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精選4篇)作文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49W 次

篇一: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精選4篇)作文

爲深入貫徹落實____關於“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精神,堅持不懈用____思想鑄魂育人,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黨的__大以來,特別是____親自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以來,思政課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發展環境和整體生態發生根本性轉變,____思想鑄魂育人成效明顯,思政課建設、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課程思政全面推進。同時,一些地方和學校對“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開門辦思政課、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課程教材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有的學校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有的課堂教學與現實結合不緊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亟需深化,有的學校第二課堂重活動輕引領,課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現象。

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要堅持以____思想爲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不斷增強針對性、提高有效性,實現入腦入心。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建設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設立一批實踐教學基地,推出一批優質教學資源,做優一批品牌示範活動,支持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成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二、改革創新主渠道教學

1、建構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教育教學的自主知識體系。各高校全面開設“____思想概論”課。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編寫____思想概論課教材。教育部實施____思想研究重大專項,加強____思想系統化學理化和分領域分專題研究,將____思想有機融入全面貫穿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知識體系。

2、建強思政課課程羣。各地各校加強以____思想爲核心內容的課程羣建設,形成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高校要統籌全校力量,結合自身實際,重點圍繞____經濟思想、____法治思想、____生態文明思想、____強軍思想、____外交思想以及“四史”、憲法法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設定課程模塊,開設選擇性必修課程。

3、優化思政課教材體系。落實系列重大主題教育指南和綱要,深入推進____在地方工作期間的重大實踐、視察地方和學校重要論述進課程教材。及時修訂思政課統編教材,將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有機融入各門思政課。編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及各學科重要論述摘編。持續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建設。

4、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教育部組織製作“思政課導學”課件、講義、專題片等,幫助教師講深講透講活學好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各地各校圍繞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充分挖掘地方紅色文化、校史資源,將偉大建黨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學家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偉大精神,生動鮮活的實踐成就,以及英雄模範的先進事蹟等引入課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歷史融入各學段各門思政課。

5、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各校加強對學生思想、心理及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善於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積極運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方式組織課堂實踐。有條件的高校要爲思政課配備助教,協助開展教學組織、課後答疑等工作。

6、優化教學評價體系。高校要建立校領導、教學督導、馬克思主義學院班子成員、思政課教師和學生參加的多維度綜合教學評價工作體系,重視教學過程評價,增加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用好思政課教學評價結果,作爲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班子成員考覈的重要指標,作爲思政課教師績效考覈、職稱晉升、評獎評優等的基本依據。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等專家組織作用,開展教學調研指導。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聘請思政課退休教師擔任教學督導員、青年教師的成長導師。

三、善用社會大課堂

7、構建實踐教學工作體系。高校要普遍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協調,教務處、宣傳部、學工部、團委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體系,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積極整合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共同參與組織指導思政課實踐教學。將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指導學生理論社團等納入教學工作量。參照學生專業實訓(實習)標準設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專項經費。

8、落實思政課實踐教學學時學分。高校要嚴格落實本科2個學分、專科1個學分用於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要求,中小學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課時用於學生社會實踐體驗活動。精心設計實踐教學大綱,堅決避免實踐教學娛樂化、形式化、表面化。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專門的實踐教學課。

9、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教育部持續組織開展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____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技能成才,強國有我”主題教育等活動。高校要緊扣思政課實踐教學目標和要求,利用志願服務、理論宣講、社會調研等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學。注重總結實踐教學成果,把優秀成果作爲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支持出版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果,推動實踐教學規範化。

10、建好用好實踐教學基地。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利用現有基地(場館),分專題設立一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發揮好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師研學基地的實踐教學功能。各地教育部門要結合實際,積極建設“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大中小學要主動對接各級各類實踐教學基地,開發現場教學專題,開展實踐教學。有條件的學校可與有關基地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加強研究和資源開發。各基地要積極創造條件,與各地教育部門、學校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協同完成好實踐教學任務。

四、搭建大資源平臺

11、建設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教育部建設“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網絡支持系統、“青梨派”大學生自主學習系統、高校思政課教學創新中心資源開發系統、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審覈評估系統、高校思政課教師基礎數據系統、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培訓系統等爲一體,共建共享、系統集成、全面覆蓋的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

12、推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建設使用。教育部把“大思政課”擺在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位置,加強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思政教育資源建設。通過項目支持的方式,推動教學資源建設常態化機制化。組織開發和推薦一批科學權威實用的課件、講義,推動一線教師統一使用。加強思政課教學資源庫建設,實施中小學思政課精品課程建設計劃,推出一批思政“金課”。加大優質資源推廣使用力度,指導各地各校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

