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2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25篇)

 作者: | 閱讀: 7.45W 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25篇)

陳果

元宵節,是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有些特別的習俗,這也要從一個傳說說起……

正月十五是農曆的元月,古人把“夜”稱之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在元宵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在我的家鄉,元宵節做湯圓是元宵節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吧!開始,我認爲做湯圓太容易了,後來才發現其實還挺難的。讓我來說一下我們是如何做的吧!

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糯米粉,些許芝麻,一點麪粉,適量的水,還有豬油。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裏磨成芝麻粉,加少許糖,再把大塊的豬油放入慢慢攪拌均勻。真沒想到,磨了十分鐘,我就感覺手臂酸得就快斷了。接下來,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個大大的球,再發酵30分鐘……

哈哈,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鍵的包湯圓的環節!這可是最難,並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湯圓皮上,一邊轉一邊將湯圓皮裹起來,最後變成了一個圓子。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麼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看來奶奶做湯圓的經驗已經爐火純青了。這下子我連續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後,我們把做完的湯圓放到鍋子裏煮十分鐘。煮熟後,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嚐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

這就我們家鄉的元宵風俗。通過這樣的學習不但讓我學習到了製作手工食品的經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

楊悠然

每個人的家鄉多姿多彩,風俗是各式各樣,今天讓我和你分享家鄉的風俗吧!

大年三清晨村裏的長者在五爺爺家五位長者決定親自殺今年的年豬,將豬捆在了長條板凳上,五位長者輪流上陣,五爺一刀捅進豬脖於,豬血如泉般噴涌而出,二爺爺將豬剖開掏出內臟砍下大骨,整套動作不像位近古稀老人;三爺爺將豬後腿砍下做火腿;五爺爺剩下的分給親們,奶奶們也在廚房裏忙活,做着香氣滿滿的菜。還沒一會兒,胡笑瓜兒(我也不知道叫什麼,是一道涼拌菜)上來了,接連是叉燒肉鍋都依次上了。

我認爲我們的春節是美麗的,溫馨的。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

張鈺灝

在中國,農曆除夕稱爲大年夜。這一天晚上,全家男女老少都圍在餐桌前,一起吃年夜飯。零點鐘聲一過,便是春節了,一個千家萬戶喜慶團圓、辭舊迎新的大日子。

今年的春節我是在奶奶家過的。春節的前幾天,媽媽就已經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這也是一種習俗“除舊”。我和爸爸則去置辦年貨。那街上十分熱鬧,到處都是“中國紅”,紅燈籠、紅春聯、紅衣服——花花綠綠,到處都充滿濃濃的“年味”!

三十一大早,我和爸爸便把那紅豔豔的對聯貼到了門上。“咦?”爲什麼“福”字要倒着貼?爸爸說那寓意着福到了。媽媽把給奶奶的過年禮物裝好,我們就直奔奶奶家。到了奶奶家,一派喜氣洋洋,好不熱鬧!姑姑和媽媽爲晚上的年夜飯作準備,我們小孩子就負責吃着零食看電視,好愜意!

玩着玩着,一陣香氣把我薰着了!我悄悄跑到廚房,想幫大家先“嚐嚐”,還沒吃到美味,就被媽媽那嫺熟的技藝吸引了。天啊,她們倆人哪裏是在做飯,簡直就是在表演絕活兒!只見媽媽將洗好的韭菜放在案板上,左手把住,右手飛快地切,長短均勻,富有節奏,然後倒進先攤好的金黃的雞蛋裏,一邊攪拌一邊調味兒;姑姑一隻手將擀麪杖來回快速地移動,另一隻手將麪皮不停地轉動,一張張圓圓的皮很快就擀好了!不一會兒,一排排元寶一樣的餃子就包成了!太好看、太神奇了!

終於,一大桌五顏六色,香氣撲鼻的美味年夜飯擺齊了!有又鮮又亮的清蒸鱸魚,這可是我姑姑的拿手菜;有又香又紅的油燜大蝦;還有入口即化的美味豬手——魚象徵着年年有餘,豬手象徵着撈錢。全家人有說有笑,伴着窗外隆隆的鞭炮聲,歡天喜地。吃餃子的時候,我只顧着好吃,沒成想上下牙之間有東西阻擋着!吐出來後,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哇!我第一個餃子就吃到硬幣了!這也是習俗之一,吃到硬幣的人便象徵着新一年財運旺旺的!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家人們一聲聲的祝福,不絕於耳。我們都熬着夜跨年“守歲”,這也是家鄉的重要習俗,表示着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祈求家人們平安吉祥、萬事順遂。

我相信,提到過年,所有的中國人都會各有感觸。因爲,這是我們華夏兒女千年來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也是我家鄉的風俗——春節。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

年夜飯

劉婉清崇仁寄宿六年級

“今天是中國農曆臘月三十,是除夕夜,我和家人們一起包餃子,生開心……伴着窗外菸花炸開的聲音,我在日記本上一筆一劃地記下這句話。

不瞞你說,各位家中的年夜飯都是大魚大肉,米飯年糕吧?我們家鄉可不一樣,不知是哪一輩留下的傳統,我們家鄉的年夜飯可是要吃餃子的呢!

窗外寒風呼嘯,窗內歡聲笑語,外公從下午開始就在和麪了,到現在17:00點整,剛好和好了。媽媽和外婆趕忙招呼大家來包餃子。

大家圍坐在圓桌前,都盯着正在擀麪皮的外婆。終於,第一塊麪皮新鮮出爐,爸爸一把搶過去,對着我和媽媽挑挑眉,那得意的嚴神情彷彿在說:“怎麼樣,你們手速都不行吧?”我不甘示弱,瞪了回去,心裏在想:“就他那四十年不變的手藝,麪皮都捏不攏,得了吧。”果不其然,爸爸用他笨拙的雙手輕輕捧起那片皮,夾了些肉餡放進去,誰曾想,薄薄的肉皮承受不了,那麼大的重量,“呼”的一聲就散架了。只剩爸爸一隻手舉着中間有個洞的麪皮不知所措。那滑稽的樣子逗得鬨堂大笑。爸爸被我們笑得不好意思了,離開了這個“案發現場”。

爸爸不包了,那接下來可就是我和媽媽的主場了。我拿起一片皮,再用筷子夾起些肉餡放上去,再用小拇指沾點水在皮子周圍“滑”一圈,大拇指和食指收攏,捏穩,一個餃子雛形就算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給餃子“做造型”,這個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比如媽媽喜歡做“夾邊餃”,我喜歡做“花邊角”,把兩邊的皮往中間推攏,作爲褶子,在捏出些花邊,大功就告成啦!我包的餃子細小精巧,得到了媽媽和外婆的一致誇賞:“不錯啊,劉婉清。”我被誇得不好意思了,趕緊埋下頭去包第一個……第二個……。

