別是廣東、香港一帶,一些知識青年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燙頭、紋身等自以爲的潮流時尚隨處可見。相對的,西北及內蒙古一帶似乎被一種迷信籠蓋:吃了貓頭鷹對眼睛有好處,白肩雕的羽毛對於皮膚是一種很好的藥,羚羊頭蓋骨磨成粉末可以強身健體……保羅不止一次強調了中國人的熱情奔放,無論是中國人對客人的“待客之道”,還是中國人的“請客之道”,更不用說在保羅無休止的問題之下還能夠保持友好態度的回答。保羅也能夠從中國人的笑中瞭解到對方此時的心情,是不耐煩,是警告,還是真誠的祝福……在保羅記錄的與中國人的對話中,在冷靜批判與諷刺背後,是八十年代的中國人民的真實生活情況。開始漸漸正確對待領導人的功與過,不再盲目的跟從而違背內心,正確看待文革的利弊。但也有迷信盲從,不知道中國的何去何從,也不知道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生存。改革開放下的社會,也不是每個人都熱心忱忱,這纔是真正的社會,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發展和問題,技術工廠的增加,但火車、賓館等衛生問題、人們的人格素養問題等仍十分顯著。

瞭解歷史,我原本只靠學校的歷史書,但我也知道,這是片面的、淺層的。閱讀《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讓我認識到了更真實的80年代的中國。我本以爲在改革開放後,所有事物都會像歷史書上寫的那樣煥然一新,大家都積極開展改革開放的工作建設;我原以爲在改革開放後,以前的一切問題都能夠得到妥善解決,衛生、迷信、素質……;我原本以爲在改革開放後,大家都重新調整自己,忘卻過去十年的種種瘋狂,馬上投入發展。真實的情況告訴我們:這纔是真正的中國,在跌倒後重新爬起來,但因爲傷的重,爬起來的過程更加艱辛,人民的不斷反思自省,意識到問題根源後重整旗鼓。誰沒有跌倒的時候?成功所在即爲你有重新站起的勇氣。誰沒有悲傷的時候?成功所在即爲你越過悲哀的山丘。誰沒有迷茫的時候?成功所在即爲你重新找到光明的出口。悲傷迷茫需要時間,爬起振作更需要時間,站起後看到的風景,才更加美麗珍貴。

篇四: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

從“一切都變得慢”的綠皮火車,到“坐地日行八萬裏”的高速列車,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與復興的活力;從“搭着火車看中國”,到“坐着高鐵觀世界”,一個奮進的中國,走向民族與世界的脊樑。何以中國?——這是來自《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的疑惑——尋路浙江!

“一個外國人眼中的80年代中國”

1986年,“現代旅行文學教父”保羅·索魯(PaulTheroux,1941-)搭乘綠皮火車,在中國大江南北遊歷,併爲蓬勃發展的中國留下了真實可感的鮮活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以下簡稱《旅行記》)。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如是評價:如果你想足不出戶就遊遍天下,保羅·索魯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看山看水看中國。“中國大得令人稱奇,幾乎自成一個世界。”這是保羅·索魯在《旅行記》開篇對遊歷中國的期許:“我想在那片土地上停留一段時間,走遍全國”。但他似乎並不鍾情於打滿星級的觀光景點,而在於人——及其外表和神態。我們或許可以稱其爲:意在中國。何爲?那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生活在彼時的人們早已習慣了對未知的嚮往,正因爲如此,奮進的姿態遠佳過矗立的木棉。這便是一個外國人眼中的80年代中國。

命題2035:透過浙江看中國

人們常說,透過中國看世界。這是由中華民族的深厚積澱所決定的。此一方面。另一方面,正如保羅·索魯在《旅行記》中所言:“中國所經受的磨難,比地球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然而,她挺了過來,甚至繁榮了起來。”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走向2035——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道出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浙江是中國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重要窗口”。如果保羅·索魯再來中國,那浙江一定能給他不一樣的活力想象:2021年,我們高水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如今,我們正加速行進在“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的高速鐵路上!

世界中國·尋路浙江

從《旅行記》中不難看出,保羅·索魯在途徑杭州時,終究沒能忍住對馬可·波羅的思念。這是一種來自世界的遙望和想念。只不過,在保羅·索魯那裏,世界是立體的,中國是世界的。我們可以更加自信地說,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世界之中國。“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這就是“世界中國”!

詩畫江南,活力浙江。“淡妝濃抹”背後,是探路先行的自覺、勇氣和擔當。而我們可以想見的是,在中國的大地上,這趟開往2035的先行班列,將把我們帶進一個新的天地!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duhougan/1383327.html

  • 標籤: 讀後感 地上 旅行 火車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