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通用20篇)作文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通用2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05W 次

篇一: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通用20篇)

有一種愛叫父愛,他不同於母愛,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是一杯溫開水,雖平淡無奇,可又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傅雷家書》收錄了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於1954—1966年間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總共186篇。傅雷在書信中和兒子論藝術,論音樂之美;聊兒子的比賽、生活;說自己的處境,講社會、國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寫在信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期望。

每一封家書都值得我細細地品、慢慢地研,它擁有着文學價值與人間美好的情感。傅雷深愛着孩子,“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爲什麼?因爲父親在思念着、愛着孩子。“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說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這是一位父親講給兒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對兒子說“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要求我們。傅雷給兒子深沉的愛,把兒子當作朋友,討論藝術上的問題;指導端正着兒子的品格;讓兒子產生自己的思想,有獨立的觀念。正是人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觸。天下父母之愛都一樣深沉。記得我初一住校時,約定每天與父母打一通電話,父母千叮嚀萬囑咐,給我指明學習方法,提醒我注意身體,好好學習。一次週末回家,看到一個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來是父母每天接我的電話前,先記下要和我說的話。每天雖時間不長,可在這一句句話中夾着愛。我明白了要與父母多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傅雷教他的兒子做人、做學問、愛國,言傳身教,影響着兒子的一生。而我們的父母也用他們的愛,他們的言行舉止感染着我們,扶着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父母的話,我們要用心去聽,去體會。因爲,他們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篇二: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或許是所有家長教育子女時的共同想法,然而,成功者屈指可數,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傅雷家書》是傅雷先生與妻子及兩個兒子的家信收錄集,整本書體現了傅雷先生和妻子對兒子成長的關心和期盼。樓適夷先生曾經評論道:“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章。”

那麼,爲什麼傅雷先生的教育能成功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應該就是他的教育方式。他和兒子都是藝術家,因此他們能談論的內容很多,傅雷不會一下子去強求傅聰做什麼事情,而是慢慢地教導,循序漸進、循循善誘,這樣可以讓他的兒子更能理解父親的教育想法。在意見產生分歧時,傅雷不會隨意斥責和強迫傅聰,而總是以探討的語氣來寫信溝通,維持他們良好的父子關係。

其次,傅雷的教育內容很貼近傅聰的生活。他的家書中包含了給傅聰的生活細節、人際交往、讀書求學、感情處理等各方面的建議,這些都是對傅聰的日常生活有用的建議,而不是泛泛而談一些長遠道理,他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給與兒子生活上的幫助。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沒有了父子間的隔閡,只有朋友間的親密,這也正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所需要的。

還有一個原因,傅聰是對父親的教育心服口服的。現在許多年輕人,和父母說幾句話就會不耐煩,但傅雷父子之間可是通了上百封書信呢!同時不只是傅雷教育了傅聰,傅聰也給了傅雷不少的啓發。“我從你身上所得到的教訓,並不比你從我身上所得到的少。”傅雷這樣說。

其實傅雷的願望,與現在的多數家長又差得了多少呢?他也是一位嚴厲、盡責、愛子的父親,但就是因爲教育方式的不同,才導致了不同的結果,我認爲傅雷這種成功的教育方法是值得學習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

《傅雷家書》是一把打開智慧之門、啓迪心靈之窗的鑰匙,也是每位父母、每個孩子必看的一本好書,它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何爲“成功的教育”。

篇三: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雖相隔萬里,卻絲毫不減親情,那一封封的信件便是“父愛”兩字最好的詮釋。

——題記

1954年,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年僅20歲的兒子傅聰就要闊別家鄉去往外地求學,臨別的前一晚,家人們十分不捨,但卻又無可奈何,千言萬語只化作眼角的淚痕。

每每當我回想起這些,心中便有種說不出的感受,沉甸甸的一直掛在心頭,是什麼呢?

這本書從買回來開始,我便一直沉浸在傅雷與傅聰那濃濃的父子情中,感受着那一封封家書的情意。

在未讀這本書時就已聽過傅雷的大名,心中便早已樹立起了“嚴父”的形象,但通過這本書,我對傅雷又有了全新的認識,他不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更是一位父親!

傅雷與傅聰之間亦父亦友,他們是血脈相連的父子,也是無話不談的知心好友。多年的未曾見面,也讓父子之間的隔閡消磨了不少,在信中父親不厭其煩的分享自己爲人處世的心得,知道兒子身處國外,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便也善解人意的處處替他着想,考慮到兒子的處境,便循循善誘的鼓勵兒子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想到兒子遠在他國,很多事情不能親力而爲之,別心生愧疚之感。即便是這樣,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仍未減少,得知傅聰中文不好,便以中英文互通的方式寫信,傅雷也告誡兒子爲人處世都需要時刻謹慎,在這個污濁昏暗的社會上,時刻的清醒是必不可少的。

