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09W 次

篇一: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精選8篇)

學習目標:1朗讀課文,品評感受文句

2緣景入情,體味揣摩情感

一、導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75年前郁達夫憑藉他獨特的心態和細膩的筆觸寫出的《故都的秋》就是他心靈世界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來品讀這篇美文

二、目標一美讀課文

好的文章需要有感情的朗讀,才能更深刻的體味到它的美

1讓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文字,並說說感受(限3人)

2老師範讀自己最欣賞的文字

學生齊讀第12段

三、目標二緣景入情

1、讀了課文之後,你認爲郁達夫心中的秋是什麼樣的?

清、靜、悲涼;深沉、幽遠、嚴厲、蕭索

2、爲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古都秋的特點,作者描繪了五幅秋天的圖景,分別是“破院賞秋”、“落蕊知秋”、“寒蟬啼秋”、“閒人話秋”、“碩果繪秋”。下面我們就來通過品味景物,探究景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畫面,認真品讀,說說這幅畫描繪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蘊含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回答時可按這樣的格式:我們組賞析的是______圖,在這幅圖中,作者描寫了______景物。其中_______詞句體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破院賞秋”:破舊的老屋,斑駁的牆壁,碧綠的天色,馴鴿的飛聲,藍色的牽牛花以及幾根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整個畫面顯得純淨、疏朗、清涼。其中“細數”和“靜對”兩個動詞,既表現出作者的清閒,又顯露了內心的落寞。“破屋”“破壁”“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這些詞句表面上描摹的是景物的衰敗,實則是作者內心無限悲涼的生動寫照。

師補:作者描寫牽牛花既沒有寫它搖曳的藤蔓,也沒有寫它扶疏的枝葉,只是寫了它的花色,並且還給以評價,爲何?

藍白均屬冷色調,更符合作者心中的那份悲涼。

齊讀“從槐樹葉底……使作陪襯”

“落蕊知秋”:滿地的落蕊和灰土上一條條掃帚的絲紋。“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寫出了環境之靜,如果不是萬籟俱靜,就不會有如此細微的體驗。“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寫的是心靜。如果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就不會有這樣精緻的觸覺。正如陶潛所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從槐蕊中知秋,不僅感到自然的秋天,更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暫,坐看年華付流水,是何等清閒,又是何等的落寞和苦悶。

“閒人話秋”:灰沉沉的天空,急速而來的涼風,息列索落的雨聲,着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帶着微嘆的對話。這一段描寫不着一“悲”字,但讀起來卻時時能感到一股悲傷和蒼涼。天氣轉涼,一年將盡,歲月已逝,那份滄桑、淒涼和無奈都在這氛圍之中了。正應了辛棄疾的那句“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3、剛纔我們研習了五幅畫裏的景物,下面同學們選取這五幅畫裏的景物,抓住其特徵,仿照下面句子格式續句。

故都的秋在哪裏啊,在哪裏?

它在破陋的小屋裏

它在濃濃的香茶裏

它在牽牛花的藍朵裏

槐樹的落蕊裏

掃帚的絲紋裏

秋蟬的殘聲裏

秋雨的雨滴裏

都市閒人的微嘆聲裏

它就在作者孤寂落寞的心

4、通過以上探究,我們彷彿觸到了作者那顆纖細敏感的心,感受到了那種悲涼、孤寂、落寞的情懷。作者緣何對古都的秋有這樣獨特的感受?

師講:

經歷:三歲喪父,十七歲留學日本,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30歲時愛子夭折

背景:1934年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文風:細、清、真。他本身追求“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如止水似的文學”

由此可以看出,文中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是時代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中投下的陰影,決不僅僅是對故都秋的感受,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寫的是生命的秋天,人生的秋。但令我震撼的是,面對這樣的人生,作者沒有馬致遠的落魄,也沒有杜甫的沉鬱頓挫,相反他是以一中欣賞乃至享受的姿態來面對着以切的。如果你去翻閱他的散文集,你會發現他對這樣的人生帶給他的孤獨和悲涼實則是非常珍視的。他在散文集《北國的微音》裏這樣寫道:“仿吾,我說你還是保守者獨身主義,不要結婚的好!恐怕你若結了婚,一時要失掉你的這孤獨之感,而這孤獨之感,依我說來,便是藝術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說是藝術本身。所以你若接了混,怕一時要與藝術違離”由此可知爲了保守這種孤獨,他寧願捨棄愛情。那麼文中所說用生命來換取故都的秋也就不足爲怪了。正如裴多菲所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郁達夫是若爲孤獨故,二者皆可拋。

5、最後,我套用《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連綴成詩,請大家欣賞

天淨沙秋思

清晨濃茶破屋

秋花枯草槐樹

蟬聲秋棗處處

秋雨日暮

落寞人在故都

篇二: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郁達夫及創作風格。

2。體會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並借鑑文章“融情於景,馭景以情”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中又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

教學方法:

討論,歸納

教學設想:

以“秋”爲話題,用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導入,既渲染一種氣氛,又導出一種閱讀詩文的方法。然後讓學生通過分析文中描寫景物的特點去把握其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秋”“愁”(板書),心上有秋便是愁。關於“秋’歷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種傳統的認識:言秋必愁。有詩爲證: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最典型的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散曲中的秋是怎樣的?(凋零,悲涼,悽楚。)詩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憂鬱,悲愴。)你是怎樣捕捉到詩人情感的?(通過詩歌中的景物描寫。)

“通過景物描寫把握作者的情感”這是我們解讀詩文的一把鑰匙。

關於“秋”,郁達夫曾經說過:“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啊,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北國的秋爲什麼會讓他發出如此感嘆呢?我們今天來學習《故都的秋》(板書),去領略郁達夫筆下,心中的秋。

二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通過故都景的描寫,要抒發怎樣的深情?

