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傅雷家書讀後感(推薦20篇)作文

傅雷家書讀後感(推薦2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72W 次

篇一: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推薦20篇)

李偉赫

翻開傅雷家書,仔細品讀那一封封家書,字裏行間的父愛便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每每回憶起這些信件,便有一個伏案寫作,悉心指導自己兒子的身影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他便是傅雷,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從書中來說,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便就是嚴厲教育方式,書中在傅雷的不斷鞭策下與鼓勵下,傅聰的琴技不斷提升,最後,到達藝術的巔峯,這都離不開傅雷的每一次叮囑。

傅聰在外留學並替國家參加比賽,每次比賽前夕,傅雷都會長篇大論的對兒子說教,都是一些關於練琴,做人上的大道理。但同時也可以從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一絲掛念,與深沉的愛。而兒子對父親因不能看到自己的表現縷縷憂傷。所以兩人雖處在天涯海角但都對彼此愛的很深。

在藝術方面,傅雷雖然沒有親身嘗試,但在其方面仍有很深的造詣,傅聰在波蘭比賽時,不但有傑維埃茨基教授的指導,同時也有父親對他孜孜不倦的教誨,對其彈琴的技巧反覆強調,這裏面的父親對兒子的牽掛顯而易見。而在兒子在大賽中取得成績以後,又對他說,遇到吉盛的事情,必定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格外鄭重的危懼。這其中,既包含了父親對對兒子的鼓勵與肯定,又提醒傅聰不要驕傲,要保持謙虛,繼續努力。

同時在做人方面,傅雷告誡聰要直面困難書中的一句話,對我頗有啓示:“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再爬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人生路上,常常伴隨着困難,汗水與心酸,正如傅雷所說栽過去再爬起來,而這也正是我們在人生路上所需要的那種精神,這不僅是傅雷對兒子的告誡,同時也是所有父母對天下兒女的忠告。同時傅雷還給傅聰立下三個要求,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傅雷要求傅聰“先做人,再做學問”。這便是傅聰後來的爲人之道,做一個實在的中國人。從而可見,父子之間情深似海。

128封書信彰顯真情,兒子漂泊在外,但父親的教導與鼓勵和守護,卻讓傅聰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篇二:傅雷家書讀後感

書信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特殊方式,隨着網絡時代的興起,我們現在常常就用手機打個電話或用通訊軟件表達問候或關心,書信交流幾乎不見蹤跡了。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家書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傅雷對兒子的淳淳教導和殷切希望,也顛覆了我對父愛的看法。

通篇讀下來,感覺就不像是父親對兒子說話的語氣,而是兩個好友在促膝長談,尤其是傅雷向兒子傅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讓傅聰以他的錯誤爲鑑,這在當時可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反觀現在的我,犯了錯誤抵死不認,用各種理由或藉口去掩蓋。生怕一認錯,我就會成爲家人口中的笑話,失了面子,孰不知死不認錯纔會讓自己成爲笑話。在那個以父母爲尊的年代,傅雷尚可低下頭向兒子認錯,作爲新時代的我爲什麼就不能向父母認個錯呢,父母即使是責罵錯了,那也是對我的愛啊,何況大多數都是正確的!

傅雷給兒子的信中更多的是談論藝術和人生,這也更讓我欣賞傅雷作爲父親這個角色的苦心孤詣,他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他用書信這種獨特的方式在道德和人生方向上進行指引,是給傅聰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傅雷家書》裏並非全是淳淳教導,還有父親對遠在國外的兒子的深深父愛,知道兒子生病,非常着急,要他一定好好養病,讓他平時工作別太累,注意休息等等。傅雷躺在病牀上時,不放心兒子,撐着病體給兒子寫信,關心兒子的日常起居,爲之前自己的錯誤感到抱歉,表達對兒子的思念,這大概就是身爲人父,對子女割捨不斷的愛吧!這種舐犢之愛感情質樸,令人感動。