傅聰走後,父親對兒子的思念便化作一封封家書,如雪片般飛往兒子的身旁。所以相隔千里,但父子情深卻絲毫未減,傅雷時常關注兒子的飲食狀況,並與兒子一起探討音樂技巧,向兒子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傅雷要求兒子向自己報備一切,也切實地向傅聰說明自己的一切,父子二人之間有隱私,但絕無祕密可言。考慮到兒子的身份與處境,擔心兒子會被外界因素所誘惑,於是便潛移默化地向兒子講述祖國的美好,並且以身示教,在信中,傅雷向兒子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愛國情懷。

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終究會揚帆起航;要面臨的困難,終究會來臨。

篇四: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思念,就像鐘錶,只有嘀嘀噠噠的呼喚,沒有日夜與四季的流轉。

——題記

“音樂會的成績未能完全滿意,主要是因爲根基問題。”這似乎是對傅聰的批評,但又何不是一位父親對孩子的叮嚀與愛呢?傅雷對傅聰用最直接的言語,叮嚀着傅聰。這也是傅雷望子成龍心切的表現啊!

是啊,望子成龍是全天下父母的心聲,總是表現在那聲聲叮嚀。

聖人的父親也是這樣。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看到王陽明被嘉靖皇帝封爲新建伯、光祿大夫、上柱國,兼任南京兵部尚書時,對王陽明說:這未必會有好結果,你要小心。最後,王陽明聽從父親的叮嚀,終沒有跳進朝臣的圈套。

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父輩們總在信中叮嚀我們:曾在給我的一封信中,父親寫到:“你這個年齡是一切往前的,但不要太過浮躁,偶爾回頭看看過往,其實也是一種策略。”寫這封信時,我正遇難關,只想硬着頭向前用蠻力開道,只是不能成功。爸爸用這句話提醒我看看克服過的困難,總結經驗。最終我渡過難關。

“朋友對我們的幫助、照應與愛護,不必一定要報以物質,而往往只需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使得人生充滿溫暖。”

傅聰這時遠在萬里之外,遇到了友誼問題,向傅雷請教是否一定要以物質報答。傅雷的這句叮嚀如清澈的雨露灌溉給瞭如久旱般的傅聰。友情是很重要的,但友情重情,心到比贈予更重要。

父輩對我們交友時誠懇的叮嚀,可能逆耳,但哲理豐富。

小學時與我的一個同學交朋友,有一次他幫了我,我認爲應以重禮相謝,爸爸告訴我:“朋友需要真情,而不是金錢。”我定要買個什麼禮物,他不給錢,只好作罷。

上了初中,才明白,友情是像素絲一樣純潔的情誼,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

的確是,頁頁家書,濃濃父愛。密密字跡,個個叮嚀。

父輩對子女的愛和叮嚀,是悠長、深切、卻又不溢於言表的,是發自內心、卻又不言回報的。這種愛,無需明言,卻又從不急於表白,甚至不需要子女去理解,只是默默奉獻着。

是的,父輩的叮嚀,隨時光荏苒,愈顯睿智!

篇五: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臧克家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教了一個益友。”當我走進《傅雷家書》時,這本書彷彿真的如同一個益友班,向我娓娓道來傅雷的家風,父子之間的親情與真愛,以及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的教子知道是什麼呢?他在信裏是這麼說的:“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三,極想激出你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有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

從傅雷給兒子寫的這篇信中,並沒有談論起生活瑣事,而是談藝術與人生。並不是單純的教傅聰如何生活,更多的而是去和兒子討論藝術,如何去成爲一名偉大的藝術家,也爲了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爲一個人格卓越,德藝具備的藝術家,同時也爲了激發青年人的感想。父親的話語更是成爲了在海外兒子的精神養料,使得傅聰在面對種種困難時,能夠有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傅聰能成爲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跟他父親的教導與指點是密不可分的。字裏行間無疑都透露出傅雷對愛子傅聰濃濃的愛,與傅雷以身作則的教子之道。

傅雷的教子之道也讓我想起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中國,許許多多的孩子,生下來就要被父母“關”在她們所建造的所謂完美模型裏,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長成自己所喜歡的那樣,我們是否要去抵制,和擺脫這個“牢籠”呢?許多家長通常只是嘴上要求孩子需要這個要做的完美,那個也要做的完美,去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做到,並不知道身教要好於言教這個道理。甚至一些家長會用出極端的教育方法,打。我們既要承擔學習的壓力,還要承擔這些極端的教育方式,難道不是在扼殺一個孩子對童年的美好想象嗎?我認爲中國的家長們可以理性學習傅雷的教子之道。傅雷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與孩子達成了平等的朋友關係,成爲了一對無話不說的朋友。

最後,我希望,中國家長可以理性學習傅雷的教子之道,希望家長們可以與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對無話不談的朋友!