1。提問:文章的哪些文字段是寫秋景的?這些文字段描寫了幾幅故都秋景圖,並作以概括。

學生髮言。(提示:抓住描寫的主體對象。)

明確:。3—11自然段

小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叫,閒話秋涼,秋果奇景

2。學生讀3—11自然段

提問:作者筆下的故都秋景有怎樣的特點?

學生髮言。(提示: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

明確:清,靜,悲涼。

三細讀細品

討論題目:作者通過怎樣的景物描寫來突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學生討論。

學生可以一幅圖畫爲例,抓住其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分析。)

明確:

寫秋院——

“聽得到青天馴鴿子的飛聲”寫出了環境的寧靜。

“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寫出了心的靜。

“一椽破屋”“破腰壁”寫出了境的悲涼。

寫秋槐——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柔軟的觸覺。”寫出了環境的靜,心的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還覺得有點落寞。”寫出了環境的靜,心的悲涼。

寫秋蟬——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柳永有詩句“寒蟬悽切”這裏用反襯的手法,以有聲寫無聲,以動寫靜,寫出了故都秋的靜和悲涼的特點。寫秋雨——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寫出了環境的靜,悲涼。

寫秋果——

“像鴿蛋似的着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顏色的時候......”“淡綠微黃”,視覺上給人一種清,靜之感。

提問:分析了景物描寫從中讀到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

明確:和故都的秋景一樣也是“清,靜,悲涼”的。在作者的筆下景中有情的悲涼,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確是“一切景語皆情語”,達到了“物我爲一”的境界,這也是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

提問:回頭去看,郁達夫筆下的秋在哪裏?(仿句練習)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內外,

在————————————,

在————————————,

在————————————,

在————————————.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叫裏,在秋雨的每一個雨滴裏,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

的確,郁達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尋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平凡的景物中讀出一種真實的生活感受。

四課堂探討論問題。

作者是在頌秋還是在悲秋?

學生討論(抓住文中關鍵語句)

明確:“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啊,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故都秋的喜愛和嚮往。

再討論:作者爲什麼不以明快的筆調來寫故都的秋?

學生討論

明確:這與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當時的寫作背景有關。

郁達夫,3歲喪父,17歲隨兄長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恥辱的十年。這也影響了他的個性。在個人性格反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學方面,他喜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如水的文學”。

另外,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心中的“悲涼”已不只是故都賞景時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

課堂小結:

課堂一開始我們便說了“心上有秋便是愁。”那現在看來愁不是來自秋本身,而是來自人的心。劉禹錫就說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其實,只要換一種心態,我們就會發現秋也有它美麗,成熟的一面。

課堂作業:以“母校秋景”爲題寫一篇短文。

要求:1。借鑑課文的“融情於景,馭景以情”表現手法。

2。600字以上。

篇三: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

3.、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二、解題、作者及寫作背景

“故都”兩字表明描寫的地點,帶有深切的的眷戀之情,秋”字明確描寫的內容,題目很深沉。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詩宋詞和小說雜劇。曾赴日本留學,與郭沫若等發起創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產生巨大的影響。1923年發表《春風沉醉的晚上》。郁達夫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種種原因,郁達夫於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一)讀罷全文,你認爲郁達夫主要是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⑴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⑵若學生思維過於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二)讀第1、2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南國的秋——慢、潤、淡

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讀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爲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麼,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爲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爲序來記敘的?

明確:既不是以時間爲序,也不是以空間爲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並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是因爲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麼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目以選擇問答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⑵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爲本課教學重點。

⑶爲了方便學生討論,可在討論前板書: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蟬——聲

秋雨——味

秋果——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爲什麼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明確: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的“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閒人雨後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徵,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

板書: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個氣質的抑鬱善感;

⑷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附:《故都的秋》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味味

南國的秋——慢、潤、淡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點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找出文章感情基調的關鍵詞語,體味文章緊扣情感來描寫景物的特點。

2、體會文章語言細膩,節奏感強等特點。

二、教學步驟

(一)默讀第12自然段,你認爲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明確:應該是: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可提出幾句讓學生進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裏,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C、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B是觀點提出後對觀點的闡釋;C是本段中扣題的句子。(二)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認爲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2、爲了說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明確:比喻。作者用了四組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修辭辨認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學生可能會答成對比或類比,這是不對的。應該說總體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對比,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本身是對比。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不是“味”。

⑶爲了便於學生理解,

板書:

本體——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

喻體——黃酒與白乾;稀飯與饃饃

鱸魚與大蟹;黃犬與駱駝

(三)讀罷全文,你認爲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板書)

此題可引發學生進行爭論,教師總結時可套用“含淚的微笑”,總結出“悲涼的頌歌”這個課時主題。

(四)學生朗讀全文,並根據教師的提問,回顧所學內容。

問題:a、本文選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來寫的?b、這些景物有什麼共同特點?

c、作者爲什麼不寫鮮亮之景?