13、打造網絡教育宣傳雲平臺。教育部會同中央網信辦等,組織開展“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鼓勵師生圍繞思政課教學內容創作微電影、動漫、音樂、短視頻等,建設資源共享、在線互動、網絡宣傳等爲一體的“雲上大思政課”平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大學生在線、易班等網絡平臺建設。積極研發成本適宜的虛擬仿真教學資源。組織開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課”活動。各地各校用好“學習強國”等平臺,鼓勵思政課教師積極參加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的政論、時政節目,廣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

五、構建大師資體系

14、建設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各地各校嚴格按照要求配備建強高校專職思政課教師、輔導員隊伍,提高中小學專職思政課教師比例,實行思政課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制度,積極聘請黨政領導、科學家、老同志、先進模範等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書記)培養工程,通過集中培養培訓、委託重大項目、加強實踐鍛鍊、開展國際國內訪學等方式,培養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15、搭建隊伍研究平臺。充分發揮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思政課教師研究專項作用,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後期資助項目,組織教師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政課教學研究。重點支持開展“大思政課”建設規律、思政課教學難點及對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課程思政等研究。舉辦____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系列研討會。建設輔導員工作室、資助開展課題研究、推廣優秀工作案例。

16、提升隊伍綜合能力。完善國家、地方、學校三級培訓體系,實現思政課教師培訓全覆蓋。教育部完善“手拉手”集體備課機制,定期組織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開展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示範培訓、教學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建設輔導員網上資源庫、開發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組織支持開展國情考察。各地教育部門要建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輪訓制度,依託各級黨校和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每3年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至少進行一次不少於5日的集中脫產培訓。中小學校新進專職思政課教師須取得思政課教師資格。小學兼職思政課教師在上崗前應完成一定學時的專業培訓,並考覈合格。各地各高校建立專門制度,常態化支持思政課骨幹教師到各級宣傳、教育等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鍊、蹲點調研,相關經歷納入評獎評優、幹部選聘體系,相關成果作爲職稱評聘參考。嚴格落實生均經費用於思政課教師的學術交流、實踐研修等,並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六、拓展工作格局

17、分層分類開展“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點。教育部圍繞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和均衡發展等思政課改革創新重大問題,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西、陝西等地設立綜合改革試驗區。地方黨政負責同志堅持聯繫高校並講思政課。堅持教材編寫、師資培養、理論闡釋、教學研究相結合,統籌推進____思想研究中心(院)、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師資培訓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建設,開展“聯學聯講聯研”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持續擴大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

18、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育部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建設,支持各地建設一批一體化基地,鼓勵高校積極開展與中小學思政課共建。各地教育部門加強引導和協調,建立大中小學師資培育、聽課評課、教研交流、集體備課等常態化工作機制。

19、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教育部組建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指導委員會,研製普通本科專業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組織開展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系列共享資源庫。建成一批課程思政示範高校,推出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選樹一批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建設一批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加強中小學學科德育建設。

20、紮實開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動。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要在開學、畢業典禮等重要場合,講授“思政大課”。學校要以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爲契機,通過“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題教育、職教學生讀黨報、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論壇講壇、講座報告會等,組織專題“思政大課”。教育部打造並集中展示一批校園文化原創精品,建設一批文化傳承基地。辦好“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和“全國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

七、加強組織領導

21、強化統籌協調。教育部、中央宣傳部做好“大思政課”建設的總體謀劃。中央網信辦指導做好“大思政課”全媒體宣傳。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文物局、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部門,加強對基地的指導和建設,切實發揮好基地的育人功能。

22、積極推進落實。各地要把“大思政課”建設作爲“十四五”時期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基地資源、經費投入、隊伍建設、條件保障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將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納入“大思政課”建設整體佈局。各地各校要及時總結宣傳“大思政課”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篇二: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爲深入貫徹落實____思想和____關於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講話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高課程育人實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____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讓所有課程、所有教師都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效應,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系統設計、全面推進

根據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總體目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加強課程思政建設頂層設計,建立校、系(部)、教研室、課程四級聯動工作機制,所有課程都要承擔好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將課程思政建設覆蓋到全部課程,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材、教案、課件等所有教學文件和教學材料之中,貫穿到教學實施、課程考覈、教學管理、教學督導、教學檢查、教學研究、教學評價等各環節。