愛子之情人之常情,但我覺得傅雷對兒子的愛更是超出了平常父親,一封封家書如山間的潺潺小溪,一絲絲地浸潤着孩子,凝聚着一位父親對兒子最爲深厚的愛。

篇三:傅雷家書讀後感

那年火車的汽笛聲隆隆,年少的他拎上行李獨自踏上前往異國的路,火車緩緩開動,漸漸遠去,餘下一個空曠的站臺,與一對攙扶的依然。望向火車逝去的地方。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給你,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幽夜,無邊的夜色涼的似水,寒寂的黑暗裏一盞暖黃色的燈光亮着,而已有些蒼老的他正伏在桌上,筆端沙沙移動洇開一片片墨色。“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跟你說……”寫到這了裏,那微蹙的眉眼不由地舒展開了些,他也許是想起了孩子那蹣跚寫不的姿態,嘴角悄然勾起一抹溫情的笑意。然而又想到孩子現在已遠在他鄉,他又不免微微惆悵。起身站到到窗前,他眺望的目光融入那蒼茫的夜色,似一根綿長的線,一直系到海洋的彼岸,孩子的身前……

《傅雷家書》,就是這幾載時光裏,一封牽掛的合集。初讀它,就爲那細緻深切無微不至的關懷而感動。讀着它,我似乎就是那個孩子,在家的千里之外,卻能聽見那一聲聲關切的呼喚,聽見那一句句苦心的唸叨。在信裏,傅雷是傅聰導師,是友人,是知己,更是父親。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傅雷在各個方面都予以了孩子他自己的教導。這不敢說是最權威的思維,卻一定是最真心的話語。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把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融入了對傅聰的諄諄教誨中,教他如何成才,如何立身,如何處事,如何愛國,如何做人。

再翻開它,那濃濃的父愛就在文字間流淌。爲傅聰用幾個星期時間手抄的一本六萬餘字的書,在他口中那樣輕描淡寫。怕傅聰身在異國而陌生了中國傳統文化,她又那般嚴厲地強調,又不顧麻煩與困難,堅持郵寄有關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再到自己的譯作。在信裏他一次又一次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明令要求傅聰用中文回信,並糾正其用錯了的字詞。這份愛,便因這種家園責任感而更加醇厚。

用文字詮釋何爲父愛,用心將天涯海角相連,這是《傅雷家書》給我的最深感觸。即使身隔千山萬水,傅聰也一定能看着信,與父親談着心,因爲家書就像一根長長的線,無心中連接着彼此,將凝聚成珠的相思與一顆一顆串起。

抑或是,父愛就是那一封家書,在泛黃的褶皺裏在微褪色的墨跡裏,在漫遠的時光中,卻越發地濃醇,深沉……

篇四:傅雷家書讀後感

詹紫燕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及夫人,從1954年

到966年,寫給傅聰和傅敏的家書改編成的,《傅雷家書》是充滿父愛的教子篇。傅雷教子,兼有言傳與身教。傅聰、傅敏兄弟在童年時是一對“小頑童”傅雷脾氣暴躁,也曾因孩子調皮而動手。但在數年之後的家信中,他卻向

傅聰流露出自己的心跡:“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幸虧你得天獨厚,任憑如何打擊都摧毀不了你,因爲鹹少了我一部分罪過。可是結果是一回事,當年的事實又是一回事: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孩子,孩子我要怎樣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多麼動人的內心剖白。傅雷雖然家教嚴格,但他的教育方式也在時間流逝中調整,父子關係愈發和諧,他們在對藝術的切磋中成了知心朋友!傅雷的興奮溢於言表:“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

有什麼事情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我從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赤子之心”是《傅雷家書》貫穿的精神,同時也是傅雷做人的出發點與立足點,受到他產厲卻不失仁慈的父愛正如傅雷先生所說:“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

莫過於欣賞藝術。”細細品讀《傅雪家書》記將文學,藝術修養融入到生活當中去,會使我們受用一生。

篇五:傅雷家書讀後感

我時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父母是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爲什麼他們總是那麼善變,上一秒還是風平浪靜,下一秒就波濤洶涌,是不是他們對我們的愛很淡很淡呢?只要我們犯了錯誤,愛就會立馬消失破碎……這些困擾我好久的問題,在我讀完《傅雷家書》這本書後都解決了。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它永恆地存在。傅雷對他的兒子傅聰有着深深的愛,但當傅聰年幼時,父親對他卻是非常嚴苛,近乎不近人情。當傅聰長大離開後,傅雷深切地感受到對兒子深深的牽掛,他將這份愛化爲一封封家書,藏在對兒子每一句的諄諄教導中。他時刻關注兒子的成長,用愛去鼓勵他前行。當他發現兒子的錯誤時,也會明確地指出,並耐心地教導他;在兒子遇到困難時,他更會努力地去幫助他,比如傅雷對兒子在藝術上的點撥:“《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像琵琶的聲音極切;而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幾句,等於一個長的pause;‘銀瓶……水漿迸’兩句,又是突然的attack,聲勢雄壯……”在這一段中,我看出了他對兒子的深愛,其實傅雷對音樂的研究並不是那麼深刻,可是他以其淵博豐富的知識,睿智的見解對兒子予以了點撥,他能看穿詩韻和琴的聯繫,體現了他在文藝上的深厚造詣,也告訴兒子一個深刻的道理,藝術形式彼此都是相通的。