(五)默讀課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調的詞語,作者對它們是怎樣渲染和刻畫的?舉例說明。

明確: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選取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

如:“靜着時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是寫“靜”;“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來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既寫“靜”,同時也寫“清”;“疏疏落落”的衰草,體現了“悲涼”。

再如槐樹落蕊一段,整段都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的一陣掃後”幾句,給人以悠閒的感覺,突出了“清”。“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涼之感,正是緊扣“悲涼”。

(六)本文的結構怎樣?文章怎樣前後呼應的?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後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最後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並願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七)通過複習總結全文

1、教師小結: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希望能“清靜”,內心還有淡淡的“悲涼”。正因爲如此,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意,然地籠罩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的香山,出不寫遊人如織的公園勝境,而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腰壁中,靜對着牽牛花的藍朵”。文章緊扣“清”“靜”“悲涼”這三個詞語,來描繪景物。只對景物作寥寥幾筆的勾勒,便將讀者帶進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無限秋意之中。

篇四: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郁達夫及創作風格。

2.體會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並借鑑文章“融情於景,馭景以情”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中又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郁達夫,原名鬱文,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一八九六年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十五歲開始創作舊體詩並向報刊投稿。一九一三年留學日本,一九二一年,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發起了創造社。七月,發表第一部小說集《沉淪》,一九二三年七月,發表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爲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表現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參加抗日救國運動,接着在南洋從事抗日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於蘇門達臘。

2.寫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後,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寫下的優美散文。

3.課題釋義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了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二.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總起

①對北國之秋的感受:“清、靜、悲涼”和嚮往:“飽嘗”秋味

②江南之秋: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

2、分寫

記敘:①清晨院中所見的景象

②槐樹的落蕊

③秋蟬的殘聲

④秋雨話秋涼

⑤秋樹的奇景

議論: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瑟的感觸。

3、總括:

①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

三.課文探究:

1、在第一部分作者用什麼手法來寫對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不同感受?運用這種手法有什麼作用?

對比的手法;

突出突出故都的秋感人至深,令人嚮往眷念。

2、本文的“形”、“神”是什麼?形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是五幅秋色圖。

文章的“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

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4、文中寫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同樣給人以幽靜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靜襯動,以有聲襯無聲。形成了一種“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上述聲音是細小的,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5、第三部分用了什麼手法強調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它和文章的第一部分有什麼樣的關係?

用了對比手法強調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抒發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戀之情。

首尾呼映強化了作者所要抒發的感情。

四、內容及寫作特點: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寂寞。”

“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五、作業

以“秋景”爲題寫一篇散文。要求:

•1、借鑑課文的“融情於景,馭景以情”表現手法。

2、700字左右。

篇五: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並領悟課文寓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2、理清其“形”,領悟其“神”,體會散文“形”與“神”的辨證關係。

3、掌握本文的文眼。

教學重點:

把握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徵來寫景狀物,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析故都的秋味。

教學設想: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創設探討氛圍,培養學生的理解、領悟能力。

2、加強朗讀,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一篇優秀的散文,往往是形神兼備,情景交融。我們學習時主要是品析文章的意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析著名愛國作家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品位故都的“秋味”(出示課題)

二、引導學生品“故都的秋”味

1、師生讀課文第一段,思考:本段寫了什麼?

明確:故都之秋:清、靜、悲涼。

2、爲什麼要不遠千里從杭州來到北平?

明確:想飽嘗秋味。

3、作者通過哪些景物飽嘗到了故都的秋味?

明確:

通過朗讀相關段落,仔細體會詞語、句子、景物、畫面所表現的“秋味”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果奇景。

庭院秋景: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濃茶,看碧綠的天色、聽馴鴿飛聲、細數日光、靜對牽牛花。(突出表現清、靜、悲涼。)

秋槐落蕊:腳踏上去、聲音沒有、氣味沒有、極細極柔軟的觸覺、一條條的掃帚絲紋、細膩清閒而又落寞、梧桐一葉天下知秋。(突出表現清、靜、悲涼。)梧桐一葉天下知秋:見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詩人說:“自古逢秋悲寂寥”就是印證。人生易老,青春不再的深沉。

秋蟬殘聲:以鬧襯靜,突出靜,突出悲涼。一個“養”字道盡了其中的閒適、親切卻有隱隱有着說不出的悽寂。

秋雨話涼:奇、有味、象樣,閒人咬着煙管,斜橋影裏,橋頭樹底一立,緩慢悠閒的聲調。(閒人、閒散的模樣、悠閒的話語,韻味十足,表現“清”和“悲涼”。詩人說“秋雨秋風愁煞人”、“天涼好個秋”就是印證。)

秋果奇景:淡綠微黃的顏色,清秋的佳日,黃金般的日子。奇景,對故都的熱愛又暗含着一種悲涼。俗話說“秋棗話涼”,就是此意。

明確:秋味清、靜、悲涼。

4、老師簡析議秋一段:

明確:由秋景生情,人之常態,沒有國別,沒有人種的區別,引起共鳴,自然抒發眷顧故都之情,流露憂思、落寞之感,(引起深沉、幽怨、嚴厲、蕭索的感觸,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5、我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故都的秋味,但既然是寫故都的秋,爲何寫了兩段南國之秋?

