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精選9篇)作文

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精選9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58W 次

篇一: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精選9篇)

今年是第X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今年的宣傳月主題是“砥礪十年,奠基未來”,聚焦學前教育十年砥礪奮進之路,系統回顧宣傳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重大成果、輝煌成就,以及推進幼兒園科學保教的新實踐、新經驗,全面展現新時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新面貌。我們將陸續推送一批典型案例,通過講述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親身經歷、講述學前教育故事,突出人民羣衆的獲得感、突出教師和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突出幼兒的健康成長,以小見大反映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成效。

一所幼兒園“運動育人”十八年課改實踐故事

少年強則國強!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兒童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千家萬戶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最根本的訴求,更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相關心理學、教育學研究都表明:童年時代的生活是一個人健康發展的人生底色,強健的身體同樣建基於童年時期養成的鍛鍊與健康習慣。嘉興市第三幼兒園一直堅守“健康第一”的宗旨,堅守“健康育人,育健康人”的辦園理念。

今天,就以幼兒園“運動育人”的這十八年課改實踐故事,講述我們如何圍繞培育強健兒童這一主題,進行不懈地探索實踐和努力奮鬥,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彰顯生命特質和價值,爲未來奠基。

聽,“三幼娃”的健康區域……

2002年始,在“健康爲本、發展爲先、關注全體”的辦園思想指導下,我們積極構建幼兒園健康活動區域化的教育方式改革,爲孩子們建構了棍棒區、跳躍區、車類區、感統區、投擲區、鑽爬區、拳擊區、球類區等戶外八大健康活動區域,努力使每個入園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我們的教師根據孩子們的身心發展水平和健康教育目標,有目的地創設不同功能、不同性質的活動空間,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讓孩子們進行混齡混班、以大帶小、自主自願的活動。特別是在新生入園時,一般都免不了“哭”這一難關。我們鼓勵小班弟弟妹妹們看大班的哥哥姐姐們玩,哥哥姐姐們的快樂就“傳染”給了弟弟妹妹,於是他們就跟着哥哥姐姐們一起玩耍,一起遊戲……健康區域活動很好地緩解了新生入園的焦慮,逐漸成爲我園的教育特色。我們總是聽到孩子們這樣說:“我想踢球”“哇,可以上蹦蹦牀羅”“我要騎小車”“區域活動中可以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一起玩”“這是我最開心、最喜歡的活動”……2004年,《幼兒園健康活動區域化的策略研究》立項爲浙江省規劃課題,研究成果獲得了2006年度浙江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就這樣,我們的持續堅持,爲幼兒園後續的育人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聞,“野孩子”的運動課程……

自19世紀中期以來,課程經歷了課程即“跑道”、“活動”、“經驗”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2012年,我們在這三種課程觀的指引下,開始進行幼兒運動課程化的建構,取其優勢,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來。2014年,《幼兒園“玩耍運動”課程的構建研究》立項爲浙江省教研課題,研究專著《“野孩子”的天空》於2016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研究成果獲2017年浙江省優秀教研成果二等獎。

期初,從課程環境入手,提供“跑道”,對閒置的景觀進行改造和再利用,爲孩子們堆起綠蔭蔭的小山坡,開挖“小山洞”,鋪設了一條鵝卵石、木墩、光滑的竹片等材料組成的感覺小路,由草地、山坡、小路、山洞、樹林組成的自然生態環境,探索出“場景式”和“主材料式”兩種自由運動。每一次的自主運動,孩子們愉快地穿梭於各個場景和材料中。在山坡上山洞中,孩子們盡情地跑着、跳着,笑着、鬧着。在幽靜的小樹林裏,孩子們或悠閒地躺在吊牀上,或結伴在一起爬竹竿。在塑膠場地上,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時而變成“宇宙超人”,時而學當“小小解放軍”……師幼呈現了和諧的景象,幼兒園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樂園。

接着,順應孩子愛玩的天性,將玩耍與運動融合對接,和孩子們開展集體“活動”,讓其經歷一個“能玩”到“會耍”的體驗過程,從玩耍激趣到經驗獲得,促進其身體素質、動作協調能力並進而有益於情感、能力、品質的全面提升發展。爲後續課程實施路徑“童趣三玩”的提出積累寶貴經驗,並展望了“會玩的童年才精彩!”的美好願景。

同時,拓寬運動途徑,累積“經驗”,爲孩子們開展拓展運動。幼兒園先後開展了“玩耍總動員”、“玩轉足球”嘉年華、“奔跑吧!孩子”親子定向活動、“今夜不回家”等等。有趣又有益的拓展,把運動從幼兒園延展至家庭、社會,促進運動的生活化、持續化。中央公園裏的“小紅軍之旅”就爲後續定向運動的研究做了鋪墊。一個年段的孩子,隨機每6人組一隊,貼上隊標,領取“地圖”和任務單出發。運動中,孩子們既要面對陌生夥伴的溝通交流問題,還有運動路線的選擇問題,運動關卡的通過問題,以及突破尋寶任務的拼圖問題,等等。一路智慧碰撞,最終完成“拼圖”尋到寶貝,獲得勝利。

再聽,“健兒們”的成長拔節……

2018年以來,幼兒園旗幟鮮明地提出“運動育人,育強健人”的教育理念,跨越運動的自身功能。孩子們在運動中強健體魄、啓迪智慧、培養品德,豐富認知、情感、創意、習慣等綜合素質,促進動作的嫺熟、情感的積極向上,更加自信、更願意迎接挑戰、更具有合作競爭意識,爲了人生而運動,使其逐漸成爲精力旺盛、富有創造能力的人才。

孩子們以日常的身體鍛鍊爲常態體能運動,在“一操、一課、一區”中增強體能,提高和保持機體能力,從而打下“強身健體”的基石。每日一次的早操,天氣適宜做室外操,由“遊戲操、徒手操、器械操”三大部分組成,惡劣天氣做室內操,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強身健體浸潤心靈。室外操在慢跑熱身中舒展身體,遊戲桶操互動鍛鍊,專業操節動作規範,籃球操有趣又帶勁,最後在呼吸小律動放鬆中結束鍛鍊。