篇六: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書本的封面陳舊,帶着一絲蒼茫的觸感,據說父親小時候就曾讀過這本書,我懷着一絲期待,輕輕拈開了這本《傅雷家書》。不知道這蒼黃書頁下的,又是怎樣一番世界。

說實話,細細品味書中的文字,確乎與以往所讀的都與衆不同,倒是與《閱微草堂筆記有些相似,並不連城章,而是一片片零碎的短文,也難怪以家書爲題了。比起記敘文的緊促,散文的清新,這本“家書”更趨向於一種寧靜致遠的文風,但也偶爾會伴隨一些激盪的情緒,如同茫茫草原上的零星小花,不僅不顯得突兀,反倒令文章更爲動人,不得不令人讚歎傅雷的文筆。這種深入骨子裏的文人之風,即便在家,書中也難以遮掩。

常有人說,只有經過世事的沉澱,才能寫出最完美的詩篇,傅雷的文章的確令我有了這種感覺,語句的形式其實並不複雜,大多是對孩子的問候亦或是對說樂理或詩篇的討論,不像是在寫文章,倒像是一對父子坐在屋檐下促膝長談。《傅雷家書》一開始我還有些不明所以,果然,即便樸實的題目無法引人注目,淳厚的文字也能讓人沉醉其中。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真摯的親情更顯得可貴,文章的第一篇,便是作者的兒子前往波蘭的場景,很長一段,都深刻描繪了因思念而產生的悔恨與悲痛。這不禁令我的心生出了幾分共鳴,從小到大,相比其他孩子的家長,我的父母總是更爲嚴厲與肅重,但我不知道在他們的嚴肅面容背後,是否也如傅雷夫妻一般痛苦?

指尖微動,翻開一頁又一頁,隨着書頁的不斷變薄,我的眼神也不斷閃爍,讀的越深就越能感受到文字的淳厚,也令我漸漸意識到《傅雷家書》並不是一封普通的家書,不是家長的滿腹嘮叨,也不是父母嚴厲的質問,更像是兩個男人之間的對話,一種平等的交流,感情並不刻骨銘心,但卻滲透在字裏行間,表面很平淡,但細細讀來,卻充滿溫情。合上眼,彷彿可以清晰的看到父子二人在燭光下的身影,是那麼溫馨而和諧。

輕輕蓋上書,蒼黃的書頁又一次的映入眼簾,與之不同的是,我的眼中已多出了幾分深沉,夜未瀾,我看着窗上倒映着的我,彷彿在模糊間扇到了一對父子,各自寫着自已的家書。

篇七: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曾子嫺

獨特的家書語言

《傅雷家書》的語言是一種隱含勸誡但並不隱藏愛的語言。

傅雷勸誡傅聰時多用十分講究的隱含的語言。勸誡隱藏在古語中。傅雷借用古人的智慧教導傅聰,用老祖宗的語言向他講述。所以書中經常引用古代格言,如“責人太嚴,責己太寬”“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婦相敬如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等。言之有理的前提是言之有物。古人的語言精煉深刻,能使說理更飽滿。傅雷多用古語用心良苦。他勸傅聰讀《世說新語》等名著,多積累古文,想讓中文成爲傅聰一生中不可割捨的文化積澱。

勸誡隱藏在中西結合的語言中。在談到藝術問題時,傅雷的表達則是“中西結合”。傅雷在1961年5月23日至25日下午的這封信中說:“我越需要和你多寫中文”“也儘量多寫英文”。用語考究,插入的中文也到位,準確地解釋了英文。夾雜在文中的英文也經推敲而使用,一絲不苟,處處斟酌。也許在談論西方藝術時,有時英文詞語更能精準地表達作者的意思。這讓我想起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自己離開百草園去三味書屋時的感受:“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Ade”是德語,它是成年魯迅寫出了童年魯迅聽到壞消息時的慌不擇言,生動傳神,令人拍案叫絕。

傅表達愛心時多用直白的語言,毫不隱藏。首先是愛子之心。提到愛情時,更像傅聰的知己朋友一樣:“對終生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刻。”相信傅聰看到後會有所體會和思考,因爲傅雷的提點切中要害,語重心長,值得銘記。其次是愛國之心。“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願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傅雷的赤子之心、對兒子的期待之情洋溢在字裏行間,力透紙背,感人至深。

傅雷既能在極短的篇幅中直白地表達強烈的思念與愛意,又能在含蓄的文字中講清藝術道理,表達勸誡之意,使家書的語言大放光彩。

篇八: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家書本就是親人間互通信息的書信,《傅雷家書》卻成了社會的財富,那一封封家信在真誠、平等的感情基調上升華,以它濃濃的人情味,深深的愛國情,演繹了一部無處不在閃動着慈父之愛、友誼之情的交響樂,這是一部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先生從做人、對待藝術、日常生活三個方面對兩個兒子進行悉心指導。孩子的成長往往離不開父母的精心指導和教育,所以我感謝生活,感謝父母無私的愛。當與父母間有一段短短的距離,跨過,便是心與心的交流;當有一扇心門的阻礙,敲開,便是情與情的交融。