不知不覺,太陽送給人們的最後一絲餘暉也藏起來了,已經18:00點了。“收工。”外婆一聲令下,我和媽媽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仔細一數,居然已經有一百多個了!外婆把餃子端進了廚房,我則去洗手了。

很快香噴噴的餃子就上桌了,俗話說的好:“餃子就酒,越吃越有!”爸爸媽媽開了瓶酒來紀念這個因疫情影響,政府號召就地過年的第一個在武漢的年。

大家一起舉杯,爸爸發話了:“今年於所有人而言都是十分特殊的一年,我們呢,也被留在了武漢。但是哪怕我們沒有回到家鄉過年,我們吃的不一樣是餃子嗎?所以儘管放開心,寒冬總會有過去的一天,暖春總會有到來的一天!敬過去的我們,敬未來的我們!”“說的好!”不知誰在起鬨。大家笑作一團。

終於開餐了,吃着自己包的,香到人流口水的餃子,看着外面被燈火倒影映襯得微波粼粼的漢江和各家明亮的燈光,真應了那句話啊:“燈與河川,二月人間。”

這,就是這個特殊的年,是萬家燈火,是喧囂人間!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

趙明舜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人的家鄉習俗也都不同。而在我的家鄉,在過春節時都會做山芋圓子吃。

新年裏親朋好友得以相聚,一起歡天喜地,一起共度佳節,有紅包,有祝福……

山芋圓子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這也是我最愛的美食,它寓意着來年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因爲疫情來襲,雖然不能回老家,但在家裏照樣能做山芋圓子。

哈哈……做圓子啦!煮山芋的煮山芋,和麪的和麪。山芋煮好後去掉外皮,留下那色澤誘人的“芋心”和上面粉,攪拌,揉勻。這時我也自告奮勇地捋起袖子,洗淨雙手,加入做圓子的“大軍”之中。

圓子做好後再滾勻,然後媽媽開始往鍋裏倒油,然後我和爸爸一起把圓子放入油鍋中,炸圓子。圓子一進油鍋,圓子和油就一起在鍋裏翻滾跳起歡悅地舞蹈。不過一會媽媽撈起金燦燦的圓子,那圓子色澤金黃、誘人。像黃金般閃耀,又像鑽石般璀璨,讓人看了忍不住直咽口水。

媽媽小心翼翼地撈出一個金黃的山芋圓子給我,而我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

這圓子外脆內嫩,裏面金黃金黃的內餡,香甜可口,咬了一口,忍不住又咬一口,十分美味。

圓子圓子,團團圓圓,我捧着那碗香甜可口的圓子,盡情享受着這圓子的美味。

篇六:家鄉的風俗作文

李秉科

我的家鄉是首都北京,那是一座有着20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級城市,也是一座擁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北京既現代又古老,歷史的年輪和文明的積澱賦予了大都會北京特有的年俗。

對於一箇中國人而言,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莫過於春節。春節又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給人們帶來厄運的兇獸,每到除夕,“年”一來就要吞食牲畜,傷害人命。但是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每年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鞭炮,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成就了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我最喜歡過年了,因爲過年的時候能放鞭炮、拜年、得紅包,而北京過年還能逛廟會。

過年放鞭炮是我的最愛,每年的除夕夜我都會興沖沖跟着爸爸和媽媽一起去放鞭炮。我會像一個小偵察兵一樣快速掃視周圍的環境,選擇一片開闊、平整的地面,迫不及待的撕去炮皮,把鞭炮穩穩的放置在地上。手拿一截香柱又緊張又期待的小心翼翼地靠近鞭炮,爸爸會拿着手電幫我照着鞭炮的引線,這時候我會深吸一口氣,慢慢地俯下身子,雙眼緊盯引線,伸手將香柱頭穩穩地靠向鞭炮,然後迅速的轉身,大跨步的跑開,一下子就離了鞭炮幾米開外。緊接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會響徹夜空,天空中也接二連三的綻放出一朵朵絢麗的花朵,膽小的媽媽會捂住耳朵,我們全家人一起沉浸在這五顏六色的夜晚,辭舊迎新的爆竹聲將過年的喜慶氣氛烘托到頂點。

在北京過年還有一項特殊的習俗,那就是逛廟會,北京最有名的莫過於地壇廟會啦。還沒到地壇廟會的大門,迎面就能看到紅紅的燈籠,百盞千形、喜氣洋洋。周圍到處都是人,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臉上,歡聲笑語都帶着喜慶。路兩旁早已被五花八門的小販擠得水泄不通,不斷傳來小販們的吆喝聲和大家買賣之間的討價還價聲。仔細一瞧,還真是吃喝玩樂樣樣俱全。看,十里飄香的羊肉串攤位前擠滿了衆多食客,金黃色的熱油、紅彤彤的辣椒粉、黃橙橙的孜然麪包裹着一串串羊肉串,在炭火上發出“呲呲”的響聲,饞的人口水直下三千尺;聞,古樸幽香的不是一杯杯回味無窮的奶茶嗎?時不時的吸引着人們駐足品嚐,賣奶茶的蒙古族小姑娘臉上總是會露出溫暖的笑容,好像奶茶也變得更加香甜啦;踩高蹺、舞龍、秧歌……一出出民俗表演更是異彩紛呈。在北京的廟會裏,年的味道更加濃郁。

我喜歡過年,但我更愛我的家鄉——北京。

篇七:家鄉的風俗作文

“咚咚嗆”“咚咚嗆”“咚咚……嗆嗆……咚咚嗆”,隨着鑼鼓聲響起,我不禁想起那年端午。兒時的端午節,我幾乎每年總要去老婆婆家(外婆的母親)吃飯並玩上好幾個小時。

家裏的人一見面就互相打招呼,會在一起嘮嗑。有的回去幫長輩洗菜、燒菜;自然,我們小孩子則在外邊玩。

突然,“咚咚嗆……”,鑼鼓聲響起,我們幾個趕忙跑過去,生怕錯過這一熱鬧場面。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個老年人、中年人,幾乎穿着“金馬褂”,手裏的鼓、鑼、鈸,發出“噼啪、咚咚、嗆嗆”的聲音,像雷聲中交雜着細雨,雨越下越大,逐漸變爲嘩嘩傾盆,幾匹野馬衝出,與風摩擦着,“咻咻呼呼”。人們敲的越來越來越起勁,有的甚至搖起了身體,彷彿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周圍有許多觀看的人,他們交談起來,他們打着節拍,滿面笑容地嗑着瓜子,高潮時,大家熱烈地鼓起了掌。