孩子們不定期參加專項性智能運動,體智並存,充分調動運動能動性和思維靈活性,在運動中越來越聰明睿智。在智能運動“馬拉松”時,我們教師和孩子們一起了解“什麼是馬拉松?”,參加馬拉松需要準備哪些裝備?一起研究“嘉馬”線路圖和號碼簿,進而繪製屬於自己的專屬號碼簿和線路圖,期間滲透符合孩子身心的數理概念和合作精神等等,孩子們在運動中收穫認知,獲得發展。

同時,孩子們還通過競技類挑戰運動健全身心,在不同的時段,獲得基本的運動技能,擁有一定的運動智慧,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和一定的成長意識。我們幼兒園鎖定“二球一棋”的競技項目,兩球是指小籃球和足球,一棋是指國際象棋。孩子們從全園參與、班級聯賽、個人挑戰,一步一個腳印,在普及、較量、晉級中磨礪心智,健康成長。

十八年來,從“三幼娃”的健康區域故事,到“野孩子”的運動課程故事,再到“健兒們”的成長拔節故事,我們不忘初心,始終堅持並砥礪前行,一路留下幼兒園“運動育人”的課改實踐故事。展望未來,強健兒童的培育與我國的體育強國夢、中國夢一脈相承,我們還將繼續努力爲實現高質量的“幼有所育”,譜寫新一代強健兒童培育故事。

篇二: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

爲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於開展“2022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相關要求,落實素質教育的精神,加強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前兒童入小學適應性教育,積極開展幼小銜接活動,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坡度”。我園以第十一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爲契機,緊緊圍繞“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的主題,精心組織部署,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

1

指導思想

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於入學前後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爲孩子的後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園幼小銜接工作在指導思想上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創設、日常生活管理、開展家長工作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2

幼小銜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家長教育觀念存在誤區

在家庭教育中往往重知識而輕能力的培養。有些家長片面的認爲幼小銜接必須提前學些小學的內容,寫拼音、漢字,就可以減輕入學的壓力,就是爲入小學做好準備,要求幼兒園要教會孩子漢語拼音、寫字、20以內的加減法等等,重知識而輕能力的培養,家長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後面,怕輸在起跑線上,於是隨波逐流。只重視知識積累,而忽視孩子興趣開發和能力培養,拔苗助長,導致孩子入學後出現一些現象:剛入學感覺很輕鬆,老師教的都會,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於是出現上課不專心,形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二、三年級隨着內容的加深,難度加大,許多孩子就出現了適應困難,出現厭學問題。

2、孩子自理能力薄弱,進入小學不適應,影響學習。

家長注重讓孩子多識字、學畫、彈琴等,而忽視孩子自理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家長過度呵護,嬌生慣養,父母、爺爺奶奶大包大攬了幼兒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造成孩子生活上的依賴,嚴重的重智輕勞傾向,使孩子缺少鍛鍊,養成了嬌氣、懶惰的壞習慣,導致許多孩子喪失了最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孩子在幼兒園裏,過的是集體生活,整天都和老師在一起,生活上遇到困難,如穿衣服、繫鞋帶、入廁等,會得到老師的幫助。進入小學後,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繫鞋帶、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的動作慢、能力差,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必然會影響學習。

3

銜接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力、責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爲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銜接中的各類問題。

3、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共同爲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4

具體經驗做法:

教師方面

#1

成立幼小銜接核心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到人,定期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會議並組織大班教師進行教研,定期進班瞭解實施情況,提出調整意見等。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X

核心成員:大班組老師

#2

開展家長對於幼小銜接教育情況的交流會,瞭解家長對幼小銜接工作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並制定對應的幼小銜接工作策略。組織教師瞭解、學習幼小銜接課程方案,明確主要任務內容、目標方法等,引起對此項工作的重視。

#3

加強對大班教師的前期培訓,將幼小銜接具體安排納入班級計劃。組織教師進行幼小銜接的教研和學習活動,大班教師圍繞“如何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進行交流與研討,提出在幼小銜接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惑,並積極探討解決方案。通過研討讓老師們更深刻地明白了幼兒入學準備的關鍵點和重點內容,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部門頒發的《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對“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四個準備內容中“發展目標、具體表現、教育建議”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深入、詳細的剖析與解讀,引領教師把握文件內涵,從而使老師們在一日生活中將“四個準備”內容有機融合和滲透,用科學的方式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

#4

組織教師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爲了向廣大家長宣傳《指南》精神,我園在樓道安裝了《指南》燈箱,並將《指南》精神貫穿到教學活動中去。

幼兒方面

#1

結合幼小銜接目標,有效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有目的地在各年齡段落實各項幼小銜接目標。大班開展幼小銜接主題“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關注一日生活活動中各種習慣、情感態度的養成。重視並結合一日生活各環節,加強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強化時間觀念,要求幼兒每天按時到園,無特殊情況儘量不請假,各班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激勵幼兒不遲到、不請假,養成按時上學的習慣。

#2

入學前思想準備:(觀看小學宣傳片,感受小學生活)

通過觀看小學宣傳片,感受一年級的課堂與小學生同上一節課,全面體驗小學與生活,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慾望,讓幼兒嚮往上小學,同時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萌發初步的責任意識,激發上學的願望。

#3

通過與我園畢業正在上小學的哥哥姐姐對話,讓幼兒對未知的小學生活加深瞭解,激發幼兒對小學的嚮往,消除他們的疑慮。

#4

身體方面的準備:

通過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5

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通過整理自己的物品培養自理能力,如整理牀鋪、收納筐、愛護書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大班每天都安排值日生負責整理圖書、玩具、擺椅子、擦桌子、幫老師取餐、分餐等,讓幼兒輪流當值日生培養幼兒的責任感,提高動手能力,並培養其爲集體服務的責任感及任務意識。