在“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真”的傅雷文字中,我窺見了一個朋友式的父親形象。他寫在紙上的這些家常話語,如山間涓涓流水,緩緩流過我心間。

於生活而言,傅雷先生說過“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生命如洪水奔騰,只有沉得下才會浮得起,不知在哪個海洋深處遇見暗礁,面對挫折越是迷茫無所適從,越會消極低沉,陷入所謂的排擠和深淵中去了。風雲變幻,沉浮不定。有坎坷的起伏跌宕,也有晦暗的沼澤,但心靈要選擇陽光。那麼在通往成功與幸福的道路上,我們已經遠離了黑暗和沉淪。在那時的時代主流中如何自處,在困惑時如何堅守,既像一句溫柔的撫慰,也飽含着綿延不絕的,巨大的能量,行雲流水的日子卻能沉澱下傅雷先生許多陌生的痕跡,像是悖着世俗的渾不在意,像是將超然不羈化作柴米油鹽的煙火氣。這種不慌不忙溫暖的力量纔是人心所向。

於藝術而言,我實在是感慨傅雷先生是否就天生該做這一行的。在藝術各個領域造詣極深。一切一切,他的慨嘆又是如何能夠豐富細膩到這個程度?我沒有高深的知識去研究傅雷與他的孩子對藝術有多專業,只有用一顆虔誠的心去摸咂品味。詞句中好像帶着巨大的信息量,同時又無比簡潔。可又有幾個人是傅雷呢,這樣一個可以將自己所求與藝術結合起來的人,這樣一個一直與藝術靠的這麼近的人。

再多的言辭不及切身體會,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歲月的篩子一一濾過,但不變的是這種永恆的愛,寫下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是父親對孩子的希冀!

篇九: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家書抵萬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傅雷的家書。

——題記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啓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篇十: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胡楠

傅雷是一個內心孤獨的人。“有空多寫些信來,我們太孤獨了,需要孩子的溫暖!”他化孤獨爲思念,化思念爲“家書”,一筆一畫,用時間記錄下自己對孩子的諄諄教誨。

對他的孩子,他談教育,談藝術,談工作,談婚姻……其中讓我最受益匪淺的,是學習方面。正如傅雷自己所說:“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

如何學習?我個人十分贊同傅雷先生“化”的態度。個人對待新事物的文化藝術採取“化”的態度,以達到融會貫通,彼爲我用的境界。而新文化便是受也罷,與也罷,從“化”字出發,簡單來講,就是我消化人家的,讓人家消化我的,但不至於生搬硬套,削足適靴。“化”不是沒有鬥爭,不過並非表面化的短時期的猛烈的鬥爭,而是潛在的長期的比較緩和的鬥爭。那麼這時,我不由隨着作者更加深入的思考,“化”其實也包括批判的接受,這是肯定的。一個民族的文化,假如取的滲透的方式,它的力量就大而持久。

在書信中,傅雷對於學習還特別重視批評和自我批評,“只要存着一絲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評與自我批評便永遠不能做得徹底。”一個人唯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當孩子傅聰失意又或在低谷時,他是這麼說的:“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是呀!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如此甚好。煩惱是永久免不了的,我們也要“挖了根”,至少消滅眼前的煩惱,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意識、感情的渣滓積在心中,久而久之,成爲一個沉重的大包袱。

對於孩子成功時,他又是這樣提醒的:“遇到極盛的事,必定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格外鄭重、危懼、戒備的感覺。”你瞧這父親好不奇怪,盛時反而說如此“晦氣”之話,但事實並不。他是讓孩子不讓自滿的驕傲情緒擡頭,偶爾忘形,拉回來。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真切、自然的父親形象。

在這本書裏,充滿着傅雷夫婦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也向我們展示出了書信最自然和誠實的文字。

篇十一: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秦悅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自從看了《傅雷家書》,我對這句話的感觸更深了。過去,我一直想不明白,父愛爲何如山?母愛爲何如海?現在,我多少有些懂了。傅雷作爲一位父親,他對孩子們的管教十分嚴苛。連傅雷自己都說:“老實說,我是很有自卑感的,因爲這反映你對我還是不放心。大概我對你從小的不得當、不合理的教育,後果還沒有完全消滅。”但這“不得當、不合理的教育”就說明了傅雷不愛他的孩子了嗎?不,當然不是,傅雷愛他的孩子,不過他的愛是深沉的,如大山般深沉,需要用心去體會。

他愛孩子,但從不溺愛孩子。他希望他的孩子進步,所以在他給傅聰的信中,大部分都是關於啓發教育的。表達愛的方式有千萬種,但在我看來,最令人感動的,大抵就是傅雷這種“我想你,但爲了你的學業,我寧可犧牲這個福氣”的方式吧!

