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優選】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推薦6篇)作文

【優選】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推薦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33W 次

篇一: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優選】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推薦6篇)

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於以祖國需要、人民需要爲己任。結核病防治專家馬璵如今90歲還在堅持工作,她說自己捨不得脫下白大褂,從醫66年她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在結核病這個頑疾面前她沒有退縮,她說“因爲人民的需要、國家的需要,自己應該從事這個工作。”於是結核病研究成了她畢生爲之奮鬥的事業。我國超聲電機奠基人趙淳生如今也到了耄耋之年,他一生以“科技報國”爲初心,縱使病痛折磨也沒能阻止他科研的腳步。他總覺得給國家乾的事情太少,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要把自己的力量貢獻給國家。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於勇攀高峯、敢爲人先。“點沙爲土”你聽說過嗎?貌似異想天開,然而易志堅卻做到了。自從他萌生了沙漠土壤化的設想之後,便帶領團隊扎進沙漠搞研究,不斷開拓進取。即使面對外界認爲沙漠土壤化成本過高、沒有意義的質疑,他也沒有放棄。經過多年努力,試驗基地獲得可喜成果,生態系統得到了明顯改善。易志堅團隊的努力使得沙漠變綠洲的夢想成真,“點沙爲土”“變沙爲寶”都不再是天方夜譚。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於努力奮鬥、攻堅克難。“大黃魚之父“劉家富,爲了拯救因過度捕撈而瀕臨滅絕的大黃魚,邊學邊幹、不懈努力,帶領團隊攻克了大黃魚育苗和養殖技術難點,培養了許多技術人才,不但成功拯救了瀕危魚種大黃魚,還帶領百姓實現了脫貧致富。打造我國陸戰之王的幕後功臣馮益柏認爲“天上不會掉餡餅,要做好研發技術工作只有專注做好每一件事。”他帶領團隊攻克難關,打破西方壟斷,研製出了具有“中國心臟“的VT-4主戰坦克,使我國坦克軍工實力躍居世界一流水平。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於腳踏實地、淡泊名利。年過七旬的莊文穎在真菌世界探索了近半個世紀,推動了我國真菌學科的發。她從不關注個人收益,耐得住寂寞,長期從事基礎研究工作。她說自己沒做過轟轟烈烈的事情,但就是在她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下,實現了她當初深造歸國時想讓中國真菌學走到國際舞臺的願望。

科技工作者的“美”在於嚴謹細緻、精益求精。年過半百的毛獻羣是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最年輕的一位,她擔綱過多艘艦船的總設計師,爲我國海軍飛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她在工作中一直力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放過設計中的任何細微瑕疵,在她看來總體設計容不得絲毫差錯。

科技工作者的“美”是對科學家精神的完美詮釋,是永恆之美,不斷激勵和鼓舞着我們繼續前進。最美科技工作者像一道光,將夢想照進現實,照亮祖國的未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民族強。相信在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引領下,我們必將建設成科技強國,我們將更有能力和信心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篇二: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科技在我們的發展征程中舉足輕重,科技是我們復興偉業的澎湃力量。最美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一線探索創新,爲人民帶來美好幸福,爲國家科技發展打造磅礴力量。他們是時代最亮的星,我們應該仰慕;他們是我們奮鬥的標杆,值得我們學習。

滄海橫流,科技工作者打造英雄力量。一場疫情突襲,讓我們更加懂得科技的力量;經濟恢復,科技戰線捷報頻傳,讓我們更加明白科技的威力。最美科技工作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在脫貧攻堅一線,在創造核心技術一線,在服務民生一線,探索創新,創造奇蹟,譜寫傳奇,他們臨危受命,直面挑戰,奮力攻堅,挑起時代科技脊樑。陳厚羣是我國水工抗震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仝小林果斷提出在武漢市武昌區開展社區中醫防控;郝吉明適時提出了建立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規劃方法;陳亮爲我國高放廢物處置地下實驗室建設方案制定提供了關鍵支撐;李東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大推力火箭研製之路;李玉爲食用菌產業化發展鋪平道路;程相文50多年,只幹了玉米育種一件事;次旦央吉被稱爲藏區的“光明使者”;王行環是我國泌尿外科微創醫學領域的開拓者之一;胡鬱是國家“863類人智能項目”首席專家。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他們用科技“幹”出閃閃發光的事業,他們用科技奮鬥出熠熠生輝的成績。實現復興偉業,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閃光事業,打造更多的國家核心技術,徹底解決“卡脖子”“牽鼻子”問題,讓我們的科技事業走在世界的前沿。