對傅雷的夫人,傅聰的母親,我也有着極高的敬意。在傅雷對兒子極其嚴苛的時候,她在精神上也備受折磨,但她卻一直努力調和着父子之間的關係,而在傅聰不回信時,她焦慮萬分,無一不體現了她對兒子深深的愛。她也許不如傅雷那樣擁有淵博的知識,能夠給兒子獨到的見解,但她卻是一個平凡又偉大的母親,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兒子,對兒子永遠抱有希望,永遠以自己的兒子爲榮。

愛是什麼?愛是一抹春風,輕輕拂過你的臉龐,圍繞陪伴在你身邊,而你也許並不知道,你的涼爽舒適正是因爲清風的相伴,你的幸福安逸是有人在默默守護;愛是一把雨傘,雖然你不是每時每刻需要它,但當你真正需要幫助時,它就在那裏,隨時準備好爲你遮風擋雨;愛是一本書,它教會你很多很多,在你迷茫時爲你指明道路,在你驕傲自滿時教會你謙虛做人。

傅雷用一封封的家書表達了自己對兒子的愛,而我們的父母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表達對我們的愛。正因爲父母的愛,我們才少走很多彎路,正因爲父母的愛,我們才砥礪前行,正因爲父母的愛,才成就了今天和未來的我們。

篇六:傅雷家書讀後感

386班李語潔

在這封信中,傅雷首先簡要明瞭地介紹了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半坐半臥,和殘廢差不多,需要人服侍,大概要在養息一星期方能照常。其次,抒發了傅雷夫婦二人在收到傅聰帶有可喜的消息信時內心的喜悅,以及因傅聰能借音樂而使更多人感到歡樂幸福而深感驕傲,自豪。並表達了對兒子美好前程的憧憬。然後抒發了對兒子在名流的讚美中仍未減少對藝術的謙卑的欣慰之感。接着,用大量的篇幅敘述了赤子之心,告誡兒子,“赤子從未孤獨,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希望兒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能夠與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懷揣赤子之心,用音樂打動聽衆的心靈。最後深入淺出的解答了兒子常處於矛盾與快樂之中的疑惑—矛盾是生機蓬勃的明卷。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你將來的路還有很長。不可預料的矛盾都將會迎來。人生從未有十全十美,你只需日以繼夜,終生去追求,苦練,就足矣!

這封信語言親切,內涵豐富,這封信直抒胸臆,情感真摯,在這封信中,我認識爲人坦蕩,秉性剛毅,一絲不苟,對兒子和國家有無私的愛的傅雷,同時也結識了刻苦用功,熱愛音樂,德藝俱備的傅聰。同時也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成長之路,坎坷艱辛,面對挫折磨難,我們應砥礪前行,堅持不懈;成長之路,漫長遙遠,面對迷茫失意,我們應懷揣赤子之心,結交心靈朋友;成長之路從未完美,面對不盡人意,我們應日以繼夜,終生追求,執着苦練!

篇七:傅雷家書讀後感

但丁曾說過“世界上有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達芬奇也說過“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親情是這個世間、這個社會中最美好的情感。《傅雷家書》便是如此。不需要多麼生動的修辭手法,也不需要多麼細緻的描寫方法,僅用父母與兒女交流的信件就可以成爲一本好書、一部好作品。就像一家四口每天坐在桌前聊天,分享着這一天經歷的故事,經歷後的感想。總之,親情是堅不可摧、牢不可破、揮筆成文的一種情感。世間萬物皆有情,唯有親情最珍貴。

從這部作品我們可以瞭解到父母永遠是愛我們的,所以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從父母開始,再到他人、朋友,幫助過自己的所有人,再上升到國家。要從一點一滴開始,一點一點匯流成小溪、小河、大江、大海。只要心中有愛、心中有情,一步一步的去感恩、去包容、去守護,這個世界纔會更加幸福快樂。

父母的恩德比天大,每一個做子女的人,要踐行孝道。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我們要儘量不與父母吵架,幫父母做一些基本的家務活。父母嘮叨時要虛心聽取意見,等父母說完後,再與父母商量對錯。嘮叨是父母關心我們和愛我們的表現。如果父母不再嘮叨了,那麼就代表他們已經不再疼愛我們了,不想管教我們了。