母愛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情感,母親也是世上最偉大的職業。朱梅馥對孩子的愛,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她經常在信裏寫出她對孩子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的瑣事,這與傅雷的信截然不同,但那些生活瑣事卻讓我更加明白了母愛的偉大。母愛不像父愛那般深沉,但母愛卻比父愛更細膩,更溫柔。母愛如海,能夠包納孩子所有的缺點與不足。

看完《傅雷家書》後,我想到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爲人隨和,但每當遇到一些困難的數學問題,他又會變得十分嚴謹,甚至還會鑽牛角尖。我們經常會在一起研究數學問題。有一次,父親給我講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講完後,父親問我聽懂了嗎,我嘴上說聽懂了,實際上我還是似懂非懂。父親讓我把過程寫出來,我卻說:“差不多就行了吧。”父親一臉嚴肅地回答;“差不多怎麼行,‘差不多’在數學中就是錯誤!”隨後,父親又給我講了一遍。從那以後,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數學題,總會努力攻克它,精益求精,再也不會只做到差不多。父親從未說過他愛我。但我知道有些愛不必言語。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高山大海,皆含深情。世界上的父母都是一樣的,都是那般深愛自己的孩子。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感恩父母,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每一天吧!

篇十二: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林志堯

《傅雷家書》,令我記憶最深的便是傅雷的第一封家書,因爲那是一封我從未見過的如此真切動人的父愛表露。第一封家書主要講述了傅雷舉家爲傅聰送行的過程以及傅雷對兒子培養過程中的反思。說真的,家書的開頭樸實無華,似乎有種白描的手法,只簡單地勾勒出送行的痛哭場面,讓人不禁心生厭倦。而接下來,傅雷的一句“像失去了什麼東西似的”,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內心。在我看來,這句話是多麼地難以讓一個男人說出。它雖然深切地表達了難捨難分的情感,但它卻又表達了一個人的難以取捨,不敢對孩子撒手讓他自己勇敢地拼出自我。初讀這句話,還讓我誤認爲是傅聰母親之言,沒想到此書確爲傅雷所書,所以我不由得震驚傅雷這一句如此柔情的言語。它彷彿讓我深深地走入了一個父親的內心最深處,它帶給我的不再是一個剛毅、堅強,冷漠的父親形象,卻令我看到了一個鐵骨柔情的大愛男兒。是這封樸實無華、不加繁綴的家書使我一下子便走進了一位父親的內心,它讓我走到了從未進入的境界,更令我從內心又一次重新定義了父親這一形象。

古人有云:子不教,父之過。如今又有:望子成龍之說。一個個對子女教育重擔便落到了父親的肩上。然而,作爲一個男人哪一個不是風裏來雨裏去地忙事業爲子女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呢?哪一個又不是看到子女做錯了事而恨鐵不成鋼呢?古往今來,相信父親在多數子女心中總會是威嚴,不盡人情並且堅強、剛毅的形象,而瞭解父親內心的人少之又少,人心皆爲肉生,不可能有鋼鐵一樣內心的人。所以,父親作爲男人,在他的陽剛之下總不會如母親般的柔情似水也就不足爲奇了。其實想想自己,考試失利時父親的訓導,闖禍時父親的訓誡,胡鬧時父親的嚴肅,哪一項不是父親深深的愛?若是與自己不相干的人犯錯,他又何苦於大動干戈呢?所以,回想之前的每一次訓導,我都感覺十分珍貴,因爲那其中有父親無價的愛啊!因爲,我覺得每一個父親都有他柔情的一面,只不過父親從不輕易地表露。所以我想,只有我們多多地理解父親,體會父親,纔會更好地感悟父親獨特的愛。

《傅雷家書》帶給我一次與衆不同的心路歷程

篇十三: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並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爲它裏面包含的都是愛。它就是《傅雷家書》,一本關於愛的書。

沒讀過《傅雷家書》之前,我以爲只不過是一封又一封枯燥無味的家信罷了,爲什麼要編成一本書來讓我們閱讀呢,可是,當我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後,我完全消掉了我這個認爲枯燥無味的想法,這本書竟給我帶來了無數啓示,從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愛!

說起父愛,他是不同於母愛的,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的是一杯溫開水,雖然平淡無奇,可又能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爲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着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開啓了一扇不大卻能看清一切的窗戶,很好的爲我們保存了那個年代珍貴的記憶,正因爲有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明瞭的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生行事的準則。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到我的父親,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這樣,他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事事爲我着想,爲我考慮,他給的愛是永遠不能與任何人相比較的。他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爲人處世的大道理來,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處事態度也是非常好的。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坦然謙虛,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啓迪,我一定會永遠銘記。

篇十四: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數十年過眼煙雲之後,當我們翻開這本《傅雷家書》,指尖觸摸到散發着墨香的鉛字,品讀那一句句關切的叮嚀時,眼前彷彿出現了傅雷挑燈夜書、伏案寫作的背影,仍能感受到傅雷寫下一封封信箋的思念和兒子傅聰閱讀這一段段文字的感動。