明確:反襯、對比。

三、總結全文

作者的這一獨特感受,是與他的生活經歷分不開的。(簡介作者的經歷:白色恐怖,憂鬱落寞的生活,日寇的侵略,千年文化故都的命運,百姓的疾苦,使得作者十分關注和眷念)“故都”的“故”字飽含眷念之情,厚重的歷史滄桑之感。

形:故都秋景。

神:憂思、落寞之感,熱愛、眷顧故都之情。

結合點:清、靜、悲涼。

篇六: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

福貢一中馮燕琴

文章概述: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對故都北平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內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緊扣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閒話秋涼”“秋果勝景”等幾幅畫面,通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客觀景物(故都的秋)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據《故都的秋》的文章特點,教者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有感情的朗讀和通過景物分析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教學的難點定位在對作者對故都秋的感情上。

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閱讀難度較大,對散文景中蘊涵的情難以把握。學生一般認爲“清”、“靜”的景物往往和“喜愛”等積極感情聯繫在一起,但由於學生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身際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對故都秋景中表現出的“悲涼”特點難以理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郁達夫的生平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二、過程與方法

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掌握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品味本文細膩優美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故都秋的特點,掌握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品味本文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講析、點撥、討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秋天,無論是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爲她陶醉,爲她銷魂,爲她作詩吟誦。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關於秋天的詩句。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明確:在以上的詩句中,毛澤東讀到的是秋日的壯麗,杜甫讀到的是秋風的悲涼,柳永讀到的是秋雨的淒涼。面對秋景,詩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學作品中的客觀景物和作者的主觀感受是統一的,和作者的個性、經歷和情趣是分不開的。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進而體會蘊涵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面對“故都的秋”,他讀到的是怎樣的秋呢?

二、作者介紹及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紹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詩宋詞和小說雜劇。曾赴日本留學,與郭沫若等發起創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產生巨大的影響。先後在北大、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30年3月參與發起成立左聯”。抗戰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流亡蘇門答臘島堅持抗戰。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

郁達夫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二)背景材料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爲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解題

明確:“故都”兩字指明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文章將自然的古都之秋和作者的主觀情感融合在一起使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二)細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明確:第一部分(1--2):總寫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分寫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部分描寫古都紛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讚美北國之秋。

第三部分(13--14):總括全文,照應開篇,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三)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確:本文文眼——“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四)正文賞析

1.學生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

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運用什麼樣的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

南國之秋:慢、潤、淡。

這兩段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並用江南之秋的慢、溼、淡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2.抓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來賞析《故都的秋》主體部分(3~11段)

(1)寫秋晨庭院(3段)——“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環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斷壁腰”“秋草”(境的悲涼)。

(2)寫秋槐落蕊(4段)——“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3)寫秋蟬蟬聲(5段)——“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秋蟬又叫寒蟬、暮蟬。它是古詩詞裏一個特定的意象。其形象既有餐風飲露的清高,其鳴聲又充滿了生命短促的哀怨、傷感。作者把他自己心中的悲涼寄寓在秋蟬的身上,讓故都的每一個角落都滲透着悲涼的氣息。這讓我想起了宋代柳永的詞:“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歸納賞析方法:景——境(環境、心境)——感

(4)寫秋雨及閒人話秋(6-10段)——“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5)寫秋日勝果(11段)——“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3.爲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作者主要從哪些角度展開對景物的描寫?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明確:作者主要從秋聲、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地展開描寫。

色:碧空藍朵黃中帶白青布淡綠微黃(清)冷色調。用青藍色,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聲:高天的馴鴿聲、掃帚聲衰弱的蟬聲風雨聲人聲(靜)處處透着寂靜與落寞。

味:破牆疏疏落落落寞衰弱涼風微嘆清秋(悲涼)處處流露出悲涼、憂傷

四、課堂拓展

結合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給下面的秋景補充定語。

()的蘆花()的柳影()的蟲唱()的夜月()的鐘聲

五、課堂小結

本堂課從課解題入手,明確提出了這篇課文憂傷,悲涼的基調。開篇作者就提出了北國之秋的總體特點“清、靜、悲涼”,又與南國之秋進行比較,抒發了作者對故都秋的熱愛與眷戀之情。從三自然段開始,作者分別描寫故都秋天各種的景物。筆觸細膩,感情真摯,並且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六、課外作業

寫一篇《故都的秋》的讀後感(200~300字)。

七、板書設計

篇七: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以事例導入,點明學習重點。

今天,我們要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個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門就遇見闊別多年的老朋友,那麼,當你現在坐在公園的長凳上聽着耳邊的鳥鳴時,你就會覺得鳥的叫聲非常的悅耳。換一種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較倒黴,在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你聽到鳥的叫聲就會覺得心煩。對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對景的感受就會不一樣,那麼寫出來的景當然就會不同了,這就叫做“景隨情異”(板書)。可見,情與景的關係非常密切,弄清情與景的關係,也是我們今天學習《故都的秋》的一個重點。

二、通過比較閱讀,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下面我們先來看幾首同樣也是以秋爲描寫內容的詩歌:

材料一:孟郊《秋懷》

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

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

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

材料二:劉禹錫《秋詞》

(一)(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淨夜來霜,

我言秋日勝春朝。數樹深紅出淺黃。

晴空一鶴排雲上,試上高樓清入骨,

便引詩情到碧霄。豈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懷》

一問:這是一首寫秋天的詩,那麼詩中都寫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確:詩中寫到了月、露、風和梧桐。

二問:這些景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明確:月——冰,露——冷,風——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聲響如哀彈”,意思是秋天梧桐脫落,風吹枯葉,瑟瑟作響,聽去好像誰在彈奏悲哀的曲調。