這時,主角登場!是兩隻“金獅子”,它時而眨眨眼睛,那如巨石般的眼睛,似乎泛着一層金光;時而張開嘴巴,伸出一條紅撲撲的舌頭,一點也不可怕,仔細看還有一點滑稽。這時,伴着鑼鼓聲,一個人擡出一個架子,上面掛着一個紅球,離地面不高,孩子們都能碰到,兩隻獅子突然變得“兇猛”起來,爭着去搶那紅球,似乎那是件寶貝。“咚咚嗆,咚咚嗆”,鼓聲變得猶如將許多彈珠從幾十米高空墜到玻璃上,鼓聲越激烈。獅子“打”得也就越激烈,最終,一隻稍微“健壯”的“小金獅”一口咬下紅球,成爲本場贏家。

大雨轉晴,演員們休息去了。我們幾個依依不捨,想等到下一場,但怕大人們擔心,只好不甘心地返程。

回到家中,發現有人在門縫裏塞艾草。這玩意算是一門藥草,遇到開水會有股濃稠的香味。據說放在上面不僅可以驅蚊蟲,還有驅邪的寓意,如果不插艾草的話,來年會被厄運騷擾,財源會變少。

孩子們無心與別的事,家長給手機都直接拒絕,腦子裏總是傳出“咚嗆”的聲音,終於幾個調皮的孩子們發話了:“我們也來舞獅子,咋樣?”話音剛落,反響衆多。說幹就幹,有的孩子找來木棍、石頭和鐵盆,當鼓用;有的找來一對鍋蓋,當鈸;我老弟,在老婆婆家搜到一個以前不知是誰的電腦鍵盤,和另外一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拿來手機,分別下了個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打擊墊和混音機模擬器,三人自學了一點兒,成了電子製作。

“三、二、一”倒計時,我們開始了演奏。“噼啪噼啪、嗆嗆、噗嗤噗嗤……”雜音混在一起,我盡力弄出一個像樣的音樂。我弟,像瘋了一樣,滿臉通紅,快速敲擊鍵盤,發出”批批批“的響聲。說來也怪,竟然越彈越像樣,有了節奏。

“主角登場!”一個人高叫道。

原來,六個小孩,脫下外套,做了三個獅子。一個用兩件衣裳,就是拿兩個衣服的袖子錯交系在一起,兩個人扮演一個獅子。馬上,幾個獅子隨着音樂,四處亂竄,有的差點撞在了一起。看着他們那搞笑樣,我們的交響樂曲又變回了開始的嘈雜。不知誰甩出一把糖果,三個獅子立馬一擁而上,三頭栽過去,兩個撞到了一起,兩個獅子露出了原型,四件衣服散架了,其中兩個較小的孩子哭喪着臉。只見看見他們現場的滑稽樣,外套委屈地躺在地上,音樂如晴天霹靂的發出。兩個小孩很快破涕爲笑。剩下的那隻獅子一搖一擺,得意洋洋地朝戰利品糖果走去。

大人們出來了,叫我們吃飯。本來有說有笑,但看見我們一手創造的混沌現場十分生氣,他們哭笑不得,把我們似罵非罵的教訓了一頓,說完,我們還不忘去搶糖。

端午節,令我陶醉,我見到了這一民俗,也“體驗”了這有趣的事情!

篇八:家鄉的風俗作文

家鄉的春節

文|王子晴

很多年前的高平,每到大年三十的早晨,人們早早就醒來了。

在大人們的忙碌中,在孩子們掰着指頭數日子的期盼中,“年”的重頭戲來了!

剛醒來,孩子們便興沖沖地穿上昨夜擺在枕邊的新衣,興沖沖地跳下牀,興沖沖地迎接大年三十。

三十上午,人們已經開始忙着準備年夜飯了。孩子們也休想閒着,能幹活的得幫大人幹活,只有小得不能幹活的孩子才能玩耍。大家還得到山上拾些柴火、玉米稈之類的東西,堆在院子裏,用來初一早上烘年火。

中午吃些飯,人們除了繼續準備年夜飯,還有其他的“任務”:貼春聯、放鞭炮、燒香敬神。夜晚,當家家戶戶門前都貼着火紅的對聯,桌上有熱氣騰騰的年夜飯,耳邊是鞭炮的聲音,身邊是團聚的親人時,年的一個高潮到了。

在那個連電視機都沒有的年代,年夜飯過後,人們不會看春晚,而是忙着做明天早上要乾的家務活——大年初一是一點活也不能幹的,意思是希望新的一年不要太辛苦。

忙碌的除夕在零點結束了,人們可以睡覺了。然而,初一還得早早起來烘年火。點火早的人家,凌晨三四點就點好年火了。年火一點着,孩子們就都出來玩了。他們不但玩平時的遊戲,還能找地上沒有燃盡的鞭炮玩。

與除夕相比,初一就清閒得多了。孩子們去爺爺奶奶這邊親戚家拜年——初二纔去姥姥姥爺那邊的親戚家,就可以得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壓歲錢。住得近的親戚和自己的鄰居們都會互相串串門,嘮嘮家常。

家鄉的三十、初一,就這樣在人們的忙碌中、歡笑中匆匆離去了。

篇九:家鄉的風俗作文

我的家鄉位於湖南衡陽,也就是著名的雁城。

去年春節,我就回衡陽過了一次年。大年三十晚上,該吃團圓飯了。上桌後,發現有一張椅子上沒坐人,卻擺着一套衣服,桌子上還擺着套餐具,我以爲是活見鬼了,便問爸爸:“那怎麼擺着套衣服啊?”“因爲過年當然要講究團圓,你看你有位姑父沒來,一家人缺了誰也不行,這就是衡陽的風俗。”哦,原來如此。