#6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任何人來說,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終身受益的。例如上課遵守紀律、不做小動作、會動腦筋、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等。加強課堂常規過渡,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對幼兒的坐姿、舉手姿勢、握筆姿勢提出要求,在活動中,提醒幼兒上課時姿勢要端正,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述,認真思考、積極回答老師問題,不做小動作,大班第二學期對幼兒的課堂紀律要求相對較嚴格,比如無特殊情況上課不能隨便上廁所,不能隨便離開座位,逐漸幫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習慣,爭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7

將各種目標要求隱含於環境創設

本園針對各年齡段幼兒特點創設相應的區域環境,牆飾內容、區角位置、投放材料的種類及數量等都會隨時更換,爲幼兒創設合適的分區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結合各類活動特點,將目標有效隱含於環境創設,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在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中逐步獲得能力、形成習慣。

#8

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之間出現小狀況、遇到困難等,老師不急於直接解決,讓幼兒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教會幼兒和同伴之間的溝通,慢慢地學會自己能處理一些問題。

做好家長工作

#1

通過我園公衆號平臺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幫助家長充分了解幼小銜接的內容及方法,真正做到家園共育,爲幼兒順利入學打好基礎。

點擊圖片,查看內容

#2

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各類線上交流活動,加強和教師的日常溝通,針對各自孩子的個性特點、優弱勢等,因人施教。

#3

要求家長每天晚上陪伴孩子一起讀半小時的繪本故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看書興趣,儘量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

#4

聯繫生活,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

數學來源於生活,迴歸於生活,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嘗試用數字規律、排序規律以及時間概念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發散他們的思維。數學準備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能力的掌握,更是興趣的激發,要讓幼兒在玩中學、玩中樂。

從幼兒園到小學,幼兒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環境的轉變,我們衷心祝福每一個將要踏入小學大門的孩子,在將來的學習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長,做一個活潑自信、好學上進的小學生。教育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旅程,幼小銜接,我們一直在行動!

篇三: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十年來,

該園在各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

緊跟時代的腳步,

不斷探索發展,

積極發揮着市級示範園的輻射引領作用。

打造“生態園”的自然環境

走進幼兒園,彷彿置身生態樂園,環境溫馨靜謐,處處散發着自然的芳香。孩子們每天都會走近孔雀園,細心觀看孔雀的變化。生命的脈動孕育着無窮的美感,一草一木會說話,小鳥會唱歌,樹葉會跳舞,孔雀會開屏,小金魚會吐泡泡,戶外隨處可見的事物都能讓幼兒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大自然中蘊含的色彩、線條、遠近、疏密、動靜等元素,與幼兒的純真、歡樂渾然一體,共同構成了“生態園”之美。

打造“藝術園”的空間環境

走進幼兒園,處處都能感受到“藝術”的氛圍。地面上有幼兒的精美作品,走廊上懸掛的是親子合作、運用廢舊資源製作的手工作品,幼兒只要經過都能欣賞到自己的作品。全園教職工集中智慧,對走廊吊飾、牆壁及地面改造創新,使幼兒“玩”的氛圍越來越濃,教師“教”的痕跡越來越淡,讓每一個幼兒學會在環境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打造“特色園”的區域環境

在創設區域活動時,進行了多元區域融合。教師投入的材料是開放的、多元的,有自然物、廢舊物、半成品。區域環境的創設充分利用環境的優勢,打破地域的限制,串聯廊道、樓層,形成基於幼兒發展的遊戲空間。在廊道間形成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融合的“燒烤吧”與“紙藝吧”相融合,每個廊道遊戲沒有邊界,相互滲透,融合串聯。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特色區域,有相應的特色材料。如小班創設的美食一條街,設置了“早餐店”、“奶茶店”、“燒烤吧”,孩子們通過自主商議選擇喜歡的區域和角色進行自主遊戲;中班組創設了“紙藝吧”,孩子們通過撕、剪、折等進行紙藝創意……大班創設了“扎染坊”,孩子們學習扎染的方法,傳承和發揚民間傳統技藝。

打造“智慧園”的人文環境

該園建立了教師資質和學歷提升激勵機制,保障教師權益,穩定了師資隊伍,提升了教師業務能力及綜合素質。同時,該園堅持每月開展主題讀書會活動,夯實教師文化底蘊,引導培養教師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爲培養學習型、智慧型教師,打造“智慧園”型園所文化奠定基礎。

篇四: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有幸一直在幼教一線工作至今。“全國第十個學前教育宣傳月”如約而至,回顧這十年,在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引領下,乘着學前教育改革之風,學前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雖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看到這些變革同樣心潮澎湃,感觸頗多。這十年,一改我先前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同時,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學前教育改革這十年來給幼兒園帶來的巨大變化。

首先最直觀的是環境的變化,以前幼兒園的環境以“好看”爲主,每個班級的牆上都貼上顏色鮮豔的各種圖案,爲防止孩子們損壞,都貼在孩子們夠不着的高度;十年後的今天完全大變樣,環境的創設不再是碎片化的圖片的疊加,而是以主題的形式呈現,以幼兒參與度的高低來評判環境的創設是否成功。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更喜歡幼兒園啦!

其次是教學活動的變化,記得十年前我大寶讀幼兒園的時候,學前教育的大環境是:孩子到了中班握筆寫字就被提到了一日活動中,寫數字、認拼音,到了大班就開始接觸漢字,下午離園回家還有家庭作業;而現在的二寶講的最多的是今天我在幼兒園玩了什麼?聽了什麼?又掌握了什麼新技能?表面上看,大寶從小就開始學知識,沒有浪費一點兒時間,而二寶就知道玩兒。殊不知,最終的結果是二寶比大寶更活潑、更富有想象力,遇事能從多個途徑去解決。從我兩個孩子身上也能很清楚的看到學前教育的巨大變化。這十年幼兒園真正做到了以幼兒爲主體,從幼兒的需求出發,擺脫以前的枯燥說教。一日活動以遊戲的形式來呈現,幼兒園形成了集體活動、區域活動、戶外遊戲、日常生活科學組合的一日活動流程。孩子們看似在玩兒,但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手眼腦的專注配合,在活動過程中與夥伴進行分享和交流,使幼兒的個性和身心均得到發展。再加上老師的正確引導,往往對於活動目標的達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學前教育改革的實施是否到位,與一線幼兒教師教育理念是否正確息息相關,以前的我認爲:天就是藍,水就是綠的,魚兒就應該在水裏,鳥兒就應該在天上,乖巧聽話的纔是好孩子。沐浴了學前教育改革春風的我現在不一樣了:在跟幼兒的交往中,多點耐心,多去傾聽,孩子們就會給你呈現完全不一樣的風景。

一次的繪畫課上,瑤瑤作品中魚兒長出了翅膀,飛上了天。

師:瑤瑤,這是什麼?