怎樣減少父母對我們的擔心呢?作爲初中生的我們,首要任務就是搞好學習。只有努力學習,考上理想的高中、大學,才能給自己創造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開啓我們智慧的大門,增強未來謀職幹事的本領。當前我們要專心對待每一門科、每一堂課,不偏科、不落課,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講,思維跟着老師指揮棒轉,記好筆記,課後消化吸收,把老師講授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努力做一個孝敬父母、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的新時代中學生,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老師育人之情、社會和諧之愛。

篇八:傅雷家書讀後感

濃濃的父子情,令人心生暖意,但放下書本,仔細回味,又偶然飛出一個問題:作爲兒子的我(或我們)飛or不飛?

如今的家境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轉回來說就是我(或我們)是父母唯一的後代,現在的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接近成人,四年之後的高考,將決定我們去哪?一個分數就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若考差一些,留在贛州,也許可以多陪陪父母,但若是考好些,進了清華北大或是出國留學,父母便是一年難見一次了(或許更少),每個男人都會有雄心壯志和蓬勃的野心,想象世人展現自己的能力。

我想象了一下我的未來:考入了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加入了精英團隊,畢業後進入了世界級大公司,爲了一個世紀課題或是上千億的項目,一奮鬥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這時我的父母該怎麼辦?蹣跚着相扶來等你?中國的父母愛子如命,將自己的半輩子都給了子女。爲了事業,難道我(們)要等到病危通知書到了手上再想着去關心陪伴他們呢?可是顧着了老的,我(們)的是事業、夢想、雄心又該咋辦呢?滅殺在心中?可我又不甘!難!很難!

我想到了我父親,當年在北京也是過得比較順,級別不低收入不菲,到現在也很多領導和大企業的老總常和他聯繫,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回贛州,爲了陪伴年邁的爺爺奶奶,爲了家庭,他放棄了事業,有時看到他推掉北京朋友的邀約時總是不解,問他,他說放棄一些機會他也很難過,但必須有所選擇。我思考,但還是沒有答案。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都有的,可他們有沒有想過,子女成了龍,也就不會像兒時一樣纏繞在自己身邊,而是一飛沖天無影無蹤了。我父親曾對我說過:“我希望你飛,但又不希望你飛得太高。”是啊,事業和家庭是個難解的題。

假如爺爺奶奶老了沒有我們陪伴,假如我的童年沒有父母的陪伴,大家都爲着各自的事業去飛……如此下去,家就只是一個代名詞了,但一輩子困守魚池,不衝入藍天翱翔的,生命又有何意義?對於此,我還在思考!

篇九:傅雷家書讀後感

周佳怡

一個人無論在學校、公司,乃至社會都離不開人際交往這四個字。然而,我們真的懂得如何交往嗎?

傅雷曾在信中告誡過他的兒子:“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直立。”……這一點點無不都是我們日常交往中不曾注意到的細節。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同樣,細節也決定了你的人際關係。注意到了舉動、態度、禮貌及儀態,便能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從而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就更勝別人一籌。

“總而言之,你要學習的不僅僅是音樂,還要在舉動、態度、禮貌各方面吸收別人的長處。”交朋友不僅僅是爲了豐富自己的生活,更是爲了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些閃光點。“見賢思齊”,便也是這個道理。只有當你在與人的交往中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纔是有意義的人際交往。

“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傅雷在信中這麼寫到。所以,傅雷夫婦纔會如此關心傅聰的人際交往,在乎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讓他可以更好的立身處世,也讓我們讀者學到了更多爲人處世之道。

《傅雷家書》是一部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同時讓讀者受益匪淺。

篇十: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是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到1966年的186封家書,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

這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雖是寫在紙上的家常,但這些話語卻如山間潺潺的清泉,承載着一位父親細膩、真摯的令人動容的感情。

誠如書中所寫”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字裏行間之中顯而易見傅雷先生的愛子情深。對於長大的孩子,希望他茁壯成長,有所作爲,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對於孩子的每一件事都親力親爲,怕別人做不好,但又怕孩子難以獨立。似乎每位父母的心中所想與傅雷先生都是如出一轍的。