(二)堅持分類實施、突出重點

體現新時代要求,充分挖掘不同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和特點確定課程思政教育的目標、思路、方法、措施,分類推進、殊途同歸。突出前瞻性和協同性,積極開展課程思政研究,支持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形成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獨具特色、百花齊放的課程思政工作局面。

(三)堅持遵循規律、科學融入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堅持育人和育才相統一,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相統一,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找準專業教育與價值教育的融合點,着力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脫節問題,發揮好課程教學主陣地的作用,產生“潤物無聲”之效果。

(四)堅持模式創新、體現特色

積極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資源建設中的應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爲課程思政目標服務,努力實現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結合希望教育集團特色,挖掘集團“感恩、陽光、嚴謹、責任”精神的內涵,強化育人功能。

三、建設目標

樹立“基於課程、體現時代、針對教師、面向學生”的建設理念,以學生爲中心、以教師爲主體,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讓所有教師、所有課程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建設內容

(一)把握課程思政教育重點內容

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爲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工匠精神、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1、推進____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堅持用____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爲一體,提高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修養,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斷追求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爲精神追求、外化爲自覺行動。

3、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教育引導學生傳承中華文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4、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學思踐悟____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對法治理念、法治原則、重要法律概念的認知,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自身權利、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識和能力。

5、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並自覺實踐各行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規範,增強職業責任感,培養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誠實守信、公道辦事、開拓創新的職業品格和行爲習慣。

6、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宣傳教育。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將愛國情、報國志轉化爲刻苦學習、勇於開拓的實際行動,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的正確思考,塑造當代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追求。

(二)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政元素

課程體系要貫穿“德技兼修、育訓結合”主線,挖掘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職業規範等內容。1。哲學社會科學類課程。要結合專業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增強“四個自信”。

2、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幫助學生了解相關行業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關注現實問題,培育學生誠信服務、德兼修的職業素養。

3、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突出培育吃苦實幹、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鋪路石精神”和精益求精、耐心專注的工匠精神,激發學生技能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4、人文藝術類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教育引導學生立足時代、紮根人民、深入生活,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創作觀。要突出培育文化素養、審美情趣、生活態度,通過講述行業故事、闡釋行業特點、增強行業自信、激發行業興趣,加強專業行業的文化自信教育。美育教學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活力。

5、體育類課程。要幫助學生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體育素養的意識和能力,錘鍊意志品質,發展健全人格,陶冶情操。要突出培育刻苦訓練、奮勇拼搏、敢爲人先、爭奪榮譽的體育精神。

五、建設舉措

(一)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1、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爲着眼點,貫徹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基本要求,有針對性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將價值塑造融入培養目標。學校各專業要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的總目標,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定位,在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要求中,對畢業生在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要求和目標進行精準設計,明確提出專業思政的總要求,完善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要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系統整理和分析思政教育滲透點,優化課程體系,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各環節落實課程思政要求,在思政課、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社會實踐課等各類課程中落實課程思政要求。

2、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課程標準。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專業思政目標體現到本專業的所有課程的教學目標中,融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考覈評價之中,分類修訂課程標準。每門課程都要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實現途徑。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根據不同專業的性質特點,把握好挖掘拓展重點,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正能量。

3、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教案與教學課件。根據課程單元授課內容,深入挖掘課程思政要素,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修訂課程教案,將課程的思政目標體現到課堂教學目標中,融入單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教學組織管理、課堂教學考覈與評價之中,將“課程思政”貫穿在教學設計和實施的全要素和全過程。積極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適應課程思政教學需要,積累思政素材,精選案例,整合教學資源,修訂教學課件,將課程思政教學知識點以案例、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在教學課件上,運用交互式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4、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教材編寫與選用。嚴格規範教材的遴選、使用和管理工作。依據國家和省教育廳有關規定選用教材,確保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要積極選用優秀教材,哲學社會科學相關課程必須統一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完善課程教材遴選使用、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健全課程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蹤調查和信息反饋制度。

5、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課堂教學過程。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將思政教育融入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計劃、課程教案、授課過程、教學評價等課堂教學全過程。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技能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一門課程的課堂教學全過程。借鑑行動導向教學,探索“觸動、感動、行動”的漸入式思政教學方式,讓思政教育觸動心靈,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心靈。通過參與式教學、情景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深入闡釋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實現從專業知識點的講解昇華到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人格培育相統一。

6、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課程考試考覈。推進課程考覈模式與考覈內容的改革,改革過程性考覈,將學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養、道德情懷等方面考覈納入課堂學習、課程作業、實踐教學環節等教學過程考覈中,強化學生的價值判斷、思維能力、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的考覈,改革課程考試,合理設計考試題目,在考查專業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社會責任、安全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