幼:魚,會飛的魚哇!

師:我可從不知道,還有會飛的魚。

幼:這條魚很想去天上玩玩,於是他做夢了,長出了翅膀哦。

師:瑤瑤太棒了,這條魚兒也好棒啊,我們要向魚兒學習,要有夢想。

同樣是“三八”婦女節送給媽媽的禮物,老師不再作統一要求,幼兒在區角里自由選材,最後呈現的百花齊放,各有特色,簡單如一顆紅心,細微如媽媽的眼睫毛,擅長搭建的小朋友在建構區利用積木搭一座房子或一輛漂亮的小汽車,再請我幫忙用手機拍下來併發給媽媽。看到孩子們做的禮物,簡單也罷,粗糙也好,都很好的表現了他們對媽媽深深的愛,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動手動腦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明白:我是獨一無二的,勇敢做自己!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的改革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它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幼教人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方能完成。學前教育的這十年,是不斷髮展、不斷變化的十年,是令人心潮澎湃的十年。爲了讓幼兒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成長環境中健康發展,我作爲一名幼教人,願意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爲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添磚加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篇五: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凝聚愛與智慧的”雲端”教育

20XX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在與疫情抗戰的特殊日子裏,廣東省軍區幼兒園心懷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爲抗擊疫情貢獻學前力量。居家防疫期間,爲提升家庭幸福感,實現高品質親子陪伴,幼兒園“以雲傳情”、“以網寓教”、“以愛育幼”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教育,聚焦幼兒與家長的需求,關注幼兒宅家的行爲習慣培養,結合領域教學、遊戲體驗、勞動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建構與拓展。自2月中旬以來幼兒園公衆號共推送75篇家園共育美篇,同時各班級同步開展各具特色的線上線下聯動活動,讓家長及時瞭解並參與到幼兒成長之中,在特殊的時光裏家園同心,共同守護陪伴,完成這場生命教育。

一、特殊時光,不一樣的守護

國家衛健委《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羣,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強自我保護,落實防控措施,普及防疫知識。”

對於不能外出的春節、帶口罩的行爲、空寂的大街,孩子們心中充滿了疑問與惶恐。新冠病毒是什麼?爲什麼那麼可怕?逆行者是什麼人?幼兒的探究慾望反映了他們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感悟,這是課程推動力的源泉之一。教育不能缺位,幼兒園及時捕捉到幼兒的現實需要,積極組織教師們在線上圍繞幼兒關心的問題進行研討並制定健康教育與抗疫宣傳方案。

(一)特殊時期,全面關注幼兒的健康、安全,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所在。全園實行每日線上健康打卡活動,對於沒有準時上報的家長,教師們及時跟進,對點詢問,切實掌握幼兒最準確的身心健康和出行安全情況。

(二)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刻不容緩,利用耳熟能詳的音樂旋律創編防疫歌曲、律動。創作了朗朗上口的防疫歌曲《你戴口罩真好看》,安排老師和幼兒在家“雲合唱”活動,隔空錄製演唱版本和手語視頻。編排了親子律動《做足防護不用怕》,受到廣大幼兒的喜愛和傳唱,並經天河日報推薦,在新花城APP上展播。

(三)組織近百名幼兒開展《繪戰疫情,畫述心聲》雲畫展活動。幼兒通過繪畫、繪本,記錄幼兒的所見所思,通過兒童的視角直面問題,展現對疫情的關注,對英雄的崇敬,對病毒的防護,對美好的嚮往。

(四)通過孩子們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講述奮戰一線抗疫羣英的故事,故事中有國之衛士、有身邊的平凡英雄,在榜樣的引領下感受溫暖、品讀精神,見證力量。懂得生命的美好,珍惜生命的分量!

二、特殊時光,最親密的玩伴

如果說這場疫情給了幼兒一個最長的假期,那麼也成就了最長的親子相處時間。爲了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提升親子陪伴的有效性,更好地推進親密親子關係的形成,進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社會性和價值觀的發展,老師們着眼於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慢時光、心交流,愛陪伴,真樂趣”系列居家活動,並在幼兒園公衆號推出。如:親子游戲、親子美食、親子手工、親子運動、親子實驗等,家園齊育讓幼兒在家日子更充實,親子關係更融洽。

幼兒感言:我最喜歡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一起玩遊戲!真是太好玩了!家長動情地寫到:感謝幼兒園給了家長們這麼多好點子!在這段閒下來的日子,待在家裏和娃來點親子互動,是一種不錯的體驗。多樣化的親子活動發展了幼兒相應能力的同時,讓親子間也體會到了幸福與和諧。

三、特殊時光,兒童視角的主題

從兒童的視角出發,貼近生活和興趣點,鏈接《指南》學習與發展的目標,涵蓋五大領域,設計“雲上”主題活動,攜手家長成爲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3月,《找到心中的春天》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閱讀有關春天的繪本,在節氣知春、名畫賞春、名曲喚春、舌尖品春、童心探春、萌娃覓春等多維度感知、經歷和實踐中,滿懷喜悅的感受春天帶來的勃勃生機。

4月,《書香四月—讓閱讀點亮孩子的智慧之光》通過我與書的奇妙之旅、爲孩子打造一方閱讀天地、書本的前世今生等激發幼兒的讀書興趣,讓幼兒能恣意遨遊書海。倡導親子共讀,打造書香沉醉的美妙親子時光。