在父母的眼中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怕我們懵懂不知這世界的深淺,又希望我們永遠純真,沒有煩惱纏身。世間每一對父母都是如此矛盾,在近與遠中舍取徘徊,尋找一個合適的尺度,與我們相處。我們是風箏,父母希望我們只在他們目光所及之處飛翔,但又害怕那根緊握在他們手裏的線會令我們厭煩,禁錮我們翱翔的高度。

傅雷先生是一個好父親,他與孩子的相處把握好尺度,嚴師、慈父、益友,他在他的孩子的生活中扮演好每一個角色,且都做到了極致。但是我的父母也許不能做到像傅雷先生那樣完美。他們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教導孩子,他們很少讀書。但他們愛我,那些令我厭煩的管束嘮叨都代表他們愛我。他們會在每一次斥責後落淚,在每一次憤怒後原諒,在每一次失望後包容。這是我的父母,天地間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如果你愛他們,請儘早向他們表達你的愛,不要羞怯,你們是生生相息的整體,你們是血濃於水的親人。告訴他們你愛他們,別讓他們等太久。

讀懂父母的愛,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篇十一:傅雷家書讀後感

兩地書,父子情

一封封往來的家信,鑄成道不盡的深情。

父母對兒女一向有着深切的感情,傅雷也不例外,一百多封家信裏,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他對自己兒子無微不至的父愛。

傅雷的愛,體現在生活點點滴滴的平凡小事中。信中,他曾這樣寫道:“圍巾必須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裏比插在褲袋裏更無禮貌,切忌切忌!”傅雷常教導兒子爲人處世之道,告訴傅聰,要學習的不只有音樂,還有禮節,儀態等方面的東西。生活中的小事雖然瑣碎,麻煩,但規距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傅雷的愛和關懷一點一滴從信中流露出來。

傅雷的愛,體現在對兒子的思想教育中。“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傅雷用自己的高尚人格一遍又一遍浸潤着他的兒子。“先爲人,次爲藝術家”他注重思想上的教育,照顧傅聰的情緒,時時刻刻告訴兒子,做人是第一位的。傅雷的教育之道滿含着自己對兒子深深的愛與無限關懷。

傅雷的愛,體現在對兒子的噓寒問暖。傅雷對兒子十分關心。傅聰出國,他不忘囑咐告誡;傅聰得獎,他與兒子分享喜悅。傅雷事事關心,教導兒子在各方各面,即使傅聰出走,他也仍然諒解兒子。傅雷的愛,填滿了包容和一腔真情。

傅雷一片赤子之心,他的殷殷真情,感人至深。這是父子之間最真摯的情。家書背後是深沉與溫暖,文字背後是濃烈的父子真情。

篇十二:傅雷家書讀後感

雖相隔萬里,卻絲毫不減親情,那一封封的信件便是“父愛”兩字最好的詮釋。

——題記

1954年,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年僅20歲的兒子傅聰就要闊別家鄉去往外地求學,臨別的前一晚,家人們十分不捨,但卻又無可奈何,千言萬語只化作眼角的淚痕。

每每當我回想起這些,心中便有種說不出的感受,沉甸甸的一直掛在心頭,是什麼呢?

這本書從買回來開始,我便一直沉浸在傅雷與傅聰那濃濃的父子情中,感受着那一封封家書的情意。

在未讀這本書時就已聽過傅雷的大名,心中便早已樹立起了“嚴父”的形象,但通過這本書,我對傅雷又有了全新的認識,他不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更是一位父親!

傅雷與傅聰之間亦父亦友,他們是血脈相連的父子,也是無話不談的知心好友。多年的未曾見面,也讓父子之間的隔閡消磨了不少,在信中父親不厭其煩的分享自己爲人處世的心得,知道兒子身處國外,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便也善解人意的處處替他着想,考慮到兒子的處境,便循循善誘的鼓勵兒子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想到兒子遠在他國,很多事情不能親力而爲之,別心生愧疚之感。即便是這樣,但傅雷對兒子的關心仍未減少,得知傅聰中文不好,便以中英文互通的方式寫信,傅雷也告誡兒子爲人處世都需要時刻謹慎,在這個污濁昏暗的社會上,時刻的清醒是必不可少的。

傅聰走後,父親對兒子的思念便化作一封封家書,如雪片般飛往兒子的身旁。所以相隔千里,但父子情深卻絲毫未減,傅雷時常關注兒子的飲食狀況,並與兒子一起探討音樂技巧,向兒子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傅雷要求兒子向自己報備一切,也切實地向傅聰說明自己的一切,父子二人之間有隱私,但絕無祕密可言。考慮到兒子的身份與處境,擔心兒子會被外界因素所誘惑,於是便潛移默化地向兒子講述祖國的美好,並且以身示教,在信中,傅雷向兒子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愛國情懷。