7、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研室的作用,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根據專業特點,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內涵、建設標準、評價體系、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師育人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難點和前瞻性問題的研究,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

8、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教學工作評價。將思政要求融入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課程建設質量評價、學生學習成效評價中。把課程的“價值引領”作爲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首要因素,在學生評教、督導評教、同行評教中把“價值引領”作爲明確的評價指標。在課程建設質量評價中設置“價值引領”或“德育功能”評價指標。改革學生的課程學習成效評價方式,強化“價值、知識、能力”三位一體的學生課程學習評價導向,構建理論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念、行爲表現評價相結合的多維評價體系。

9、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教育教學管理。將思政要求融入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教學建設管理,提高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的水平。加強課程思政督導,做好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監督、指導、反饋和評價。在期中、期末及常規教學檢查中強化對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常態化、動態化考評,將思想政治教育列爲首要檢查內容,對課程思政的內容、形式、效果加強引導和指導,推進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提高課程教學管理效能。

10、將課程思政要求融入教學管理制度。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實施、教學管理、教學督導、課程考覈、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各類制度中,形成全面覆蓋、科學系統的課程思政制度體系。健全課程標準管理規定、教材建設與管理制度、教案編寫與評價辦法、課堂教學管理制度、聽課制度,完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考試管理辦法,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製度,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管理辦法等。

(二)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

1、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育人意識。定期開展以增強教師的師德素養爲目標的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培訓和教育活動,轉變教師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輕價值引領的觀念,提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自覺意識,引導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爲目標,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2、打造全員育人團隊。組建“專業教師+思政理論課教師+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班主任”的育人團隊,打造育人共同體,讓思政教育貫穿課上課下,實現課程教育與日常教育的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

3、加強教師教育教學培訓。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崗前培訓、在崗培訓、教學能力專題培訓,提高教師育人水平。將思政理論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班主任等在內的教師隊伍整體納入思政培訓體系,將“課程思政”改革理念融入新教師上崗培訓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體系,充分運用集中培訓、教研活動、集體備課等手段,就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與實施加強互動交流,提升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使“立德樹人”理念深入教師心中,內化爲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實際行動。

(三)健全課程思政建設評價制度

1、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構建中,注重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和發揮作爲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爲一個重要監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並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中落到實處。在課程標準、教學設計、教案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全面考量“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同步教育的實現度。在課程評價標準(含學生評教、督導評課、部門聽課等)中設置“價值引領”觀測點。

2、建立競賽活動評價體系。在學校舉辦的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教師學科競賽等各類比賽評審指標體系中,突出強化課程思政測評指標。做好思政課教師競賽活動,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切實落實課程思政各項要求。

3、完善聽評課制度。嚴格執行學校、系(部)和部門負責人聽課制度。通過推門聽課方式,進課堂聽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程或實踐類課程,在聽課過程中密切關注課程思政內容,督促檢查課程思政實施效果。

篇三: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爲深入學習貫徹____思想、黨的__大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講話精神,進一步把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新時代高教40條“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的要求引向深處,探索我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建設,發揮思政課程的主渠道功能,挖掘專業課程與通識課程的育人效用,推進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____思想爲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按照“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門課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宏觀頂層設計與微觀協同配合相結合原則

強化領導作用,進行頂層設計,制定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架構課程思政試點工作的框架思路,對課程思政進行宏觀設計;同時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形成全校上下高度重視與高度共識,共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有序進行。

(二)堅持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和能力培養相統一

深入探討課程的知識體系,把握重點難點,強化課程問題體系,做好知識傳授;深入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通過“三全育人”途徑,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強化學生知識理解力,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使“專業教育”向“專業育人”轉化,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形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協同推進,課程思政育人成效明顯提升。

(三)堅持辯證創新驅動與遴選示範引領相結合

充分借鑑與吸取各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經驗,結合學校實際和特色開展課程思政試點工作。因勢利導、遴選培育、示範引領、全面推廣,有序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過程中,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把持續創新的要求貫穿於工作的各個方面,不斷探索新時代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與新機制,堅持創新驅動與示範引領緊密結合,最終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四)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思政課程的教學形式呈現的是顯性教育,其他學科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的教育資源呈現的是隱性教育;思政課程是立德樹人的核心課程、靈魂課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主幹與本體。其他學科課程思政是支撐課程、輔助課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構成體系和和載體方式。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體現在,都以立德育人爲根本理念,都是思政教育的育人方法,都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思政課程是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通識類課程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人文素養的重要陣地,實現對大學生的信念教育和人格教育;專業課程是運用專業知識中蘊含着育人價值,在知識傳授中能夠實現與價值觀的同頻共振;實踐課程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把社會實踐變成傳播德育的重要渠道。