5月,《五月的鮮花—送給勞動者的讚歌》五一勞動節家園共育活動,生活即教育,行爲即課程,爲突顯勞動教育的意義,結合日常生活整合了15個模塊的學習體驗,全方位讓幼兒感受勞動的快樂,萌發幼兒對勞動人民的敬意,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學會感恩,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孩子幼小心靈中種下愛勞動的種子,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6月,迎來了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兒童節,爲了讓幼兒在“雲端”過上一次幸福而又難忘的節日,我們對90名幼兒和家長進行線上問卷調查,根據幼兒的願望和家長心聲開展《快樂雲,愛相聚》系列活動:有精彩紛呈的《童臺展藝》雲端表演,家長一起參與,更使活動歡樂無比。有感受到豐富的飲食文化的《甜蜜美食匯》,享受到美食帶來的愉悅。有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中華古韻美》,初步建立幼兒的文化自信。有圓幼兒一個童話精靈夢的《經典歡樂SHOW》,惟妙惟肖、妙趣橫生的經典模仿令人忍俊不禁,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令人折服,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極大的激發與發展。

幼小銜接是大班幼兒及家長最關心的話題,幼兒對小學生活充滿了嚮往與疑惑,我們積極搭建“幼小銜接”互動橋樑,共同瞭解多姿多彩的小學生活,《向小學出發》雲參觀小學,讓幼兒直觀瞭解小學校園活動,就小學生在校一日生活感興趣的問題讓幼兒與小學生直接視頻對話,從而推進了幼兒對於小學生活的探究與學習。通過解讀自己名字的意義,學會熟練、工整地寫名字,培養幼兒探索姓氏文化的興趣,增強幼兒身份認同感、自信心和家庭責任感,爲上小學培養書寫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打好基礎。通過專家講座,給予家長科學銜接的指導方案,助力孩子自信、從容的邁進小學。

四、特殊時光,合力助成長

藉助雲端優秀教育平臺,助力幼兒教育。線上線下多方聯動,激發幼兒學習、運動、生活等良好習慣的養成。

誦讀經典古詩詞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大班級開展了《韻美古詩“雲端”相伴》的線上古詩誦讀活動。通過視頻APP,選擇故事性強、畫面感強,語言優美、語義淺顯的古詩,比如田園詩、思鄉詩、送別詩和詠物詩等,在班級羣裏發佈《愛上古詩》和《中國經典童謠》供幼兒學習。通過古詩打卡活動,增強了幼兒對古詩的熱愛,學會藉助音高、音強、音長、音色等抑揚頓挫的變化進行朗誦,體會古詩的音韻美。對豐富語言積累、提升文學素養大有裨益。

小班級開展“我愛洗手”和親子運動每日線上打卡活動。通過公衆號推出的繪本故事《我們來洗手》,讓幼兒明白洗手的重要性和在什麼場景下要洗手,從而激發積極洗手的熱情,培養幼兒正確洗手、講衛生的好習慣,切實做到預防新冠病毒從我做起。

親子運動是在教師與家長商議後,相約每晚八點進行的活動,旨在培養幼兒愛運動的好習慣。從剛開始健康打卡的常規跑跳親子運動到後面綜合性的運動項目,家長們各自創新,陪同孩子運動時創造性地設置了闖關障礙物,讓活動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遊戲性,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鍛鍊,家長們普遍反映幼兒的平衡力、反應力、協調性、柔韌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明顯提高,重要的是堅持三個多月的打卡活動,讓幼兒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體驗到了不一樣的運動陪伴帶來的快樂。

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打亂了原來的教育節奏,但幼兒園及時“補位”,雲端各類活動開展的背後,是軍幼學前人踐行“不忘從教初心,做最美幼教人”的承諾。全體教師謹記愛與責任、敬業與專業,充分發揮教育智慧,默默耕耘在教育的前沿陣地,讓幼小的心靈充分感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愛與陪伴,充實度過特殊漫長的假期生活。

篇六: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最好的我們,一起走過的十年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與學前教育共同走過十餘年。回首十年,我們共同走過,見證着學前教育的發展與變遷。讓我帶大家一起走進我們的學前故事。

一、摸爬滾打,與幼兒“童”樂

初探學前教育,走進幼兒園,看到那一張張可愛的小臉甚是歡喜。將在校園的學科知識轉化成在幼兒園的班級管理與組織,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大大的考驗。冰心老人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秉承着這樣的信念與幼兒一同摸爬滾打,成爲了他們的知心大姐姐,小朋友們什麼話都喜歡和我說。

有一次,班裏的晨晨小朋友生病了,肚子疼,我說:“老師抱抱你,幫你揉揉肚子。”大班的他瞬間像樹袋熊一樣爬到我的身上。剛抱了一會,傾盆而下的嘔吐物覆蓋了我的全身,刺鼻的味道讓晨晨很不舒服,他遲疑了一下問我:“老師這個味道這麼難聞,你覺不覺得噁心?”我微笑着答道:“沒事兒,把髒衣服換下來洗洗就行了。你好些了嗎?”他抿着小嘴對我笑着說:“好多了,不疼了。”我們彼此凝望着對方,靜靜地微笑着。

閱讀時光也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活動,觀察每個小朋友的學習與進步,爲了鼓勵小朋友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每天都有故事閱讀和故事分享時間,以圖書爲載體,增進師生互動已經是我們之間的默契。

二、實踐探索,與幼兒“童”趣

從多元智能到五大領域,從預設活動到生成遊戲,我們在不同的時期感受着學前教育的發展。不再是運用已有的組織形式來牽引幼兒學習,而是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通過觀察來挖掘有價值的活動,追隨着幼兒的足跡。

在足球月活動中,小朋友進行了“足球創意美術館”活動。小朋友們首先來當小顧客,在幼兒遊戲活動現場小朋友們自主參與,樂在其中。小朋友把參與活動的遊戲故事畫下來,一同來分享遊戲中的收穫。