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終究會揚帆起航;要面臨的困難,終究會來臨。

篇十三:傅雷家書讀後感

再次翻開《傅雷家書》,我塵封的記憶被打開。傅雷先生對孩子無盡的深情,那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又一次將我帶進父愛的旋渦中……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傅聰的信。當初寫信時,爲人父的傅雷45歲,爲人子的傅聰19歲。當時,傅聰離家去波蘭學鋼琴,傅雷夫婦從傅聰1954年離開家的第二天開始寫信,一直寫到他離世時的1966年。本書共收錄了101封信,最長一封有四千多字。傅雷先生在給兒子的信中談生活、談藝術、談做人,十餘年如一日,小到生活的細枝末節,大到愛國、愛社會。縱使相隔萬里,兩代人之間,一封封家書,千萬句話,寫不盡的叮嚀,道不盡的情。

每當看到這本書,我總會情不自禁想起傅雷先生在信中寫的這麼一句話:“園丁與血淚灌溉而出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這是一個父親發自肺腑的傾訴,這是對孩子離開無盡的不捨,可這卻又包含了一個父親望子成龍的期望。後來,當傅聰無奈出走英國,父親的信中又多了幾分憂愁與關切。每當孩子問起藝術的疑題,父親的信中又增添了大量孜孜不倦的引導……傅雷先生總是在不斷地付出,瀝盡心血,用自己一生的經歷與經驗——訴說、教導,不曾疲倦。

當我看到書中的文字,體會着傅雷先生教育的藝術,總是不免想到我的父親。他和傅雷先生一樣,總是將溫情隱藏在嚴厲之後,在教育方面從不曾顯露出半分柔情,他不善表達卻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影響着我的做人處事。其實,又哪有不愛孩子的父親呢?有些只是少了些許真情的流露,披上嚴格的面具督促着孩子的成長。不要抱怨自己的父母,他們心中絕對是深愛着你的。

《傅雷家書》質樸的語言中飽含深沉的父愛、諄諄的教誨、殷切的期望,它是一封寄託着人世深情的家書!

篇十四:傅雷家書讀後感

父子·益友·師生

“父子,益友,師生”,這是《傅雷家書》中父親傅雷與兒子傅聰之間的三種關係。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在一封封家書中,父子之間的關係也時而發生變化。時而是一位普通的父親對身在他鄉的兒子表示關懷和思念之情;時而他們猶如益友、知己一般討論藝術;時而又是以一個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的教師,教育兒子要心記愛國情和民族情。

在《傅雷家書》中,也有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話:“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說不出爲什麼。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

這幾段話都是我在看書中印象最深刻,也最有感觸的一些話了。我也與我的父母分享了這幾段話,並且有了深深的思考。尤其是與父母溝通之間的問題。每當讀起這些話時,我彷彿都能看到自己的父母在背後默默地幫助我們,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們,又很擔心與我們溝通有問題,在不斷地找方法與我們順利溝通交流。

“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

反覆琢磨這句話,我突然明白了,明白了父母爲何常常想與我們有更多的交流,想多關心我們,瞭解我們在學校裏的一切,我們可能會覺得厭煩,但是我現在不覺得這樣了。我明白那只是父母想與我們溝通,瞭解彼此。在父母心中,能被我們子女理解,像朋友一樣相處的,是莫大的幸福。

讀了這本書後,我不僅有了文學知識上的拓展,我認爲我更學到了怎麼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這不僅僅是我們的一本優秀讀物,更是一本適合親子閱讀的讀物。我也深深明白了父母的內心,我也想學會了去包容理解父母。

篇十五: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摘編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家信186封。曾榮獲“全國首屆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孩子篇;也是最好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傅雷家書》是一部很特殊的書。他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爲《傅雷家書》是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爲爸爸的他對兒子的苦心孤詣。《傅雷家書》感情純真質樸沒有半點虛僞。其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及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傅雷2月10日寫給兒子這封信,除了一些家庭瑣事之外,父親還對兒子如何學習外語提出了一些實用性很強的建議。信的末尾,體現了一個父親在兒子面前所表現出的謙虛品德,除此之外很多封信的很多地方還體現了一個父親光明磊落的胸懷。