這一百多封家書,不僅僅是信札,亦是傅雷深沉如山的拳拳父愛。兒子小有成就,他歡喜自豪;兒子遭受挫折,他滿懷憂慮;兒子驕傲自滿,他諄諄教誨……

於兒子傅聰而言,傅雷首先是一位父親,然後是一位朋友,最後纔是一名學者。作爲父親,傅雷教育兒子爲人處世的守則;作爲朋友,他關心兒子的日常起居、感情生活;作爲學者,他與兒子探討音樂上的專業問題。毫無疑問,傅雷是一位嚴格的父親,知心的朋友,淵博的學者。

這令我想起我的父親。如果說我家像一個戲臺,母親總是唱紅臉,父親卻總是唱白臉。曾幾何時,我厭煩甚至怨恨過他,因爲他是如此的“不近人情”。

還記得去年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是我進入初中以來第一次重要的大考。我懵懵懂懂地進了考場,懵懵懂懂地考了年級第八,明知道沒有付出努力只是運氣原因,卻依然居功自傲,向父親報喜。我原料想,父親會高興地誇獎我,不料,父親卻面無表情,只是冷靜地囑咐我,不要驕傲、繼續努力。然而我沉浸在衆人的鮮花與掌聲中,全然將這句良言警句丟在腦後,變得更加鬆懈。

第二次大考——期末考試,在父親的意料之中,我跌到了年級二十五名。對我來說,彷彿天塌地陷。鮮花與掌聲遠去,我獨自品嚐苦果。這時我纔想起父親的警醒,後悔不已。父親並未安慰我,而是嚴肅地與我分析失利的原因。在父親的引導中,我從一味的失望悲傷中醒過來,着手於查漏補缺、加倍努力,最終在第三次、第四次考試中重回巔峯。

當我佇立於山巔,衆生仰望,父親是那個沉默的人;當我跌落入深谷,衆生踐踏,父親是那個拉我一把的人。

在教育方面,父親與傅雷一樣,嚴格而理性,用嚴厲掩飾自己的溫情,用理性遮掩住期盼,直到孩子踏上成功之巔。

父愛拳拳似海深。我慶幸在成長路上閱讀了《傅雷家書》,是它讓我理解了父愛,理解了父親。

篇十五: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從古至今,皆說父愛如山。可我卻想,父愛,未嘗不可是那淙淙流水,用那溫情的叮嚀,將我們溫暖環繞。它伴隨着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

在我讀過《傅雷家書》一書後,這種思緒又加重了幾分。

“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悶,也切忽隱瞞,別怕受埋怨。一個人有個大二十幾歲的人代出主意,絕不會壞事……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身邊,做個監護的好天使,隨時勉勵你,安慰你,勸告你,幫你鋪平將來的路,準備將來的學業和人格。”

這封信修於一九五四年七月底。當時傅雷的兒子傅聰剛剛出國,掀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

傅雷曾在外國生活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國外的情況有所瞭解。他不僅密切地關注着兒子的動向,還未雨綢繆地對兒子囑託着遭遇不測時的應對方法。他用發自內心的文字,細細叮囑着自己的愛子。

儘管傅雷一家都是書香門第,但他對兒子關心的細緻入微首先從生活開始,洋溢在字裏行間。“你現在住哪裏,食宿是否受招待,零用錢是怎樣的”是父親首先關注的話題

當然,作爲藝術家的傅雷亦很注重兒子精神上的修養。

“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飢渴一般地忙着吸收新東西,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別讓人誤會。”

作爲藝術家,傅雷自然閱人無數、閱歷廣播。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同時,他也敏銳地意識到,人們對傅聰的評價褒貶不一。在傅聰自認爲事業、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父親用一句叮嚀,敲響兒子心中的警鐘。

“孩子,這些話千萬記住。爸爸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些。”

讀到這裏,我的眼眶溼潤了。眼前模糊的文字中,浮現出了無比熟悉的畫面。

“八面玲瓏而立於亂世。”酈道元的父親奄奄一息,臥於病榻上告誡兒子。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朱自清的父親依依不捨,立於人潮中囑咐兒子。

“作業按時交,上課認真聽講。”我的父親不厭其煩,站在車窗邊叮嚀着我。

讓我們聽聽父輩的叮嚀吧,驀然發現,父愛無處不在。它一直伴隨着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從未斷歇。

篇十六: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無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縱觀全書,我想,也許正是這句話凝結了傅雷對兒子傅聰最含蓄深沉的父愛。《傅雷家書》共收錄了近百封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其中有藝術家之間思維碰撞的火花,有對新中國未來的發展展望,有對兒子爲人處事行爲習慣的培養,所見所聞的分享,也有噓寒問暖枝葉關情的溫情。然而最感動我的,也許就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不經意間的真情流露。