有了小顧客的創作體驗後,小朋友也想當店員,大家自主商量了開店的三個角色——小組服務員、招攬顧客店員、啦啦操表演員。通過商定好的遊戲角色大家自主選擇,投入、喜悅體現在小朋友們的表現中。過程中孩子們在玩兒中也懂得梳理問題和經驗。自己擺貨架、介紹商品、收拾衛生、文明接待顧客等等,都是孩子們自己的真遊戲。遊戲後,當問道小朋友們遇到了哪些困難時,格格說:“我選了跳啦啦操,但是我不會跳呀”。會跳的桐桐答道:“我是跟隨着音樂自己編的。”格格看着桐桐,這個答案好像依然沒能解決格格心中的困惑,這時我追問道:“桐桐,你能給我們跳上一段嗎?”桐桐爽快的答應了。桐桐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格格應該如何做,邊做動作我們邊看桐桐手腳的方向,有時是左右搖擺,有時是上下揮舞,還有時是雙腳有節奏的跳躍。格格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會了。”曦曦也提出了他遇到的困難,說道:“我是小組服務員,遊戲開始啦,我發現沒有小朋友來玩,我很着急。”這個困難引發了所有小朋友的思考。如何招攬顧客來到我們的店裏?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然然是招攬顧客的店員,他說:“我們喊大點聲(歡迎光臨),可能會有用。”博兒說:“我的那個小組桌布太髒了。”我追問:“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博兒自己說:“我用紙巾和溼巾把它們擦乾淨了。”來自幼兒的真實體驗,並能在遊戲過程中思考,珍貴的畫面一幕幕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三、紅色精神,有幼兒“童”行

(一)學習雷鋒好榜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學習弘揚雷鋒精神作出重要指示。“雷鋒是我們民族的脊樑”、“雷鋒精神是永恆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讓雷鋒精神落地生根”……爲進一步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從小培養幼兒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優良品質,結合關工委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國精神,開展“高高興興學雷鋒三個一系列活動”——唱一首雷鋒歌曲,講一個雷鋒故事,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開學第一天,我們幼兒園舉行了“新學期,新起點,雷鋒精神我踐行”主題升旗儀式,開學伊始,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雷鋒,好榜樣!一個溫暖的名字便會涌上心間——雷鋒。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我們有幸邀請到全國道德模範、大連理工大學邵春亮教授,小朋友們一起來聽邵爺爺爲我們講雷鋒的故事。

小小的儀式,大大的情懷!看似常規的升旗儀式卻蘊含着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早晨爲小朋友們送去春的溫暖和祝福,升旗儀式不僅激發了小朋友們的愛國情懷,同時也培養了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將繼續把一些教育主題的內容滲透在日常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的愛國情感與行爲進一步深化,讓愛國之花盛開在每個實驗萌娃的心懷!

(二)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

爲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在班級課程中,我與幼兒共同分享了革命先烈的故事,聲情並茂的講述讓三名四歲的小朋友落淚,十幾名小朋友眼眶發紅。我拭去眼角的淚水,將革命先烈的故事一一與幼兒分享。通過家長的反饋,小朋友回家時也能將革命先烈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共同感受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同珍視現在的美好生活。

三、鍛鍊身體,與幼兒“童”玩

在國家級課題的牽動引領下,我們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把握幼兒運動發展規律和特點,創新發展方式,讓幼兒享受足球運動樂趣,培養運動興趣。堅持以遊戲活動爲基本活動,珍視幼兒遊戲活動的獨特價值,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保證幼兒有足夠的足球遊戲活動時間,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富有趣味性的是足球運動遊戲活動。

爲了給幼兒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堅持健康第一,深化體育改革,以增強幼兒體質,培養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爲宗旨,以幼兒園足球運動爲載體,普及足球基礎知識和技能,足球和KDL課程相結合,足球和傳統遊戲相結合,形成足球遊戲化教學,使足球成爲幼兒能夠終身受益的運動。通過建設幼兒園足球文化,把足球作爲立德樹人的載體,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提升辦學品質,強化辦學特色。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園被評爲“足球特色幼兒園”,這裏是小朋友們嚮往的樂園,這裏是老師們成長的家園。我園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園本特色“幼兒足球”,打造以幼兒爲主的足球運動遊戲課程,以《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遊戲指南》和《KDL體育與健康課程》爲指導,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激發幼兒運動興趣,幫助幼兒享受運動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讓幼兒融入體育運動之中,養成好的健康行爲、健康習慣,使其學會遵守規則,學會角色擔當,學會與人交往等,在實踐中指導、引導幼兒體育遊戲,規範科學開展。

這十年,我們一同走過、一同感受、一同成長、一同創新。我們心中永遠都印刻着“爲3-6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努力,幫助幼兒打下終身發展的良好基石。”

篇七: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驀然回首,從畢業到現在已經和孩子們一起走過了青蔥歲月的十年光陰。不經意間,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去。沒有留下什麼驕人的成績,沒有作出什麼驚人的壯舉,但我依然堅守在這裏。我不敢說起初有多麼熱愛這份工作,更不敢說爲之付出了多少,但我一直在用心去完成每一項工作。

一、走進孩子的心靈和孩子一起成長

畢業後,我順理成章的成爲了一名幼兒教師。當時的我由於沒有教育工作經驗,不會組織孩子,經常被班級幾個頑皮的孩子搞得暈頭轉向;不會關注孩子,當家長問孩子表現如何是,只會用一句“挺好”來回復,又因爲沒有及時關注幼兒而使家長對我的工作不滿意,當一個班的班主任和全園早操的編排重擔沉甸甸地壓在肩頭的時候,當一個個新入園孩子對我又抓又咬又哭又叫任我軟聲細語卻怎麼也安撫不了的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幼兒教師工作的平凡與瑣碎,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壓力,明白幼兒教師的苦與樂。

苦:做了這麼多零零碎碎的事情,一切都是爲了得到孩子和家長的滿意,把最好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在大家面前。那時工資很低仍然努力的工作,沒有一句怨言。

樂:能帶領一羣充滿童真童趣的孩子們一起生活確確實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當走進孩子中間,那種放鬆、無拘無束、融洽的氣氛,是多麼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時賴皮、有趣的遊戲,時而天真、時而深沉的交談,常常給我無窮的回味。當孩子們有進步時,所體驗的那種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無法比擬的。慢慢地,我愛上了這份職業。這種愛,是我最好的導師;這種愛,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是的,是愛,使我對這項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應手,與孩子們也在愛中融爲一體。

二、感悟幼教理念,積澱美麗人生

“學無止境”是我一直堅守的信念,也是我快樂成長的有力保障。平時主動閱覽各種幼教刊物,隨時向老教師請教,刻苦鑽研教法,經過幾年的實踐摸索,漸漸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取得了諸多優異的成績。也許是機會留給了有準備的人,2014年我順利考進了公辦幼兒園。

如果說當初她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僅僅是爲了圓兒時的美好夢想,那麼這次選擇幼教事業,更多地是爲了內心深處的那份信念和責任!