三問:那麼,這樣的秋天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悲涼。

2、分析劉禹錫《秋詞》(兩首)

一問:在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

明確:如“勝春朝”、“引詩情”、“山明水淨”、“清如骨”等。

二問:那麼,這樣的秋天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這裏的秋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能激發人的詩情,甚至勝過春天。

3、小結

一問:同樣是寫秋天,前者悲涼,後者清新,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這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也就是“情”決定了“景”的特點,即我們前面已提到的“景隨情異”。

二問: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寫秋天,那麼,這裏的秋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是悲涼,還是清新?(要求學生對照上面兩組詩,參考課文第一段的內容來回答這個問題。)

明確:清、靜、悲涼。比較接近於第一首詩。

三、通過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感情底蘊。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爲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蘊,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瞭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於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一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那麼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確:從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問:這些段落中寫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確:第3段主要寫了牽牛花,第4段主要寫了槐樹,第5段主要寫了秋蟬,第6——10段主要寫了秋雨,第11段主要寫了果樹。

那麼,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並用,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學生討論,然後教師總結:

秋色

青天(藍綠)藍朵(藍色)秋草(黃色)

落蕊(灰白)樹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藍綠)

棗樹(淡綠微黃)

三問:那麼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還是暖色?

明確:冷色。

四問:面對這麼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裏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五問:接下來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有鴿聲(飛聲)、蟬聲、雨聲、人聲。

六問:那麼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這也正體現了我們在《天山景物記》中學到的一句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舉一個例子,比如鍾,在白天,你根本聽不到它的走動聲,但在晚上,夜深人靜時,你便能聽到清楚的滴答聲,因此,假如要你寫夜的靜,你便可以以鐘的走動聲清晰可辨來襯托夜的靜,這也就是以動襯靜。

七問: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裏,心裏會有什麼感受?

明確:孤獨、痛苦。

八問:對,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越靜越孤獨越痛苦。如果你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你心裏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問: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爲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簡單地說,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寫出如此之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

五、分析文章結構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麼。

一問:首先我有一個問題,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二問: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爲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後呼應。

三問:好,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四問: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爲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遷移訓練

練習:

以夏天的景爲描寫的內容,借景抒發歡樂或苦悶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學會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字數要在200—300字之間。

具體做法:

當堂做。一、二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歡樂心情的短文,三、四組同學寫一篇借夏天的景抒發苦悶心情的短文。寫好後,教師抽查並將寫得較好的文章通過實物投影儀投放出來,大家一起來分析和學習。

篇八: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1)把握故都的秋的特點。

(2)掌握文章寫景手法、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知人論世,領悟情思。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寫景手法等,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講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翻開文學史冊,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風秋雨之中。毛澤東獨立寒秋,他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他感到的是無限的壯美!杜甫在風中登高,他看到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他感到的是時光飛逝、壯志難酬的悲涼!馬致遠在夕陽下悲嘆,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獨與蒼涼!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不同的人,眼裏的秋景不同,因爲他們的情感有別。是啊,“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秋在近代文人郁達夫心中,又該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呢?下面,我們就一同走進散文大家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走進郁達夫的心靈世界吧!

二、預習檢測

潭柘寺椽檁細膩嘶叫落寞着裝頹廢夾雜掃街夾襖掃帚夾肢窩混沌

三、文本探究

(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思路,把握情感。

1、關注題目:“秋”確定了描寫的內容。從文題可知,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賞讀寫景抒情的散文的方法是緣景尋情,從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特點。

2、齊讀文章開頭結尾部分,找出體現作者情感的關鍵語句,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關鍵語句是“我的不遠千里,……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不遠千里”,不惜折壽,從空間和時間上都深情地道出了作者對故都的嚮往與眷戀。

思路:尋秋——嘗秋——戀秋

3、故都的秋有怎樣的特點讓作者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願用生命的三分之二去換?這句話在哪一段?(第一段)請勾畫出來齊讀此句

明確:清、靜、悲涼。(清冷、清幽、清閒,寂靜,悲涼)。清、靜、悲涼是自然景觀的特點,更帶有作者很濃厚的主觀感情色彩。——文眼

4、誦讀領起全文的語句,體會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確:“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統領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也是一條貫穿全文始終的線索。

教師總結:賞讀散文,要從整體感知入手,關注題目與首尾段。

(二)賞析秋景

這北國之秋的特別“清、靜、悲涼”這一的特點,我們從作者的直接抒情中捕捉到了,下面我們就一起賞讀集中描寫秋景的部分。從它細膩的寫景中去欣賞和品味故都秋的特點,體會蘊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

1、作者描繪了故都的秋的五幅圖畫,用文中的詞語分別概括。不超過5個字。

明確:①學生概括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話秋雨、佳日勝果。(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或“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殘鳴”、“閒話秋涼”“秋果勝景”等五幅畫面。

2、師生合作探究第一幅秋景圖——秋晨小院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思考:這幅畫面的景物怎樣體現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呢?主要採用了那些描寫方法?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做些勾畫圈點評議賞析

提示:①圈劃修飾景物的關鍵詞語(如形容詞、動詞等)

②標出描寫景物的方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

③批註作者選取的秋景是如何表現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的?