三、建設思路

(一)把握三大規律,堅持立德樹人工作中心

充分認識與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大學生成長規律,牢牢把握立德樹人工作中心,進一步增強全體教師對課程思政工作高度重視,提高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的教學能力,明確課程育人目標,優化教學方案,健全評價體系;在教學實施中,力求引發學生認知、情感和行爲的認同,讓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二)立足思政育人,構建三位一體課程思政體系

全面認識與把握三類課程思政育人功能,一是作爲Ⅰ類通識課程的思政課,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出於主體地位,發揮主渠道作用;二是作爲Ⅱ類通識課程的專業基礎課、除思政課以外的公共課、公選課,在課程思政建設中處於輔助地位,發揮促進與提速作用;三是專業課程,在課程思政建設中處於核心地位,發揮思政育人的關鍵作用。因此,構建好Ⅰ類通識課程、Ⅱ類通識課程、專業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以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爲目標,將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融入到各類各門課程教學當中,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打造示範課程,由點到面有序推進

各學院(部)依據專業、課程特點,挖掘課程思政元素,修訂課程教學大綱,編制講稿教案,切實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通識課、專業課程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各學院(部)加強對本部門課程思政建設的評價和考覈,遴選若干門課程進行重點建設,打造示範課堂,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擴大試點範圍,把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推廣到更多課程。20__年學校將在每個學院各本科專業、每個部遴選1-2門課程進行重點建設,在重點建設的基礎上再選出10門左右示範課,同時開發課程思政在線精品課程,三年之內,實現絕大多數的主要通識課與專業核心課的課程思政建設。

四、建設目標

(一)推進思政課建設,增強思政課主渠道作用

樹立思政課的成果導向理念,增強思政課建設的目標性;優化思政課程體系及內容,實現思政課教材向教學體系轉化,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改革教學教學方法與手段,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新穎性;改革思政課教學模式,澄清模糊認識,解決學生困惑,增強思政課培育的實效性;創新思政課的督導評價,增強思政課的改進動力;完善與更新思政課的內容,推動____思想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增強思政課的時代性與時效性。

(二)挖掘思政元素,發揮專業課程思政的支撐作用

充分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將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文化自信等價值引領貫穿教學全過程。挖掘獨特的專業價值、歷史內涵、文化訴求;從學科發展中,挖掘代表人物不畏艱苦、勇攀高峯的優秀品質和追求卓越、不懈奮鬥的光榮歷程;從科學研究中,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養成科學思維方式,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從實踐育人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三)提高育人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

加強課程思政學習討論,引導全體教師樹立“課程門門有德育,教師人人講育人”理念;開展入職培訓、專題培訓、集體備課、優秀教師示範和政治理論學習等,逐步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採取課堂主講、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引導教師逐步提升各自的能力,使教師能夠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領有機融入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全過程。此外,建設高素質課程思政教師隊伍,落實任職資格標準,實施素質提升計劃,給予評聘政策傾斜,有效保障隊伍建設持續推進。

(四)加強考覈力度,建立課程思政評價機制

從課程思政責任主體評價看:一是各基層教學單位,是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主體,課程思政工作建設與落實指標是考覈教學單位工作績效的主要內容,也是各教學單位黨建工作和領導班子工作業績考覈的主要內容。二是教師是課程思政的直接責任人,教師落實課程思政的力度作爲教師年終評優評先、職稱晉級、崗位聘用、考覈評價的主要指標。三是教學協同部門責任人是協同主體,學工部門或輔導員與任課教師的聯繫溝通是課程思政有效落實的考覈內容之一。從課程思政評價內容:一是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教學設計是否融入課程思政相關內容;二是教師課堂教學是否將思政元素融入相應教學過程或教學環節。從課程思政落實效果評價:以知識掌握、價值挖掘、能力培養爲導向,重點考查學生平時參與教學狀況,學生班級班風改善狀況,學生課程考覈狀況等。

五、實施內容

(一)加大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改革

1、以成果導向理念推進教材體系向問題式教學體系轉化

以成果導向教育新理念,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教學改革,重點按照成果導向理念修訂教學大綱,突出強化問題意識,釐清每章的重點難點;然後依據修定的大綱對教材進行教學化處理。將成果目標轉化爲具體教學內容,對教材體系進行問題式教學體系轉化,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實現學生思政課教學目標。