來到高新區實驗幼兒園,讓我感受最多的就是溫馨、快樂、人性、規範,它就像一本書一樣讓我從中汲取知識、經驗,不斷進步。人性化的管理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溫馨舒適的環境讓我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更加充滿自信,找到了工作的樂趣!

隨着近10年改革開放的深入,我感覺我身邊的幼兒教育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不僅僅是教學設備從簡易的自制教具變成了投影儀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教師隊伍也從大專生逐漸成長爲以本科生、研究生爲主的專業化的團隊,最重要的是從教者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遵循孩子的發展需求與興趣,創設豐富的環境,以支持他們充滿想象力的探索,把“玩”真正還給幼兒,讓他們在自由自主的氛圍下愉悅創造、全面發展。

過去人們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狹隘地認爲就是說、唱、彈、跳、畫。而現在就需要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能力,就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爲了讓幼兒教師更具有專業性,教育主管部門會在各級各類的教師培訓教研活動中,通過相關主題內容的講座、研討、沙龍等形式,引導幫助教師提升認識、加深理解。因此,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專業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改革開放近10年來,使我深深的感覺到不僅僅是幼兒園數量、入園人數變多了,幼兒教師也更專業了,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孩子們能感受到來自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的關愛,他們在遊戲中體驗課程,在快樂中成長。

篇八: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體育類遊戲是亦稱“活動性遊戲”,是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之一。規則遊戲的一種。爲提高學生的興趣,將某種體育活動加上情節或規則,或以活動的結果作爲判斷勝負的依據,可提高學生參加鍛鍊的積極性。構成的基本要素是身體活動、情節、規則、方法、結果和場地與器具。其中身體活動是體育遊戲不可缺少的。可根據教學要求、學生的年齡特徵作出不同的分類。如按有無情節、活動量大小、分隊或不分隊,以及按跑、跳、投等人體基本活動分類。

一、活動緣起

籃球運動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球類運動之一,它涵蓋了走、跑、跳、投擲、平衡、靈敏、力量等多種身體運動形式。我園的孩子們對於籃球很熟悉,戶外活動時,總有那麼幾個孩子抱着球,你追我趕,不亦樂乎。陳鶴琴先生認爲“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我們將課程遊戲化理念:自由、自主、愉悅、創造,融入到籃球運動中,讓孩子發揮天性,自由成長。那籃球除了發展孩子們的體能還能夠帶給孩子們什麼?如果籃球在孩子們的生命中只是拍一拍,或者投籃這些單出的玩法,它的意義就缺失了,爲此我們創設了此次遊戲活動。

二、活動推進

(一)瘋狂籃球

小朋友們瞧,這是什麼球呀?你們平常是怎麼利用它進行遊戲的?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一玩不同的籃球遊戲,快和老師一起動起來吧。

熱身活動:做單手拍球,雙手拍球練習。圍繞籃球做折返跑,活動四肢。

遊戲玩法:幼兒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兩兩相距一定距離坐下,向對方滾出籃球,接住同伴的球后再將球滾回去。另外一組小朋友化身“闖關小勇士”,躲避“瘋狂”滾動的籃球。反覆遊戲,兩組交換角色後遊戲重新開始。

遊戲分析:《指南》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瘋狂的籃球”遊戲孩子們都很喜歡,但玩法比較單一,對於小班的幼兒還頗具挑戰,但對於中,大班的孩子來說過於簡單。在“瘋狂的籃球”遊戲的基礎上可以加大難度改編成適合大班幼兒玩耍的躲避球遊戲。孩子們在籃球的新玩法中得到樂趣,激發了孩子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快速躲閃能力、靈敏性以及團結協作和競爭意識。躲避遊戲對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及綜合能力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老狼老狼幾點了

遊戲玩法:請一名小朋友當狼,其他小朋友一起喊:“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隨機喊出幾點鐘,喊出幾點鐘幼兒便將手中籃球拍幾下同時向前走幾步。當老狼喊出“開飯啦”的時候,幼兒迅速轉身運球跑回安全點。

遊戲分析:

《老狼老狼幾點了》這是個傳統遊戲中,而教師在傳統遊戲上創新增加了籃球版的玩法,在活動中遵循了幼兒生理機能變化的規律及特點,注重運動強度與密度的搭配,動靜交替,孩子們集體合作玩一種遊戲,促進了幼兒集體合作意識,活動改變了體育教學活動注重幼兒某方面動作技能的練習。遊戲中我們利用有效的提問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創造性,這樣才能在老狼追來時運球跑的更快;在幼兒自己探索後,引導幼兒進行實踐印證,促進生生互動;同時教師在活動中運用語言、肢體語言等策略來有效地促進幼兒的探索與互動。

(三)彈跳九宮格

遊戲玩法:將小跳圈擺成3x3的九宮格造型。幼兒分成兩隊分別持有不同顏色的籃球。幼兒單手拍球出發,到達九宮格的位置將手中籃球放入其中一個小圈中,哪一隊先將三個籃球連成一條線(橫向、縱向,斜着三點一線都可以),即爲獲勝。在遊戲活動中幼兒可以利用籃球阻斷對方的線路,但不能挪動對方的球。