示例:①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

其一“破屋”就是一種蕭條衰敗的景象,這個景象體現了秋的悲涼。

②泡一碗濃茶

泡茶的舉動體現出一分清閒,“濃茶”有醇厚的苦味,在悲涼的氣氛中品一碗濃茶,有一點在品味他自己有一點悲涼的人生,感懷身世,文化底蘊濃厚。

③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

“很高很高”給人一種空間暢闊之感,碧綠的,從色調上看,給人一種明淨高遠,空曠,天無纖塵之感,體現了“清”。

④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問:爲什麼能聽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以聲襯靜,借馴鴿的飛聲來體現秋晨之靜。

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明確:“細數”“一絲一絲”透出作者是清閒,也寫出了作者內心之靜。

⑤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的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爲以藍色或白色者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草,使作陪補。

問題:

1)作者認爲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爲什麼?

明確:因爲藍色或白色是冷色調,紅色是暖色調

2)冷色調給人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藍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

例:教室牆壁的顏色、燈光的顏色,窗簾的顏色(藍)——寧靜

3)不過作者仍嫌不夠,作者說“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着幾根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

問題:“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給你一種什麼感覺?可以看出作者還有一種什麼情緒?

明確:稀疏零落,感覺到生命的衰竭與淒涼。憂鬱、悲涼

秋味之“清”——靜坐、泡、細數、靜對等動詞的使用上;—從色彩:碧空(碧)牽牛花(藍)

秋味之“靜”——馴鴿的飛聲(環境之靜);“細數”(心之靜)

秋味之“悲涼”——“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感情:清閒、悲涼

4)勾劃賞秋動作的詞,它們傳達出作者怎麼的情緒?

明確:看聽細數靜對可以看出悠閒、愜意的情緒。

3、學生活動:小組討論,賞析秋景圖。要求分工明確,推舉代表負責發言,說明作者筆下的景物是如何體現故都秋的特點及作者的情感的。

第二幅圖:秋槐落蕊描寫的詞句見課本

問題:①作者在寫落蕊時調動了幾種感覺去寫?側重於體現“秋味“中的哪個特點?

聽覺:聲音也沒有(很靜)嗅覺:氣味也沒有(更靜)

觸覺: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感覺。(非常靜)

②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

①作者爲什麼從掃帚的絲紋中有細膩、清閒和落寞之感?

細膩—“一條一條”的絲紋細密,作者看的認真,細心。

清閒—行人少,掃帚留下的紋絲真真切切,慢慢地走,細細的看。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看到那紛飛的落蕊流下悲涼的眼淚,落蕊被一掃而空而想到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短暫,亦有人生之秋之感。——落寞與悲涼。

本圖不僅體現了環境之靜,更能體現心之靜。也隱隱地透露出作者心中的一絲清閒和落寞。

如果不是萬籟俱靜,不會有細微的體驗,如果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也不會有這樣的精緻的觸覺,正像陶潛所說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心遠──清閒──落寞。

第二幅圖小結:

秋味之靜:從聽覺、嗅覺、觸覺的角度體現環境之靜和內心之靜。

秋味之悲涼:從直接抒情的句子可體會內心之悲涼。

第三幅圖:秋蟬殘鳴圈劃關鍵詞:微弱的殘聲,嘶叫

“微弱的殘聲”本來就是一種淒涼,“蟬”夏生秋死,生命短暫,夏天生命力旺盛,人們稱叫聲爲“蟬噪”,而這裏作者寫蟬的叫聲用了“嘶”,這也是對蟬即將逝去的生命的一種嘆惋。聽着這樣的叫聲,不由心生悲涼。在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以蟬聲渲染了故都之秋的靜、冷落、悲涼的氣氛。

第三幅畫面小結:秋蟬殘聲寒蟬——靜、悲涼

第四幅圖:秋雨話涼

圈劃關鍵詞:灰沉沉的天底息利索落的秋雨青布單衣或夾襖咬着煙管緩慢悠閒的聲調微嘆

灰沉沉青布——冷色調悲涼

秋雨——在古典詩歌中,是愁苦的象徵,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所以體現了落寞、悲涼。

咬着煙管緩慢悠閒的聲調——清閒

第五幅圖:秋果奇景

問題:“秋果”代表着豐收,代表着喜悅,這與清、靜、悲涼的意境是否違背了呢?

明確:“淡綠微黃”從色調上看“淡綠微黃”屬冷色調,體現秋味之“清”。

“西北風就要起來了”體現晚秋的悲涼。

小結:從這些景物描寫中能體會到郁達夫的落寞、孤獨、悲涼之情

一篇好的文章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從作家的心底流出來的,將自己豐富的情感寄寓在景物中。接下來我們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

(三)知人論世

作家經歷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時代背景

此文寫於1934年,當時中國大地連年烽火不斷,民不聊生,郁達夫本人也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於是寫下了本文。因此文中這個“清、靜、悲涼”的北國之秋,是作者當時苦悶心靈的折光。

(四)學法指導,披文明理

賞讀散文要

1、整體把握全文,不妨從題目和首尾段入手,抓住文眼。

2、鑑賞寫景散文,既要感知作者筆下的景,又要注意體悟作者的情。

3、體悟情感,要知人論世。

4、養成圈點批註的讀書習慣。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因爲有這種特別的人生經歷、特別的個人氣質,所以他的“憂鬱、苦悶、悲涼”不是一般的,而是“特別的”。

一句歌詞說:“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我們來套用:

因爲他特別的“憂傷、鬱悶、落寞”,所以他要選擇特別“清、靜、悲涼”的北國之秋。

——以情馭景。反過來,這些特別“清、靜、悲涼”的秋境正好抒發了他特別的“憂傷、鬱悶、落寞”之情——借景抒情

(五)探究思考

這裏有一個副詞大家要注意—“特別”,既然是特別,那就有比較,作者是把北國之秋和什麼進行比較的?明確:南國之秋。

1、寫南國之秋的段落有哪些?(2、13)

2、學生自讀這兩段,思考:“南國之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要求:勾畫關鍵詞。

明確:慢潤淡(快、乾爽、濃)半開半醉(盛開、大醉)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飽、透、十足)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濃、雋永)

3、作者爲何要寫故都之外的南國之秋?