傅雷教子極嚴,有時近乎不近人情,這一點傅雷在《家書》中也屢屢提到自己對過去“不懂做父親的藝術”時的後悔。儘管傅雷是如此的一個嚴父,在傅聰離開中國留洋學習鋼琴之際,也是戀戀不捨難以割捨。書中有這樣的話“園丁用血淚澆灌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無意中,在傅聰離開之際,我們可以在此一窺傅雷作爲父親柔情的一面。又有哪位父親會討厭自己的孩子呢,從來都只是“因愛生恨”爲了促使子女前進的鞭策。

《家書》中亦可見得傅雷身爲父親事無鉅細,無微不至的管教。不管是爲人處世的原則,生活學習的安排,行爲習慣的規範,演奏時的表情姿勢指法樂理,他都一點一滴地寫在家書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處便是傅雷提醒傅聰:“圍巾必須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比插在褲袋裏更無禮貌,切忌切忌。”這樣的瑣事也不吝筆墨地寫在家書中!實在是無微不至。對於子女,父母便是如此。總是細細碎碎,總愛嘮嘮叨叨,總是對子女有着各種各樣的不滿意,追根到底,也許就像開頭那段話所說的一樣,父母就像“一面忠實的鏡子”之作用,就是“正其衣冠”,檢查自己的污點。人們往往不願意直面自己的缺點,而父母的指出讓我們無法逃避,從而還怨恨鏡子太過誠實。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對父母的嘮叨教育總是有所逆反不從。其實他們如是,不過是想讓我們成爲更好的自己罷了。

讀《傅雷家書》,在傅雷質樸的文字中總能聯想到自己的影子,總是蘊藏了不曾言明的含蓄之愛,細細咀嚼,那份柔情猶在。

篇十七: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媽媽經常掛在嘴上的一首古詩,來告誡十二歲的我,而我總嫌她是哆嗦“老太婆”。在這春風輕拂的日子裏,田電工會開展“親子書包”活動,媽媽便借了四本書,其中一本是《傅雷家書》。我仔細的閱讀後,感受到了傅雷爺爺對兒子濃濃的愛。

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卻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這是爸爸、媽媽常常討論的話題。傅雷夫婦通過給兒子傅聰寫的近百封書信來教育兒子,字裏行間充滿着無微不至的關懷。傅雷爺爺對兒子傅聰的教育是非常嚴厲,但他爲了盡到了父親的責任。又親自督促並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必須做到,既是嚴師又是慈父也如益友。書信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

“家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語來傳遞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自己的人生總結,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用真誠的心,來和自己的兒子進行心靈的交流。我想每一位父親母親對於教育自己的子女都會很用心。

看到這些文字,不由得使我心裏泛起陣陣漣漪。在我很小時爸爸、媽媽就培養我對小提琴的愛好,在我學習累的時候,每天都拉二十分鐘讓我放鬆放鬆。今年八月份我就可以考九級了。而我家每天晚上也是最安靜的,沒有人看電視。爸爸、媽媽在看書,包括姥姥也在看書。他們白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晚上爲了給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讓我用功努力,多學文化知識,以後能有好的發展,能有更好的選擇。

一個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而我在溫暖的家庭中幸福的生活着。對於教育我,爸爸、媽媽是有分工的。每天清晨,媽媽都是最早一個起牀準備好早飯,把我從睡夢中叫醒,然後風裏來雨裏去接送我上下學,媽媽還要騎車很遠才能到單位上班。這是生活上的關心,學習上媽媽負責我的作文與閱讀。數學方面我有不會就問爸爸,爸爸在電廠上班,有時星期天還要加班。忙的時候,吃飯都在搶修現場,早出晚歸,真的很辛苦。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受益匪淺。“可憐天下父母心”,而我還總是不懂父母的苦心,有時還謙父母絮叨。爸爸、媽媽所做的,就像傅雷爺爺一樣,是那樣的疼愛自己的孩子,我應當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努力學習。

篇十八: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心中懷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這是我們從小就會背的《遊子吟》淋漓的體現了老母親對遊子遠行的擔心以及深深的愛意。

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無論是大愛還是小愛,都溫暖着我們的心。這個春節,一本《傅雷家書》走進我的心裏。這本書是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而編纂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關懷備至。在那麼多封家書中,幾乎每一封信中談及音樂作品,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傅雷先生希望孩子不要一天天沒有節制的訓練,要講究技巧,從中領悟情感,才能不做讓作品更好。在家書中,不管是傅聰去波蘭留學,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還不時寄給中國古典的文學名著及藝術方面的畫、書籍。在傅雷先生教導孩子的過程中,還孩子怎樣面對壓力、如何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在孩子成長道路上所遇的困阻,細心的給出自己以往的經驗,拳拳愛子之心,更是溢於言表。書中的一封封家書,寫不盡的叮嚀,說不盡的情,字裏行間,無不藏盡着父母親對遠遊孩子的各種複雜情感:擔憂、期盼、摯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這讓我想起了今年春節上映的《您好,李煥英!》,這本電影可着實火了一把,感動了不知多少的觀衆,賺得了不知多少淚點。在我看來,劇中的李煥英在可以重新選擇的機會面前,沒有選擇條件優厚的沈光林,依舊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平庸的職員賈文田,也許這正是一種母愛,一種與身俱來的本能