該上菜了,我卻沒有看見在北京過年一定要吃到的餃子,卻在最中間擺着一道玲瓏寶塔形狀的“頭碗”。這“頭碗”最上面是一層木耳肉片,接下來是一層鴨蛋片,再下面是兩頭尖中間粗的草魚丸,下面一層是有糯米、花豬肉和水果的房節肉,往下又是軟糯的紅薯丸子,倒數第二層是虎皮土雞蛋,最下面是一層紅棗。整整七層。過年吃“頭碗”,也是衡陽的一大風俗。後來得知“頭碗”的聞名與湘軍名將彭玉麟有着莫大關係。相傳有一天彭玉麟家要來貴客,他想破了頭也只想出普通的魚啊,豆腐啊,顯不出檔次。看着彭玉麟一籌莫展的樣子,他家的家廚湊上前來:“不知大人是否喜歡,我將咱們衡陽菜中的主要食材匯聚成玲瓏寶塔狀,不僅好看,且有步步登高之意。”客人吃了菜後,覺得是頭等美味,問其名字,彭玉麟回答沒名。客人便奉承到那就叫玉麟香腰爲佳,這就是衡陽“頭碗”。

吃完團年飯就到了大年初一,大人們就喊我們來拾大柴——手裏拿着一根樹枝。我聽衡陽當地人說拾大柴都發“拾大財”的音,因爲衡陽話是沒有平翹舌之分的。新年出門拾上一根滿意的“柴”,把財運帶回家,希望新的一年能夠財運連連。這個風俗也真有趣。

對了,過年吃的團圓飯也是在湖南傳統吊腳樓中吃的。吊腳樓,顧名思義,就是底下有幾根柱子支撐,在上面有兩到三層不等的建築物。吊腳樓也別有一番風味。湖南在中國的南方,氣候潮溼,《後唐書》中說:“土氣多瘴痢,山有毒草及沙蟄蝮蛇,人並梯居,登梯而上,只爲幹欄。”於是這一支土家族人設計了這種幹欄建築。這就是吊腳樓的由來與風俗。

吊腳樓大多爲兩層,下面一層放雜物,上面用作接待客人,傳統人家過年是會在二層圍着火炕,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氣氣。

這就是我在湖南衡陽過的年,不論是吃團年飯時一家人怎樣都要團圓,還是“拾大財”祈盼來年財源滾滾,亦或是過年一家人在吊腳樓中圍在火炕邊和和氣氣。這些習俗無一不在向我們傳達着過年一家人的團圓、興旺,這不就是過年嗎?

篇十:家鄉的風俗作文

錢慕遠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特殊的風俗,當然,我的家鄉也不例外,我的家鄉的風俗是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活動。每到這天,牧民們都要成羣結隊地前往敖包祭祀,他們要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立經幡,並將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後,喇嘛們開始焚香燃燈,誦經唸咒,乞求神靈保佑,羣衆們則從左向右圍着敖包轉三圈,希望迎來豐收年。

敖包是蒙古語,意義堆子或鼓包。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因爲他們認爲高大雄偉的山上,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敖包是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着一根長杆,杆頭上繫着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着燒柏香的墊腳石;在敖包旁邊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等。祭祀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唸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們焚香燃燈,頌詞唸經。

正因爲有了各個地區不同的風俗習慣,纔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下來。

篇十一:家鄉的風俗作文

楊翰喆東方紅六年級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繁華的大城市,武漢。每年的正月十五,等天一黑下來,人們就會跑到街上鬧花燈,過元宵節。

今年的元宵節也像往常一樣熱鬧,我們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着湯圓,提議去外面走一走。

大街上果然熱鬧,燈籠照亮了這個夜晚,趕走了黑夜。看着一個個五花八門的燈籠,我好奇地問媽媽:“爲什麼元宵節要掛燈籠呢?”於是,媽媽告訴了我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有一隻神鳥迷路了,飛到了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了非常生氣,讓天兵在正月十五的時候放火燒人間。天帝的女兒不忍心讓老百姓們受難,於是偷偷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老百姓。人們非常害怕,有個老人想了個辦法:在正月十五那天擺滿紅燈籠,放鞭炮,讓天兵以爲人間着火了,這樣就可以躲過這次災難。果然,正月十五那天,天兵看見人間燈光通明,硝煙四起,就回去稟告天帝不用放火了。人們爲了感謝天帝的女兒並紀念這一天,就在正月十五時掛花燈,賞月亮。這就是元宵節的來歷。

不一會兒就到了猜燈謎的地方,我看到了一個燈籠上寫着:鑿壁偷光(打一三國人物)。我思緒一動,這不就是孔明嗎?我爭先恐後地來到兌獎處,說出了答案。一個叔叔笑眯眯地拿出一盒湯圓遞給了我,我接過湯圓,高興極了。

回到家後,我嘗着靠自己努力獲得的湯圓,美味極了。真希望下一個元宵節快點到來。

篇十二:家鄉的風俗作文

楊家豪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葫蘆島也有不一樣的風俗。

比方說在興城就有正月十五摸石獅子的風俗。據說身體哪裏不舒服的人只要在正月十五那天去興城古城裏摸摸獅子的相同部位,就能去除病痛。

往年的正月十五時的興城古城裏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都爭先恐後的摸獅子以祈求獲得一年的好運。

關於正月十五摸石獅子的這個風俗,還有一個故事。

據說祖大壽石坊東面朝南的石獅子因吸收日月精華而成了精,它經常趁附近豆腐坊的主人不在時去偷吃豆腐。結果有一次被豆腐坊的主人發現,獅子捱了主人一頓暴打,嘴脣被打下一塊肉來。從那以後,每當天上的星星出來時,它的傷口就會流血,痛的要命,有一天,它的呻吟聲被一位老婦人聽見了。老婦人動了惻隱之心,每天晚上都用鹽水給獅子擦傷口。過了一段時間,獅子的傷口就能好了。

一天夜裏,老婦人夢到了獅子來到了她的家。獅子對她說,它是來報恩的,如果她的身體哪裏不舒服,只要正月十五的晚上摸獅子身上相同的部位,就可以治好病。

第二天,老婦人按照獅子說的話做了,她的病果真好了,她把這件事告訴了鄰居們。於是這件事越傳越廣,便形成了元宵節摸石獅子的風俗

往年的元宵節,我都會和父母一起去興城古城摸摸獅子,希望在未來的一年裏平平安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篇十三:家鄉的風俗作文

陳璽任

我家鄉的春節是別有風味的。當然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按咱們武當山的風俗,元春到上元才叫春節。

除夕是我最喜歡的一天,那天是春節之中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此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大家必定都會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一會兒老媽端上菜來,看着桌上豐盛的年夜飯,還沒吃就一個勁兒的說好吃。飯桌上我們一邊談論生活中的奇聞樂事,一邊品嚐着美味佳餚,享受團圓的樂趣。