以最美科技工作者爲引領,爲實現復興偉業打造更多科技支撐。每一個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故事都是正能量的故事,每一個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都是浩然正氣的精神,每一個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情懷都是高尚的情懷。我們要汲取他們的營養,激發起我們的奮鬥力量。“我們還要大膽實踐、突破傳統,讓中醫藥服務更多的人”“研究要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服務國家發展”“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不要在黑板上‘種地’,要深入生產實踐,田間地頭的成果比任何榮譽都更有價值”“這點苦不算啥,我一鑽進玉米地,一看到玉米,就有種說不出來的踏實”“善良是醫務工作者最寶貴的品質”“我們要不斷加強研發,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的技術水平”等等,真實的心聲,真摯的話語,是他們的精神寫照,他們以國家需求爲己任,以人民幸福爲擔當,以科技事業爲生命。他們的精神是我們奮鬥新徵程的力量源泉,是我們實現復興偉業強大能量。

科技興,事業興,國家強。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創造更多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蹟,我們需要更多的最美科技工作者,我們需要用科技力量奮鬥新徵程。

篇三: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菌”字有乾坤,蘊涵大學問。草字頭下的“囷”,古代指一種圓形的穀倉,意思就是裏頭藏了很多糧食。從1978年考取吉林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我與蘑菇打了40餘年的交道,致力於食用菌科學與工程產業化研究,見證了我國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回想起來,1978年全國食用菌產量只有5。7萬噸,2019年達到了3900多萬噸,實現了近700倍的增長,產值也達到3100多億元,已成爲我國繼糧、油、蔬、果後的第五大農業種植業,我國成了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食用菌生產大國。

黃鬆甸是吉林省蛟河市的一個鄉鎮,是我最早進行產業化推廣的地方。這裏因地處長白山脈,地勢高,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特殊,十分適宜黑木耳生長。東北地區冬天寒冷,黃鬆甸鎮亦是如此,“地不多,半冬過,打點糧食夠吃喝”是過去當地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爲了改變這樣的狀態,當地人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嘗試人工栽培黑木耳。機緣巧合下,我在出差途中看到了他們立出的“中國木耳生產最大的鄉鎮——黃鬆甸”牌子,便主動找上門。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用最好的技術教菇農種出最好的蘑菇。

那段時間,我只要有空,就去黃鬆甸。我和栽培戶們一起培育新品種,探索地面全光間歇迷霧栽培、微孔出耳、米菇間作等技術。那時候還沒有高速公路,302國道路況較差,去一趟就得一整天。爲了不耽誤學校工作,我就起早去、貪黑回。這樣堅持了幾年,我們終於攻克了蘑菇種植世界裏的一道道難關,蘑菇也像其他作物一樣從“地”里長了出來。如今,黃鬆甸鎮已經成爲中國知名的黑木耳之鄉,老百姓靠種植黑木耳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

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當地村民一直有種植木耳的傳統,但產業發展小而散,傳統的種植方式技術不成熟、產量低,很難給百姓帶來富裕生活。2017年,由科技部牽線,我和團隊在千里之外的柞水縣開啓了科技扶貧行動。3年間,我們爲柞水選育的5個黑木耳宜栽品種都實現了大面積推廣。柞水木耳已被認定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2019年,柞水縣依靠木耳產業實現了脫貧摘帽。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還點讚了柞水木耳,我的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這些年在科研中,我也會時常面對一些質疑,不少人覺得研究菌類意義不大。有些地方之前沒有種過食用菌,不太接受人工種植。我們就先做思想工作,給他們菌種,做出樣子來,然後培養種植骨幹,逐步推進。還有一些地方,比如柞水,本身有食用菌種植的基礎,會質疑我們帶去的食用菌品種。我就帶着我們的二十幾個品種,和當地品種一一對比,最終證明確實是我們的品種更好。這也讓我更加確信:只有菌種或產品自身過硬,才能在扶貧中發揮更大作用。