遊戲分析:在幼兒遊戲的初始,幼兒只想着快速獲得勝利,於是孩子們在初次嘗試中都是將籃球擺成了一數列,到也因爲如此兩隊是同時獲得勝利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只看到了自己隊的位置而沒有對對方擺放進行干預,大大降低了遊戲的趣味性和難度。於是我們與孩子進行商討怎麼擺放才能干預對手的“連線”,怎樣才能讓己方擺放的更快,商討結束後再次開始遊戲。遊戲由此再度展開。

“籃“不住的精彩活動評價

遊戲特點和價值:

普普通通的小籃球,擁有着多種多樣的精彩玩法,孩子們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去探索去印證玩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

整個遊戲活動將走、跑、跳、鑽、爬、投等動作融爲一體,讓孩子在充滿樂趣和挑戰的遊戲中,動作水平得到充分的發展。並且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動作發展水平,巧妙的設計了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攤位。每種遊戲都有難易區分,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自主選擇,自由中見規則,規則中滲透自由。

下一步教育的可能性:

此次活動以小籃球爲載體,遵循幼兒籃球動作發展序列,做到遊戲內容適宜性,遊戲環境情境性,遊戲方法多樣性,遊戲指導針對性,讓幼兒在有效掌握籃球基本動作的同時,感受小籃球遊戲的樂趣,最終達到增強幼兒身體素質以及促進幼兒善於合作、堅強勇敢等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教師可以貼近幼兒的生活爲主題讓孩子活得真有戲的體驗。

篇九: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

此刻作爲一個小班孩子的媽媽,坐在電腦前爲“特殊的時光不一樣的陪伴”這個主題寫一些教育和親子陪伴的案例,說實話我的思緒很複雜,也很美好,四個月前的點滴回現在我的腦海中。

疫情期間因爲特殊的時光我們有了兩個月溫馨的三口之家的煙火,平日裏都是我和孩子一起生活,爸爸在外工作,基本上一兩個月回家一次,所以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很少。疫情剛開始在家休息的時候,孩子爸爸就感慨說:“孩子出生到現在都沒有這麼悠閒的時間可以靜下來進行親子陪伴了,這段時間一定好好計劃,進行有效的陪伴,不讓親子時光虛度。”所以我們都很珍惜,更是計劃着每天怎麼怎麼去做,玩什麼遊戲,進行什麼體育鍛煉,看什麼書等等。

垚霖爸爸和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把每天的時間都用小時來劃分:早起後,先帶孩子做做運動,激起一天的活力。早飯後,媽媽工作兩個小時,爸爸陪伴孩子進行班級網課的學習,有時候是充滿神奇的科學小實驗,有時候是充滿誘惑的手工作品,有時候是美美的舞蹈歌曲,孩子和爸爸總是沉醉其中,堅持着每天的課程,網課之後按老師每天佈置的體育遊戲進行一小時的客廳運動。十一點左右,孩子爸爸的親子陪伴完成了,該輪到他去工作學習了,於是媽媽接手垚霖,帶他去廚房進行“創造”,什麼電飯鍋蛋糕呀,自制涼皮呀,蒸包子呀,包餃子呀……垚霖總能很好的當好我的“小幫手”。也會有面粉灑落一地的時候,也會有盤子被碎的時候,也會有餃子包的面目全非的時候,這時候我這個做媽媽的總是在安慰孩子:沒關係、不要緊、沒什麼大不了的、加油!下午的時間,我和他爸爸一直認爲需要給每天的陪伴一個留白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創造,所以他爸爸和我各自在一個房間或看書或學習或工作,垚霖被安排在他自己的玩具屋裏,爸爸媽媽對他說的是:“下午是我們各自的工作時間,小朋友的工作就是自己在玩具屋裏開心的玩,你可以拼積木、搭城堡、畫畫、彈琴、鑽小帳篷等等一切一切可以讓你開心的遊戲,玩的痛快就是你的任務,讓我們都爲自己的任務努力吧!”晚飯後是爸爸媽媽一起陪垚霖的親子時光,我們會一起玩親子游戲,有時候是從網上看到的創意遊戲,有時候是隨機自創的家庭遊戲,有時候是樂此不疲的“家裏旅遊”,爸爸騎着滑板車、媽媽騎着扭扭車,垚霖騎着平衡車,我們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轉,還會有鑽隧道、過橋樑的情景,藉機讓垚霖知道中國的各大城市。八點之後,爸爸看書學習,媽媽給垚霖各種洗刷之後,躺在牀上開始親子閱讀,家裏買了很多的繪本,但是垚霖的這個年齡總是習慣鍾情於一本,反覆的讓去給他讀,我也從最初的不耐煩到默默接受到最後的陪着他把讀了“一百遍”的一本書當成首次閱讀的那種驚喜。九點左右孩子進入夢鄉,我開始處理瑣粹的洗衣、衛生等家庭事務或者工作掃尾。現在回想起那樣的兩個月,真的覺得垚霖每天都是快樂的,爸爸和我都是滿足的。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陪伴是爲了引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親子陪伴本該是充滿溫情和快樂、彼此感恩的,爲什麼有些父母陪在孩子身邊而孩子並不快樂?究其原因,主要是陪伴質量不高,沒有做到有效陪伴。父母陪着孩子學習,自己卻在玩手機;陪着孩子談心,自己卻心不在焉沒有認真傾聽孩子講述等等。這樣的陪伴“身在曹營心在漢”,只是簡單地陪在孩子身邊,不與孩子真正爲伴,這樣的陪伴又怎麼能讓孩子心滿意足?所以垚霖的爸爸和我從疫情宅家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就有一條鐵紀——陪孩子的時間不帶手機。

那兩個月的特殊時光,作爲父母的我們放下一切事務,全心全意地、專注地和孩子在一起,孩子肯定感受到了自由和被愛,增加了他的自信和安全感。最後說一句真實的內心感受:有效陪伴,讓親子雙方享受其中並得到滋養和成長。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期待我們所有的家長不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過客,悉心觀察、冷靜審視、沉澱理念、靜待花開。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跨越千山萬水、千溝萬壑與溫暖的人相遇,實驗幼兒園靜候與所有孩子們笑臉相牽每一天。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338173.html

  • 標籤: 精選 案例 學前教育 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精選9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案例(精選9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