觀如今社會,是一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書信已屬罕見,有時候連一通電話一條微信也很是吝嗇。地鐵上,公交上,甚至於飯桌上都是低頭手機族,不是在刷着抖音,就是在打着遊戲。面對面坐着和家人吃飯,也會時刻玩着手機。父母親的一兩句嘮叨可能會換回我們的甩門而去或是拒之不理,留下他們的一聲聲嘆息,每每想到此處,心就會忽然被刺痛一下,想想曾幾何時的我不也是如此嗎?

我想,每個父母親對孩子的愛,應該都是複雜又簡單的。複雜到無法用語言描述,簡單到用一個“愛”字就能表達。讀着《傅雷家書》,多有感慨,願我們心中懷愛,不負此愛

篇十九: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在9—9年寫給兒子傅聰書信的全集。整本書充滿着父愛,充滿着父親對兒子的激勵,充滿着各種爲人處事的道理及父親在對兒子做事不妥時的批評和教育。

在書中開頭,傅雷寫給傅聰的幾封中就寫到“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諸如此類的如同對兒子懺悔的話語,可以看出傅雷在傅聰兒時嚴厲的管教。但是如果不是傅雷在傅聰兒時對他的嚴厲管教,哪裏來傅聰長大後的輝煌與成就?

傅聰出國後,傅雷則是“每天清晨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着。”他爲兒子的成功而高興,但又無時無刻不掛念着兒子。從書中也不難看出,傅雷具有很深的音樂造詣,在每次兒子的音樂演奏後,他總能在信中給兒子說出音樂演奏的缺點與不足以及改進的方法。

傅雷還是一位善於傾聽孩子心聲的父親。每次傅聰來信說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艱辛,傅雷總是耐心的在回信中告訴他解決的方法和對策。傅雷時常在信中給傅聰指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如他擔心在國外的兒子一心投入藝術,不關心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就寫信告訴傅聰“單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有很大弊害的。”“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賞造型藝術來調劑。”傅雷的愛子之心在一封封書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通過《傅雷家書》,我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深愛着自己的孩子的。也許他們不善於用言辭表達,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雖然有些舉動微不足道,但是真正的愛並不一定是轟轟烈烈,而是體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傳授我們做人的道理,但他們不會叫一聲苦,不會喊一聲累。有時,父母也許對我們嚴厲了點,但是他們對我們嚴厲,其實是爲了我們以後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當我們向父母發脾氣時,是否應該想一想父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呢?

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替父母着想,盡我們所能去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爲終日奔波勞累的父母搬個凳子,端杯茶,捶捶肩,讓他們也體會到我們的愛。

父母之愛都在不言之中,爲何我們不用心體念父母給我們的愛呢?

篇二十: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閔晨曦

剛上八年級,媽媽就給我買了《傅雷家書》這本書,並十分強烈地推薦我看。我十分好奇:這有什麼好看的?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打開了這本書,纔看幾頁,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這本家書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真摯的感情,無不顯出藝術感與高級感。

真的,有時候,我真的挺羨慕傅聰的。父親傅雷是著名翻譯家,博學、正直、富有個性,對古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等方面有廣泛研究,稱得上是一個藝術家。母親朱梅馥端莊美麗,溫柔善良,有文化又勤勞能幹。在他們的培養下,傅聰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頗受父母影響,成爲了一名著名鋼琴家。

之前和媽媽一起聊天時,媽媽問我讀這本書收穫到了什麼,當時我玩笑地說:“再認一個父母”但媽媽點頭。真的是這樣,傅雷夫婦極有藝術文化修養,而在教子上,也有極高的藝術。

施蟄存先生曾說:“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符合於他的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相當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他教兒子做人要保持“赤子之心”,與兒子一起討論古代詩文,探討音樂之美等等。但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傅雷那對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與關心。他會知道傅聰的每一場音樂會,會準時,仔細聆聽並對其作出詳細點評,他會教兒子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以自己的前車之鑑來教育兒子,讓兒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少吃苦,他在孩子面前從來沒自恃身份高高在上,而是希望可以和兒子成爲朋友,學習兒子身上的優點。傅雷的感情總是寓於生活的細節之中,也同許多中國家庭的父親一樣,愛子之情猶如大海,澎湃深沉。這樣的教育,能不使兒子成爲一名出色的人嗎?

《傅雷家書》是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一把打開智慧之門,啓迪心靈之窗的鑰匙。正如傅雷先生所說“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細細品讀《傅雷家書》將文學,藝術修養融入到生命中去,使我們受用一生。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duhougan/1373498.html

  • 標籤: 讀後感 家書 傅雷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通用2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通用2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