2、改革與創新方式手段以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

鼓勵教師大膽改革與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與手段。(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運用好課堂主渠道教學。教師既可以依據自身特性或特長採取問題式教學、互動式討論、案例式教學、情景仿真教學等,也可以依據不同學院專業特色或學生特點因地制宜地採取對應的教學方式或手段,如藝術類專業學生可以採取繪畫特色與思政課結合,音樂專業的學生以唱歌詮釋思政主題教學,文傳學院可以用微視頻、主播、演講等形式與思政主題相結合等。(2)探索思政實踐課新形式,形成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運用好校內與校外、省內省外兩種資源,如紅色教育基地、企業廠礦、鄉村社區等地,採取參觀、考察、調研、報告、拍攝微視頻等手段,既拓展教師的教學視野,又豐富學生的實踐閱歷。(3)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做好線上線下教學交流。運用好移動互聯或專業網絡,建立線上線下互動平臺,採取慕課拍攝、微視短片、交互平臺等形式,在課堂上開展教學運用,或在線上線下學習與交流,實現課上課下、課內課外多種形式與手段教學有效銜接,促進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3、推進精品課程系統化建設

(1)實施精品課程資源庫建設。在修訂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各教研室發揮集體智慧,組建教學團隊進行四大主體課程精品化建設攻關,在對教材進行教學化處理之後,實施集體化備課,設計教案、撰寫講稿、收集案例庫、製作教學PPT、建設試卷庫,依據教學節點錄製視頻庫,或製作微課庫,形成部門特色精品課程資源庫。(2)按成果導向標準打造精彩課堂。落實雙主體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問題目標”中心,通過師生“問題”互動,營造學習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打造精彩課堂,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有序性、有趣性和有效性。(3)集結網絡精品資源彌補自有資源的不足。構建以互聯網爲紐帶的多鏈接式的動態開放的交流平臺,適時引進適宜部門需要的網絡資源,與部門自身建立的資源庫相互支撐,以我爲主、博採衆長,最大化利用好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多出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二)強化課程思政建設力度

1、加強Ⅱ類通識課課程思政建設

立足於兩個層面進行遴選或開發一批Ⅱ類通識課程。一是公共課和選修課程。各學院(部)或教師依據學院特色或教師自身專業特長,遴選或開發學院層面或學校層面的選修課程,如近年進展狀況較好的《品鑑歷史》、《創業基礎》、《市場營銷》、《文化禮儀》等課程。《品鑑歷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創業基礎》弘揚改革創新的創業精神和時代精神;《市場營銷》加強誠實守信、公平合法交易等;《文化禮儀》提升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二是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是各學院依據專業特性,將本專業公共基礎課程作爲課程思政建設對象,如財經《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文傳學院《新聞學》、護理學院的《醫學倫理》等。

2、開展專業課程思政建設

專業課程都蘊含着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傳道授業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啓人以大智。在課程教學中,要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課程大綱、教學設計、備課授課、教學評價等教育教學全過程,培育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專業課。根據不同學科的性質特點,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點。

哲學社會科學類課程要突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要重視價值引導和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精神的傳承,引導學生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滲透與侵蝕,做到不排外、不媚外,學會辨是非、知榮辱,不斷增強“四個自信”。

自然科學類專業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精神、探索創新精神,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課教學中,將專業知識講解與學生思維方式培養相結合,傳授專業知識與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教授專業前沿進展與培養學生愛國敬業精神相結合,將教書育人貫穿於專業教學的全過程,強化課堂教學與工廠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增強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意識,明確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擔當,爲國家培養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工程技術類專業課程要突出培育科學嚴謹、求真務實、實踐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踏實嚴謹的工作精神、耐心專注的釘子精神、吃苦耐勞的從業精神、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不甘人後的創新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等優秀品質,成長爲心繫社會並有時代擔當的技術性人才。

人文藝術專業課程要注重突出主旋律方向,注重書寫人民偉大實踐,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愛國主義、民族情懷教育,展現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氣派,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培育學生高尚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

體育類課程要主動與德育相融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品德、堅定的意志信念、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元素,將體育教學內容以及思政教育進行有機融合,激發學生的價值共鳴額體育共鳴,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道德水平;改革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發展健全人格,弘揚體育精神。

護理類課程要將人道、博愛、奉獻、慎獨、南丁格爾精神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時間就是生命職業意識和急救思維、不怕累與不怕髒的吃苦精神、感恩敬畏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深刻領悟醫護工作者應承擔的責任,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總結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模式