兒子音樂會的成績不太理想,但是傅雷仍舊給予了充分的鼓勵還有“多多修養,把技術客服,再把精神訓練得容易集中,一定可大爲改善”的建議。這其中體現了教子的精髓——那就是多鼓勵、多指導、多建議。

我覺得這本書既適於學生也適於家長,如果你有時間我建議你去讀讀這本好書,一定可以懂得很多道理對自己的用處也是極大。

篇十六: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使我而非常感動。

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大到後來命運的走向。

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傅雷給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即使身在外國,心中也已然要牽掛着祖國。

除了嚴厲,書中當然也少不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嘮叨,比如說提醒他要有計劃的花錢呀、要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啊……總而言之,信裏包含的是一個身爲父親,對漂泊在外國,遠離故鄉的兒子囑咐、關心以及不可能缺少的愛。

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包含着自己的責任與生活的經驗。作爲一個父親,他會用某種方式,將這些全部傳達給孩子。即使隔着千萬裏,也不會阻礙父愛的傳遞。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證明,即使隔着山河大海,父親也依然牽掛着你。

並不是每個父親都和傅雷一樣這麼善於表達父愛,但每個父親一定都和傅雷一樣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樣濃厚的父愛!所以當他們在你耳邊囉嗦時,請不要煩氣,而是好好感受他們的父愛吧。

父愛就像一本書,值得你一輩子用心去讀。而最怕的,就是你讀懂以後卻再也無法感受了。希望我們都珍惜父母在身邊的時刻,用心去感受他們的愛吧……

篇十七:傅雷家書讀後感

張記焜

傅雷於1945年1月18日晚寫了寄給出國的兒子傅聰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臺上的離別勾起了對兒子童年的回憶。從兒子倔強出走到父親的懺悔,無不體現出父親的懊悔。這一走,使嚴厲的父親在內心上受到譴責,對傅聰太過於嚴厲了,但也體現出了深沉的父愛,傅雷也因此擡起了不斷寫書信的筆。

此後的幾十封信中,角角落落無不體現着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父親買兒子每一場演出的唱片,父親知道兒子這幾天會有哪些安排,甚至是生活繁瑣的事多多少少都有談到,並關心傅聰的情緒問題及對藝術的理解,雖然寫的都是事,但流露着的都是滿滿的情。

書中沒有附上傅聰過多的回信,但是從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兒子是非常信任父親的,及傅雷對孩子改變後的誇獎及讚許,都表現了傅聰接受了父親的愛並試圖也傳遞自己的愛。在海外巡演前,傅聰看着報欄上自己排的滿滿的音樂會,並感慨自己異國他鄉,父親並看不到,也有一屢屢憂傷,這些生活上點點滴滴的細節,都足以體現出父子二人天南海北對彼此的愛。可無奈的是,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書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帶殼的果實,剝開了,便是一顆盼兒,憂着父親的心。正如文中這樣,兒子遇到了極大的挫敗,父親的一封家書,是極大的精神動力。這些諄諄教誨,在必要時,是不會覺得煩的,它是最有效的強心針。因爲它很質樸,令我們不斷越過困難險阻;因爲它是親人的期冀,令我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篇十八:傅雷家書讀後感

拙誠與溫情

拙誠是溫柔的底色,溫情又是瑣碎平凡中的獨一無二。這家書中,就藏滿了拙誠與溫情。

一封封家書,滿滿的親情在字裏行間,有傅雷夫婦對兒子的摯愛,又有對兒子的期望,至真至情的一百八十七封家書,漂洋過海送到傅聰手中。

《傅雷家書》是一本體現父愛的書籍,由傅敏編輯,處處都體現了父愛的苦心,甘願把自己所受的陶冶與教養,在才智技巧中積累的經驗,統統交付於傅聰,在予之疼愛的同時,進行全方位的教育,也正是因爲傅雷有着極高的文化造詣,父子二人相敬相愛,可處於時代悲劇中,命運變換,沉重悲涼,傅雷在寫給兒子的最後一封信中說,“生活中困難重重,我們必須不斷自我改造,向一切傳統、資本主義的、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感情與習俗作鬥爭,我們必須拋棄所有的人生觀和舊的社會準則。”最後因文革而逝。

家書中,傅雷對傅聰說過“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侵蝕。”這是一個父親,對於自己的孩子諄諄教誨,長大是一次歷險,曾經他是純真少年,眼裏充滿理想,如今枯木逢春,漂洋過海離開父母,對着從未踏足的地方,面對陌生的面孔,逐漸客觀正直,可以直視錯誤,不被曾經困擾,理想滿是灑脫。

