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家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精選10篇)作文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11W 次

篇一: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本課是一組非連續性文本,由四篇材料組成,其中有對故宮博物院進行全景介紹的說明性文字,有關於太和門被燒的故事,以及來自官方網站的遊覽須知和平面示意圖。這些材料中既有文字介紹,也有圖片提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課文前面提供了兩個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運用前面學到的閱讀方法,有針對性的展開閱讀。

在課堂上,爲了完成閱讀任務一,引導孩子們重點閱讀了材料一,同時,對照材料四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佈局結構進行了瞭解和認識,並讓學生在示意圖上畫出了故宮參觀路線。

其次,爲了完成閱讀任務二,精讀了材料一中關於太和殿的介紹,並引導學生看示意圖。

在學習本課時,着重訓練了學生對於行蹤詞和方位詞的運用,並進行了寫話訓練,但效果並不理想,部分孩子用詞不夠準確,表達不夠清楚,不能夠準確地描述位置與行蹤。

同時,在材料一的學習中,再一次鞏固複習了說明方法的運用,讓學生繼續找到文中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學習非連續性文本,所以學習效果不很理想,再加上材料篇幅較長,部分學生不能夠準確提取文本中的關鍵信息,所以沒能完成閱讀任務,這足以證明學生的閱讀能力弱,進而理解能力也就弱。

篇二: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紮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聯想、想象力,發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個性,健全人格。《故宮博物院》的教學目標其中之一是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回顧今天這堂課,我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處: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篇幅較多,閱讀難度不是很大,可以作爲閱讀訓練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快速準確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抓住文章的重要詞語,句子,理解文章的語文,尤其是通過對一些關鍵性詞語的理解,把握文章佈局謀篇的特點。從整體上看,導入部分較好,簡單明瞭,直接引入本文主體。內容理解上,通過設置問題,分配任務,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完成預期目標。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比較迅速而準確地提取出關鍵信息。整節課程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我爲了能儘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採用了較生硬的方式,沒有做到“教學生之所需要”的課改思想。

2、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課前面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後面的討論題目沒有充分展開,前鬆後緊。

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點,多和老師們交流,更充分地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利於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同時,通過學習和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三: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課文是按照參觀順序,採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詳略得當的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表達了對故宮的熱愛和讚頌。文本並不難,但說明文一向不太受學生歡迎,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不夠吸引學生。

回想這堂課教學設計還不夠精心。有些枝節,無關緊要,大可以刪去。課堂設置了讓學生代入導遊身份來自學課文,雖然課堂看上去熱鬧,實際上學生沒有學到知識,沒有開動腦筋,不可取;要把學生放在自己的心裏,想想他們可能有問題。再讓我上這一課,我想大刀闊斧,刪減枝節。初讀課文時,就應讓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不要那些簡單的問題。然後讓學生找出故宮的整體特徵,讓學生理解爲什麼以太和殿爲重點,再分析5-8段,找出能反映太和殿特徵的語句,太和殿的特徵就可以反映整個故宮的特徵。

課後我反思,除了教學設計不夠完美,對學生的瞭解與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高。許多學生從未到過故宮,甚至對故宮瞭解十分有,這不可避免。回顧這堂課,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儘量予以評價,並儘量從細處着手。日後我需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的想法,思考他們的重難點,分解問題,設置小問題,多培養自己的引導能力和調控課堂能力。既然教授這一節課,就要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由衷的產生民族自豪感,要讓說明文生動起來,讓每個學生以故宮爲驕傲,都想到故宮去,他們雖小,不能很好理解,但這種文化共鳴需要儘早培養。

篇四: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由於本篇文章較長,如果沒有課前同學們充分預習,學習起來就會很困難。我設置了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預習題:1、字詞注音字形展示。2、簡介你所瞭解的故宮。3、簡介作者。通過展示掃除了字詞障礙,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特別是讓學生簡介故宮,大部分學生會查找一些資料,起到了熟悉課文的目的。