各學院依據各自專業性特點,選出具有特色或易開展的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緊扣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相結合、課程建設與深化改革相結合、重點推進與鼓勵創新相結合,明確改革目標、原則、實施步驟和任務要求,進而總結符合自己特色的模式或經驗。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提高教師思想政治水平

做好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打造一支思想政治修養高、專業理論素質強的教師隊伍,因此各學院(部),一要引導教師堅持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採取例會學習、專題學習中央文件等形式,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夯實核心價值觀、增強“四個自信”等,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二是引導教師堅持和加強專業理論學習。拓展專業理論深度,探索專業前沿問題,努力深挖專業領域和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專業理論與思政元素深度融合、深度推進,從而增強課程思政教師隊伍的育人水平。

2、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各學院(部)充分運用教師入職培訓、專題培訓、專業研討、老教師的傳幫帶、集體備課等方式,對教師進行課程思政的業務和技能培養,組織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施互動交流,讓教師能夠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全過程。

3、形成課程思政的教師梯隊

各學院(部)注重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形成課程思政教師梯隊,一是培育課程思政骨幹力量,打造課程思政的金牌講師或名師;二是要建設好課程思政教學團隊,以課程爲單位,以課程思政骨幹教師爲引領,建設微課團隊或小組、MOOC團隊或小組;三是抓好課程思政研究團隊建設,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依託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項目研究,深挖其蘊含的德育、思政元素,從而形成強大課程思政教師梯隊。

六、工作分工

宣傳部

做好課程思政的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課程思政建設氛圍

全過程

爲課程思政示範課、課程思政名師等提供經費支持

每學期中後期

教務處

組織召開課程思政工作佈置啓動大會

9月15日前

組織各教學單位報送課程思政示範課

每學期中期

組織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的遴選工作

每學期中期

組織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的遴選工作

每學期末

組織召開課程思政工作階段性總結會議

每學年末期

思政部

做好思政課即Ⅰ類通識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

全過程

分配好思政課教師掛點各教學單位,指導各教學單位的課程思政建設

9月15日之前

配合做好課程思政示範課、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的遴選工作

每學期中期、末期

做好課程思政工作的階段性總結

每學期末期

做好課程思政優秀案例的推介工作

每學期末

督導處

構建課程思政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9月20日之前

對課程思政重點建設課程的教學大綱、講稿教案等資料進行檢查、指導

10月15日前

加強各教學單位課程思政課堂教學的評價工作

全過程

配合做好課程思政示範課、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的遴選工作

每學期中期、末期

學工處

做好學生到課率的檢查、考覈工作

全過程

組織班導配合教師做好課程思政工作

全過程

科研處

開發課程思政校級教改課題項目,增加立項

比例

全過程

各學院(部)

加強本部門Ⅱ類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課程思政的建設工作

全過程

每個專業至少推薦1門專業基礎課或專業核心課程、每個部至少推薦1門核心課程進行重點建設。(推薦見附件1)

9月20日前

組織本部門教師挖掘重點建設課程的思政元素,填寫《課思政元素及教學融入一覽表》,並在講稿教案有機融入《課思政元素及教學融入一覽表》。(見附件2)

9月30日前

組織本部門教師加強備課,在重點建設課程的講稿教案中體現課程思政的教學要求,並做好教學設計

9月30日前

完善重點建設課程教學大綱的修改,在教學大綱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相關要求

10月15日前

及時提煉、收集、總結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育人成果

全過程

對本部門的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及教學改革情況進行全過程的評價、考覈、指導

全過程

錄製課堂視頻,展現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專業知識教學之中

全過程

報送課程思政示範課

每學期中期

報送課程思政教學名師

每學期末

做好本部門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總結

每學期末

七、保障措施

1、強化機構保障,發揮協同育人功能

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和分管教學工作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加強制度建設,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宣傳部、教務處、思政部、督導處等部門和各學院(部)各負其責、互相配合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機制,構建各學科專業任課教師的研討交流機制,定期開展調研和專項研討,提出具體政策和措施,確保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2、加強經費保障,促進活動有序推進

經費支持是活動開展的有力保障,持續的經費投入是課程思政有序推行和不斷提高的潤滑劑。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採取適度經費、持續投入、實效運行的方針予以推行。支持課程思政教改項目立項,其額度每項0。5-1萬元左右;支持課程思政示範課堂建設,其額度每門1-2萬元;支持金牌講師或思政名師或特色團隊工程建設,其額度每名0。5-1萬元左右。