吃完年夜飯,最後我們就會趁着武當山沒有禁鞭令,快快活活放鞭炮。我拿起一根菸蒂,輕輕地在引線上一擦,轉頭就跑。火舌舔引線,終於燃到底,只看見煙花從鐵罐裏飛一樣地衝上了天空,炸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線,銀光劃破了天空,新春就快到了。

放完鞭炮之後我們就回到家,打開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12點鐘的時候,家家戶戶點燃鞭炮,全城就像是辦喜事兒一樣,噼裏啪啦的聲音迴響在全城的上空,真可謂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夕與初一的光景可真是完全不同,除夕,一進超市門兒想回個頭都難。王虛宮的真武大帝沒見着,放眼望去全都是人,只有一個地方倖免於難—武當山的山頂。初一商場都插上鎖,沒幾個人出門,大街上空蕩蕩的,門前堆着昨天夜裏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等過了上元年就到了殘燈末廟,姥姥和姥爺就會讓我們帶上一些家鄉的特產,寓意過年的好彩頭,與我們相伴一整年。

一年又一年,年年盼過年,我們武當山的年是最有年味的。此生無悔入武當,來世願做中華人,我們的家鄉,山美水美,風俗更美。

篇十四:家鄉的風俗作文

俗說:“民以食爲天”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美食,而我的家鄉也有着獨特的飲食風俗。

在炎熱的的夏天,無論是誰,都想來一碗酸甜可口,涼涼的冷麪了。冷麪是我的家鄉一道特有的美食。淡褐色的冷麪嚼勁十足,清涼的糖水酸甜可口。這種美食做起來十分簡單,將蕎麥麪煮熟後,用牛肉熬湯,加入胡椒,生薑,糖醋等配置成的冷麪湯,倒入面中,再加入黃瓜絲,雞蛋,蘋果梨,辣白菜,簡單的冷麪就做成了。做爲家鄉人最愛的美食之一,在寒冬臘月也能見到它的身影。

說到冷麪當中的配料——辣白菜。就不得不說家鄉遠近聞名的泡菜了。

家鄉人以米飯爲主,很少做炒菜,因此泡菜是必不可少的,泡菜種類繁多,比如蘿蔔泡菜,桔梗泡菜,黃瓜泡菜,辣白菜等等。我曾經在一次廟會上看見了製作辣白菜的過程,把新鮮的白菜泡在鹽水裏幾天後,拿出洗淨,在每個菜葉上抹上特製的辣椒醬,放進罈子密封,放到地窖,幾個星期後就可以拿出來食用了。我嚐了幾口,即有白菜的甜味也有辣椒的辣味,真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下飯菜呀!

辣白菜是家鄉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而與它比肩齊名的要數狗肉湯了。

三伏天是大熱的天,家鄉人會在這悶熱的天裏,喝着熱辣的狗肉湯,渾身由裏向外冒着汗,喝着鮮美的肉湯,不但過足了饞癮,而且祛除了身體內的溼氣。

待到節日時,我最愛的就是打糕就是餐桌上主角了。糯米打糕、大米餃子、年糕餅等花樣繁多,味道極佳。顧名思義'打糕就是打出的糕點。打糕大多用糯米制成。用錘子將煮熟的米放在木質的槽子裏敲打,直到搗碎,看不到米粒。再製成各種花樣。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鄉還有許多獨特的美食,這些都是家鄉人一輩輩傳承下來的,如果你想吃更美味的飲食,那麼就到我的家鄉來吧!

宋天潤

篇十五:家鄉的風俗作文

洪晉恩

“村村都向磨坊跑,米麥車推或肩挑。磨屑歸來忙整夜,麥蒸饅頭米蒸糕。”劉瑞庭在詩中描繪的景象,把我的心帶到了家鄉南通的春節。農曆新年前,村裏的大人們都已放下手中的農活,爲春節忙碌起來,火熱忙碌的氣氛趕走了瑟瑟的寒風。

每家每戶都要自行灌製香腸,選上好的夾心,切成一粒一粒,灌入腸衣,一串串紅白相間的香腸掛在屋檐下,宛如火紅的爆竹;潔白如玉的年糕上印上紅豔豔的“囍”、“祥”、“祿”……,白的如雪,紅的似火;正月十五的夜晚放哨火,人們手持柴草製成的火把,沿着田間小路奔跑雀躍,高喊着家鄉方言的吉祥話,跑的人、看的人、所有的人的情緒都如這火焰被點燃。從年前到正月十五,空氣裏無時無刻不洋溢着喜慶的氣息。

我深愛這故鄉的春節和春節中的風俗。家鄉特有的風俗中,我又情有獨鍾於糰子和圓子的製作。每逢此刻,我像個小大人一樣,不僅能參與其中,而且有機會揮灑自己的創意。

臘月二十五的一大早,媽媽就在樓下的院子裏喊:“做糰子嘍!”無論天氣如何寒冷,聽到叫喊的我都會一骨碌鑽出熱被窩,穿上衣服,跑下樓,像個跟屁蟲一樣粘在她的左右。媽媽淘洗自家田地裏種出的糯米,我便在一旁墊起腳尖,兩手扒在水池邊,目不轉睛地看着。洗淨後,潔白晶瑩的糯米要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時,每粒米都拼命地吮吸着水分,把肚子脹得圓滾滾的。接下來,要濾去水,讓糯米晾乾。

第二天,要上石臼把糯米搗成米粉。如今城裏的孩子,想是很難見到這般景象了。一人站在橫臥在一個支點之上的長長木樁的一端,手扶支撐架,身子猛地往下一坐,壓下自己的一頭,另一端的木樁頭就蹺蹺板似地高高擡起。接着,他把身體重量通過雙手託付在支撐架上,卸去重量的腳下翹起,另一頭的木樁重重砸在放了糯米的石臼裏。就這樣,一聲聲鏗鏘有力,像鼓點激盪在我的心間。每逢此刻我都躍躍欲試,可因爲“危險”一次次被拒絕。不服氣的我暗想:“總有一天我會上去的。”

得到的米粉要經過1-2天的晾乾,接下來就到了我夢寐以求的時刻了——做糰子、圓子。像做麪食一樣,首先把水與糯米粉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揉成粉團。然後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老有少,有說有笑,共同完成。這是一年裏難得的光景,全家人放下一年的忙碌奔波,圍坐在桌前,盡情享受其樂融融的天倫之樂。粉團在每個人的手中成了工藝品,或者捏成圓錐體,頂上點上一抹紅暈,宛如蟠桃園裏的壽桃,這便是“糰子”;或搓成球體,圓滾滾滾的,猶如一個湯圓,沒錯!這就是“圓子”。我之所以對製作它們情有獨鍾,是因爲每逢此刻,是我可以天馬行空地大展身手,我愛爲它們鑲嵌點“飾物”:或配上兩個大“耳朵”,或增加一根長“尾巴”,也或者用牙籤雕出一雙眼睛。大人們見了捧腹大笑,老人們瞧了臉上綻開了花朵。