全國大部分貧困縣都將食用菌產業作爲精準扶貧產業的首選,食用菌產業爲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爲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始終堅持這樣的觀點:科學研究要主動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只要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事情,我們就應該責無旁貸地去做。

篇四: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20年前,我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同學們一起創立了科大訊飛公司,立志要將中文語音技術掌握在中國人手上。如今20年過去了,我們不僅將中文語音技術做到了世界第一,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上也做到了全球前列。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基於科大訊飛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我帶領團隊開發的“智醫助理”“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停課不停學”標準解決方案等多個產品大顯身手。在中科院臨牀研究醫院應對疫情科技攻關聯合指揮部協調下,科大訊飛攻關團隊在三天內便快速實現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現場部署落地應用,並通過數據迭代與算法優化保證系統每日升級,爲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力量。

現在,我們研發的技術和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教育中,語音評測可以幫助學生糾正發音;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能夠幫老師批改試卷,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給每個人推送不同題目進行練習,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現在,越來越多的設備,包括車載電腦、電視機、智能玩具、智能音箱、穿戴式設備和智能家居等,都爲人們的美好生活增添了色彩。

在過去20年中,我們逐漸意識到,光有技術是不行的,還要讓這種技術變成產品,並以合適的方式服務廣大消費者。在覈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過程中,我們感覺到,要實現幾個創新的結合:首先要有系統創新的能力;其次是產品創新;當把技術做成了產品、把產品變成商品的時候,又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只有把這三種創新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比較完善的解決方案。

獲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現在,科技工作者實現自身價值的舞臺更寬了。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在掌握科學態度和創新方法基礎上開展研究,用更多產品和服務,賦能人們的美好生活。

篇五: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朋友們,各位專家,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隆重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團隊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節日的祝福!

剛纔4位代表的發言,真摯懇切、滿懷情誼,展現得是他們創新、創造的苦與樂,我看到的,更是他們紮根xx、奉獻xx的情與義。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說過,科學中的美是無我的美。此時此刻,我想與大家分享下我對“科技美”的認識,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科技美是奉獻之美、科技美是自強之美、科技美是服務之美。

第一句話,科技美是奉獻之美。正是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忘我奉獻、無私奉獻,才讓創新成爲xx的城市氣質和鮮明標識,才讓創新的東風、創業的火種,越燒越旺、越燒越廣,使創新成爲自覺、創新成爲名片、創新成爲優勢。

——創新成爲自覺,我們開展“山東走在前,xx怎麼辦”解放思想大討論,以思維創新爲先導,在科技創新和實業創新上一路奔跑,在制度創新和方法創新上持續突破,人人講創新、處處講創新、事事講創新,創新已經成爲我們的思維自覺和行動自覺。

——創新成爲名片,我們落實省委“十大創新”行動,深化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幹出了全省第1的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幹出了全省第1的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速,愉悅口罩、惠民繩網、興福廚具這些xx科技元素閃耀北京冬奧,創新已經成爲我們的實業品牌和城市名片。

——創新成爲優勢,我們持續做優科創平臺,做優科創服務,做優成果轉化,“五院十校N基地”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架起了橋樑,產業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正加速變成現實生產力,創新已經成爲我們的後發優勢和爭先底氣。

第二句話,科技美是自強之美。“創新爭先、自立自強”是今年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題,希望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崇尚“最美”、學習“最美”、爭當“最美”,做科技攻關的開拓者、科學普及的推動者、科創興濱的擔當者。

——做科技攻關的開拓者,希望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敢爲天下先的志向,瞄準前沿引領科技,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創造更多“從0到1”的突破,在助力科技創新和實業創新中繼續擔綱承樑。