明確:以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作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即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眷戀之情。

4、12段的議論有無必要?

明確:(1)說明感秋的人處處都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突出了北國之秋,(2)充實了文章的內容,(3)深化了主題,(4)從行文章法來看,這一段宕開文筆,縱橫議論,顯出靈氣和開闊的思路。使文章景、情、理交融疏朗不羈,揮灑自如。(5)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創造一種文化氛圍,於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文題暗合。

(六)小結:秋本是個平常的季節,但秋風蕭瑟、秋葉飄零的悽清景象容易引發遊子、思婦、久戍不歸的徵人等敏感人羣的感喟,引發他們思歸、懷鄉、嘆逝、傷生等等的情愫,於是,秋葉、秋花、秋聲等自然景觀就作爲一種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詩文中,悲秋作爲一種文化的因子積澱在中華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學基礎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涼起來。

(七)佈置作業

1、本文是寫景文字,爲什麼插入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

2、三維設計文本層析題

(八)板書設計

篇九: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①品味作者筆下的秋,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獨特感受以及作者是如何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

②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③學習本文在選材和細節描寫方面的寫作手法。(目標③貫穿整個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賞夜櫻,夏觀繁星,秋日私語,冬會初雪,四季四色,大家最喜歡的是什麼季節?

想不想知道老師最喜歡什麼季節?

老師喜歡的是秋天,像一米陽光,映照出心靈的波紋;像一縷絲紋,掃出歲月的天堂;像一泓清泉,輕輕流進心田。有位作家與老師心有靈犀,他不僅喜歡秋,而且願意折去壽命的三分之二去換秋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位願意用生命去換秋的作者,一起感悟他筆下故都的秋。

<板書:故都的秋>

解題:“故”字可以如何組詞?(故鄉、故人)

看註釋一作者是不是北京人。(不是,是浙江富陽人)

那爲什麼要用一個“故”字?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眷戀,熱愛,嚮往)下面,我們一起去品一品這故都的秋味。

二、感知課文

1.分析1、2自然段

聽老師配樂朗誦這兩個自然段,勾畫出:

①故都秋總的特點;②作者癡迷於故都的秋的原因。

2.只有北國的秋才能讓作者看飽、嘗透、賞玩到十足,到底故都哪些景物讓先生感受到了濃濃的秋味?結合預習,自己再默看3到11段二分鐘,找出作者具體細細描寫的是哪幾種景物。

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3.假如有一名畫師,要把這些景物畫出來,需要我們來給每一幅圖取名字,想一下,該以怎樣的名字纔不會破壞這秋的意境?

①秋晨靜觀圖清晨院中賞秋,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碧天,小院中的秋味,就像一杯淡茶,苦澀而清醇。

②秋槐落蕊圖秋草藍朵殘垣,槐蕊鋪地,令人感受到無窮的詩情畫意。

③秋蟬嘶叫圖秋蟬殘鳴而報秋,像一首歌,憂傷而蒼涼。

④秋雨話涼圖秋雨淋人人知秋,都市閒人的閒談,卻讓我們感受到落寞人在故都。

⑤秋棗奇景圖果樹秋天之奇觀,這秋,像一首詩,深沉而含蓄,卻令人回味無窮。

4.現在作者精心爲我們勾勒出這五幅畫,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幅呢?

5.從視覺、聽覺、觸覺方面引導學生分析前兩種景物,再讓學生自己分析。

(1)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什麼都沒有,卻又什麼都有)。“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2)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作者用明白曉暢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美麗而落寞,此時無聲勝有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3)秋蟬----“衰弱”、“殘聲”。(鳥鳴山更幽,蟬躁林逾靜,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4)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這秋,在都市閒人的口中,卻讓作者感到淡淡的憂傷,讓我們有點淡淡的嚮往。

(5)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這秋,像一首詩,深沉而含蓄,卻令人回味無窮。

在郁達夫先生的筆下,“故都的秋”就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6.寫一寫:對於秋景,我們或多或少有一些感受,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景物呢?用文字或者圖畫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展示老師寫的《蝶戀花》

月桂樹下影徘徊,七分醉意,飄渺夢難記。灼灼月華獨戲水,點點綽約花弄姿。

繞不盡婉轉小徑,淺唱低吟,總是淒涼意。最是桂花有情樹,夜寒依舊香如故。

7.回到第三自然段,學生齊讀1、2句,思考討論作者在南方想起的是“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寫的卻不是這些景物?