故宮作爲明、清的皇宮,規模宏大,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的特點。特別是它的佈局體現了中央集權制皇權至上的特點,因此弄清楚作者的參觀路線就會梳理出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因爲我曾經遊覽過故宮,把自己在故宮的照片展示給學生,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在網上搜索的一系列照片,依次展示了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宮殿。然後讓學生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故宮的示意圖。從圖片到文本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篇五: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作者按照空間順序,抓住中軸線,由南向北,詳略得當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我着重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去研讀文本;讓學生自己總結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自選作業儘可能地面向全體學生並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

本節課上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是:

1、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以播放故宮圖片作爲情境引入,這一活動的設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着,讓學生概括故宮建築物的特點,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故宮博物院》這篇文章運用空間順序進行寫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憑空想象很難再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建築羣宏偉壯麗、精美的藝術感和統一的佈局對學生來說只是抽象的概念。鑑於此,我藉助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主要用以下整合突破:(1)用故宮的圖片導入,激發興趣,貼合文本。(2)通過多媒體展示故宮建築平面圖幫助學生直觀的梳理寫作順序。(3)用故宮建築羣直觀的圖片和故宮視頻資料的播放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建築羣規模宏大、佈局統一的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3、條理清晰,學習循序漸進。學習過程從情境導入到自主學習到重點研讀到課堂小結再到拓展延伸。條理清晰、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篇六: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2課。本課是略讀課,作爲本單元最後一篇課文,主要要求學生藉助自讀提示運用閱讀策略。

因爲是略讀課文,內容也比較簡單,所以備課時,我設計了一個說明方法的學習環節。覺得這應該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主

要任務還是要求學生按照自讀提示完成閱讀任務。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卻讓我上成了兩個課時。

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一、觀看《故宮》視頻短片,導入新課。

二、介紹題材“科普說明文”。

三、整體把握四個材料的主要內容。

四、完成第一個閱讀任務:繪製故宮遊覽路線圖。

1。以小組爲單位,參照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繪製遊覽路線圖。

2。小組分享交流,如何繪製遊覽路線圖。

五、完成第二個閱讀任務:介紹景點。

1。理清材料一層次。

2。抓住一個或兩個景點進行介紹。

六、梳理文中的說明方法。

在課堂上,前三個環節相對順暢,到第四個環節卻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時間問題。在小組內部,可以看到同學們都在邊看邊說邊繪製路線,但是完整路線圖卻遲遲出不來。我又耐下心來,想給同學們充足的時間去完成。我還特意提醒同學們,不能只看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也是比較重要的。特別是材料四,故宮佈局非常清楚。眼看距離下課只有10分鐘了,同學們還沒有完成繪製。我一下子就着急了,開始越俎代庖在黑板上和同學們一起繪製。黑板上呈現完畢也已經下課了。第二個閱讀任務還沒有涉及呢!

到了第二課時,開始讓學生再讀課文,完成第二個閱讀任務。學生倒是非常積極,但是都是按照課本讀。我提示同學們不能簡單照書上讀,可以抓住重點語段講解,講解要簡單明瞭。可是學生還是不得要領。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我穿插了一些說明方法的判斷。草草地,我們結束了第二課時。

總體來說,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很不滿意。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課件沒有整理好,沒有完全理清課件順序,導致教學思路不清晰。

二、課堂上沒有對學生進行明確指導。如在完成第一個閱讀任務時,如果給學生出示“學習小貼士”,關注方位詞的變化,抓住關鍵句等,學生在繪製遊覽路線圖時可能會事半功倍。如在完成第二個閱讀任務時,出示講解景點的注意事項,學生講解起來應該會有所側重。如果在着手閱讀任務前出示學習提示,在分享交流後讓學生總結學習方法,課堂才能成爲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地方。

三、板書沒有設計好。平時在上課過程中容易出現兩個極端。運用課件時,板書較少,甚至板書只有課題。不用課件時,板書較多,比較無序,沒有美感。板書設計一直是我的薄弱項,一直不能把握好課前預設和課堂生成的平衡。

四、學生預習。因爲沒有提前佈置預習作業,所以學生對課文比較生疏,對課堂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另外,第一環節《故宮》短片內容對本節課幫助也不大,可以刪去。或者在課後播放相關介紹視頻以激發民族自豪感。