——做科學普及的推動者,希望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向身邊的青年人才傳授知識技能、傳遞品德情懷,同時積極投身科普志願活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做科創興濱的擔當者,希望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產品上、成果轉化在企業裏,催生出更多的原始創新成果、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更多的上市企業,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做久,展現“在xx、知xx、愛xx、建xx”的硬核擔當。

第三句話,科技美是服務之美。各級各部門要錨定“科創品質更強”目標,圍着人才轉、盯着服務幹,把機制建好、把平臺做優、把政策落實,讓科技工作者舒服,讓各類人才滿意。

——把機制建好,科技創新是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合力共爲。我們將成立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把科創工作謀劃好、組織好、實施好。

——把平臺做優,依託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等科創平臺,視研發爲產業、視技術爲商品,更好促進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各類主體協同創新,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在xx大地上,轉化爲現實生產力。

——把政策落實,實施好人才“三進三創”工程,把人才激勵、創業支持、子女教育等政策落實落地。各級科技部門和科協組織要主動服務、用心服務、高效服務,讓各類人才在xx創業無憂、工作順心、生活便利。

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朋友們,正因爲有你們,xx當下有爲、未來可期。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奮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xx的當下更美麗、明天更美好!

最後,再次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福!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篇六: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

我1946年出生在山東梁山的一個貧窮鄉村,1965年8月,揣着僅有的10元錢來到清華大學,從此,便把一生的壯志理想都留給了這所學校。1978年,經過層層選拔與考覈,我坐上了改革開放後研究生教育和出國留學的“頭班車”。1981年1月獲碩士學位後,授業恩師李國鼎先生即刻把我派到太平洋彼岸繼續深造。雖然面臨着年齡偏大、語言障礙嚴重、基礎知識薄弱等問題,我還是依靠刻苦勤奮,3年後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並返回祖國,成爲清華大學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從美國回校任教的博士。在清華環境學科創始人陶葆楷先生的鼓勵和支持下,我肩負起推動清華大學“大氣污染與控制工程”學科建設的任務。

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大氣問題主要是燃煤排放二氧化硫導致的嚴重酸降問題,我帶領年輕團隊進行了廣泛的實地調研觀測,揭示了土壤和地表水酸化的關鍵過程,提出了酸沉降三維臨界負荷的新理論,爲後來國家提出二氧化硫和酸雨“兩控區”劃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我們還制定了從源頭到末端的二氧化硫控制技術手冊,促進減排措施落地。

20世紀90年代,我國汽車製造業剛剛起步,未來機動車保有量勢必增多,機動車排放將成爲北京最重要的大氣污染源,夏季臭氧超標的問題也越發凸顯。受北京市政府委託,我帶領團隊進行了北京市機動車污染的前瞻性研究,提出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當時這個觀點受到汽車行業的質疑和反對,然而,我們並沒有退縮,用細緻紮實的調研和可行性分析,率先在北京推動國一新車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並迅速在全國推行。從2001年7月全國實施國一排放標準至今的短短20年,我國機動車排放標準已經實現了從國一到國六的跨越,基本與世界上最嚴格的法規體系接軌,我們團隊也因此獲得聯合國環境署2018年“清潔空氣與氣候獎”。

2013年我國頒佈並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我們自主研發了燃煤電廠脫硝催化劑,產業鏈完全國產化,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和市場壟斷,推動燃煤電廠實施全球最嚴的超低排放標準。在鋼鐵、水泥等非電行業,我們也取得了顯著成果,排放同樣達到全球同行業最低水平。2018年後,我國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我們團隊承擔京津冀“2+26”城市中9個城市的一市一策跟蹤研究,推動具體控制措施落實到每個企業。

我經常對團隊說,力量源於責任,精神貴在堅韌,勤奮鑄就精品,務實才能求真。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錨定國家發展需求,面向國際前沿,才能做好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這件大事。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作爲環境科技工作者,我們肩上的任務還很重。我已經到了古稀之年,但還要爲美麗中國建設多貢獻力量。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343491.html

  • 標籤: 發言稿 優選 工作者 竟選班長髮言稿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優選】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推薦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優選】最美科技工作者發言稿(推薦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