選取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景物,更具韻味,更能引起共鳴;

符合中國文人“於細微處見精神”,細處着筆的傳統。

8.文人對於秋是怎樣一種情結,一起學習12自然段,這段有什麼作用。

通過古今文人的引證,文人喜歡用孤獨包裹心靈,用文字支撐靈魂,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中國北方莫屬,其實還是還是在突出“故都的秋”。

總結:在郁達夫先生的筆下,故都的秋像“黃酒、稀飯、鱸魚、黃犬”,能夠讓我們看飽,嘗透,賞玩到十足。故都的秋,是作者的閒情漫話。“一語天然萬古新,去掉豪華見純真”清水出芙蓉,閒筆出真情。這便是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散文的能力,學生對散文語言的品味還是比較到位的,只是學生在運用術語方面稍有欠缺,還需在以後的練習中加強;最後的寫作環節安排地很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只是給學生展示的時間稍微顯得有些短,還有很多學生想在課堂上交流。解決方案是,讓學生把自己的片段交上來,由老師批閱之後選取好的再進行全班交流。

篇一: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2、進一步學會運用情景結合,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重點:領悟文章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情感。

全文如何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秋果奇景”這五幅畫面,通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情深意濃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朗誦一首曲。《天淨沙·秋思》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要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維方向借景抒情

這種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閱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二、整體感知

1.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學習目標:(幻燈片)

1、體會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2、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學會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閱讀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這篇文章的題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爲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課文,你們先齊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樂朗誦。)

2、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

(2)五幅畫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閒話秋涼秋果奇景

三、分析鑑賞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郁達夫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悽清和孤獨?

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靜、悲涼”?

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聲寂寞,作者在這樣清靜的秋色秋聲裏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着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學在聽的時候試着概括一下客觀的景。

展示畫面二

(預設學生回答)

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馴鴿飛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樹,破壁腰靜對着牽牛花的蘭朵,日光穿過槐樹葉透射下來。

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長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樹下,喝着大碗濃茶,細數日光或靜對牽牛及產生的聯想(疏落的秋草)。

主觀感受:清閒、寂寞、悲涼。

明確:同學們回答不錯。這是一幅巨大的畫面,帶有立體的美感。碧綠的天空作了畫的背景,地面上五顏六色的牽牛花薈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與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間,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可與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長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舉頭望望碧空,細數槐葉間透下來的日光,俯身擷牽牛,耳邊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花之中。這種“清、靜”中略帶“悲涼”的情調,體現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質樸美。

“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也是美麗的。同學們,老師想通過解讀“小院秋晨”來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希望同學們課後能以點帶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畫面的意境。(板書“以景顯情”)

2、國學大師王國維有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爲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

這跟當時作者的生存環境有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爲知識分子的郁達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悶,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爲了逃避現實,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給他帶來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正是帶着這樣的心境來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無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濃重的主觀色彩,內外和諧。(板書:“以情馭景”)

五、細節分析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希望大家對“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後,由大家來問問題。

預設問題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爲何還要寫南國之秋?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色着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靜悲涼”,間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慢”“潤”“淡”.

預設問題2、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到底是頌秋,還是悲秋?

明確:讓學生各抒已見,言之有理則可。

六、深情結語

《故都的秋》是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清、靜、悲涼”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作者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

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

七、聯讀悟寫

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後反思

1、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但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學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確有些困難。“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消除時代隔閡,從而感受人文情懷。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課文裏,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讀活動中。

2、利用對比閱讀的方法,把《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3、對散文的特點“形散神聚”的分析還可以更到位些,如:沒有點出本文選材的零碎性,五幅畫面之間沒有明顯的時空聯繫,卻都能相提並論,這是爲何?這是本課教學的一點敗筆。不過,我又常常以“課堂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來寬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們的諒解?

說明

此次編寫教案,參考和借鑑了不少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的編寫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九、點評

高中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本設計較好地體現了高中新課程這一理念,同時恰當地處理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時間的關係,教學中突出重點,課堂容量大,節奏緊湊,可操作性強。

關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一)綜合與分析。本設計在佈置預習時,指向具體,要求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畫面,這樣,學生對文本有個初步的映象。課堂實施過程主要是分析,對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過程,即課堂探究的過程。整體把握有必須依賴於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體與局部又不是絕對的,文本的每個層次相對於整個文本來說是局部,但相對於其內部層次來說又是整體。本設計通過師生對五幅畫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對“清、靜、悲涼”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然後通過對“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總體與局部,表象與意蘊、主觀與客觀是如何統一成一個整體的,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與淺出。本設計以學生熟悉的《天淨沙·秋思》導入,運用已學過的課文《荷塘月色》與文本相比較,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又以問題探究的形式,層層深入地逐步揭示文本的內核,引向對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對本設計的建議

(一)整體與局部關係的處理。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後,一般要再進行概括整合,這樣反過來又促進了對文本的整體把握。也就是形成“整體--局部--整體”的格局。預設時,在“細節分析”後,再讓學生完整地閱讀,體味、感悟文本的意蘊,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讀的把握。在課堂教學的尾聲,預設了“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到底是頌秋,還是悲秋?”的問題,擬構的情景是“讓學生各抒已見,言之有理則可”.這裏顯現出爲“多元”而“多元”的痕跡,既然課堂上師生解讀、探討都是文本的“清、靜、悲涼”所蘊涵的情感,怎麼還會有同學認爲本文是“頌秋”,而且“言之有理”?豈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讀成李爾王,還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較,讓學生舉出幾個頌秋的文章,也許會更好些。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296448.html

  • 標籤: 故都 教學 精選 我學會了什麼的作文教學設計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精選8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