3、優化考評保障,促進建設質量穩步提升

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情況的考覈力度,建立由宣傳部、教務處、督導處、思政部等部門爲主的校級考覈小組,通過教學例會、“月月談”會議、專題會議等形式,對各學院(部)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和課程思政的具體效果進行評價和考覈。各學院(部)成立本部門的考覈小組,對本部門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行全過程考覈。考覈結果作爲部門或教師年終考評、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指標依據。通過加強考覈,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質量穩步提升。

篇四: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等文件要求,爲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院實際,制定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____思想,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價值引領、能力達成、知識傳授的總體要求,深化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發揮各類課程育人作用,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目標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自覺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充滿德育元素、發揮德育功能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

三、主要任務

(一)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1、增強通識教育課程育人功能

根據不同學科性質特點,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點。哲學社會科學類通識課程要突出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重視價值引導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引導學生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四個自信”。人文藝術類通識課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注重把愛國主義、民族情懷貫穿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體育類課程要主動與德育相融合,改革體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掌握運動技能,發展健全人格,弘揚體育精神。

2、發揮專業課程育人作用

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重點培育學生求真務實、實踐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養學生踏實嚴謹、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等優秀品質,使學生成長爲心繫社會並有時代擔當的技術性人才。將價值導向與知識傳授相融合,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愛黨、愛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培養科學精神。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於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

3、開發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課程

根據學院辦學定位和學科優勢,組織知名教授、教學骨幹、科研骨幹開展具有學科特色的系列講座,宣傳我國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科學技術發展等方面成果,使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教師教育與培訓

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四個自信”,提高育人意識,切實做到愛學生、有學問、會傳授、做榜樣。轉變教師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輕價值引領的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爲目標,帶動廣大教師既要當好“經師”,更要做好“人師”。充分運用學科組討論、老教師傳幫帶、教材教案編寫,本學科先鋒模範人物的示範作用等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養。充分運用新教師入職培訓、專題培訓、專業研討、集體備課等手段,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2、發揮思政教學團隊和骨幹教師示範帶頭作用

充分利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優質資源,發揮名師工作室、思政課教學團隊的引領輻射作用,鼓勵思政課教學名師、骨幹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在集體備課等方面開展聯誼活動,發揮在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的帶頭示範作用。

(三)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課程建設、課程教學組織實施、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建立中,注重將“價值引領”功能的增強和發揮作爲首要因素;在教學過程管理和質量評價中將“價值引領”作爲一個重要監測指標。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所有課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並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中落到實處。在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等重要教學文件的審定中要考量“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的實現度;在精品課程、示範課程的遴選立項、評比和驗收中應設置“價值引領”或“德育功能”指標;在課程評價標準(含學生評教、督導評課、同行聽課等)的制定中設置“價值引領”觀測點。

四、工作安排

1、建設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每年度各系部遴選1-2門課程完成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每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組成員不少於2人。

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驗收主要標準如下:

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須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並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評價德育滲透的教學成效,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製作新課件(新教案)。根據新教學大綱製作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新教案)。

提供教學改革典型案例和體現改革成效材料。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視頻、照片、文字等多種形式);本課程學生反饋與感悟,以及其它可體現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課程思政育人評價體系

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機融入學院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嚴格執行領導幹部聽課制度,在聽課記錄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在“學評教”體系中體現育人評價元素,完善“學評德”體系,使德育元素成爲“學評教”重要內容。

3、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以系部爲單位全面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活動,着重圍繞“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發揮團隊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4、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堂聽課活動

每年度各系部建設1-2個課程思政示範課堂,開展1次以上示範觀摩聽課,重點對融入課程課堂教學的思政教育元素進行把脈。聽課人員聽課後須及時填寫聽課記錄表,報教務科研處備案。

5、開展課程思政授課比賽活動

每年度學校組織課程思政授課比賽,進行評比,對獲獎教師給予獎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書記和院長任組長,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學工作領導及系部負責人爲成員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構,統籌推進全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二)加強協同聯動。加強教務科研處、學工處和各系部工作聯動,明確職責,協同合作,確保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三)強化工作考覈。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定期對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情況進行評價,使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時宣傳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爲教師考覈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依據;改革學生課程學習評價方式,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納入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將各教學單位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納入單位績效考覈評價。

(四)提供經費支持。學院設立專項經費保障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穩步推進。通過項目形式對課程思政工作提供資助;對於組織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系部和個人給予獎勵。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huati/1438223.html

  • 標籤: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精選 實施方案 思政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