做好的糰子、圓子,留到大年初一的清晨食用,象徵着團團圓圓。儘管不放糖、沒有餡兒,卻別有一絲甘甜的滋味,軟糯爽口。我當然要挑出自己的“作品”:有尾巴的米老鼠、大耳朵的豬八戒……大快朵頤起來。不一會兒,我就癱坐在躺椅上,在暖暖的陽光中,輕揉圓滾滾的肚子,打着飽嗝,任滿滿的幸福感洋溢在周身。

至今,每當看見湯圓,我都會想到家鄉的糰子、圓子,忍不住咂咂嘴。家鄉的春節,家鄉春節的風俗,讓我感到甜美。

篇十六:家鄉的風俗作文

年少的時候,家鄉是一個我們想要逃離的地方;而長大成人後,家鄉卻成了一個我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小的時候,我是在北方過過年的,雖說已離開不知多久,但我卻依舊記得那熱鬧的氣氛。

春節,離不開冬天;冬天,離不開春節。南方的冬天一到,便是溼冷的風夾雜着時斷時續的雨,常常不見太陽,於是乎,屋裏便陰冷潮溼,難打精神。而北方的冬日則向北方人豪爽的性情一樣,入冬不久便會下雪,過不多久,便有幾釐米厚了。人們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小心翼翼地在路上行走;調皮的孩子們在結冰的河面上打個滾,也不必擔心冰面破開;在屋中的暖氣上放上一瓶水,過個半日,便成了一瓶溫水。

北方的年,時間長,排場大,味兒也足。外婆會先去買菜,外公去買各種裝飾物。爾後,外婆早早的去廚房裏忙碌着準備一桌年夜飯了,而外公則去佈置屋子。在北方,人們過年不興“下館子”,而是要在家裏準備一桌子冷的、熱的、葷的、素的食物,擺滿一大桌,全家齊聚,小孩要向各個老輩們說上一堆吉利的話纔可開吃。

除夕夜,吃完熱乎乎的年夜飯後,便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廣場上有賣冰糖葫蘆的,大家都便去買一支吃着,而後拎着五彩的花燈齊聚,一起來比比看誰的花燈最大最靚;亦或買了各式各樣的花炮,一起將它點燃,讓它們先先後後的在天空中開出絢爛的花朵,以吸引過路人的目光。玩罷,我們紛紛道別,於八點前各回各家,在面前的桌子上,還擺着一盤盤剛出鍋的餃子,於是我們便就這着熱氣騰騰的餃子看春晚,哈哈哈地樂上一通,直到哈欠連天,實在挺不住了,再睡進暖暖的被窩裏。

大年初一,我們走親友、拜大年,走了外公外婆的親戚們的家——他們有些也住在北方,也不很遠。家門被早早敲響,來了一波波的鄰居和親戚,禮物通常都會堆滿桌子……

如今,外公外婆老了,外公早已做不到麻利地佈置屋子了,外婆早已不再下廚房了。

回憶北方的冬、北方的年,內心總會十分懷念,因爲它的歡樂,因爲它的喜慶,因爲它的歡聲笑語,也因爲它的寒冷……

當初容我們放花炮的廣場上,失修的器械和破爛的木屋也許早已翻新;

當初那些有着花白頭髮和慈祥笑容的爺爺奶奶們,也許早已不在;

當初一起約定要永遠在一起的小夥伴們,也許早已忘記了當年的約定;

當年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回到年少時曾下歡聲笑語的故土……

篇十七:家鄉的風俗作文

溫州花燈

陳澄

“傳說一隻神鳥來到人間,不小心被獵人射殺,天帝便要在人間放火,人們爲了保命,就做出了花燈,花燈亮晶晶的,彷彿火光一般,天帝以爲已經放了火了,便不叫天兵們放火了。”爸爸邊帶我去世紀廣場邊說着傳說。

我們來到了世紀廣場,只見這裏金光閃閃,不少的花燈聚集此處。這裏人山人海,人頭攢動。花燈節裏的花燈各種各樣,有圓球狀,骰子狀等等。爸爸告訴我:花燈力的很多形狀,在古代就有了。

這裏最受歡迎的是兔子燈。這個燈做的惟妙惟肖。兔子轉着頭,彷彿在尋找家一般,讓人身臨其境。有的人讚歎道:“這燈做得太好了。”有的人看着露出了會心一笑,還有的人一言不發,彷彿猜中了兔子的心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一個新的燈備受歡迎,我跟隨人羣走過去,這是關刀燈,就是關公的青龍偃月刀爲模型做的,這“青龍偃月刀”,我彷彿來到了三足鼎立的三國時代,關羽拿着這邊青龍偃月刀,在敵人中七進七出大殺四方,嚇的敵人落荒而逃。看着這把青龍偃月刀,我甚至已經漸漸沉醉其中了。

事後,爸爸告訴我:“花燈是古人的智慧傳承,它可是在南朝時就有記載的了,而傳說故事是後來編出來的,其實花燈最早不是幹什麼幹什麼,而是古人們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能夠一路順風。聽了爸爸的話,我又增添了許多新知識。

花燈,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它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我們要保護它。這是看了溫州花燈後,我的感想。

篇十八:家鄉的風俗作文

元宵節,在大家眼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湯圓、看花燈了吧?但我要告訴你的是,咱們客家人在元宵節這天有一個特別的習俗——遊大龍!

這龍啊,全部都是純手工製作的,大約十幾天可以完成。龍分一節一節的,在一個村裏,家家戶戶都要做,用竹蔑或竹條製成骨架,然後要在上面裱紙、畫鱗……而最爲複雜、精緻的龍頭,則是這一年裏貢獻最大的人家纔有資格花錢請能工巧匠來家裏做,這榮耀、這面子,得有多大呵!而又因爲從未規定過龍鱗的顏色、花紋等,所以每家出來的龍風格迥異、各有特色。咱們的遊大龍可是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哩!

當春節來到,整條龍也做好了!看,這家青的、那家金的、這家紫的、那家紅的……五彩繽紛!