我想每個父母對於自己的子女,或許有着偌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胸中有丘壑,立馬鎮山河”,又希望他們平安喜樂、萬事遂意。父母因我們,而消耗掉了細碎而浪漫的生活,但或許當他們想起未來還有我們的樣子,日子就充滿了意義。《傅雷家書》開篇即是剛送走傅聰,傅雷夫婦心裏便一直掛念,他們是否一直願某年的遺憾,都是來年驚喜的鋪墊。由子女衍生出的瑣碎,在黑夜裏,溫柔又遙遠的燈光,不再觸及纏繞他們,卻依然照耀他們。父母總會認真聆聽我們的願望,偷偷保佑我們萬事勝意,耐心教導我們,前方雲霧散盡,就是一片光明。

父母之愛,便自帶了拙誠與溫情,在滿目瘡痍前,總有父母爲你踏雪而來,像冬日的一封信,溫柔又獨一無二,等來年雲庭春深,卻依然存在。

篇十九:傅雷家書讀後感

爲人父的苦口婆心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古人常歌頌母愛的偉大,而淡忘了那個不善言辭的男人。

父愛是偉大的,他從不向你索取任何的回報,相反,他永遠在背後默默支持着你,鼓舞着你,幫助着你。朱自清的《背影》描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的形象。他放心不下孩子,儘管作者已經長大成人。在他的眼裏,作者永遠只是個孩子,他總是盡已所能幫助作者,儘管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幫助。父愛是偉大的,它使我驚歎於那渺小的身軀下,竟能爆發如此偉大的力量。

傅雷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經歷了人情世故。爲人父母的總希望孩子能夠少遭些罪,少受些磨難,覺得自己這大半生,多少吸取了些教訓。於是乎,將自己的遭遇告訴孩子,希望他們不要重蹈覆轍,少走些彎路。傅雷便是這樣的人。在傅聰身居國外之時,他時刻不忘與兒子堅持書信往來。在這十二年間,傅聰收到的家信從未中斷,最長的一封長達七千多字,誰能說這不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呢?

當傅聰忙於練琴、比賽、演出,顧不得回信之時,傅雷總是焦急萬分,恨不得飛到兒子的跟前,這顯然不現實。他無法瞭解兒子的現狀,也不知道他是否受到了困難,抑或是心情不暢以致於無心回信,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他只能在心裏爲兒子着急。寫信時便要責備一番。這一舉一動,撥動了我的心絃,我的心不禁爲之一震。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可我們只會嫌他們嘮叨,關心的話語也似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古人十分重視“仁、義、禮、智、孝”,但如果我們因爲學習,忘記了孝敬父母,那麼,結果就得不償失了。

在禮節方面,傅雷也沒忘告誡傅聰:你要學習的不僅僅在音樂,還要在舉動、態度、禮貌各方面吸取別人的長處。對於傅聰的不良習慣,他會指出並說明自己的意見。圍巾必須同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裏,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裏比插在褲袋裏更無禮貌,切忌切忌。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也不忘提醒兒子加以改正。這樣的父愛,該是深沉的吧!

傅聰的行程安排得很滿,一天睡不過四五個小時,太過逞強。此時傅雷不免要擔心起來,希望兒子不要太過勞累。務必保重身體,看似嘮叨的話語實則蘊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擔心與牽掛。

整本書緊扣着一個字:愛。爲人父的苦口婆心,在這本書裏得到了充分體現。父愛,看似抽象的事物,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你尚未發現。

篇二十:傅雷家書讀後感

王詩傑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母愛在大家眼中或許是比較重要的,但讀《付雷家書》後,我的想法發生了巨大改變。

父親也許面對孩子表達不出什麼來,但在寫信的時候卻表達了他滿滿的父愛。傅雷寫的家書大到事業藝術成就,小到一句話的關心。傅雷對子女的如此關愛使我感到很驚訝。

書中對一些鋼琴音樂的技術提到很多,而此書中我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加強個人修養。傅雷時刻提醒自己兒子要慎重,以先成就自己的事業爲重。

傅雷是一位對自己很嚴格的人。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做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這種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生活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就可以孤軍奮戰了。《傅雷家書》中思想品質和高尚的情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交流,親情透露在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啓迪。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許多,更瞭解了父母。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因爲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父母更瞭解孩子。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zaiti/duhougan/1373767.html

  • 標籤: 傅雷 讀後感 家書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傅雷家書讀後感(推薦2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傅雷家書讀後感(推薦2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