在此我真切地體會到略讀課重在運用,但是並不是一味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索,教師還要爲學生設置學習支架,讓學生在支架的輔助下自主學習,總結歸納。

篇七: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一篇比較典範的說明文,課文按照遊覽順序,由南到北逐次並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學習這篇課文,既可以從中獲得對故宮的一般性瞭解,又可以增強我們對祖國的傳統建築藝術產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說明順序和文章的結構對我們學習、寫作說明文都具有指導性。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故宮博物院全貌,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首先告訴學生有關作者的情況,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完成課後故宮建築的簡單示意圖——就是根據課文內容註明各部分的名稱,我想這應該是很簡單了,因爲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遊覽者參觀故宮的順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紹說明。5分鐘過去了,令我無語,大部分學生沒能完成示意圖。看來同學們印象並不深刻,我想在學生的腦海裏沒能形成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印象,對一些方位詞的理解也不到位,看來課堂上只靠老師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導式的學習,該讓學生自己完成的老師堅決不能代替,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來完成,並且日後要經常複習鞏固。

2、重點在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築羣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根據建築物的特點而定。在講解過程時,能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尤其從課文第五自然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六自然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七自然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作者在介紹建築羣時,分清主次,採用詳略結合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讓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3、本課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較簡潔,結合課文內容講解,同時又不過分突出該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較好。在課後作業部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遊介紹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課外練筆設計可讓學生複習課文內容,補足課堂上沒有講解的景點內容(如:後三宮等),另外,又可鍛鍊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不足之處:文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是課文重點,沒有很好地自然地安排體會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特點。學生對爲什麼把太和殿作爲重點介紹,由於課前學生資料查閱不夠,閱讀文本不夠深入,討論之後依然沒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學生在說話訓練中立足點過渡不自然,沒有準確使用方位詞。

改進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的腳印片段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接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中的結構層次。然後以小導遊的形式介紹參觀順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學習作者抓住中軸線,採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太和殿),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築物的特點與聯繫,清晰明瞭,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最後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間。

篇八: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本文教學設計首先回顧運用已經學過的關於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並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這樣既可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又可讓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的認識,瞭解作者的說明順序。

因爲本篇課文只用一課時講解全文,因此重點在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築羣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築物的特點而定。在講解過程時,能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特別從課文第5自然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6自然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7自然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作者在介紹建築羣時,分清主次,採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讓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

本課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課件比較簡潔,結合課文內容講解,同時又不過分突出該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較好。在課後作業部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遊介紹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課外練筆設計可讓學生複習課文內容,補足課堂上沒有講解的景點內容(如:後三宮等),另外又可鍛鍊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篇九: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是按照參觀順序,採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詳略得當的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表達了對故宮的熱愛和讚頌。文本並不難,但說明文一向不太受學生歡迎,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不夠吸引學生。這恐怕就是一個難點,難以上出彩來,會使得這堂課在全校所有公開課裏暗淡無光。經過幾番斟酌和與師傅蘇老師的討論商量,我把課堂教學目標定爲:1。積累字詞,掌握它們的音、形、義;2。圍繞“太和殿”閱讀,掌握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寫法;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的寫作方法;4。瞭解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巨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定爲: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2。以太和殿爲例,把握本文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方法。

在佈置預習作業時,讓學生先行閱讀文章,瞭解課文內容,並查找故宮相關知識,寫寫“我心中的故宮”的小文章,抒發對故宮的熱愛之情。這樣做,好處是讓學生對故宮有了更多的瞭解,課堂上也顯得從容。然而,竟然有個小變故,學生沒聽清我的作業要求,竟把小文章全交至辦公室,而我到了課堂才知道。本想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抒發情感,併爲進一步解讀文本做好鋪墊,不想竟泡湯,並給我拋下難題:怎麼繼續課堂。我還是硬着頭皮讓學生髮言,學生依據自己零星的記憶,草草說了一些對故宮的瞭解和感觸後,我也就只好強行進入下一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文意,並設置了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得積極而流利,我高興進入下一環節——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文中有很明顯的體現作者遊蹤的詞,我讓學生找到這些詞,然後完成故宮平面示意圖。學生完成比較輕鬆,但當我展現課件,由於投影儀的問題,屏幕上的平面圖不清晰,不能不引爲憾事。這個重難點解決好了,就要突破另一個重難點,把握本文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方法,重點解析5-8段。我引導學生思考了如下問題:5-8段分別寫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內容?分別抓住什麼特點來寫?第6段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作者爲什麼要把太和殿作爲介紹的重點?以便讓學生體會故宮的特徵,並進一步講用空間順序說明時要注意確定立足點和準確的方位詞,方便學生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後,順利進行說話訓練。幾個問題,都不太難,但學生的回答還是不夠準確到位,想來是問題設置順序有些不妥,而我引導也不夠。接着讓學生當導遊,介紹太和殿,溫習知識,又訓練用空間順序說話。此時學生都埋頭寫,不敢大膽回答。快下課時,我匆匆讓一位同學展示自己的導遊詞,下課鈴聲就響了,遺憾收場。