數着、算着,正月十五可算是到了。一節節龍接到了一起,又長又重,要全村的男人才能擡得動呢!最短的五六百米,最長的,都快要一千米了,還進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當遊大龍正式開始時,一條逼真的大龍繞着全村,時而飛馳于田野、時而遊走於大街……當大龍路過家門口時,要放一串鞭炮,稱爲“迎龍”——代表大龍將新一年的好運帶進了家裏。

當夜晚降臨,人都沒在了夜色中,而龍卻通體明亮——裏面安了燈,此時的龍更加逼真,就好似龍自己在空中飛舞。嘿!龍要來啦!還不快放串鞭炮迎接它,讓它帶來新一年的好運?

這,就是咱們客家人的風俗:遊大龍!

篇十九:家鄉的風俗作文

馬銘薇

我的家鄉在內蒙古,這裏每年都有很多節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達慕大會,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節日盛會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思爲娛樂、遊戲,以代表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每年的七八月份它就會迎着秋風來到我們的身邊,也是人們爲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成千上萬的蒙古族牧民就會穿起節日的盛裝,不顧旅途的遙遠,男女老少,乘車騎馬,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

那達慕大會期間,還會有來自各地的商品交流會,晚上還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它的主要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套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些地方還有田徑、撥河、籃球等好多既有趣又好玩的體育活動。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摔跤。摔跤手爲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十三世紀時已經盛行於北方草原。既是體育活動,也是一種娛樂活動。所屬在祭敖包和那達慕大會時進行。蒙古人不但在那達慕和祭敖包時進行,而且在平時也三五相聚,搏擊爲樂。

蒙古式摔跤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摔跤比賽時,身穿銅釘牛皮坎肩“昭達格”,頭纏紅、黃、藍三色頭巾,腳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帶,下身穿套褲,脖子上掛着五彩飄帶。出場時,雙方摔跤手揮舞雙臂,然後互相搏鬥。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級,採取淘汰的方式,決賽出冠軍手、亞軍手和第三名,分別授予榮譽稱號和獎品。

我聽上了年紀的老人介紹:“那達慕不是每年都舉行,要看草的情況和牲畜的情況而定,草好畜肥的時候就舉行,否則就不舉行,一般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那達慕。”

蒙古族的那達慕已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如果你也喜歡或者你也想感受那達慕大會的空前盛況的話,就來我的家鄉吧!

蒼天勝地——阿拉善,歡迎你的到來。

篇二十:家鄉的風俗作文

元宵節的習俗

許穎怡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千禧城六年級

大多數人家元宵節都是吃湯圓,但是在仙桃,正月十五要吃“糰子”。

糰子是由米粉和肉餡做成的“球”。

大人們早早的拿肉和其它食材,切成大小合適的肉餡,把它弄成圓形,用米磨的米粉裹在上面。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大胖子”就做好了。

一般中午,把做好的“大白胖子”放上蒸鍋,蒸到熟爲止。

嘗一口,感覺味蕾在爆炸,忍不住再來一個,兩個,三個……

“爲什麼要吃糰子呢?”表弟問,“別人都是吃的湯圓啊!”

“因爲吃了糰子,一整年就會團團圓圓,球是光滑不像正方形,三角形有角,沒有角就不會有衝突,所以說了糰子也會會和和美美,不會吵架,不會生氣。”爸爸說。

“原來是這樣啊!那媽媽要多吃點,這樣你就不會生氣,不會生氣就不會打我了!”表弟一臉得意。

“我什麼時候打過你了!”嬸嬸一邊說,一邊輕輕的打了一下表弟。

“這還不算打嗎?”表弟一臉委屈到。

全家都笑了。

雖然,這只是一個食物,但這也是家鄉的味道。這是家鄉特有的味道。

篇二十一:家鄉的風俗作文

包餃子

FSN

春節包餃子,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包餃子不僅是吃貨的福利,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習俗。

餃子,是皮兒包着餡兒的,那皮兒若擀的好,吃起來非常勁道。那餡兒若配得好,五顏六色的,像是一整年的精華都包含在了裏面。皮兒包裹住餡兒,味道更是妙極了,像在吃彩虹一樣。尤其再配上一小碟醋,那美味,不言而喻。

今年過年,我們家照例包餃子。

桌子上放着一盆餡兒,一堆麪皮兒,幾枚硬幣與幾塊糖。聽姥姥說,要把硬幣和糖包進餃子裏。誰吃到了硬幣,就代表誰下一年裏會發財;誰吃到了糖,就代表誰會在下一年裏交好運。

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餃子啦,先拿起一片餃子皮兒,把餡兒放在上面,一捏一折,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就做好啦!餃子的樣式很多,有波浪紋兒的,有沒紋兒的,有元寶形的,有半圓形的。只見姥姥姥爺的手像蝴蝶一樣在餡兒和皮兒之間翻飛着。我還沒看清是怎麼回事兒,一個好看的小餃子就被放到了蒸屜上。不一會兒蒸屜上就擺滿了可愛的、胖嘟嘟的餃子。

“餃子呀,歷史可悠久着呢!”姥爺邊包餃子邊對我說:“傳說東漢末年百姓生活很慘,耳朵凍爛啦。張仲景把羊肉、草藥用麪皮兒包上做成餃子,治好了許多人,於是後人就開始學着他的樣子包餃子。”

包好了餃子,就要開始煮餃子了,用筷子把蒸屜上的餃子撥到燒開了水的鍋裏。那餃子一個接一個掉進鍋裏,激起一片水花,活像一羣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水中嬉戲,那上下翻騰的餃子,真讓人越看越覺得可愛。從鍋中還冒出一縷白煙,像一塊輕紗一樣,升騰,發散,消失……

終於,餃子煮好了。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吃着香噴噴的、還冒着白煙的餃子。所有人都不亦樂乎。

很快,餃子就被吃完了,大家都撐得一個勁兒的打嗝兒。姥姥姥爺去洗碗,爸爸媽媽去工作,我去寫作業,整個家庭都籠罩在一種和諧美滿的氣氛下。

篇二十二:家鄉的風俗作文

文/何炫熙

“炮竹聲中一歲時,春風送暖入屠蘇”。無數次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聲,隱隱約約的,溫暖的春風拂過了我的臉頰,我太喜歡除夕這天了!