回想這堂課教學設計還不夠精心。有些枝節,無關緊要,大可以刪去。如通讀課文後,要學生回答問題,我設置的問題大多過於簡單,學生一看便知。張老師批評說這樣的問題大可以不要設置,要提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這樣的課堂纔是有效;雖然課堂看上去熱鬧,實際上學生沒有學到知識,沒有開動腦筋,不可取;要把學生放在自己的心裏,想想他們可能有問題。張老師批評極是,因爲擔心學生冷場,給聽課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故意設置一些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容易回答,製造一種貌似熱鬧的氣氛,沒想到我這小伎倆,被張老師一眼看穿。再讓我上這一課,我想大刀闊斧,刪減枝節。初讀課文時,就應讓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不要那些簡單的問題。然後讓學生找出故宮的整體特徵,讓學生理解爲什麼以太和殿爲重點,再分析5-8段,找出能反映太和殿特徵的語句,太和殿的特徵就可以反映整個故宮的特徵。最後讓學生當導遊介紹太和殿,此前,我還是給學生講方位詞和立足點,並以第六段爲例。之後我應展示太和殿圖片,學生雖然學過課文,但顯然空間想象力沒那麼厲害,還是應當有直觀形象,學生纔好介紹。這樣應該更爲簡練緊湊,重難點突出。

課後我反思,除了教學設計不夠完美,我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是我所欠缺的,別人的課堂往往能從冷場到熱場,而我的課堂往往相反。這應當與教師有關。回顧這堂課,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儘量予以評價,並儘量從細處着手。但學生一旦冷場,或者回答不出來,我往往缺乏熱情洋溢的鼓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這可能與我的比較冷的性情有關。在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時,往往做得不夠,這可能與我平常較少思考學生的想法和較少不斷設置小問題細問題有關。因此課堂學習氛圍不夠熱烈,回答問題不夠積極。日後我需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的想法,思考他們的重難點,分解問題,設置小問題,多培養自己的引導能力和調控課堂能力。

篇十: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最初是一篇廣播稿,本來就可看作是一篇解說詞,設置情境教學,學生學得輕鬆,也更易於接受知識。

課前讓學生瀏覽網站,查找資料,蒐集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己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於學生熟悉說明對象。這一過程,爲學生理解課文作好了準備,又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聽”讀”是學生接觸文章的第一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學生聽配樂朗讀,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對故宮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在這一環節,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在研讀的過程中,我注重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我設計了模擬導遊的形式,這一環節不僅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更詳細地瞭解故宮的建築和佈局。並能鍛鍊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築物的能力,學生表現得也十分積極,在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過程中,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傳遞信息容量大、形象性強的作用。如:在研讀課文重點說明的部分--太和殿時,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太和殿外景圖片”太和殿內景圖片”。然後,學生看着圖片對太和殿的外景進行描繪,對太和殿的內景進行介紹。學生在創設好的情境中主動去體驗和探究,完成化抽象爲形象,化無形爲可感,化教師講解爲學生體驗、感悟的教學過程。“感悟體驗”這一環節讓學生當導遊或解說員,較好地實現了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訓練。

本文地址:https://www.xxzwj.com/chuzhong/zkzw/1296352.html

  • 標籤: 教學 反思 故宮博物院 精選 北京故宮博物院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小小作文家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