想起了回老家過年的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一大早我爺爺就去市場買了八寶飯的材料,還買了一些乾果、水果和糖果之類的零食。而我奶奶就去買了各種各樣的鞭炮、對聯,福字類的。而我就家裏和爸爸媽媽忙裏忙外的家務活,大家都各忙各活的。

爺爺買的八寶飯的材料,雖然看上去有點難看,但做出來那可絕對是色香味俱全,想做好一道八寶飯必須要下點功夫,首先是扯糯米蒸熟,加入糖、桂花、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蒸熟後再澆上糖汁就算弄好了。那糯米飯就像個大胖小子一樣白白胖胖、可可愛愛的,這也象徵着團團圓圓的意思。忙碌了一整天,全家人把該做的,該打掃的活都做完了。

晚上,我們吃飯之前要做的就是拜一下祖先,要先把酒、菜、放桌子上擺好,點上蠟燭,再把門打開,然後還要在地上放了兩個大鐵鍋,在大鐵鍋裏燒了一些紙錢,燒幾支香,每個人都拜幾下並說出自己的新年願望和叫菩薩保佑,纔開始吃年夜飯。

一開始我並不明白爲什麼要在除夕吃年夜飯的,我就去問媽媽。媽媽說:“年夜飯的寓意是吉祥如意、幸福美滿、團團圓圓。”繼而又說“年夜飯指的是一年到尾的闔家團聚,其最重要的是一家人也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聚餐,這樣才表現出一個家庭之間的互敬互愛。”

到了八點後,外面有許多小朋友興高采烈地放煙花,五光十色的煙花把天空點綴的如同白晝一般。我也拿出煙花來,用火點燃了導火線,灰色的導火線“嗖”的一聲噴出了紅色的火花,煙火噴涌而出,我仰望星空,看着時而紅、時而黃、時而綠……的煙火,我心裏開心地拍起手掌來。那煙火好似一顆顆流星從天而降。又好似一隻只螢火蟲,照亮了美好的除夕之夜。更似一朵朵繁花,把整個天空照得五彩繽紛。

這就是我家鄉的除夕,忙碌而豐富多彩,令人期待!

篇二十三:家鄉的風俗作文

山可欣

伴隨着隆冬的不期而至,年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俗話說:“大人望插田,小孩盼過年。”小孩盼過年的主要原因就是: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有壓歲錢收,有煙花爆竹放。

我們這裏到了除夕,村裏人就紛紛開始包餃子了,那場景很是壯觀,往往三五戶相邀,將擀好的餃子皮和包好拌好的肉餡搬到一戶寬敞人家裏,大鍋大竈,乾柴猛火,一會兒工夫,鍋裏的一個個餃子都煮得熱氣騰騰、白白淨淨、香飄滿屋。趁大人們將煮熟的餃子端到桌子上時。小孩子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桌上偷偷的拿幾個熱騰騰的餃子塞入口中。接下來就有好多人圍在一起吃餃子,每個人的臉上都承載着笑容和溫暖幸福。

大年初一,小孩子們一大早就起牀了,跟着哥哥姐姐浩浩蕩蕩的到各親戚家去拜年。來到主人家,哥哥姐姐會向主人拜年,並送出禮物和吉祥的話,主人聽後露出了笑臉,一個勁兒地誇我們乖,然後從房裏拿出一盤零食,各種各樣的都有,幫我們裝滿口袋,臨出門前還會讓我們再抓點兒在手上吃。

過年時,每家每戶都會貼春聯,以往老家的春聯都是在集市上買的,但是近些年的春聯都是我自己寫的,都是我的書法班的老師教我們寫的。每當紅紅的大春聯貼在大門上時,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驕傲與自豪!每當鄰居們誇讚我寫得好時,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我還把自己寫的春聯送給了姑姑、舅舅,他們都很高興。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習俗。

篇二十四:家鄉的風俗作文

孫宗琪

我們家鄉寶清的風俗習慣有很多,例如:過年時吃的殺豬菜、粘豆包、扭秧歌、打陀螺等,都很有趣。

說起那又香又甜的粘豆包,誰不是饞得直流口水呢?你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其實做粘豆包的方法並不難,需要的材料有:粘米麪、水、紅豆和白糖。做粘豆包需要先烀豆餡後和麪。先把紅豆放進鍋裏煮,等煮熟了就把它搗碎,搗成豆泥狀,再撒一些白糖,就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白色的毛毯似的,白糖的多少根據個人喜好而定。然後開始和麪,首先把粘米麪和水和到一起,使它形成一個大面團。因爲是粘米,所以做的時候要撒些麪粉,這樣它就不會粘到面板上了。再把這個麪糰揪成一些拳頭大小的小麪糰,整齊地排放在面板上。接下來該把豆餡放進去了。那怎麼放呢?其實很簡單的,先用大拇指在小麪糰上按一個洞,注意不要按漏了,再盛一勺豆餡放進去,最後把它團成一個團,放到鍋裏蒸半個小時,剛出鍋時,看着它白白胖胖的樣子,像一個個雪娃娃,讓人不忍心下口。當你拿起來時,香氣撲鼻而來,當你咬上一口時,又甜又糯,彷彿置身於白茫茫的雪地裏,欣賞着冬季的美景,讓人無法忘懷。

以前,在農村殺豬是一件大事,誰家殺了豬,都要請親朋好友來家裏吃殺豬菜。就是用自己家醃製的酸菜和新鮮的血腸再加上豬肉一起放到鍋裏燉,再放一些姜和蒜,味道好極了!讓人回味無窮……

我愛我美麗富饒的家鄉寶清,更愛這裏地風土人情!

篇二十五:家鄉的風俗作文

董鴻銘

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一直以遊牧爲生的蒙古族,有着一個一年一度盛大的集會——那達慕。

沒來過內蒙古,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吃過牛肉乾,沒看過那達慕。那達慕一開始只是爲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後來經過長期發展成爲了現在的那達慕。

由於我生在內蒙古,所以經常領略那達慕的盛況。那達慕那天,商販雲集,吆喝聲四起,我混在人流裏,不斷有人對我微笑,拉着我推銷他們的商品,人們熱情高漲,有許多準備上場的人在場上拉着馬轉來轉去,那天天氣好極了,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似乎也在爲那達慕的開展表示祝賀。商鋪出售的商品應有盡有,小到飾品珠寶,大到古董文玩,太陽傘。

可那達慕的高潮不止於此,民族表演,競技,更讓原本就熱情的人羣更加激動。一般的那達慕可以持續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開幕式和民族舞蹈,馬上雜技表演,人們的鼓掌聲一浪高過一浪。

競技同樣很受觀衆喜愛,小夥子們表演賽馬,摔跤,射擊,場上激烈極了,場下也毫不遜色,掌聲四起。場上的運動員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給人一種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總而言之,那達慕是蒙古族特點和文化的表現,也是一種傳遞文化的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huati/1373527.html

  • 標籤: 風俗 家鄉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25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25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